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口径穿甲爆破燃烧弹对坦克内绵羊致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中口径穿甲爆破燃烧弹对坦克内绵羊的致伤特点,用某型中口径炮发射同样口径穿甲爆破燃烧弹,在100m距离向坦克前甲板射击,试验后检查动物伤情。结果在坦克内的4组共16只动物中有2只即刻死亡,其余14只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弹片伤、冲击伤、复合伤,其伤处总数为157处,致伤率达100%。说明反装甲武器侵彻坦克后,致绵羊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加之舱室类兵器机动性强,内部空间小等特点,给救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
大口径反坦克武器侵彻坦克后绵羊的致伤特点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观察某型大口径反坦克武器破甲后对绵羊的致伤特点和规律,为战时防护、救治提供依据。将16只绵羊平均分为4组布放在坦克内,用火炮发射破甲弹攻击坦克。在致伤的同时,测量坦克内冲击波超压,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等检查。结果16只羊有3只即刻死亡,其余13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致伤因素主要是破甲后产生的温度极高的金属射波和冲击波,说明大口径破甲弹致动物损伤严重,死亡率高,受伤器官多,致伤因素复杂。  相似文献   

3.
小口径穿甲武器致伤坦克内绵羊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口径反坦克武器对坦克内绵羊的致伤特点,用2种武器在60m距离向坦克前甲板射击,然后检查动物伤情。结果发现,在坦克受到某型高射机枪穿甲燃烧弹攻击后,16只试验动物中有8只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而步枪穿甲燃烧弹穿甲后,16只动物中只有1只因弹丸直接击中受伤。以上伤情无燃烧因素,说明高射机枪穿甲燃烧弹所致绵羊受伤率仍很高,而步枪穿甲燃烧弹如果不直接击中动物一般不会造成伤亡。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遭受反坦克地雷袭击时坦克内人员的致伤情况,采用3枚反坦克破甲地雷置于坦克覆带下,坦克内布放绵羊,用电雷管引爆地雷,检查动物伤情。结果地雷被弹爆后,将车轮炸飞,履带炸断,坦克内12只绵羊有12耳出现轻度损伤,并伴有内脏轻度损伤。提示反坦克地雷袭击坦克后能造成动物听器官轻度损伤,强烈震动也可造成动物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反坦克武器击中坦克时舱室内有害气体测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在模拟实验条件下,坦克受到反我武器攻击后舱室内有害气体的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用3种武器发射3种弹药攻击坦克,在远距离控制取样设备,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坦克舱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分析,结果取样成功,坦克被击中后,一氧化碳气体含量有明显的增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增高幅度不大,氧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对坦克舱室进行远距离现场控制气体采样是可行的;坦克的受反坦克武器打击后,除弹片和冲击波等致伤因素外,还会造成坦克内乘员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6.
几种反坦克武器对坦克舱室内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坦克在受到反坦克武器攻击后舱室内环境的改变,以确定人员的受伤机制和特点,用4种武器发射4种弹药,并用某型反坦克地雷置于坦克履带下引爆,同时测量坦克舱室内冲击波超压、有害气体和温度。结果发现,坦克受攻击后舱室内空气压力明显增高,一氧化碳明显增加,反坦克地雷爆炸后舱室内空气压力增高;上述武器所致舱室内温度变化不明显。提示坦克受反坦克武器攻击后,除弹片因素外,还会造成冲击伤、一氧化碳中毒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舱室条件下爆炸冲击致骨折伤伤情特点,为密闭舱室爆炸时内部人员的防护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6只新西兰大白兔,赛拉嗪镇静后随机编号按距爆源不同距离放置。在钢板构建的多舱室模型中,使用大小2种常规口径舰炮实、裸弹作为爆源进行爆炸实验。死亡动物当场解剖,存活动物饲养观察24 h后处死解剖,均行X线检查。结果实验动物死亡率59.2%;骨折发生率55.3%,以四肢为主。小口径实、裸弹与大口径实、裸弹致骨折率及邻舱机柜前、后整体骨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舱室爆炸伤实验动物直接死亡率高,晚期死亡率低。结论舰船多舱室结构中,舱室整体结构及内部机柜结构对兔有一定防护作用;舰船舱室内爆炸伤多为多发伤,这与舱室构造、结构的强度以及冲击波在舱室内的反射、折射有关;爆炸致兔骨折伤以四肢为主,二次破片及抛掷碰撞是骨折的主要机制。现场仔细检伤,早期骨折固定,尽快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8.
高能钢珠弹对绵羊致伤的损伤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高能钢珠弹致伤绵羊后进行观察,了解钢珠弹致伤动物后的伤情特点。方法采用东北绵羊30只,钢珠弹3发,电引信起爆,钢珠弹离地0.8m,羊距爆心呈扇形分布,距离分别为4、6、8、10、12m;动物数分别是6、7、5、6、6只,动物均为右侧面向爆心。结果30只实验动物中,破片伤、冲击伤、多发伤、多处伤和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86.7%、43.3%、60%、23.3%和30%,其中盲管伤和贯通伤分别为92.7%和7.3%。结论 高能钢珠弹伤时由于破片和冲击波的复合作用,造成复杂的伤型和伤情,在救治时都应予以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9.
某型榴弹静爆对生物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研究爆炸性武器对生物致伤的特点和规律,为战伤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某型榴弹实弹静爆致伤动物,测试破片速度、冲击波超压等致伤特征。结果爆炸性武器爆炸后主要是以破片和冲击波超压两种效应致伤生物。结论该型榴弹对生物所致的伤情严重而复杂,半数以上的动物于伤后6小时死亡,且破片伤往往复合冲击伤。破片伤和冲击伤的发生率分别为69.44%和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特点以及致伤能量和伤情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雄性华南犬12只,通过某型爆炸枪分别以15360J、12643J和8144J能量的超高速弹丸致伤动物,并用常规武器以843J能量的钢珠作致伤对照,观察动物局部伤情特点和全身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超高速武器致伤后肢体大多完全离断,损伤情况与爆炸伤类似,常规钢珠致伤后的伤情明显轻于超高速武器致伤;在超高速情况下,损伤程度与致伤能量无明显联系。结论 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力大、局部毁损严重;破片的质量、动量对杀伤力的影响明显大于速度和碰击能量,质量、动量越大,杀伤力越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反坦克武器侵彻钢板后,采用钢板和防弹背心两种防护方法的防护效果,用某式坦克所配大口径炮,在100m距离发射大口径破甲弹侵彻180mm厚板板,钢板后布放绵羊,实验分为钢板遮挡防护组、防弹背心防护组和无防护组。试验后进行有防护和无防护对照,同时观察两种防护效果的差异。结果发现,有防护可以大大减轻受伤几度和受伤程度,且钢板防护效果优于防弹背心,提示作战时坦克内应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能战斗部 (HEF)致胸部伤特点和规律 ,为胸部爆炸伤的救治提供原则和依据。 方法 用电启动的方式引爆HEF ,将 45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 30~ 2 40m处 ,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 ,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 结果 胸部破片伤的发生率为 6 7% (30 /45 ) ,伤后即刻死亡率为 73% ;损伤类型以盲管伤和贯通伤为主 ,分别为 5 7%和 31% ;在 30只有胸部破片伤的动物中 ,肺冲击伤、肋骨骨折、大量胸腔积血 (>10 0 0ml)及胸腹联合伤的发生率分别为80 %、33%、2 7%和 33% ,心脏被直接击中的概率为 33 %。 结论 破片击中胸部的概率高 ,胸壁穿透伤多 ,伤情严重 ,伤后多迅速死亡。胸部严重毁损、心脏破片伤、多脏器受损以及快速失血是其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3.
To fly biological experiments aboard piloted orbital stations, research equipment was built up of an incubation container, filter system and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Investigations included analysis of the makeup and concentrations of gases produced by animals (snails) during biocycle, and emitted after death. Filters are chemisorption active fibrous materials (AFM) with high sorption rate and water receptivity (cation exchange fiber VION-KN-1 and anion exchange fiber VION-AS-1), and water-repellent carbon adsorbent SKLTS. AFM filters were effective in air cleaning and practically excluded ingres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from the container into cabin atmosphere over more than 100 day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瞬时高加速度负载后早期空间记忆变化,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制作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坐姿)瞬时高加速度负载时脑损伤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00mgTNT爆炸当量致伤组(致伤组)、800mgTNT爆炸当量致伤+座位悬空组(减震组),每组8只;利用wavebook516A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舱室内座位加速度大小,作为大鼠加速度负载评价指标;伤前7天为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期,伤后1小时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大鼠穿越平台次数(Thenumber of times of crossing the platform)与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率(The percentage of thetime spent on the target quadrant to the total swimming time);空间探索实验结束后大鼠被处死,取脑固定,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情况。结果致伤组座位加速度峰值为(13109±1167)g,作用时间为(11.08±1.43)ms,减震组座位加速度峰值仅为(4.0±1.2)g,作用时间仅为(0.34±0.08)ms;穿越平台次数:对照组(4.75±1.75)次,减震组(3.88±1.13)次,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致伤组(1.13±0.64)次存在显著差异(P0.01);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率:对照组(53.93±13.72)%,减震组(49.60±10.75)%,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致伤组(22.20±10.82)%存在显著差异(P0.01);尼氏染色示致伤组海马CA1区存在锥体细胞急性损伤或坏死性改变,而减震组、对照组则无此改变。结论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瞬时高加速度负载后早期可出现空间记忆障碍,这一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装甲车辆触雷爆炸、底板未击穿时乘员仍可能遭受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mild-TBI)的认识,对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狗中度冲击伤复合单侧后肢高速破片伤的致伤特点。结果表明,冲击伤,破片伤及两者复合伤后PaO_2均有降低,而PAP则有所升高,以复合伤后变化的幅度最大。且复合伤后24h肺体指数与肺含水率明显高于冲击伤后及破片伤后。形态学的改变显示:复合伤动物多数发生重度肺损伤,冲击伤动物多数为中度肺损伤,而破片伤动物仅少数出现轻度肺损伤。结果提示:狗肢体高速破片致伤对中度冲击伤的肺损伤具有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