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最近门诊有很多咨询关于爱出汗、出汗多相关问题的,在这里,我就从中医角度给大家解释一下"爱出汗是怎么回事"。爱出汗,首先在概念上可分自汗和盗汗,有些患者朋友经常把这两个概念混淆。白天爱出汗,时时汗出,动则为甚,称为自汗;在夜间睡眠过程中也就是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简而言之,自汗是在白天,盗汗是在晚上睡眠时。  相似文献   

2.
汗有自汗、盗汗之分。中医认为自汗为阳虚,盗汗属阴虚。清醒时自觉出汗,称为“自汗”,入睡时不自觉出汗,称为“盗汗”。现代医学认为:自汗是皮层或皮层下兴奋减弱性多汗,盗汗是皮层或皮层下抑制减弱性多汗。我们觉得,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自汗与盗汗是相对的矛盾。自汗补阳,包括增强皮层或皮层下的兴奋过程。盗  相似文献   

3.
<正> 祖国医学将多汗症分为“自汗”和“盗汗”。白天出汗,活动时出汗更多的称为“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外不固;夜间入睡后出汗,觉醒后汗自止的称为“盗汗”,多属阴虚营不内守。并归结为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这种以出汗现象分阴阳的辨证,对成人患者来说是重要的,但在儿科则常有例外。这是因为小儿属稚阳之体,形体未充,腠理虚疏,临床上往往自汗与盗汗同时并见,而以气阴两虚者为多。笔者以益气养阴为主的加味生脉散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一、方药组成和加减法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汗为人体之津液,具有润泽皮肤、调和营卫的作用.而当人体感受外邪或内伤脏腑时,则会发生出汗时间、部位、颜色、汗量等的改变,此种"汗出异常"的症状,被称为"汗证"[1],西医多将其归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汗证又分为自汗、盗汗.《医方考》云:"醒而出汗日自汗,睡而出汗日盗汗.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也".在临床上,自汗、盗汗兼有的患者居多,且无明显诱因发病,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  相似文献   

5.
魏微 《家庭中医药》2019,26(10):58-59
正出汗是件简单事儿,正常出汗是健康的标志之一,适当地出汗既能散发人体内的热量,又能排泄体内毒素和废物。但是如果出汗过多,或者是只有局部出汗,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不同类型的出汗,代表身体状况的不同预警,也有不同的调理策略。出汗过多在中医中称为汗证,常见的有自汗和盗汗。自汗,一般是指白天容易出汗,活动以后更加严重;盗汗一般发生在睡眠过程中,醒来汗止。由此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拟三合止汗汤治疗自汗、盗汗患者30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0例中,自汗7例,盗汗14例,自汗兼盗汗9例;年龄在18~70之间,以中年为多;病程最短者1周(属手术后),最长者5年。症状以出汗为主症外,其他兼症为气短乏力,头晕心悸,口...  相似文献   

7.
汗症可分为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生理性出汗是指天气炎热,穿衣太多、劳作急行;或夏饮热汤,情绪紧张,大惊大恐等,在这些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是正常的。病理性出汗,是指人体阴阳失衡,营卫二气不和,腠理失密,而引起的汗液外泄。时时汗出,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醒后即止为盗汗。不论自汗、盗  相似文献   

8.
刘凡 《光明中医》2014,29(12):2657-2658
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之一,天气炎热、穿衣过多过厚、被子盖得过厚,或剧烈的活动,进热食、辣食等都可见出汗较多的现象,这种出汗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小儿突然受到惊吓而出汗,镇定以后汗自然停止也不能算是病态.小儿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大汗淋漓的一种症状,多发于5岁以内的小儿.小儿汗证有盗汗、自汗之分.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多属阴虚.不分寤寐,无故出汗者称自汗,多属阳虚.故需辨别阴阳属性实施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9.
察汗辨病症     
中医认为,汗和血是同源异流之物,可以通过它了解病情,对症下药。自汗:人醒时出汗名自汗,多反映为阴虚、气虚。如伴恶风、出汗后身冷、疲乏无力等症状时,可服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花膏等治疗。盗汗:是指入夜熟睡以后自己没有感觉的出汗。醒后则汗止。肾虚的人多有盗汗现象,如  相似文献   

10.
黄鑫  高智 《光明中医》2013,28(6):1238-1239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其中,白昼时出汗,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名医掌指·自汗盗汗心汗证》曰:"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自张景岳以来,历代医家多承其说,认为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名老中医高智临床治疗汗证,往往能越此篱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王凌教授运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自汗、盗汗的经验。王凌为陕西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擅长于老年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特别对眩晕、失眠、头痛、自汗盗汗疗效独特,本文主要探讨其运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自汗、盗汗的临床经验,历来当归六黄汤一直被视为治疗盗汗的良方,临床主要用来治疗阴虚火旺型盗汗,而忽视了其对自汗的临床功效,王凌老师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自汗、盗汗疗效奇特。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更好的认识到当归六黄汤的功效,以期对临床治疗出汗有很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乔作现 《中医研究》2001,14(1):55-56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 ,营卫不和 ,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汗出的表现 ,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时时汗出 ,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睡中汗出 ,醒来即止者为盗汗 ;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 ,肢冷息微者为脱汗 ;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栗者为战汗 ;汗色黄而染衣者为黄汗。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 ,休克等的出汗 ,皆可列入上述范围。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自汗 ,盗汗两种 ,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不固 ,盗汗常为阴虚内热。然临床病情复杂 ,一些汗证患者虚实夹杂 ,治疗棘手…  相似文献   

13.
认为"自汗""盗汗"的概念本无区别,均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经常汗出。强行区分二者的病机,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的理论存在谬误,且与临床不符。实际上汗出的本质为阳热偏胜与卫气虚,与出汗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14.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临床有自汗、盗汗之分。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睡中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黄芪生脉汤治疗汗证30例,获得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岁:其中自汗16例,盗汗14例。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6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小儿酌减。临床加减:自汗者可加太子参、白术;盗汗者  相似文献   

15.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汗证在临床上又分自汗与盗汗。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昼时时出汗,动辄益甚者,称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一般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亦有不循常道者。魏军平教授从事临床2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  相似文献   

16.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不利,从而引起汗液外泄,致使全身或局部非正常汗出的一类疾病。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自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出,醒后自止者为盗汗。通常认为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分别以益气养阴固表出汗之法,常用玉屏风散,桂  相似文献   

17.
历来中医都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如明虞抟《医学正传·汗证门》中云:“其自汗者,无时(?)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但据我临床所见和观察,盗汗一证不仅见于阴虚,还可见于阳虚,更可表现在实证中,真乃所谓病无常病也。夫盗汗与自汗两者之区别仅在于出汗时间、方式、环境不同而已,但由于患者素体的差异及原有疾病的影  相似文献   

18.
汗证治验4则     
黄淑珍 《新中医》1999,31(4):49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临床上分为自汗、盗汗两类。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常为阴虚内热。笔者治疗此类汗证常用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寒热并用或用经方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1全身出汗王某,女,48岁...  相似文献   

19.
汗证有自汗、盗汗之不同.<证治准绳>指出:"睡则汗出,醒则倏收,日盗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者,曰自汗."两种汗证虽表现不同,但病机重点都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司有关.尽管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而<景岳全书·汗证>却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床自汗亦有属阴虚者,盗汗亦可见阳虚.笔者兹举2例并结合临证所得,刍谈浅见.  相似文献   

20.
杨培兴 《新中医》2010,(6):146-147
<正>奇汗症指出汗的颜色、部位、出汗时间均不同于一般的自汗或盗汗症。此类病症较少见,给患者带来烦恼。笔者在临床中曾诊治过数例奇汗症患者,兹举例如下。例1:红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