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芎为著名川产道地药材,为临床常用中药,栽培历史悠久,但川芎在栽培过程中仍存在盲目引种、苓种繁育不规范、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尤其农残和重金属镉超标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响川芎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是保障川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现阶段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课题组基地生产数据,结合国内其他基地成功经验及文献调研,构建了川芎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基于GIS技术基地选址、土壤综合改良、良种的选育、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解决川芎镉超标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可促进川芎品质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于古怀庆府一带的道地药材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习称"四大怀药"。由于老产区土壤质量下降、产区面积萎缩、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及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突出,导致生产的药材农残及重金属超标严重。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对"四大怀药"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探讨,提出利用GIS生态适宜性区划系统指导栽培选地、结合"土壤消毒+绿肥回田+菌剂调控"的土壤复合改良措施整地、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开展抗性品种选育、制定种子种苗标准、实行有机肥为主的"基肥+追肥+叶面肥"的施肥模式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为一体的"四大怀药"无公害栽培体系,该体系可为无公害"四大怀药"的生产提供指导,同时为其他中药材的无公害栽培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七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本文聚焦三七新品种选育、连作障碍克服、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从产区选择、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过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解决三七种植中精准选址、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病害防控等关键问题,实现三七栽培的精准化及最优化,建立了三七 持续种植复合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七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土壤复合改良技术、三七栽培技术及质量追溯技术。获得首个三七抗病新品种,为其持续种植提供可行性前提。建立三七连作土壤复合改良技术并应用于大 田,连作土壤的修复及改良为三七持续种植提供保障。发布了首个无公害三七质量标准,为其高品质树立规 范。完成了品质溯源体系,保障了三七的质量可控。该复合技术体系为其它中药材精细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罗汉果无公害栽培的关键环节:罗汉果产地环境、基于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的罗汉果综合土壤改良技术、新品种选育、栽培期间的综合农艺管理技术及安全、低毒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合理轮作模式、新品种的选育、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罗汉果无公害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01,24(9):701-7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质无公害三七药材质量的理化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适用于优质无公害三七基地三七的商品生产、加工、贸易、仲裁、科研、质量分级及检验。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正式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5009.19-1996,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三七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催秀明  刘丹 《中药材》1993,16(11):3-6
本文报道了三七应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能增加土壤温湿度,提高三七存苗率和植株净光合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增产28.00-38.75%.  相似文献   

7.
栽培措施对三七根腐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义  罗文富  喻盛甫 《中药材》2000,23(12):731-732
了解各种栽培措施对三七根腐病发生的影响,为综合防治积累资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调查发现:1.种植制度对三七根腐病发生有很大影响。宜实行8年以上轮作;2.施肥不当可引起三七腐病发生;3.荫棚透光率与三七根腐病发生成正相关;4.地膜覆盖和遮阳网栽培可减少三七根腐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竹节参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燃  沈亮  张绍鹏  游景茂  徐江 《中国现代中药》2018,20(10):1255-1261
竹节参生产中农残超标、无序种植等问题是竹节参产业发展的障碍,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优质竹节参生产的保障。本文探讨无公害竹节参精细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无公害生产基地选择标准、优良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体系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建立无公害竹节参种植技术体系,以提高竹节参药材品质、减少竹节参药材生产农残及重金属含量,促进其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芩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大品种之一,现今黄芩野生资源大量减少,由于人工栽培过程中种质退化、盲目引种、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以及田间病虫害加重等因素导致黄芩药材质量下降和农残重金属超标,建立黄芩无公害栽培体系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式。本研究基于403个黄芩产区地理位点生态因子,通过GMPGIS系统获得适宜黄芩生长的生态因子值,指导黄芩引种扩种,并从良种选育、田间管理、肥料农药施用、病虫害生物防治等角度建立规范,归纳总结提出黄芩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体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优良黄芩种质资源及高质量黄芩药材,可为黄芩无公害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技术规范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毁林栽参在我国被禁止,农田栽参将成为人参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为建立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技术体系,减少药材农残及重金属含量,本文在多年农田栽参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农田栽参种植基地调研结果,制订了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技术规范和药材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提出了依据GIS指导生态适宜性栽培选地,分子标记技术辅助抗性品种选育,利用绿肥进行土壤改良,精细种植及田间管理,进行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发布无公害人参农残及重金属团体标准等。本文为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楠  万建波  李铭源  王一涛 《中草药》2008,39(5):787-79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Ierosis,AS)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其证候、病机等属于中医理论的"血瘀证".而三七自古便是历代医家常用的活血化瘀之要药.综述近年来三七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三七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林琦  赵霞  刘鹏  陈泽乃  陆阳 《中草药》2002,33(6):490-492
目的:对三七的脂溶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实验为分离指导,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TLC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技术(IR,MS,1HNMR,13CNMP,DEPT,HMQC,HMBC)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三七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炔醇(panaxynol,I),人参环氧炔醇(panaxydol,II)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结论:化合物I,Ⅱ从三七中的分离得率分别为0.01%和0.033%,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从云南文山栽培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叶中首次分得一种黄酮甙,用化学方法及紫外、红外、质谱、~1H核磁共振,~(13)C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为槲皮素-3-O-槐糖甙。  相似文献   

14.
张敏  胡坪  罗国安  王义明 《中草药》2007,38(3):442-445
目的建立三七剪口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用于不同产地药材的皂苷成分定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对三七剪口水提物进行HPLC测定,流动相为水-乙腈,检测波长203nm;记录时间65min。结果运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能分离三七剪口的各类组分,并可对其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进行定量。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测定方法可作为三七剪口有效组分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三七中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采收期三七中的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三七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49nm处测定槲皮素的量。结果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规格的三七中黄酮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产地,采收期和规格对三七黄酮含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三七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三七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C18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ml/min进行试验。根据相对保留值α和相对面积Sr对色谱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建立了一个快速、简易鉴别三七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用指标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进行了定位,并测定了它们的含量。结果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根据相对保留值α和相对面积Sr进行了比较。结论该法为中药样品的鉴定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三七样品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可用于全面控制三七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含有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炔类、醇类等结构不同的 多种化学成分,其有效成分以皂苷类和三七素为主,具有止血、活血、补血、抗血栓、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本文针对三七的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类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分别比较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的提取工艺,概述了三七活性成分在抗炎、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活血化瘀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加强三七多糖的研究,优化三七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完善三七总皂苷与其它药用成分配伍体系,进而加快三七植物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初阳  宋洪涛  李丹  鄢璐  刘丹  陈大为 《中草药》2008,39(12):1779-1803
目的优选注射用三七提取物的纯化方法。方法以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质量分数、杂质的清除效果和复溶性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明胶沉淀法、澄清剂法、石硫醇法、碱性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对三七进行纯化,优选纯化条件,并对纯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种纯化方法单独使用均不能达到注射用要求,将碱性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联用纯化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和质量分数较高,杂质清除效果较好,复溶性较好。结论通过对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碱性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联用可提高三七的纯化效果,并能达到注射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形态和生理两个层面了解三七种子休眠和萌发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三七种子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视镜观测种胚发育情况,利用HPLC-MS测定不同后熟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种子收获时,种胚已经初步分化但未发育完全,在三七种子后熟过程中,脱落酸(ABA)的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赤霉素(GA_3)和反式玉米素(tZT)先升高后降低,生长素(IAA)持续升高,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无明显变化规律。后熟30天,GA_3/ABA、tZT/ABA和IAA/ABA的比值逐渐升高,其变化趋势与种胚长度和胚率的增加呈正相关,表明GA_3、tZT和IAA对三七种子萌发起到促进作用。结论:种胚发育不完全以及抑制物ABA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三七种子形态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的改变是调控三七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