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阿拓莫兰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立文  贝文政 《医学综述》2008,14(19):3034-3035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阿拓莫兰组和甘利欣组,每组48例,治疗3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的变化,并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阿拓莫兰与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均有疗效,能抗炎、抗氧化,直接抑制纤维生成、细胞增生,抑制星状细胞增殖、活化,阿拓莫兰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更好,优于甘利欣组。结论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功能测定与激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分析5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包括15例激素治疗后肺功 能改变的资料。发现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功能特点为:肺容积减少,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 散功能障碍。部分病人出现低氧血症。激素治疗可使肺功能得以改善,有效率达60%以上;病 程短(≤3月)的病例,肺功能好转率尤为增高(P< 0.05)。在各项指标中,以 VC、 DLco和 PaO2等三项指标在治疗后变化明显。初步结论;肺功能检测对辅助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评 价激素疗效,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14例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改变、血气分析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纤维化及IPF在发病年龄、性别方面无差别,而前者从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较后者长。COPD合并肺纤维化常在慢性咳嗽基础上出现进展较快的呼吸困难及Velcro罗音,具有两种病变并存的X线及CT表现,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两种疾病合并存在时,常需胸部X线、HRCT、肺功能检查作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阿拓莫兰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阿拓莫兰组和甘利欣组,每组42例,治疗3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并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阿拓莫兰组和甘利欣组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均有所改善,与甘利欣组相比,阿拓莫兰组的ALT、AST、TBIL、HA、LN、ⅣC均明显降低(P<0.05~0.001)。结论:阿拓莫兰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抗炎、抗氧化及直接抑制纤维生成、细胞增生的作用,两者优势互补,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病人应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人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肺纤维化,能明显减轻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测定并分析58例特发性纤维化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包括15例激素治疗后肺功能改变的资料。发现特性肺纤维化的肺功能特点为:肺容积减少,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部分病人出现低氧血症。激素治疗可使肺功能得以改善,有效率达60%以上;病程短(≤3月)的病例,肺功能好转率尤为增高(P<0.05)。在各项指标中,以VC、DLco和PaO2等三项标在治疗后变化明显。初步结论:肺功能检测对辅助诊断特发性肺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合评价间质性肺疾病 (IL D)的诊检手段及激素的疗效。方法 :对 3 2例ILD患者进行了多种诊检手段的对比分析和激素治疗疗效观察。结果 :1胸部 X线片、肺功能都是检查 IL D患者的基本检查手段 ,但二者正常并不能排除 ILD;2激素治疗 ILD1疗程后临床症状、动脉血氧分压 (PO2 )可好转 ,但胸部影像变化不理想。结论 :1正确诊断 ILD须结合临床表现、胸部 CT或高分辨 CT(HRCT)、经纤支镜肺活检 /肺泡灌洗 (TBLB/BAL)等综合判断 ;2对已经发生明显肺纤维化的病人 ,激素仍有其适应证 ;3肺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及抗纤维化的治疗还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阿拓莫兰注射液120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30m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两组均1次/日,连续使用4周.结果:阿拓莫兰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拓莫兰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均有干咳及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42例肺功能检查患者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5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动脉血气分析示35例低氧血症,30例1型呼衰。死亡9例。[结论]对有慢性咳嗽和进行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可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及早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表现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28例,随机分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应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抗纤舒肺中药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纤维化,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住院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26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影象学,纤支镜检查,肺功能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以激素和57.8%氧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有一定效果。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有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胸部线片和高分辨检查,病XCT理组织检查示寻常间质性肺炎(UIP)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21-1322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螺旋CT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IPF患者的螺旋CT征象和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其中17例对兴趣区追加高分辨率CT扫描。所有病例均于CT检查前后5d内行肺功能检查。观察IPF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和CT征象及其解剖分布,评价CT征象与肺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45例IPF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轻度受损8例,均有磨玻璃样密度影;中度受损12例,均有网格影和小叶间隔增厚。重度受损25例,均有蜂窝肺,其中7例表现有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肺功能重度受损的患者有阻塞性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螺旋CT能准确反应IPF的病理变化,IPF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与螺旋CT征象存在相关性。两者相结合有助于IPF的诊断和预测IPF的进展,预后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01~2013—0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例,平均(65.6±5.2)岁。24例吸烟患者平均吸烟40.5包/年。25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及肺部Vel—ero哕音和杵状指(趾)。胸部CT表现为在双肺网格、蜂窝样基础上出现肺部团块、结节影(22/25),及肺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斑片状阴影(3/25)。病理上多为腺癌及鳞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及低氧血症。部分患者肿瘤标志增高。结论老年男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在原有肺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肺部出现团块、结节影或斑片阴影,要高度警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可能,积极行痰病理、经皮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螺旋CT表现特征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螺旋CT表现特征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2例IPF患者行螺旋CT检查,其中17例对兴趣区追加高分辨率CT扫描。所有病例均于CT检查前后5d内行肺功能检查。观察IPF的CT征象及其解剖分布,评价CT表现特征与肺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32例IPF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轻度受损5例,其中4例(80%)有磨玻璃样密度影;中度受损11例中,小叶间隔增厚11例(100%),小叶内间质增厚9例(82%),小叶结构变形11例(100%)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0例(91%);重度受损16例中,蜂窝肺16例(100%)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9例(55%)。肺功能重度受损的患者有阻塞性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 螺旋CT能准确反应IPF的病理变化,IPF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与螺旋CT征象存在相关性。两者相结合有助于预测IPF的进展、预后以及疗效反应。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诊断(附5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4例IPF患者经HRCT扫描后对兴趣区行高分辨率薄层回顾性重建,观察病变的分布及HRCT表现。结果IPF的主要HRCT表现:1)磨玻璃样密度影;2)网状改变;3)蜂窝肺;4)胸膜下间质纤维化;5)肺气肿;6)牵拉支气管扩张。结论HRCT能细致、准确地反映IPF的影像特征,但各种征象均可见于其他各种肺部间质性疾病,HRCT在能够排除其它肺纤维化病变并有以上明确CT表现时可诊断为IPF。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该院1995-2005年诊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5例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6例患者的病程、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呼吸困难进展较快,具有两种病变并存的x线及HRCT表现,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益气祛瘀化痰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肺功能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指标,观察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益气祛瘀化痰汤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但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祛瘀化痰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问质纤维化的血气及肺功能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年来本院发现的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闽质纤雏化患者的血气分析表现以低氧血症为主,部分可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其肺功能测定结果不完全符合阻塞型或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继发肺间质纤维化,其具有一定的血气及肺功能表现,为进一步认识该类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肺纤维化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熟悉肺纤维化并肺癌(IPF-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了解肺纤维化(IPF)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胸部CT、肺活检的病理类型等表现。受实验者包括28倒肺纤维化合并有肺癌的患者,48例仅有肺纤维化患者。570例仅有肺癌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同一时期符合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制订的诊断标准。结果 年龄、性别、吸烟等危险因素,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组与单独的肺纤维化、肺癌组比较中明显增高;IPF-Ca的常见细胞类型为磷状细胞癌,与普通的肺癌细胞类型比较,没有明显不同。在一些情况下,肺纤维化区域可发展为肺癌,胸部CT上肺纤维化与肺癌的一致率有36%。结论 本研究提示年龄、性别、吸烟等均为IPF-Ca的危险因素,与肺纤维化及肺癌的危险因素相关,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的患者中与总的肺癌比较,肿瘤的细胞类型及特征没有不同,肺纤维化的发生可能与肺癌的早期活动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