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封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病原学数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开封市儿童医院1275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采用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早期特异性抗体Ig M: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对病例阳性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季节、等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 12755例患儿标本中有3636例阳性,阳性率为28.51%。6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依次为:MP 15.03%、ADV 11.13%、IV 7.76%、RSV 3.03%、CP 1.24%、PIV 0.4%;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春、夏季节相对较高;4-6岁组阳性率最高,1岁组感染率最低。结论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以MP及ADV为主,其次是IV,其感染有季节、性别、年龄差异性;病毒混合感染中以MP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腺病毒(HADV)肺炎的混合感染特点和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8例儿童HADV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混合感染的特点、重症肺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118腺病毒肺炎患儿中,6个月~2岁有51例(43.2%),70例(59.3%)合并其他病原感染(支原体45.26%,细菌40.00%),诊断为重症肺炎38例,占32.20%。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组患儿年龄6个月~2岁、发病季节、营养性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低下等因素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儿性别、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过敏原、营养不良、手术史、早产、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合并感染等因素,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个月~2岁、营养性贫血、免疫低下是影响重症肺炎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HADV肺炎混合感染发生率较高,以支原体和细菌感染,重症肺炎转化率较高,对年龄6个月~2岁及合并营养性贫血和免疫低下的患儿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儿童院区住院治疗的儿童CAP 494例。记录所有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病情严重程度),分析所有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儿混合感染发生率及病原体检出率。结果 494例患儿中447例检出病原体,病原体检出率为90.5%,其中单一感染355例(占79.4%)、混合感染92例(占20.6%)。447例患儿共检出病原体543株,其中病毒最多,占58.4%,其次为肺炎支原体(占23.0%)、细菌(占16.2%)、衣原体(占2.4%)。0~1岁、>1~3岁患儿混合感染发生率分别高于>3~6岁、≥7岁患儿(P<0.05);秋季发病患儿混合感染发生率低于春季、夏季发病患儿(P<0.05)。男性患儿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于女性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随着年龄增长,患儿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肺炎嗜衣原体(Cp)的感染情况.方法 Mp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培养法,Cp检测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对6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检测,并以健康体检的3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从感染率、感染年龄等给予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Mp、Cp单项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3岁组Mp、(Mp+ Cp)及总感染率均显著高于≤3岁组(P<0.01),两组的Cp感染率亦有显著差异(P<(.05).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有较高的Mp及Cp感染率,Mp感染和(Mp+Cp)感染以>3岁儿童为主,应引起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副流感病毒等8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以了解感染情况。结果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总体阳性率27.55%,单项阳性率22.77%,多项阳性率4.78%。年龄高的儿童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高。单一病原体感染中,各年龄段儿童均以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其余病原体阳性率较低。各季节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2,P0.05)。其中春季和冬季的阳性率较秋季和夏季高。男性阳性率为23.34%,女性阳性率为35.67%,IgM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51,P0.05)。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主要感染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在春冬季高发,女性儿童及年龄较大的儿童感染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及流行现状分析。方法:收集2014-01-2014-12住院的20 63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核酸,并对患儿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 63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MP核酸阳性4 386例,阳性率为21.26%,春、夏、秋、冬四季的MP阳性率分别为19.44%,25.83%,20.41%,18.88%,以夏季阳性率最高;发病患儿年龄集中于3~6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和发热,少数有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肺外表现以胃肠道症状和皮肤损害为主。结论:武汉地区MP感染率与季节及患儿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病原体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测定248例ARI患儿9项血清病原体,统计病原体检出率,并比较不同感染类型、患儿性别、年龄、季节等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共检出112例病原体,阳性率35.89%(89/248),其中肺炎支原体(MP)检出率最高,占20.97%,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INFB),占15.32%;病原体单一感染65例,混合感染24例;女性患儿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患儿(P0.05);阳性检出率随患儿年龄增长而上升(P0.05);急性支气管炎MP、INFB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患儿(P0.05);不同季节发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I患儿病原体以MP、INFB比较常见,混合感染率较高,且ARI发病呈现季节性、年龄及性别差异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及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患儿咽拭子中的肺炎支原体及其耐药基因,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其他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结果 共检测标本288例,检出病原菌59例,阳性检测率为20.5%。细菌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2岁儿童阳性检出率最高,且女性高于男性。病原菌构成比分别为:肺炎支原体28.8%(17/59),KP为30.5%(18/59),SA为20.3%(12/59),PA为20.3%(12/59),SE为15.3%(9/59),HI为10.2%(6/59),SP为5.08%(3/59),LP为5.08%(3/59),EC,CP,TB均为0例(0%)。其中肺炎支原体大环内酯类耐药率为88.2%,10例存在合并感染。结论 无锡地区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且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进行分析。方法 对96例社区获得性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同时检测患者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结果 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15.4%,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呼吸道感染占89.6%,非呼吸道疾病占9.4%;混合感染率21.9%;原有基础疾病者占20.8%。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老年人呼吸系统感染及呼吸系统外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检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480例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结果。结果 1480例患儿中MP感染阳性检出415例,阳性检出率为28.04%。不同年龄组患儿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5);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5)。结论 MP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易发季节为冬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副流感病毒3型(HPIV3)感染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2298例患儿的痰标本,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人副流感病毒(1~3)和腺病毒,采用实时PCR检测人博卡病毒DNA,逆转录PCR检测人偏肺病毒及鼻病毒RNA。分析人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进行比较。结果 2298例痰标本中病毒检测阳性者983例(42.78%),HPIV3阳性98例(4.26%),次于RSV阳性233例(10.14%);HPIV3常年均可感染,以春、夏季为发病高峰,夏季发病率高达45.92%;发病年龄均为6岁以下儿童,1岁以下检出率高,占62.30%;98例阳性标本中,HPIV3单独感染61例,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80.33%)、急性毛细支气管炎(13.11%),以咳嗽(96.72%)、喘息(44.26%)、发热(47.54%)为主要临床症状;与RSV比较,HPIV3住院患儿喘息发生率低,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IV3是苏州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有单独的致病性,与RSV相比,在季节分布、临床表现等方面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集住院肺炎患儿鼻咽部分泌物,≥2岁患儿采集痰标本,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应用ELISA测定血清中的肺炎衣原体(CP)特异性IgM。结果 574例住院肺炎患儿中呼吸道病毒感染185例(32.2%),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151例(26.3%),副流感病毒(PIV)感染24例(4.1%),腺病毒(ADV)感染6例(1.0%),流感病毒(IFV)感染4例(0.7%)。呼吸道病毒感染多发生于2岁的患儿,共148例(40.9%)。非典型病原体感染108例(18.8%),其中MP感染76例(13.2%),CT感染21例(3.6%),CP感染11例(1.9%);≥2岁患儿MP感染率30.5%,2岁患儿MP感染率为3.0%。结果表明,儿童呼吸道病毒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以RSV和MP多见,不同年龄段患儿各种病原体感染率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IL-17和儿童特应性体质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的儿童256例,根据患儿是否为特应性体质分为特应性体质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患儿192例(观察组),非特应性体质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患儿64例(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血清IL-17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家族病史和治疗情况等临床特点,观察两组患者的常规血液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17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 0. 05);两组患儿的年龄构成、性别、发病情况及住院情况等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 0. 05);常规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及乳酸脱氢酶含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 0. 05);根据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感染程度及常规指标检测分析,观察组患儿的病情要明显比对照组患儿严重,(P 0. 05)。结论血清IL-17水平较低的特应性体质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含量及乳酸脱氢酶含量较高,血清IL-17水平较低的患儿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症状,病原菌分布和流行病学,为本地区合理使用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47例确诊为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信息,取呼吸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呼吸道病原菌,整理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对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综合分析。结果 1047例CAP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以中、高热、咳嗽、干咳为主,构成比分别为62.18%、47.18%、37.15%;共检测出641例患儿的病原学类型,统计分析得出:CAP患儿性别间的感染类型分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衣)原体、混合感染性2~5岁、秋季最多,病毒性、细菌性1岁、冬季最多,年龄、季节间感染类型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类型CAP患儿构成情况:支(衣)原体、病毒性、细菌性、混合感染性,分别为359、95、77、110例,其中支(衣)原体最多,占比56.01%,细菌感染中肺炎链球菌最多,占比32.47%,细菌感染患儿年龄中1岁以下儿童细菌感染最多59.75%;患儿人群分布:不同感染类型CAP以散居儿童为主,远高于幼托儿童、学生及其他儿童。结论石家庄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病原学呈多样化,CAP患儿病原菌中,肺炎支原体为常见,细菌培养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为临床针对性治疗及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59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541例在急性期采血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埃可病毒(ECHOV)、柯萨奇病毒(Cox V)、腺病毒(ADV)、EB病毒(EBV)及肺炎支原体(MP) Ig M抗体。475例患儿进行痰/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各病毒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RSV(23. 84%)、ADV(18. 30%)、ECHOV(17. 74%)、Cox V(11. 46%)、EBV(9. 98%)、PIV(3. 33%),MP阳性检出率为12. 94%。痰/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9. 79%,其中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居前三位。结论兰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主要为RSV、ADV、MP以及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年龄越小细菌感染概率越大,而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以病毒感染更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冬季住院既往体健和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患者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中旬至2009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73例,应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以抗体滴度≥1:160判为阳性.结果 既往体健组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48.3%,慢性肺部基础疾病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22.7%,两组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体健组的年龄明显小于有基础性肺部疾病组(P<0.05),而且MP的感染率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 既往体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青壮年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二种PCR法与培养法同时检测肺炎支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 (MP)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尤其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轻 ,临床表现不典型 ,与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很难区分[1] 。为了探讨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理想方法 ,我们对 67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培养 增强套式PCR法检测 ,并与培养法和传统PCR法进行了比较 ,以期建立一种灵敏、特异、迅速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对象与方法1.对象 :67例肺炎患儿均为 2 0 0 1年 2月~ 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患儿。男性 43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麻城地区2014年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腺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全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抗原,并对患儿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段以及临床症状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年全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腺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患儿1 364例,阳性率为7.07%;发病患儿年龄集中于0~2岁婴幼儿,男女比例为1.76:1.00;全年第1季度的发病率最高,第2季度次之,第3季度最少,其中以4月份发病率最高;患儿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球结膜充血、扁桃体上白色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咳嗽、喘息、精神萎靡等。结论:2014年我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腺病毒感染率较高,了解此类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本地区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87例,按年龄分为5岁以上及5岁以下两组,并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MPP的表现中以5岁以上患儿临床表现更明显,5岁以下患儿肺部体征往往较为明显.胸部X线病变类型以肺间质浸润为主,5岁以下患儿支气管肺炎较5岁以上多见,而5岁以上患儿大叶性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发病一周以上者送检血清MP-IgM的阳性率,5岁以上患儿显著高于5岁以下;所有病例均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治疗有效.结论 学龄前组儿童随年龄变化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尽早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特别是对于感染后首次发生喘息或反复喘息的小于3岁的患儿,要想到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五指山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 检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1 59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MP-IgM),同时收集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 MP-IgM 检出率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MP-IgM总检出率为25.05%; 0~1 岁、~3 岁、~6 岁、> 6 岁患儿的 MP-IgM 阳性率分别为6.70%、30.80%、36.90% 和43.40%;男性 27.54%,女性阳性率21.78%; 春、夏、秋、冬四季阳性率分别为22.95%、35.91%、28.89% 和17.07%;以上年龄、性别、季节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月平均气温、月总雨量与 MP-IgM 检出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MP为五指山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为易感人群,不同季节MP感染率不同,夏秋季节为高发期,高气温、高雨量是促进 MP感染流行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