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肝左外叶切除术和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方法 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对新郑市人民医院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4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同期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 治疗.第一组22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左外叶切除和T管引流术的方法 ;第二组20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的方法 .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第一组术后近期效果优良率为81.9%;第二组为70%.第一组病人在术后残石率、胆道感染率和再手术率方面优于第二组.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远期疗效明显好于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较多,病灶较复杂,肝内胆管病变严重的病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不是一种"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肝脏手术治疗肝脏占位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脏手术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方法。方法 :分析 1998年 6月至 2 0 0 2年 8月腹腔镜下肝脏手术 2 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 3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 ,其中肝左外叶切除术 2例 ,肝癌局部切除术 7例 ,肝局限性结节状增生局部切除术 3例 ,肝血管瘤摘除术 1例 ,肝癌射频治疗 2例 ,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胆囊切除术 7例 ,肝脓肿引流术 1例。平均手术时间 16 5min ,平均出血 12 0ml,术后 4 8h内胃肠功能恢复 ,术后平均住院 7.6d ,痊愈出院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肝脏手术 ,包括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技术与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67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全部67例患者合并左半肝或左外叶肝萎缩,腔镜手术方式包括左外叶肝切除48例、左半肝切除19例。其他腹腔镜下联合术式包括:胆囊切除术52例、胆总管探查术43例、T管引流术39例,胆总管一期修补术4例。手术切口长度(4.67±1.26)cm。术后发生胆漏3例,均经引流观察后自愈;1例因术后腹腔大出血合并胆瘘再手术治愈;肝脓肿1例,膈下脓肿1例,均经穿刺引流治愈。 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靠,术中应尽量取净其他胆道残余结石并连续紧密缝合左肝管残端。如结石已被取净胆总管的探查和T管引流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早期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8月28日至12月31日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3例及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手术中,除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其余均获成功.第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57min,后面的手术时间平均约为70min;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时间约为50min;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间约为40min.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4d,最快1例阑尾术后2d出院.1~3个月后随访,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是微创手术的一个补充,随着手术经验的不断累积、手术器械的不断创新,该手术将会有更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手术2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势及其适应证。方法:自1992年5月至2002年2月开展腹腔镜手术488例中21例联合手术,其中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7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与胆囊切除术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阑尾切除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辅助脾切除2例;腹腔镜假性胰腺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1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与右肾囊肿开窗引流1例;腹腔镜右卵巢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边缘型小肝癌切除1例。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联合手术,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拓宽了腹腔镜手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2001年期间收治的42例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42例中行单纯肝部分切除术10例,囊肿切除剥离术4例,单纯开窗术12例,空肠囊肿Roux-en-Y吻合内引流术5例,外引流术2例,多发性囊肿中行肝叶切除加开窗术2例;大囊肿行肝叶切除、小囊肿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2例;大囊肿行囊肿切除、小囊肿开窗囊壁电灼1例,腹腔镜囊肿开窗术4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膈下脓肿各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2例恢复良好。结论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手术治疗要根据囊肿部位、大小、形态、囊液的性状以及肝功能等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复杂的肝囊肿需要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结石残留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前瞻性研究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6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按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和并发症情况将病人分组,比较各组病人不同术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内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肝叶/段切除术)下术后结石残留和二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初次手术选择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或肝叶/段切除术,其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初次手术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者(P<0.05);肝叶/段切除术的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较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有降低趋势;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行肝叶/段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其残石率与无胆总管结石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较好的治疗方法为肝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胆囊切除术史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2例有胆囊切除史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伴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例。取同期无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36例作对照比较,所得数据选用t检验。结果 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有胆囊切除术史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问两组类似。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4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 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平均失血量62.5 ml,术后1例出现腹腔感染再次手术引流痊愈,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11年6月为13例肝脓肿患者行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同时行胆囊切除术2例、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30~120 min,术中出血量<120 ml。术后患者体温2~4 d恢复正常,引流量100~400 ml,术后住院8~21 d,平均13 d。结论: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微创、安全、可行,尤其适合脓腔较大、多腔的肝脓肿,久病体弱的患者亦能较好地耐受此手术,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是治疗肝脓肿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比较左肝外叶切除术和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中山大学第三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8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同期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第1组44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外叶切除和T管引流术的方法,第2组41例病人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第1组术后近期效果优良率为90.9%。而第2组为80.5%。第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方面较第1组有明显的优势。第1组病人在术后残石率、胆道感染率和再手术率方面明显低于第2组。结论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远期疗效明显好于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较多、病灶较复杂、肝内胆管病变严重的病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流术不是一种“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脏血运丰富、管道结构密布等特点限制了腹腔镜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目前,腹腔镜肝脏手术仍主要局限于肝活检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轻度肝外伤修补术及肝癌微波固化术等简单手术,而肝脏部分切除术则报道较少.本文报道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腹腔镜治疗肺癌肝脏多发转移瘤1例,婴儿左外叶肝血管瘤1例.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肝右后叶囊肿开窗引流术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肝右后叶肝囊肿的腹腔镜处理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35例有症状的肝右后叶囊肿(21例主要位于Ⅵ段,14例主要位于第Ⅶ段)采用四孔法行囊肿开窗引流术。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上段者采用肝上入路,胆囊牵引钳或三叶钳推压肝脏使其向前向下,暴露肝后囊肿,囊肿开窗,修剪带蒂大网膜放入囊肿。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下段者采用肝下入路,超声刀切开肝结肠韧带,右三角韧带及肝肾间疏松组织,胆囊牵引钳抬起肝脏,囊肿开窗,大网膜放入囊腔引流。结果:35例肝右后叶肝囊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15例采用肝上入路,20例采用肝下入路。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46min。无手术并发症。35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肝囊肿。术后症状均消失。术后住院2~5d,平均3.8d。3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34个月,33例无复发,2例(为肝上入路病例)囊肿未完全消失,但较术前明显缩小,无明显症状,观察半年未见增大。结论:肝下及肝上入路囊肿开窗引流是腹腔镜下处理肝右叶肝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免切开胆总管治疗左肝内及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手术疗效.方法 对7例胆总管免切开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伴肝叶纤维化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断面胆管行胆道镜探查取石,手术时间145~295 min,术中出血240~750 m L,无输血.术后3~5 d左肝断面引流管均顺利拔除,无胆漏及腹腔内出血.1例胆总管有残余小结石,予以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成功取出结石.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5~9 d,2个月后复查未见明显残余结石.1例因胆总管结石较多不易取出及结石有嵌顿导致手术失败,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论 胆总管免切开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及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病因、病理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6-2009年收治的29例BB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有腹痛、寒战发热、黄疸、肝肿大;胸闷、咳嗽并咯血及咯胆汁痰,量为100~200 ml/d;右下肺闻及湿性啰音或呼吸音减弱或消失.29例患者先后选择胸部X线片或腹部X线片、A型超声、BUS、CT或PTC、MRCP、ERCP等诊断措施.29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式分别为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及膈下或肝脓肿引流、瘘管切除或膈肌瘘口修补术19例(其中2例同时行肝右后叶不规则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蛔虫及取结石、T型管引流、膈下脓肿引流及膈肌瘘口修补术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蛔虫及取结石,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例;肝外伤性膈下脓肿引流术,胆总管切开、T型管引流术3例;单纯行膈下脓肿引流及胆总管切开及T型管引流术2例;Oddi括约肌狭窄行肝脓肿切开引流及膈肌瘘口修补术并行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例.手术治愈26例;死亡3例.结论BBF来自肝胆管梗阻和感染导致胆源性肝脓肿及肺脓肿,手术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是治愈BBF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体会(附334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方法。方法将33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成4组: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组、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肠内引流术组、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组和肝切除术组。比较术后优良率、术后残石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及肝切除术的术后优良率和术后残石率均优于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或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肠内引流术(P〈0.05);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及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其他手术方式低(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较好的治疗方法为肝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病因、病理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6-2009年收治的29例BB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有腹痛、寒战发热、黄疸、肝肿大;胸闷、咳嗽并咯血及咯胆汁痰,量为100~200 ml/d;右下肺闻及湿性啰音或呼吸音减弱或消失.29例患者先后选择胸部X线片或腹部X线片、A型超声、BUS、CT或PTC、MRCP、ERCP等诊断措施.29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式分别为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及膈下或肝脓肿引流、瘘管切除或膈肌瘘口修补术19例(其中2例同时行肝右后叶不规则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蛔虫及取结石、T型管引流、膈下脓肿引流及膈肌瘘口修补术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蛔虫及取结石,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例;肝外伤性膈下脓肿引流术,胆总管切开、T型管引流术3例;单纯行膈下脓肿引流及胆总管切开及T型管引流术2例;Oddi括约肌狭窄行肝脓肿切开引流及膈肌瘘口修补术并行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例.手术治愈26例;死亡3例.结论BBF来自肝胆管梗阻和感染导致胆源性肝脓肿及肺脓肿,手术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是治愈BBF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并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为4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左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6~185 min,平均(145±47)min;术中出血量120~450 ml,平均(210±63)ml。术后4例发生胆漏。结论:腹腔镜左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合并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合并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肝叶(段)切除术等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48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分别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和肝叶(段)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叶(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年内结石复发率6.3%(1/16)、再次手术率6.3%(1/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3/16),均明显低于其他2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有效降低结石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结果38例病人中,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2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34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2例,合并肝囊肿2例。术前全部病人均行B超和MRCP检查。37例(97.4%)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1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手术,36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4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手术时间为1~4h,平均1.5h。住院时间3~12d,平均5.5d。术后发生胆瘘2例,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安全、微创、美观,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