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菌药物是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新品种的不断增加,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出现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乃至滥用,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如细菌耐药、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对医务人员、患者及人类的生存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其不合理应用现象的广泛存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基层卫生院这一问题存在的程度与广泛性,也为提高抗菌药物应用水平、加强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监管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南昌市8所中心卫生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其在增强人类对抗疾病能力的同时,由于长期应用或使用不当,其不良反应、耐药性及菌群失调极易造成潜在危险。《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的出台,虽对临床抗生素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从对三所二级医院儿科238例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来分析,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问题仍是一个值得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焦仁福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2):1130-1131
抗菌药品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状况也逐渐增多,笔者就观察到的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院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药科学事业的飞速发展,新药的不断上市,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武器,但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仍然十分普遍,尤其是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了药品资源的浪费和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增多,阻碍了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我院由于诸多原因也存在着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已成为抗菌药物的使用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和销售量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为了解本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是否存在不合理状况,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院从2005年5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应用分析,由本院药学部每月选取各科室病历,按10%-20%抽取样本,调查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从中抽取4~5份典型不合理用药病历进行分析及评估。至2007年6月,共计抽查病历3200份,典型不合理用药病历118份。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门诊处方1248张,其中抗菌药物573张,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药物治疗学及文献资料,对其中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不合理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为135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23.56%,不合理集中在违反抗菌药物分线管理使用原则、选药不合理、用法和用量不合理及配伍和联用不合理等几个方面。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定问题,宜加强管理和学习,以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欣 《临床医学》2006,26(4):68-69
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在其使用过程中,一定坚持选择有效药物,合理应用,防治不良反应,避免引起病原菌耐药,其中对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并合理应用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就抗菌治疗而言,尤应关注药物浓度与抗菌效果及毒副作用的关系。抗菌活性的持续时间是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两者内在关系的反映,根据抗生素的药物动力学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时间依赖性和极短的后效应者;②浓度依赖性具有抗菌后效应持续者;③时间依赖性又有后效应者。以下我们就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24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240例。结果240例不良反应涉及抗菌药物7类30种,其中青霉素类居首位,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结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及临床不合理用药有关,故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抗菌药物对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敏感,在感染部位有足够浓度以及对机体的干扰尽可能少.要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应首先了解病人情况、抗菌药物特性以及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吴晓青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1017-1017
抗菌药物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体内病原菌的药物,在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门诊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但由于其品种多,应用广,以及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对其使用指征和方法掌握不当等原因,造成许多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强,治疗的失败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等。鉴于此,笔者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方法收集130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对抗菌药物用药频率、用药总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没有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23%,抗菌药物总使用例次为466例,使用例次占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33.47%)、三代头孢(15.02%)和青霉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14.3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吡肟、头孢呋辛、美洛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使用不合理;头孢唑肟、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帕珠沙星和头孢替安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使用较为合理。结论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因素,但仍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实现抗菌药物有效、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用于防治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在其使用过程中 ,一定坚持选择有效药物 ,应用合理方法 ,防止不良反应 ,避免引起病原菌的耐药性的用药原则 ,其中对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并合理应用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就抗菌治疗而言 ,尤应关注药物浓度与抗菌效果及毒副作用的关系。抗菌活性的持续时间是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两者内在关系的反映 ,根据抗生素的药物动力学可将其分为 3种类型 :1时间依赖性和极短的后效应者 ,如β-内酰胺类 ;2浓度依赖性具有抗菌后效应持续者 ,如氨基苷类 ;3时间依赖性又有后效…  相似文献   

14.
抗菌药物是指由微生物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抗生素及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好、起效快。但滥用抗菌药物可造成耐药菌株增加,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尤为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淡一下我们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阐述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郗君 《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719-720
目的 分析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有效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及《处方管理办法》等判断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系统分析本溪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以来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抽查门诊处方24 021张中共有抗菌药物处方2 81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1.71%,其中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占3.63% (102/2 812),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96.37%(2 710/2 812).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01/2007-06门诊处方12 600张,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42.66%;不合理使用率16.50%。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符合正常门诊用药特点,但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其临床应用涉及到每一个科室和各专业医生。我国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非常高,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随着抗菌药物日益广泛应用。因其药物滥用而导致的药物毒副作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规范的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预防性用药、耐药菌的增加以及患者经济负担的加重,使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成为社会的呼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门诊处方2000张,统计分析不合理处方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门诊不合理处方占3.25%,不合格处方中主要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占不合格处方的72%:(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结论(1)本院门诊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临床医生应当加强对药物基本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再学习;(2)药房的调剂窗口应配备业务素质过硬的审方医师,以便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以便退回,请医师及时更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120例,对病例中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住院患者出现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245例次,平均2.99次/例;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率最高的是第2代头孢菌素,占60.83%(73/120);药物联合应用不当65例次,其中2联用药22例,应用不当17例次;3联用药32例次,应用不当26例次;4联用药11例次,均不合理。结论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加强临床工作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了解,还可降低由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引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