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五味子属Schisandra隶属于五味子科,主要含有木脂素类、三萜类、多糖类以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炎、肝肾移植、阿尔茨海默症和失眠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属中木脂素类成分为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保肝、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对五味子属植物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南板蓝根具有悠久的民间及临床药用历史,可用于治疗丹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木脂素类、苯乙醇苷类、甾醇、萜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南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综述了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以期为南板蓝根中药的深入开发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五味子木脂素是五味子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抗肿瘤、抗氧化、抗过敏、抗病毒及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因较差的溶解度和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各种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开展了广泛研究,主要涉及环糊精包合、固体分散、磷脂复合、自乳化等新技术和渗透泵、微球、纳米粒等新剂型。针对该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新型给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广西、台湾等地。其地下部分称为板蓝根(Radix Isatidis),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病毒、抗菌、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1]等。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已有大量研究,已报道的化学成分有吲哚类生物碱、喹唑酮类生物碱、芥子苷类化合物、含硫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等[2]。为了寻找其抗病毒的活性成分,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板蓝根醋酸乙酯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相似文献   

5.
天然木脂素的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津  于思礼  马雅婷  张铁军  赵广荣 《中草药》2016,47(14):2556-2562
天然木脂素是一类由2分子苯丙素衍生物氧化聚合而成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和保肝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木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正逐步被解析,应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合成木脂素及其衍生物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木脂素生物合成及其工程改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含木脂素类中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大孔树脂和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板蓝根3个有效部位: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部位.结合酶标仪,通过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Fe3+还原能力(FRAP)测定板蓝根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板蓝根颗粒组及各个提取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其中以总木脂素抗氧化效果最佳(DPPH IC50 160.6 mg·L-1;FRAP 0.75 mmol·g-1);其次为板蓝根颗粒组(DPPH IC50 595.97 mg·L-1;FRAP 0.12 mmol·g-1);总有机酸,总生物碱部位效果较弱.结论:测定了板蓝根中不同有效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其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木脂素部位.  相似文献   

7.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菘蓝植物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和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汇总,发现板蓝根木脂素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是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并对其抗流感病毒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加以综述,为对板蓝根抗流感病毒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习称"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S.shenanthera(习称"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五味子中含有木脂素类、挥发油类、多糖类和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是其特征性活性成分。临床研究发现五味子及其制品对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衰竭等多种肝脏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调控核受体、抗病毒、调节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再生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对五味子在肝脏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五味子相关保肝药物的开发及五味子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体和离体实验均表明,杜仲药材具有血管舒张调控活性。杜仲中具有血管舒张调控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四大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和环烯醚萜类成分。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对血管的直接舒张作用,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调控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等方面。通过综述系统阐述杜仲中已发现的具有血管舒张调控活性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10.
尹震花  张娟娟  陈林  郭庆丰  张伟  康文艺 《中草药》2018,49(8):1964-1976
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研究发现了哥王中含有酸类、醇或酯类、醌类、甾体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黄酮类、萜类、二芳基庚烷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细胞毒、抗炎等活性,主要以香豆素类、黄酮类、醌类和木脂素类成分为对象对了哥王进行含量测定及质量评价。此外,了哥王作为一种有毒中药,通过炮制方法可以降低其毒性,但是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对国内外2010—2017年有关了哥王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成分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冉  王婷婷  李开铃  尚锐峰  宋杰  张景勍 《中草药》2020,51(6):1412-1426
近期中国及世界各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目前尚无特效药。西医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在考察和试验中。中国多地用中医药治疗COVID-19临床治愈率较高,且治疗经济性较好。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在调节免疫力的同时具有抗病毒作用,在治疗COVID-19中应用较多。筛选2000-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明确报道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11种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甘草、广藿香、金银花、黄芩、连翘、厚朴、柴胡、板蓝根、大黄、黄芪、鱼腥草),总结了其有效成分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理化性质及药动学特性,以及在临床方剂和中成药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更好地用于COVID-19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单味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行性病毒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价格低廉,效果明显,易于普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古至今用中药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及退热疗效十分显著。许多中医药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对具有抗流感病毒的单味中药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筛选出了大批对流感病毒有效的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鉴于中药在抗流感病毒方面的优势,本研究以查阅文献方法为主,就目前单味中药的研究状况给予总结,主要包括具有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和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草药;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以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为代表药,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以儿茶、栀子、柴胡、甘草等为代表,总结了其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及相应中药部位的研究及作用机制,借鉴目前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了解广西习用品南板蓝根与北板蓝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差异。方法:用鸡胚培养法观察两种板蓝根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直接作用、治疗作用及预防作用,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结果:血凝滴度实验表明,南、北板蓝根均能明显灭活甲型流感病毒,其中直接作用与预防作用北板蓝根强于南板蓝根,治疗作用南板蓝根稍强。结论:南、北板蓝根都有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雅雯  李谨彤  任夏  付先军 《中草药》2021,52(16):4959-4972
目的挖掘抗病毒中药分布规律,为中药抗病毒活性筛选和当前疫情防控候选方药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抗病毒中草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中的抗病毒中药文献为信息来源,对相关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频数分析、共现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方法挖掘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药性、科属、有效成分及活性分布规律。结果共筛选出511味抗病毒中药,包含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三药三方"所涉及的48味中药中的41味。它们多具有性寒、味苦,归肺经、肝经等药性,其中板蓝根、黄芩、金银花等最常见;涉及冠状病毒科数据135条,高频中药为柴胡、甘草、板蓝根等,且发现2003年非典时期研究最多的中药为板蓝根、苦豆子,而2020年COVID-19疫情时期,对桑白皮的研究占据首位;抗病毒中药的有效成分以多糖类、黄酮类为主;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共涉及564个基原物种,在系统发育树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主要分布在种子植物门的菊分支和蔷薇分支,其中菊科、唇形科、豆科、蔷薇科等的抗病毒中药最多。结论抗病毒中药以味苦、性寒,归肺经、肝经为主,来源菊科、唇形科、豆科等科属中药更有可能具有抗病毒作用,其有效组分多为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槲皮素、咖啡酸、熊果酸等多糖类或黄酮类成分,而且这些规律与抗COVID-19疫情中推广使用的"三药三方"基本一致,这为抗病毒中药活性筛选,尤其为当前COVID-19疫情防控候选中药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检测法,建立板蓝根抗病毒活性生物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优选。结果两种方法可用于对不同样品进行活性检测和区分,结果重复性较好(RSD=7.0%、5.78%);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板蓝根凝集活性与NA抑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r=?0.81),进一步印证了凝集活性测定法与抗病毒药理作用的关联性;在安全性、经济性、简便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凝集活性检测法优势明显,可作为板蓝根质量生物测定的优选方法。结论本研究优选凝集活性检测法用于板蓝根质量的生物测定,与抗流感病毒药效相关,提高了其现行质量控制水平,并为中药质量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板蓝根是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在防治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板蓝根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论述,为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及理论依据。同时,根据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板蓝根质量研究及工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板蓝根相关制剂的工艺改进和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板蓝根对机体免疫功能及流感病毒FM1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板蓝根提取物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抗流感病毒(FM1)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提取液,检测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等各项免疫指标;昆明种小鼠滴鼻感染流感病毒FM1后腹腔注射板蓝根提取液,观察板蓝根提取液的抗病毒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板蓝根组脾指数增加(P<0.05);T、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RBC-C3bR花环阳性率都明显增高,RBC-IC花环阳性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板蓝根组肺指数降低(P<0.05),体重增加值高(P<0.05)。结论板蓝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提高红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极其显著;同时板蓝根提取物也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生物热活性变化的角度,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为建立中药制剂工艺有无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检测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板蓝根水提液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常压干燥、喷雾干燥等4种不同方式进行干燥。通过测定各干燥样品作用于大肠杆菌的生物热活性图谱并拟合得到生物热动力参数,比较不同样品的抗菌生物活性的差异性。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样品的生物热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所得样品的作用明显强于减压干燥和常压干燥样品,提示干燥方式的改变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当板蓝根制剂的干燥工艺从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转变成减压干燥或常压干燥时,须注意其生产工艺是否存在质的改变。结论:生物热活性检测具有普适性好、实时在线、灵敏准确、定性定量、经济高效等特点,可作为中药板蓝根水提物不同干燥工艺有无质的改变早期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板蓝根提取物抗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板蓝根提取液的抗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作用。方法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建立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病死率、肺指数及肺病理改变;用鸡胚培养法观察板蓝根提取物灭活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的作用。结果药物组小鼠病死率及肺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肺病理显示病变较模型组轻且炎性细胞渗出少。鸡胚实验结果显示板蓝根提取液能明显灭活病毒。结论板蓝根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生物热活性变化的角度,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为建立中药制剂工艺有无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检测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板蓝根水提液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常压干燥、喷雾干燥等4种不同方式进行干燥。通过测定各干燥样品作用于大肠杆菌的生物热活性图谱并拟合得到生物热动力参数,比较不同样品的抗菌生物活性的差异性。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样品的生物热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所得样品的作用明显强于减压干燥和常压干燥样品,提示干燥方式的改变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当板蓝根制剂的干燥工艺从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转变成减压干燥或常压干燥时,须注意其生产工艺是否存在质的改变。结论:生物热活性检测具有普适性好、实时在线、灵敏准确、定性定量、经济高效等特点,可作为中药板蓝根水提物不同干燥工艺有无质的改变早期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