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应用单头胸突肌皮瓣功能性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15例病例皮瓣基本全部成活。此种肌皮瓣血运丰富且稳定,成活率高;组织量适中,不显臃肿;移植先后运动、感觉功能恢复较早,且术后不出现歪颈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口腔肿瘤患者14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术.结果 14例患者术后组织瓣成活,创口均Ⅰ期愈合,面颈部外形基本对称功能无异常,患者对面容修复效果较满意,术后随访0.5~3.0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改良胸...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0年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15例进行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之后皮瓣全部成活,仅有1例患者出现蒂部旷置敞开、未完全闭合,其余的29例患者面部组织缺损修复闭合状况良好。断蒂时间一般为2~3w,创口基本上均在I期愈合,术后开展随访3~6个月,发现患者的皮瓣质地感觉良好,部分有轻度臃肿,整体外观表现满意,无任何明显的面部功能性障碍。结论: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2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后易造成组织缺损,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作者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即刻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2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作者对22例施行联合根治术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术后即刻修复其软组织缺损。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9~70岁。其中舌癌12例,口底癌5例,颊癌3例,下颌牙龈癌1例,舌下腺癌1例。TNM分期:T1N0M06例,T2N0M010例,T3N0M05例,T4N1M01例。1例术前有颌面部放疗史。术前经CT检查,均排除颈部广泛转移。1.2手术方法1.2.1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的设计:以乳突尖下2cm处为轴心,该点至锁骨下2cm的距离为半径,向前,向上作弧,凡在此弧以内的组织缺损,均可选用此肌皮瓣修复。肌蒂皮瓣设计与颈淋巴清扫术的切口设计同时考虑。根据口腔组织缺损大小和部位在同侧设计肌蒂在乳突端的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皮瓣宽度不宜超过7cm(皮瓣过大,供区缝合张力较大),下界不宜超过锁骨下2cm。为预防肌皮瓣术后的收缩,皮瓣大小应略大于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22),观察组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对照组采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瓣修复成活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8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例口底癌患者行联合根治术后所导致的口底缺损,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远端产生部分坏死,由肉芽组织生长修复外,其余均成活,口底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位于根治术切口内,操作便利,血供恒定,易于成活,可应用于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林毅  欧子民 《广西医学》1997,19(2):297-298
胸锁乳突肌皮瓣带锁骨修复下颌骨缺损16例报告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林毅欧子民胸锁乳突肌皮瓣带部分锁骨移植,广西尚未见报道。胸锁乳突肌皮瓣带全锁骨移植,国内尚未见报道。随着牙种植在国内的广泛开展,我科从1994年至1995年,开展了将骨移植与牙种植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胸锁乳突肌岛状肌皮瓣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做了理论阐述。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及术中操作,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舌鳞状细胞癌(舌癌)在口腔癌中发病率占首位。舌癌尤其是较隐匿的浸润型舌癌患者处于进展期时,常广泛侵袭周围组织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虽然舌癌根治术已是成熟的疗法,效果也稳定,但术后半侧舌缺损致患者的语音功能、咀嚼及吞咽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胸锁乳突肌皮瓣因其具有血供丰富、坏死较少、可供切除面积较大,术后无须姿势固定,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我科13年以来通过各种组织瓣修复舌体缺损均取得良效,现将1992年以来进行的胸锁乳突肌皮瓣重建舌缺损23例的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Moberg推进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方法:采用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治疗指端掌侧缺损16例,平均随访8个月。对Moberg皮瓣的改良包括在皮瓣近端采用双边"Z"成形,远端克氏针牵引。游离皮瓣仅保留神经血管蒂,内含双侧指固有神经和一侧指固有血管,保留指背神经的连续性。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在外观、感觉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满意,术后3月手指活动TAM优良率为83.3%(15/18),指端两点辨别觉达到5mm以内。结论: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进一步增加了推进距离,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胸锁乳突肌肌瓣血管的巨微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中对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肌动脉来源的记载很不一致。本文用50例成人标本,以巨微解剖方法,用图确切显示肌的上、中、下段分别主要由枕动脉、颈外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的肌支供应。锁骨下动脉分支发出的附加肌支(39/50)常分布肌的起端,但分布范围小,不是肌的主支。胸锁乳突肌肌支来源多,采用该肌任一头作肌瓣时,应将多源的肌支分别保留于各头,以利单头肌瓣和剩余肌的存活。采取游离血管蒂时,以用颈外动脉或甲状腺上动脉肌支为佳。这两个肌支位置表浅,管径平均都是1.1mm。各肌支都是分散入肌的,没有形成血管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修复腮腺癌根治术后的面部凹陷畸形的新方法。方法2002年以来,采用改良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18例腮腺癌术后的面部畸形。结果18例患者的面部畸形得以改善。结论改良胸锁乳突肌肌瓣能较好的修复腮腺癌术后的面部凹陷畸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隐动脉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8例,均获成功,创面一期愈合,经半年至2年随访,术后皮瓣外形良好,皮瓣不臃肿,其血运、弹性及颜色与正常皮肤相似,感觉与健康皮肤相同.隐动脉皮瓣的血供丰富,不破坏主要血管,血管蒂长,转移方便灵活,静脉回流充分,皮瓣有感觉,手术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方法设计应用小腿内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缺损原因电烧伤3例,皮肤肿瘤2例,慢性溃疡7例,化学烧伤2例,热压伤1例.结果15例病例皮瓣全部成活.足外形、感觉及行走的稳定性均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与足部皮肤组织类似,血运及神经支配有保证,成活率高;蒂部较长,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足跟及底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整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胸大肌肌皮瓣整复舌癌术后舌及口底的组织缺损 4 6例。结果 :术后存活肌皮瓣 4 4例 ,坏死 2例。 3 9例获 6个月~ 3年随访 ,形态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是整复舌癌术后舌及口底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皮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及手指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按预先设计切开皮瓣四周皮肤,在深筋膜近端向远端锐性解剖,切断皮瓣与尺动脉间的交通达腕上皮支处,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缺损创面。结果12例均Ⅰ期愈合,功能良好。结论对于手背及手指软组织缺损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皮瓣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皮瓣移植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并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经过合理的术前指导,精心术后皮瓣血运观察,及时有效的处理血管危象,并做好持续冲洗引流的护理,观察皮瓣成活及慢性跟骨骨髓炎的愈合情况。结果:肌皮瓣移植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并皮肤缺损的患者,皮瓣完全成活,伤口愈合,骨髓炎治愈无复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正确的术前指导,严格的术后观察,及时有效的处理,正确的术后持续冲洗,是肌皮瓣移植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并皮肤缺损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孙乾  曹群华  顾晨 《中外医疗》2016,(2):112-113
目的 探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岛状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 自2011年4月—2015年3月,该院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伤共22例. 皮瓣面积大小1.0 cm×1.5 cm~1.5 cm×2.0 cm2.术中利用指神经背侧支修复重建皮瓣感觉.结果 该组随访时间3~12个月.22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例皮瓣术后出现水泡,经3周左右换药后愈合. 所有皮瓣经3个月以上随访,皮瓣感觉恢复均达到S2及以上. 结论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岛状皮瓣操作简单,对患指创伤较小,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3 4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拇指受区创面的形态、大小设计皮瓣切口,切取皮瓣并通过皮下隧道或切开皮肤形成明道,将皮瓣转移修复拇指创面。结果:皮瓣均I期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好,有感觉,各指关节活动同健侧。结论:该术式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一次闭合创面的优点,且疗程缩短,皮瓣血循环正常,外观良好,有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