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肝部分切除、腹腔镜Pringle法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下三种左肝切除方式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5 月至2018 年11 月四川绵阳四0 四医院97 例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25 例(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术33 例(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腹腔镜Pringle法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术39 例(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对比分析三组围手术期结果、术后炎症和肝脏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术中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炎症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区域阻断+解剖切除组最长、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次之、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最短[(257.9±66.2)min vs( 234.6±49.1)min vs( 216.4±4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均出现术后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至术后第5 天,除白蛋白外各炎症及肝功能指标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均低于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和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除C反应蛋白外各炎症及肝功能指标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均高于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和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一步比较,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不同手术方式和各时间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三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随时间改变的趋势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结石及病灶累及左内叶尤其IVa段时,选择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疗效更佳;(2)结石及病灶限于IVa段以外的左肝区段时,联合术中超声的腹腔镜左肝部分切除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解剖性肝段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近3年我科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实施肝切除的差别.其中解剖性肝段切除组15例、Pringle组25例,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及康复时间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解剖性肝段切除组失血量较Pringle组显著减少(P<0.05),解剖性肝段切除组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康复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性肝段切除较传统的Pringle肝门阻断下切肝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4月~2009年6月,选择2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肝右叶一级胆管结石1例),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五孔法,解剖第一肝门,肝门阻断,起声刀分离左半肝诸韧带,显露肝上下腔静脉前壁,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Hem-o-lok夹与Endo-GIA处理血管、胆管,结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结果术中3例行肝门阻断,阻断时间10~20min。20例未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仅1例术中输血400ml。术后1~2d拔出胃管,5~15d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发生胆漏3例,量30~50ml/d,术后7~12d胆漏停止。无出血、感染、明显的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10d出院,带T管者术后45~60d经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后拔T管,1例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石完成。20例经B超、CT随访半年~4年,平均3年,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点,可作为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董科  俞小炯  熊伟  龚军  古春 《腹部外科》2012,25(6):350-352
目的 评估精准肝切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临床疗效.方法 对2年内收治的12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病人,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分为精准肝切除66例(精准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54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结石复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精准组手术时间(264.6±55.3) min,长于对照组的(192.9±48.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腹腔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术后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P<0.05),结石清除率更高(92.4%比81.5%,P<0.05);同样,精准组病人术后随访结石总复发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结论 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临床疗效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ringle法联合左肝静脉阻断法行左半肝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肝细胞癌行左半肝切除术的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71例患者采用Pringle法联合左肝静脉阻断,为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单纯Pringle法阻断,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将139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左半肝切除(n=62)与腹腔镜左半肝切除(n=77)两个亚组,分别对比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乙肝病毒感染、BMI、术前血红蛋白、肝功能指标、手术史及Ishak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开腹手术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9.9±91.0)mL vs.(233.6±118.9)mL,P=0.020]少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中,观察组手术开始至肝切除开始时间[(36.2±5.6)min vs.(32.9±6.5)min,P=0.018]、手术开始至关腹完成时间[(140.3±20.4)min vs.(128.3±15.7)min,P=0.005)]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ingle法联合左肝静脉阻断应用于开腹左半肝切除术中效果确切,应用于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可能延长手术时间,且达不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低肝门板技术在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半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将接受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的2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接受腹腔镜下降低肝门板技术半肝切除的19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25)。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ALT、TB和AST水平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2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结论与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比较,降低肝门板技术在腹腔镜半肝切除中,利于充分显露左肝、右肝Glisson蒂,便于实施半肝血流阻断,对健侧肝脏损伤较小,肝功能恢复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施行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7例.肝切除过程包括离断肝周韧带和粘连,解剖阻断左肝蒂,缝扎肝左静脉,离断肝实质.结果: 左半肝切除2例,左肝外叶切除5例,手术时间平均238 min,平均出血量150 ml.术后轻微胆漏3例.手术6~14 d后出院.结论: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切肝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切肝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科2006-2007年100例因原发性肝癌行不超过半肝的规则性肝切除病人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切肝术(A组),余65例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切肝术(B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切除体积、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及输血病人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在A组肝血流阻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和两组肝切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A组术后第3、7d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而A组术后第1、3、7d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切肝术能显著减少肝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量并减轻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57例因左肝胆管结石行左半肝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腹腔镜27例,开腹30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周结石残留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339.3±52.6)min vs.(371.5±51.5)min,t=-2.333,P=0.023],术中出血少[(296.3±157.4)ml vs.(435.5±240.8)ml,t=-2.552,P=0.012],术中输血率低[14.8%(4/27)vs.40.0%(12/30),χ~2=4.464,P=0.035],术后肛门排气早[(3.2±0.9)d vs.(4.5±1.0)d,t=-4.896,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8.5±2.5)d vs.(11.3±2.2)d,t=-4.468,P=0.000],2组术后并发症[22.2%(6/27)vs.46.7%(14/30),χ~2=3.728,P=0.054]和术后1周结石残留率[14.8%(4/27)vs.23.3%(7/30),χ~2=0.662,P=0.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和恰当的术中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与第一肝门阻断技术在肝癌半肝切除中的优点与缺点,为临床半肝切除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34例肝癌行半肝切除的患者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VC组,n=19)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n=1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第1、5天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VC组术后1 d、5 d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恢复较Pringle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较第一肝门阻断操作相对复杂,但安全、可行,对肝功能损害轻,更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毛谅  伏晓  周铁  仇毓东 《腹部外科》2014,27(5):339-342
目的总结沿肝中静脉解剖性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经验以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肝胆外科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因肝胆管结石病行沿肝中静脉解剖性半肝切除的病例资料,统计临床表现、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者3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0.6岁。左半肝切除22例(66.7%),右半肝切除11例(33.3%);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0ml,术中输血3例(9.1%)。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4.2%o),其中腹腔感染2例(6.1%),胆漏1例(3%),另轻微并发症5例(15.1%)。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再手术病例。平均随访34个月,术后结石复发4例(12.1%),其中再次手术1例(3%)。结论在重视个体化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创新手术技术的前提下,沿肝中静脉解剖性半肝切除术能使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治疗保持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两镜联合应用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62例,治疗人员按照患者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胆道镜取石术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临床疗效(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864,P<0.05);术前及术后3 d,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小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931,P<0.05)。结论 对于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石清除效果较好,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效果更好,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9例肝胆管结石的病例,经应用电刀、超声刀等断肝方法,肝断面采用腔镜下用肝针缝合,并喷洒生物蛋白胶等处理方法,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其中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2例,不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7例;合并胆囊切除7例。结果 9例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89.44±25.05)min;术中出血(308.89±65.28)ml;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病人住院时间(6.67±1.22)d;残石率0(0/9)。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先行鞘内或鞘外半肝血流阻断后再切除左半肝,合并胆总管结石或右肝管结石一同处理,根据胆管情况选择放置T管或腹腔镜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后1个月均返院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者T管造影检查,此后每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必要时增加CT或MRI检查,了解有无结石残留等并发症.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7月.结果 5例患者中转开腹,25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全部采用阻断左半肝入肝血流后行肝切除术,其中鞘外阻断11例,鞘内阻断14例.手术时间为(158±85) min,术中出血量为(405±215) mL,术中输血2例.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胆道镜探查未发现结石残留,其中5例行胆道一期缝合,3例放置T管.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发生胆汁漏,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引流后痊愈;术后1例患者出现膈下积液,B超定位下行穿刺引流;术后1例患者出血,出血量约500 mL,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5 ±2.3)d.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 ~12个月,无胆汁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探讨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中尾状叶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泰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采用左半肝切除尾状叶保护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6.4±35.6)min,平均出血(227.2±26.4)mL,平均住院时间(13.4±3.2)d。术后出现胆瘘1例(2.7%),肺部感染1例(2.7%),无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切口感染。术后结石残留1 例(2.7%),位于胆总管下端,于术后2 个月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5 个月,仅2 例(5.4%)复发,疗效优良。结论 左半肝切除术中,采用恰当的入肝血流控制、肝离断路径及左肝管残端处理方法,可保护尾状叶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左半肝切除与肝左外叶切除治疗左侧肝内结石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左半肝切除与肝左外叶切除治疗左侧肝内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4年来手术切除的结石局限在左侧肝内的肝内结石患者96例,其中左外叶切除61例,为左外叶切除组,左半肝切除35例,为左半肝切除组。比较两组的术后残石率、手术并发症和远期效果。结果左外叶切除组术后结石残余率为13.1%,明显高于左半肝切除组(0%), P=0.025(Fisher exact test)。左外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P=0.005)和手术时间(P=0.017)均明显低于左半肝切除组,左外叶切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左半肝切除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7)。左外叶切除组和左半肝切除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7%和31.4%,P=0.220。左半肝切除组的远期优良率显著高于左外叶切除组(78.8%vs 96.8%,P=0.027)。结论左半肝切除治疗左侧肝内结石的短期和远期效果明显优于肝左外叶切除,对于局限在左侧肝内的胆管结石,应行左半肝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循肝中静脉(MHV)入路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13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按2∶1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筛选出行未循MHV的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72例(未循MHV组),行循MHV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 36例(循MHV组),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与未循MHV组比较,循MHV组手术时间延长(P<0.05),结石清除率增高(P<0.05),而在腹腔出血、腹腔脓肿、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再次手术、术后死亡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6~48个月,未循MHV组与循MHV组病人在结石残留率(18.1% vs. 2.8%)、结石复发率(19.4% vs. 2.8%)、胆管炎复发率(18.1% vs. 2.8%)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65、5.574、4.965,P均<0.05)。结论 循MHV入路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提高结石取尽率,降低胆瘘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大肝癌手术切除术中3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218例大肝癌(>5cm)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88例采用Pringle法间断阻断全肝血流(肝门阻断组),51例行选择性的半肝血流阻断(半肝阻断组),79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联合阻断组)。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及肝切除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且联合阻断组的输血量、输血率明显低于半肝阻断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第3、7天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均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肝癌切除术术中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而且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研究腹腔镜并胆道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行腹腔镜并胆道镜左肝叶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并胆道镜左肝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前1 d及术后7 d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草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术前1 d,两组TBIL、ALB、AST、AL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TBIL、AST、ALT组内比较,均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B、PT组内比较,与术前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TBIL、ALB、AST、AL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并胆道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于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Pringle法(Pringle组)、选择性门脉血流阻断法(selective portal venous exclusion,SPVE,SPVE组)及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selective Glisson sheath exclusion,SGSE,SGSE组)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2年3月期间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采用上述3种肝脏血流阻断方法行肝脏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指标。结果 3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肿瘤特征、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住院时间及ICU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GSE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者比率均明显少或低于Pringle组和SPVE组(P〈0.05);SPVE组和SGSE组术后各时间(除术后第1天外)的AST及ALT较Pringle组改善明显(P〈0.05),TBIL在第3、5天较Pringle组显著改善(P〈0.05);SPVE组和SGSE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ringle组(P〈0.05)。结论 SGSE法能够在相似的手术时间和血流阻断时间内,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输血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手术时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阻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