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芩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黄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用植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是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文章概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制备工艺,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全面开发利用黄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庞溢媛  秦雪梅  杜冠华  周玉枝 《中草药》2019,50(13):3207-3216
黄芩的黄酮类成分如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线粒体保护、抑制肿瘤端粒酶活性、抗炎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对其抗衰老的研究也不断增多。结合6种衰老假说:自由基衰老假说、免疫衰老假说、中医脾肾衰老假说、线粒体衰老假说、端粒-端粒酶假说、炎性衰老假说,对黄芩黄酮类化合物抗衰老相关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黄芩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衰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酮物质广泛存在于陆生植物中,是药用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汉黄芩素及其糖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是一类重要的黄酮,它们可以诱导多种癌细胞系的凋亡,同时具有抗氧化、抗病毒和肝脏保护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人们对黄芩属植物黄酮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析了黄芩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该文综述了黄芩属植物黄酮的生物合成、环境因子和诱导子对黄酮合成的调控,以及黄酮合成的代谢工程。  相似文献   

4.
中药黄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已有许多含有黄芩的中药制剂应用于口腔溃疡、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被认为是黄芩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系统综述近十几年黄芩在口腔疾病方面的应用,并整理归纳了黄芩主要活性化学说成分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将来黄芩在口腔疾病方面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味苦,可泻火安胎,在疾病治疗中被广泛用于临床[1].研究得知,黄芩提取物是由黄芩干燥根茎经过一系列的提取醇化精制后制备而成,是黄芩经过化学提取后得到的混合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提取物的主要化学组分,但是黄酮类化合物中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是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4种活性物质[2].另外,在黄芩的不同组织提取物中所含的主要活性物质也不尽相同.黄芩主要的组织结构可分为花、叶、茎、根4个部分,黄芩花提取物中含有黄芩苷、黄芩素等成分,但黄芩素含量较高;黄芩叶、茎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高;而黄芩根提取物所含的活性成分较均衡,其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4种成分均含有,且相互协同,共同发挥作用[3].由于黄芩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不同部位所含成分不一,因此在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面也出现了诸多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5,(8)
野黄芩苷是灯盏细辛中主要生物活性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野黄芩素是其苷元及活性代谢物,相比野黄芩苷具有更好的活性。野黄芩苷和野黄芩素也就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野黄芩苷和野黄芩素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它们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研究从萌发到移栽5个不同发芽阶段对黄芩种苗生物量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采集不同发芽阶段的黄芩种苗,测定其根长、芽长、根径及根重,利用HPLC测定根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黄芩种苗的萌发,黄芩的各个生物学指标均升高,但根部折干率从32.90%下降至27.96%。野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芽/根值为0.35时达到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3.22,3.89 mg·g~(-1),黄芩苷含量在芽/根值为0.23时最高,质量分数为107.39 mg·g~(-1),汉黄芩苷在芽/根值为0.06时含量最高,质量分数为16.11 mg·g~(-1),汉黄芩素则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芽/根值为0.50时达到最大值,质量分数为0.88 mg·g~(-1)。当芽/根值为0.35时,黄芩种苗中的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达到或接近发芽阶段的最大值,可用芽/根值作为黄芩种苗活性成分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黄芩及其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野黄芩苷等)均有显著的抗糖尿病作用。本文从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保护胰岛β细胞等方面对黄芩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和总结,发现黄芩可通过影响肝脏中多种酶的活性、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干预糖的吸收、调节脂代谢及肠道菌群和肠道代谢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发挥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此外,黄芩还能改善糖尿病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并能调控糖尿病肝脏和胰腺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从抗凋亡和抗炎角度保护胰岛β细胞。目前黄芩抗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芩的黄酮类成分,对于黄芩整体及其含有的其他大类成分抗糖尿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较少,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阐明,以利于黄芩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芩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含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黄酮Ⅰ、黄芩黄酮Ⅱ、木蝴蝶素A及β-谷甾醇、黄芩酶等。其中黄芩苷含量最高,为黄芩中公认的活性成分。黄芩苷在冷水中易被酶水解为黄芩苷而失去活性,故黄芩应入沸水提取,使酶失去活性而黄芩苷不被水解破坏。水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和黄芩苷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考察,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芩苷与黄芩素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芩苷和黄芩素都是从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主要的黄酮类成分。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表明,两者均具有保肝、利胆、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抑郁、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文章在查阅最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与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芩苷及黄芩素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它们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黄芩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芩片中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片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无干扰,黄芩苷在0.40~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97%,RSD=3.21%(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芩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和越南医药交流的历史。方法: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分析中越两国医药交流的历史。结果:中越秦代时就有交流,有文字记载的医药交流最早当属东汉初年马援从古越南带回健脾利湿药物薏苡仁,以后各代均有交流。结论:中越两国自古以来医药交流密切,交流内容丰富,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3.
扶正培本是中医主要治则之一,已成为治疗癌症的主导思想。追溯源流,扶正法乃中医治病的最重要法则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论述,之后东汉医圣张仲景、金元四大家等通过临床实践,丰富了扶正法的内涵和外延。我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刘嘉湘教授通过梳理癌症的病因病机,创新性地将扶正法引入到癌症的治疗中,逐步成为了中医癌症治疗大法。本文通过历史纵向的分析,阐释“扶正治癌”的理论本源,为今后深化该理论在癌症诊 治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子任 《世界中医药》2013,8(8):923-925
目的:探索临床心肌炎患者的中医分型,以及中医辨证治疗情况。方法:对209例心肌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依据其辨证分型结果将其分为邪气侵袭(79例)、气阴两虚(64例)和心气虚弱(66例)3组,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依据,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检测心肌酶等相关指标。结果:经对症治疗,3组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其中邪气侵袭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显示:3组患者治疗前、后CK、CKMB和LDH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邪气侵袭组CK、CKMB和LDH检测值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肌炎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中CK、CKMB和LDH检测值,对临床该类疾病的中医症候分析与治疗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7%,对照组7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比单独使用厄贝沙坦对降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奥沙拉嗪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67.5%,两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与柳氮磺胺吡啶相近,但不良反应少,更适宜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Blood lettingpuncturehasalonghistoryinthedevelopmentproces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science.AsearlyasthetimewhenthebookHuangDiNeiJing (TheYellowEm peror’sInternalClassic《黄帝内经》)cameintobeing,therehadbeensomecomparativelyde taileddescriptionsonthetheory ,…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颗粒加大黄粉胶囊治疗重型肝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柴胡颗粒加大黄粉胶囊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设对照组(静脉点滴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白蛋白、血浆等)和治疗组(小柴胡颗粒、大黄粉胶囊口服 对照组用药)通过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结论小柴胡颗粒加大黄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重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抗纤维化治疗在重肝治疗中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经大成》为清代医家黄庭镜所撰眼科名著,在中医眼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本文从《目经大成》眼科病因学说出发,对其“十二病因说”进行了初步探讨,讨论了因风、因寒、因暑、因湿、因厥郁、因毒、因疟、因胎产、因痘疹、因疳积、因他、无因而因等十二病因的证治内容,以说明“十二病因说”在眼科病因学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from Phytotherapy Research, Antiaging effect of purslane herb aqueous extracts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by Huang Hao, Yu Nancai, Fu Lei, Su Wen, Huang Guofu, Wu Yanxia, Huang Hanju, Liu Qian published online on 15th April 2009 in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has been retracted by agreement between the journal Editor in Chief, Elizabeth Williamson 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The retraction has been agreed due to overlap with the following article: Zhang Hongxing, Yu Nancai, Huang Guofu, Shao Jianbo, Wu Yanxia, Huang Hanju, Liu Qian, Ma Wei, Yi Yandong and Huang Hao.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purslane herb aquenous extracts against d‐galactose induced neurotoxicity.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170: 3, pp.145‐152.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