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目的观察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结合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长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5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内固定组(A组)、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组(13组),所有患者均利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椎体内注入CSC。将两组患者的术前、后和随访时的椎体前、后、中央压缩率进行比较,测量Cobb角变化情况,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125rain,出血量平均325ml。B组手术时间平均145min,出血量平均375ml。每个椎体内注入CSC平均5.28ml。3例术中发生CSC椎管渗漏。术后3个月左右对伤椎行cT扫描发现,B组患者椎体内的CSC基本被吸收,术后Cobb角以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得到改善,患者1年左右取内固定时病椎高度再丢失比较少,而A组随访期间病椎高度再丢失相对而言较明显,且内固定断裂失败的病例也不少。所有不全瘫患者术后神经功均有Frankel分级1级以上的改善。结论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结合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能同时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明显减少术后内固定断钉,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矫正率以及椎管面积改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远期丢失率以及内固定失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固定牢靠,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并长期维持矫正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依据Frankel分级标准评估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得到显著矫正,与术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Frankel分级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椎体高度及神经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跨伤椎固定技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腰背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围手术期参数对比和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 VAS、ODI、Vobb 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观察组 ODI 评分为(10.3±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87,P <0.05),此外观察组在 VAS、术后 Cobb 角以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突出,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椎弓根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C臂X线光透视下定位,综合X线片和CT资料,探索出比较安全方便的椎弓根技术。结果: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定位准确,安全,可靠,优良率达93.75%。结论:综合定位法椎弓根钉技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及失误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变化、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败率(断钉、断棒及退钉等)及腰背痛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8(12~40)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比较,A组术后1年时差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两组间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腰背疼痛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降低术后矫正角度的丢失及内固定的失败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对照组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出院后随访的椎体高度、脊椎活动能力、Cobb角的矫正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确定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脊椎活动能力、椎体高度变化情况、后突角的矫正情况等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重建效果好、稳定性高、术后功能恢复性较好,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8.
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RF内固定系统治疗8例,术后即行X线片检查,术后24h拔除引流管。结果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综合定位方法植入椎弓根螺钉术治疗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发牛复位不良1例,螺丝松动1例,脑脊液漏1例;余35例均固定良好,总优良35例(92.1%)。结论综合定位法椎弓根钉植入技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及失误少。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为脊柱骨折、脱位的常见部位,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在脊柱骨折中应用广泛,早期正确的手术治疗,即可重建脊柱稳定性,又有助于残存脊柱功能的恢复。笔者采用脊柱固定器(AF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1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疗效,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获得2年以上完整随访的38例患者,记录其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和临床指标,比较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随访28.6个月(24~30个月).VAS评分术前(7.8±1.1)分,术后1周(3.3±0.9)分,末次随访(1.4±0.3)分,与术前及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体后凸Cobb角术前(21.08±3.21)°,术后1周(2.33±1.56)°,末次随访(2.82±1.30)°,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术前(58.51±10.76)%,术后1周(4.85±2.19)%,末次随访(5.73±2.52)%,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术前(12.57±3.90)%,术后1周(2.08±1.27)%,末次随访(2.65±1.89)%,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失败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病例.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防止术后病椎塌陷,矫正丢失,进而避免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5裂,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随访无排异反应,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所有病例的脊柱后凸畸形均明显纠正,椎体前后缘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CT扫描显示减压满意,Frankel分级A、E级病例无神经功能改变,其余病例Frankel分级均有1~2级以上改善。结论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具有固定坚强、复位满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亦需掌握操作要领,并注意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方法 用AF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观察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椎体角、以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椎体高度%,Cobb角,椎体角术前分别为:55.3±6.6、17.3±7.7、28.3±8.6;术后3周分别为:94.5±11.1、3.5±1.4、7.1±3.3:术后1年分别为:92.6±1 0.7、4.1±1.8、7.9±3.6。神经功能均术后分别提高1~3级。结论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纠正脊柱畸形,获得满意的复位和持久的畸形纠正。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同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注射骨水泥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Cobb角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5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47.5±6.4)%和(19.1±2.7)%,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9.2±1.4)%和(1.6±0.4)%。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平均17.6~*矫正至4.3~*,平均矫正12.3~*.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在早期稳定的基础上为前柱提供长期稳定,能同时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改进骨蜡止血。方法将以前采用的颗粒状骨蜡止血法(老方法)改进为圆锥体状骨蜡止血法(新方法)。结果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开展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23例以来,对定位针穿刺脊椎后造成的孔内渗血,用骨蜡止血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制作的圆锥体骨蜡止血法能很好地让止血部位与骨蜡紧密结合、止血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由于制作的圆锥体骨蜡止血法能很好地让止血部位与骨蜡紧密结合、止血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减少了出血量,大大缩短了止血所用的时间,使该手术所用的整体时间提前了10~15min,缩短了术野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降低了手术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行后路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16例患者,平均年龄64.3岁。记录术前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伤椎椎体注入骨水泥2.5~6.5ml,平均4.5ml。术中骨水泥向椎间隙渗漏1例,椎旁渗漏6例,但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1个月~2年进行随访,平均6.2个月。通过影像学测量患者伤椎高度和脊柱后凸Cobb角,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有效预防了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和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复合椎弓根钉在治疗腰椎失稳症中的疗效。方法2004~2008年对于存在腰椎间不稳或术后具有不稳趋势的患者共15例采取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下腰痛评分标准好转率、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椎间融合率、术后移位等。结果一例出现腓总神经麻痹外,半年后恢复。临床下腰痛评分标准好转优良率86.7%,椎间隙高度由术前(5.2±0.6)mm恢复至术后(9.7±1.0)mm,融合率100%。未见明显移位的情况发生。结论椎间融合器复合椎弓根是治疗和预防腰椎间失稳可选择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明显恢复(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36例均骨性融合。3例完全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19例不完全损伤者17例功能恢复到1级以上。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弯曲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经伤椎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经伤椎植骨固定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术前1d对比,术后3d及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明显改善(P0.05);且与术前1h对比,术后3d及术后3个月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伤椎楔变角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经伤椎植骨固定方式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