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IgA肾病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将IgA肾病据临床主要特征,分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进展期。而急性发作期分热毒拢肾和下焦湿热两型;慢性进展期又分阴虚内热、气阴两虚、气虚不摄、气滞水停、瘀血内阻、湿热内蕴6型,进行辨证论治。笔者认为IgA肾病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之中,尤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本文提示中药辨治可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发生,坚持长期治疗,对稳定病情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辨治法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A肾病属祖国医学“尿血、尿浊、水肿、腰痛、头昏”等范畴。本病主要因外感风热、湿热之邪循经扰肾 ;或脾肾气弱 ,气不摄血 ;或肝肾阴虚 ,虚热灼络 ,血溢脉外 ;或水湿、痰瘀内阻 ,肾微积 ,血不归经所致。气阴两虚为本 ,风热、湿热为标 ,瘀血贯穿疾病始终。笔者临床根据病证标本缓急予以辨证施治 ,收效良好。现将辨治体会介绍如下。1 辨标本缓急IgA肾病常见急性发作活动期和慢性迁延进展期交替进行的表现。急性发作期多因外感风热或湿热之邪。风性轻扬 ,肺先受之 ,故而出现发热、咽痛、咳嗽 ;肾络系于咽喉 ,风热循经下扰 ,肾络受损 ,…  相似文献   

3.
Ig A肾病 (Ig A 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证实约 2 0 %~40 %的患者病情呈慢性进行性经过 ,最终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需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笔者临床体会 ,中医中药治疗 Ig A N有很好的特色和优势 ,今归纳成诊治四法予以介绍 ,供同道道参考。1 疏风清热 清上治下法本法适用于 Ig A N肉眼血尿及尿检异常患者的初发阶段。此类患者病初多有内热上扰的证候 ,症见咽痛口干 ,发热咳嗽 ,舌红或苔黄 ,脉浮数或滑数。同时可相继出现尿色深 ,甚至出现肉眼血尿。处方 :蝉衣、桔梗各 6g,连翘、生茜草各 1 5~ …  相似文献   

4.
施进宝  黄宝英 《光明中医》2009,24(11):2125-2126
IgA肾病(IgAN)是一组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以系膜增殖为主要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多数以血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或伴有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或呈肾病综合征,少数病人呈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但至今尚无理想治法。中医根据IgAN的临床表现,多参阅“虚劳,尿血,水肿,腰痛”等篇章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胡仲仪辨治IgA肾病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立艳  曲环汝  刘超 《陕西中医》2002,23(4):331-332
胡仲仪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科主任医师 ,从事肾脏病临床科研 30余载 ,其学通中西 ,辨病精准 ,施药灵巧 ,效验颇丰。笔者有幸随师学习 ,获益匪浅 ,兹将胡师辨治 Ig A肾病经验总结如下 ,以飨同道。   1 病机探析  祖国医学并未有 Ig A肾病其名 ,依其临床主症可纳入“血尿、水肿、尿浊”范畴 ,但若仅从上述病证入手 ,不仅难以形成对 Ig A肾病的针对性辨治规律 ,而且不能把握其深层次的病变矛盾和病机异质性 ,故而对于本病的辨治胡师主张以病为轴心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胡师认为 Ig A肾病乃本虚标实之证 ,气虚为本 ,湿热、…  相似文献   

6.
从IgA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入手,从以病辨证、分期辨证、按临床表现辨证、通过免疫机理微观辨证几个证型进行分析探讨,阐述了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IgA肾病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王洪霞 《北京中医》2001,20(3):60-61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2%,临床上以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为常见,中医病名为尿血.近十年来,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自1968年被发现命名以来,已有30余年的研究历史,是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以反复血尿为主,可伴蛋白尿,近年来肾脏病学界一致认为IgA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的肾脏组织病理特点以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为主。国际上主要是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对肾小球系膜增生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等方面进行研究,而治疗性研究进展缓慢。迄今为止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由于本病在我国及东南亚、日本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在本病的研究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尤其是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特殊的优势,能缓解IgA肾病的病情,延缓其肾功能恶化的进展。本文就此对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余昶东 《世界中医药》2010,5(2):119-119
IgA肾病为免疫性疾病,是一组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感染后(呼吸道、急性胃肠炎、带状疱疹等感染)在24—72h可出现血尿、蛋白尿,伴低热、腰痛、肌肉痛等,血尿量反复发作,可轻可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六味地黄丸中的三补(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加味治疗IgA肾病,疗效甚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为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C3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的一组疾病。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居多,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但几乎均伴有血尿。笔者在临床群治本病过程中,将其归属于中医血证范畴,从尿血辩证论治,冶以活血化瘀为主,达到消除血尿之治疗目的,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本病证治,谈点体会,兹述如下:1中医对IgA肾病的认识IgA肾病在临床表现上几平均伴有血尿,属于祖国医学的血证范畴。中医认为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房,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皆称血证。又《丹溪心法·尿…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论治IgA肾病6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中医辨证论治治疗60例IgA肾病。分为初期(病在肺肾),稳定期(病在脾肾),后期(病在肝肾),分别论治,疗程6个月,总有效率90%。提示中医中药治疗IgA肾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及与黏膜免疫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IgAN患者410例,收集患者中医证候资料,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总结中医证候分类。对其中118例患者血清低半乳糖基化IgA1(Gd-IgA1)及黏膜免疫相关标志物:B细胞活化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分析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血清Gd-IgA1含量及其与上述黏膜免疫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共采集51个与IgAN证候紧密相关的症状、舌象及脉象,提取13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聚类为4类。将IgAN患者的中医证候归类为肺脾气虚证186例(45.36%),肝肾阴虚证102例(24.88%),脾肾阳虚证79例(19.27%),肝气郁滞证43例(10.49%)。肺脾气虚证患者Gd-IgA1含量为6.09(4.44,7.00)μg/mL,高于其他中医证型患者(P<0.01)。伴有不同部位黏膜炎症的IgAN患者Gd-IgA1含量较不伴有黏膜炎症的患者升高(P<0.01)。IgAN患者Gd-IgA1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模拟mRNA(microRNA)对IgA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9例经肾脏穿刺符合IgA肾病病理诊断的临床病例,遵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5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从出现率最高证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标本,健康人10例标本对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血清中micro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09例患者的5种证型中,肺肾气虚型临床表现最轻,病理分级最低;脾肾阳虚型临床表现最重,病理分级最高;脾肾阳虚型肾小球滤过率较其余4型低,且该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较其余4型高。其中气阴两虚证在IgA患者中出现频率最高,共49例,其血清中microRNA(miR)141,miR146a高于正常组(P0.05),miR205,miR155,miR192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IgA肾病病理与临床理化指标改变加重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证型其病机演变规律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肝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microRNA表达的差异与IgA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为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糖尿病肾病临床辨证的基础上,分析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成药及中药组方的规律,以及自拟中药方和单味药的用药特点;总结分析了糖尿病肾病中医微观辨证及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和不足,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等原则进行科研设计,更客观深入的了解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功能正常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确诊为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口服中药汤剂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9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4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6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RBC计数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P<0.01),而在减少尿RBC计数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在减轻临床症状、减少血尿、蛋白尿,减轻激素副作用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g A肾病五型辨证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探索Ig A肾病中医微观辨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373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及辨证分型、肾病理资料,分析比较Ig A肾病五型辨证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结果:373例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常见证候是肾虚证、肾虚证+瘀痹证、单独瘀痹证、单独风湿证、风湿证+瘀痹证和肝风证+风湿证6种。免疫荧光提示单独风湿证、风湿证+肝风证均和C1q沉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Katafuchi评分可作为Ig A肾病五型辨证的微观辨证参数,积分高低可以反映病机的演变与发展。含有风湿证的Ig A肾病牛津分型积分高,提示肾脏病理活动性大,病情易进展迅速。结论:Ig A肾病五型辨证分型与免疫荧光C1q沉积、Katafuchi评分及牛津分型等大部分肾脏病理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将142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脾肺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4个证型;同时根据Katafuchi积分,对这些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的平均Katafuchi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及血管积分在4个证型中均是最高的,经过统计学处理与其他3个证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较其他3个证型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免疫球蛋白a(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4例Ig A肾病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37例。西药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联合组辅以辨证分型治疗,治疗6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高于西药组的64.86%,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西药组的21.62%,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低于西药组的24.3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肌酐高于西药组和治疗前,尿红细胞、尿蛋白指标低于西药组和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其血液指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5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收治的疗程满5年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IgA肾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用药情况分为中医组(n=63)和中西医结合组(n=68),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基线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组较中医组病情更重,对于轻-中度病理类型(40例,占30.53%),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中-重度病理类型(91例,占69.47%),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组UPRO显著下降(n=53,P<0.05),SCr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在各项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38,P>0.05)。5年患者累计生存率,中西医结合为97.1%,中医组为95.2%,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较中西医结合组不良事件更少。结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IgA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于病理类型较重的IgA肾病,临床更倾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2组治疗均对远期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且中医组治疗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肾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将152例IgA肾病患者进行体质分类,收集其肾脏病理资料并分析其特点。结果:IgA肾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31.58%)、阴虚质(26.32%)、湿热质(19.08%)、血瘀质(7.9%)、阳虚质(5.9%)、气郁质(5.3%)、痰湿质(2.0%)、平和质(1.3%)及特禀质(0.6%);Lee氏分级气虚质以II、III级为主,阴虚质以III、IV级为主,湿热质以II、III、IV级为主,气郁质表现为II、III、IV级,血瘀质和阳虚质病理最重,表现为III、IV、V级;Katafuchi积分阳虚质、血瘀质积分大于阴虚质积分,阴虚质积分大于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积分。结论:IgA肾病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多见,体质类型与肾脏病理分级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