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出血部位多见于皮肤、牙龈、鼻粘膜、结膜下、泌尿系、胃肠道等,发生心包出血引起心包填塞者罕见,我们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3岁.间断牙龈出血、皮肤淤点1年,未治疗.3月前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应用激素、止血药等治疗2月余好转出院.之后停服所有药物.半月前出现心悸、胸闷并进行性加重,不能平卧而入院、体检:T36.5℃,P120次/分,BP12/0kPa.半卧位,神志清,全身皮肤见散在淤斑及陈旧性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牙龈及合体出血.颈静脉怒张.胸骨无压痛.左肺呼吸音低.心尖搏动未触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肝肋下2cm,脾未触及,肝颈征( ).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浮肿.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6g/L,白细胞6.4×10~9/L,血小板34×10~9/L;尿常规(一);大便潜血( );出血时间2分,凝血时间(试管法)19分;凝血酶元时间20秒/16秒(对照).3P试验(-);胸片示心脏呈普大型,心胸比率0.73;心脏彩超示心脏周围大量液性暗区,心尖部5.0cm;胸部CT未见异常.入院当时因  相似文献   

2.
有关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注(IVIg)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目前尚无一种准确的预测方法。本文作者研究 IVIg 治疗的疗效与用标记的血小板(In-PLT)在肝及脾内被扣押的关系,以解决这一问题。病人和方法 9例慢性型 ITP,男3例,女6例。所用的免疫球蛋白为 Sandoglobulin,剂量0.4g/kg/d 作静脉滴注,连用5天,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9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9例ITP患者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1例,女8例.中位年龄34.7(16~58)岁.初治2例,复治7例.复治病人都曾接受过正规激素治疗,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脾切除术后复发1例.病程中位时间165天(1.5~16年).临床上都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点及瘀斑,有口腔粘膜血泡4例,月经过多3例,血尿1例.治疗前血小板计数11.8±3.22×10~9/L(8~18×10~9/L)、P_AIgG135.9±74.4 ng/10~7plt(56~32Ong/10~7 plt).1.2 治疗方法 5例患者单用HD-IVIG,余4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采用血小板存活时间检测,血小板在脾及肝被扣押的类型及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方法,对19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于强的松或脾切除治疗前后进行检测,以探讨上述治疗反应的机理。19例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12例。结果 12例接受强的松治疗者中有11例血小板数比治疗前上升3倍。治疗前后血小板的恢复、血小板的存活及脾与肝脏中血小板被清除的检查结果提示上述治疗的反应与血小板生成增多有关。用~(111)铟(In)标记血小板检测脾与肝脏中网状内皮细胞对血小板的消除情况,仅显示有轻微变化。有7例进行血小板相关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改良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测定了96例慢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ITP)的抗心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ies),发现30例(31.2%)抗心脂抗体升高,27例(28.1%)为 IgM 抗心脂抗体,14例(14.6%)为 IgG 抗心脂抗体。作者同时又用改良的酶联试验测定了 PAIgG 和 PAIgM,80/96例(83.5%)PAIgG 阳性,45/52例(86.5%)PAIgM 阳性。14例 IgG 抗心脂抗体升高者 PAIgG  相似文献   

6.
甲亢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国内尚少较长期的随访资料。笔者近年观察一例,报告如下: 沈××,女,32岁,漆工,内分泌专科病史号0040。1982年8月产后两个月,出现心慌、乏力、易饥、多汗、消瘦和突眼,三周后发热(38℃左右)同时下肢出现瘀斑,牙龈出血,小量咯血。体检:体温37.4℃,心率114次/分,血压110/80mmHg,双侧突眼,甲状腺Ⅰ°肿大,甲状腺左叶处可闻及血管杂音,两手细颤,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Hb9.7g/dl,RBC331万,WBC9,100,血小板2.4万(以往12~15万),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5岁,农民。因皮肤出现瘀点、瘀班、刷牙时龈血伴头昏、乏力1月,于1991年5月2日入院。既往无出血史。体检:BP15/10kPa,颈部、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和瘀班,浅淋巴结不肿大。眼球无突出,甲状腺Ⅱ°肿大,质软,无结节。心肺正常,肝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HB107g/L,RBC3.9×10~(12)/L,WBC7.5×10~9/L,N68%,L30%,E2%,BPC76×10~9/L。出血时间5分,凝血时间4分30秒。血块收缩不良。PAIgG26ng/10~5PL,C_31440mg/L,IgG  相似文献   

8.
肖玉珍  邵鸣 《肝脏》2012,17(8):616
患者,女,19岁,山西籍人。患者于2006年体检时确诊慢性乙型肝炎(CHB),未定期复查及规范治疗。2012年3月5日就诊于外地医院查肝功能ALT86.7U/L,AST83.3U/L,PLT14×109/L。HBeAg阳性,HBVDNA5.27×107拷贝/mL,给予  相似文献   

9.
邵鸣  肖玉珍 《肝脏》2011,16(3):201-201
患者,女,42岁,山西籍。于2010年8月26日因"乏力1周余"就诊我院。患者1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乏力,未予重视及用药治疗。门诊查肝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16.10μmol/L,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女,48岁,因下腹部包块3个月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于1988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自16年前开始经常牙龈出血,皮下出现淤斑及月经量增多,经检查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曾多次住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最高8万,最低7000,一般维持在2~3万。3个月前出现下腹部持续性坠痛,同时触及手拳大包块,不活动,轻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5岁,河南人。因皮肤淤点14d,咯血3d,短暂意识丧失1d入院。入院前14d,患者腹部皮肤出现淤点,未介意。7d前自觉乏力、头晕、恶心,呕吐1次,呕吐为内容物,食欲差,3d前出现低热,体温在37~38℃左右,咳嗽,咯血,最大量约100ml,无胸痛,排黑便两次,每次约100ml左右,入院当日出现2次短暂意识丧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2岁.因纳差1月余,呕吐1日于2011年1月25日就诊.患者就诊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剑突下不适并伴有恶心、呕吐,无反酸,无呕血、黑便,无腹痛、腹胀等其他不适.就诊前出现剧烈呕吐,遂急诊入我院.实验室检查:CEA 19.23 ng/ml,CA19-9 1693 U/ml;血小板80×109/L.CT提示:胰腺体尾部肿块影,胰腺癌可能,累及胃,胆囊泥沙样结石.入院后多次复查CEA、CA19-9,均进行性增高,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至29.40×109/L,但白细胞和红细胞系均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凝血功能亦正常,予以升血小板药物及激素治疗后无明显缓解.2011年2月10日行骨髓穿刺+活检,诊断: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略降低,未见肿瘤细胞.逐考虑患者为消化系肿瘤并发血液综合征.经输注血小板纠正血小板减少后于2011年2月18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腺癌已侵及周围组织,无法切除,遂行胃空肠转流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好,予以出院.  相似文献   

13.
患者邵××,男,8岁,住院号81307。因阵发性腹痛3天,加剧10小时于62年1月28日入院。10天前曾有膝、肘、指关节疼痛,浮肿,运动障碍,关节附近出血点持续7天。关节症状消失三日后,开始阵发性腹痛,逐日加重,以脐周最著。痛时在右上腹可见拳头大小之包块隆起,痛止时消失。曾呕吐二次,吐物呈绿色稀水样。大便稀,混有血液,无里急后重。查体:体温36.8℃,脉搏13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90毫米汞柱。急性病容,头、颈、胸、心肺正常。腹平、软,未见肠型。痛时在脐之右外上方可见5×7厘米的索条状隆起。右胁下可扪及3×5×7厘米的包块,有明显压痛。肛诊:指套外沾有血液,他无异常发现。 X线钡灌肠:钡剂在升结肠远端停止前进,且可见杯口状阴影。化验:血红蛋白9.2克%,红血球368万,白血球12000,中性81%,淋巴16%,嗜伊红1%,出血时间2分,凝血时间3分,血小板15万。尿常规正常,肝功正常。印象:①肠套叠;②风湿热待诊;③过敏性紫  相似文献   

14.
西沙必利致过敏性紫瘢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沙必利致过敏性紫瘢一例刘静芳患者男,39岁。因上腹痛,恶心,呕吐3日入院。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于1995年8月28日给予西沙必利10mg,每日3次,善胃得0.15g,每日2次;次日症状好转。服药第三天发现双上臂及双下肢踝关节周围先后出现1m...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马明信虞积仁王颖邱志祥谢光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严重血液病,大多数病例原因未明,我们见到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者。患者男,25岁。因间断低热半年、间断神志不清4天,于199...  相似文献   

16.
王昭  贵玉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0):719-719
患者,男,26岁。因“发现全身散在出血点伴间断神志不清10天”于2003年5月13日入院。10天前因发热自服炎可宁后,出现全身散在出血点,以下肢为重,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于当地查贫血,血小板减少,头颅CT未见异常,予以强的松30mg口服及抗炎、止血治疗效差。后因间断神志恍惚,谵语,转入我院。既往“风湿性关节炎”病史4年,“腰椎间盘突出”病  相似文献   

17.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1岁。因头晕5d、神志不清半天入院。患者入院前5d月经来潮,量较平常增多,感头晕。患者入院前夜间21:00时突然觉肢体无力,急至本院急诊,查血象:WBC8.2×10^9/L,中性0.78,Hb66g/L,PLT15×10^9/L。B超提示“急性胆囊炎、胆囊周边少量积液”,头颅CT未见异常,胸、腹部CT提示“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胆囊炎、胆石症”。输注血小板10U、洗涤红细胞2U。  相似文献   

18.
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减少为特征。早期应用铬~(51)Cr 标记血小板的研究表明,血小板存活期缩短,血小板转换正常或增加,血小板数与血小板存活期呈线性相关,提示在 ITP 发病中血小板破坏机理起主要作用。有证据表明在 ITP 病人中,抗血小板抗体损伤巨核细胞系的造血。有报道在慢性ITP,血小板生成减少。因此血小板数是受骨髓血小板生成和网状内皮系统对血小板的滞留和破坏所调控。为了定量测定血小板破坏部位和测定血小板生成与清除的比率。本文使用以~(111)In 标记的自体血小板来测定血小板存活期、转换、滞留部位和血小板生成(转换)与清除(血小板在肝、脾摄取的总数)之比率。研究对象正常健康人8名,男6、女2,年龄  相似文献   

19.
戊型肝炎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7岁,因发热、皮疹12天,不适,尿黄5天于2004年11月5日入院。12天前无何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7.8℃,体温降至正常后,周身出现紫癜样皮疹,双下肢为重。化验血小板减少,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口服强地松治疗,15毫克/日,1周后皮疹渐退,但患者诉上腹不适,化验肝功明显异常,戊肝抗体阳性,遂转至我院。  相似文献   

2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多数TTP为特发性,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目前关于干燥综合征(SS)合并TTP的报道尚少.故现将我院收治的初诊为SLE但最终确诊为SS合并TTP,并由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成功救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