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方法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效果.方法 以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post-ERCP pancreatitis、pancreatitis、pancreatic duct stent、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indometacin、diclofenac、protease inhibitors、nafamostat、ulinastatin、gabexate、somatostain、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胰腺炎、胰管支架置入、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抑酶剂、萘莫司他、乌司他丁、加贝酯、生长抑素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最终纳入研究预防PEP效果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再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查文献和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数据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采用I2对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7篇,累计样本量8 293例,其中实验组[含胰管支架置入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组、萘莫司他组、乌司他丁组、加贝酯组、生长抑素长期(静脉输注>6 h)输注组、生长抑素短期(静脉输注≤6 h)输注组、生长抑素静脉团注组]患者4 701例,对照组(采用无胰管支架置入或安慰剂对比)患者3 5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胰管支架置入组、NSAIDs组、萘莫司他组、生长抑素长期输注组和生长抑素静脉团注组患者PEP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18,0.45,0.31,0.33,0.25,95% CI:0.09~0.35,0.33 ~0.61,0.19 ~0.52,0.20 ~0.56,0.11 ~0.55,P<0.05).结论 胰管支架置入、NSAIDs、萘莫司他、静脉输注生长抑素>6h和静脉团注生长抑素能有效预防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2006年4月至2009年8月由外院转入的6例ERCP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分析临床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6例病人中5例因胆道症状、1例因右上腹痛行ERCP检查,其中1例病人反复插管后置管失败,2例行胰管造影检查,3例行Oddi括约肌预切开术,均未行Oddi括约肌球囊扩张及胰管括约肌切开术,术前、术后均未预防性用药,术后均未放置胰管支架;6例病人在ERCP术后8~48h诊断为SAP,急性期有4例病人并发急性肺损伤,1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并发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期有5例病人并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而行手术引流,1例死亡。结论 严格掌握ERCP适应证、术前充分评估病人危险因素、术中注意避免操作相关危险因素、术后早期诊断,是预防及治疗PEP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管塑料支架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期间37例胆管炎或胆管结石患者在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采用胰管括约肌小切口,并置入胰管塑料支架,观察是否并发术后胰腺炎或其他并发症。结果在接受ERCP的37例患者中,3例卅现高淀粉酶及高脂肪酶血症,其中1例淀粉酶高于正常值的3倍,余两例淀粉酶值分别为132和312IU/I,脂肪酶324和523IU/1。72小时后复查,上述结果均恢复正常。患者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胰腺周围无渗出或假性囊肿的出现。术后3~4周,电子胃镜下取出支架。除2例支架轻度外移1.0cm外,其余均放置良好,未见堵塞。结论ERCP胆管插管困难患者放置胰管塑料支架可以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广泛用于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术后胰腺炎(PEP)是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导致PEP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且至今仍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其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包括化学性、机械性及与酶有关等。随着ERCP诊治技术的广泛展开,PEP预防的临床研究已成为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70—2010年)、PubMed(1966—2010年)、EM-BASE(1966—2010年)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查找乌司他丁预防PEP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4.2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有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096例患者被纳入分析。乌司他丁组与安慰剂组比较,两组PEP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4,OR=0.55,95%CI[0.30,0.98]),两组ERCP术后高淀粉血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OR=0.48,95%CI[0.34,0.66]);乌司他丁组与加贝酯组比较,两组PEP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52,OR=1.57,95%CI[0.39,6.24]),两组ERCP术后高淀粉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3,OR=1.85,95%CI[0.83,4.13])。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预防PEP的发生,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需剂量充足(≥15万U);乌司他丁与加贝酯比较,两者预防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量肝素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ERCP组(E组)和ERCP术前LMWH预处理组(H组),每组30例。观察ERCP术后患者的腹痛程度,血清淀粉酶( AMS),内毒素(ET),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等生化指标以及B超下胰腺形态学变化;观察H组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E组腹痛症状加重者5例(16.7%,5/30),明显高于H组(0,0/30)(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h、24hE组血清ET和AMS水平明显高于H组(P<0.05),24h达高峰;E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H组(P<0.05);E组各时点IL-6水平均明显高于H组(均P<0.05)。B超下E组1例胰腺有急性炎性改变,H组无凝血功能变化。结论:LMWH能预防或减轻ERCP术后胰腺急性炎症的发生,是一种简便、经济而安全的方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大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共800例术前血清淀粉酶正常行ERCP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例,术后均予常规治疗外,观察组于ERCP术后口服生大黄浸泡液(1次/3h)至通便为止。比较两组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EP(2.0%vs.7.5%)、高淀粉酶血症(5.0%vs.16.3%)、术后腹痛发生率(15.0%vs.51.3%)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且术后排便时间明显缩短(10.61hvs.19.51h)(P0.01)。结论:生大黄可降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减轻术后腹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前认为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与诸多因素有关 。本文回顾性分析PEP与操作技术因素的相关性,以期重视操作中的高危因素,并降低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ERCP所致急性胰腺炎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预防ERCP所致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方法 420例行ERCP惠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8例,对照组102例.实验组病人在ERCP术前、术中持续静滴甲磺酸加贝酯注射液,术后胆管内注入山莨菪碱注射液和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照组病人于ERCP后静滴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后第3,16小时取静脉血测定淀粉酶含量. 结果 实验组病人血淀粉酶的升高频次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胰腺炎的出现频次也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ERCP病人在操作前、中持续静滴甲磺酸加贝酯注射液,术后胆管内注入山莨菪碱、庆大霉素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ERCP后病人的血淀粉酶含量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效果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70例拟施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对照组不予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前、术后24hCRP,ET,IL-6水平。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24hCRP,E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发生急性胰腺炎1例(3.3%),对照组为5例(16.7%),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对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胰腺炎的病因以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诊治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241例胰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胰腺炎34例,急性胰腺炎207例;初发168例,复发73例。结果 初发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长于复发组[10.0(7.0,16.0)d vs. 7.5(6.0,11.8) d,P=0.012],初发组中AP的占比(163/168,97.0%)大于复发组(44/73,60.3%),P<0.001;初发组和复发组患儿的急性胰腺炎病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04,P=0.347),但初发组的第1位病因为胆源性因素(38/163,23.3%),第2位为胆胰解剖异常(22/163,13.5%);复发组中则以胆胰解剖异常为第1位病因(13/44,29.5%),胆源性因素为第2位病因(7/44,15.9%)。在207例急性胰腺炎患儿中,有明确病因的有114例(55.1%),其中胆源性因素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ERCP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对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我院328例连续行ERCP的患者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值,并统计PEP的发生情况。将是否发生PEP作为状态变量,两个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作为检验变量,采用SPSS13.0系统作ROC曲线,分析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对PEP的预测价值。结果 328例患者中诊断PEP共17例(5.18%)。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200 U/L共194例(59.15%),其中PEP 2例(1.03%);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200 U/L共134例(40.85%),其中PEP 15例(11.1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9.731;P<0.001)。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诊断准确度良好,最佳Cut-off值为280 U/L,灵敏度82.4%,特异度74.3%,阳性预测值14.7%,阴性预测值98.7%,准确度74.4%,Youden指数56.4%。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600 U/L共284例(86.59%),其中PEP 1例(0.35%);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600 U/L共44例(13.41%),其中PEP 16例(36.3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93.341;P<0.001)。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77,诊断价值高,最佳Cut-off值为534.5 U/L,灵敏度100%,特异度89.1%,阳性预测值33.3%,阴性预测值100%,准确度89.6%,Youden指数89.1%。结论 ERCP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对PEP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特别是有很好的阴性预测价值;当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200 U/L并且有胰管插管时,需高度警惕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28例接受ERCP的患者精心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监测血、尿淀粉酶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9例经过保守治疗,1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对ERCP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预防和护理,可减少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2—2019-02间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ERCP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IL-8)水平、肝功能指标(AST、ALT、GGT、TBiL)、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以及体温、肝功能、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恶心、呕吐消失及腹痛缓解时间等指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RCP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促进肝功能及生化指标的恢复,是处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复发性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例复发性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数据,并与同期收治的258例初发性AP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复发性AP患者的复发原因.结果 复发性AP与初发性AP患者在发热、黄疸、腹痛缓解时间、胰腺局部并发症以及重症AP患者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AP与初发性AP患者的发病原因比较,初发性AP患者发病原因以饮食因素(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及结石性胆囊炎为主(P值分别为0.038和0.006),但复发性AP患者以高脂血症及胆总管微小结石和十二指肠乳头疾病(狭窄或憩室)居多(P值分别为0.007和0.008).针对复发性AP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2年(平均14.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寻找复发性AP准确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早期治疗是治疗及预防胰腺炎复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ERCP术后胰腺炎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术后胰腺炎乌司他丁 (Ulinastatin,UTI)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1 998年 1月~ 2 0 0 3年 3月我院住院行 ERCP术 1 6 4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 6 4例行 ERCP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对照组 6 2例 ,乌司他丁组 6 8例 ,生长抑素组 34例。1 34例插管成功 ,成功率 82 .0 % ,其中胆管、胰管均显影 6 6例 ,胆管显影 4 6例 ,胰管显影 5 2例 ,在胆管显影的 1 1 2例中 ,70例总胆管有扩张 ,直径≥ 1 0 m m,4 2例总胆直径正常 <1 0 m m。预防用药组 ER-CP术后 2 h血清淀粉酶 (乌司他丁 2 2 6 .5± 2 6 2 .9U/ L,生长抑素 2 6 4 .0± 2 0 4 .5 U/ L)、2 4 h血清淀粉酶 (乌司他丁 2 92 .4±31 9.6 U/ L,生长抑素 2 82 .7± 2 93.8U/ L)明显低于对照组组 (5 2 2 .2± 4 96 .2 U/ L,5 0 6 .1± 5 5 9.8U/ L,P<0 .0 1 ) ;乌司他丁组、生长抑素组 ERCP术后 2 h、2 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亦明显高于术前水平 (P<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减少胰液的分泌量和降低胰酶的浓度 ,能够有效防治 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管塑料支架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期间37例胆管炎或胆管结石患者在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采用胰管括约肌小切口,并置入胰管塑料支架,观察是否并发术后胰腺炎或其他并发症。结果 在接受ERCP的37例患者中,3例出现高淀粉酶及高脂肪酶血症,其中1例淀粉酶高于正常值的3倍,余两例淀粉酶值分别为132和312 IU/l,脂肪酶324和523 IU/l。72小时后复查,上述结果均恢复正常。患者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胰腺周围无渗出或假性囊肿的出现。术后3~4周,电子胃镜下取出支架。除2例支架轻度外移1.0cm外,其余均放置良好,未见堵塞。结论 ERCP胆管插管困难患者放置胰管塑料支架可以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例ERCP加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娟娟 《护理学杂志》2004,19(19):70-71
对1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壶腹括约肌切开术(ERCP加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使病情9d内得以控制。提出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细致周到的心理疏导及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是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肝胆胰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ERCP的各种并发症也不容忽视,诸如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就高达2%~20%。为此,本文对ERCP下行总胆管取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加贝酯在ERCP后预防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经CT或MRI证实为胆总管结石、拟实施ERCP、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经内镜取石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n=50)与对照组(n=50),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以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P<0.01),但硝酸甘油组术后3 h及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108.88±152.07) U/L,(97.02±113.38) U/L]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 h及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196.30±244.41) U/L,(234.22±406.05) U/L],P<0.05.硝酸甘油组ERCP术后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2.00%,6/50)和PEP发生率(2.00%,1/50)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高淀粉酶血症30.00%(15/50),PEP 14.00%(7/50)],P<0.05.结论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降低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对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均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