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切除术病人早期进食。方法将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A组术前1h插胃管,肠功能恢复后拨除胃管并进低脂流质。B组术前1h插胃管于麻醉完全清醒后拨除胃管,4~6h进食低脂饮食。比较二组病人术中及术后(至麻醉清醒)恶心、呕吐、腹胀症状,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结果A、B二组相比,B组肠功能恢复快,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频次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微创胆囊切除术后麻醉完全清醒后即少量多次进食低脂流质与拨除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减轻病人不适、减少静脉输液量、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早期进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病人的护理资料,比较三组病人的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明显快于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早进食能促进肠蠕动的恢复。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应提倡早期恢复进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进饮食对机体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术后全麻清醒后即进食,对照组术后12 h开始进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实际进食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饮食恢复至术前水平)、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开始进食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早进食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腹胀,增进食欲,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邹勇  淦勤 《当代医学》2014,(14):95-9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6例胆囊结石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保胆取石,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9.07±2.16)h、(3.92±1.38)d,对照组为(26.43±5.51)h、(5.88±1.74)d,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两个临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间胃肠道功能(腹胀、食欲情况、呕吐、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情况差异。术前及术后第24、72小时,空腹采血比较两组患者间胃肠激素(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及生长抑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腹胀、呕吐及食欲差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5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治疗组术前予大承气汤,术后予复方大柴胡汤,配合抗生素等治疗,对照组仅予与治疗组相同抗生素等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及进食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各项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白细胞术后下降速度明显加快(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肛门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炎症较快减轻,术后机体较快调整,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的100例患者均诊断为胆囊炎,且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术后给予补液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协定处方肠功能恢复汤治疗,治疗后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0.0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肠功能恢复汤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在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7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高龄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2组,37例接受常规外科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7例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2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水平与术后恢复情况(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参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标准评估2组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2组术后Cor、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食、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 d、5 d的ADL评分更高(P<0.05)。结论 予以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并促进术后身体机能恢复及自理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 年12 月—2017 年5 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0 例女性患 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年龄38 ~ 55 岁,体重≤ 70 kg。 观察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持续静脉泵注1.5 mg/(kg·h)直至术毕;对照组给予 等剂量生理盐水,术毕2 h 后开始监测患者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记录术毕拔管即刻和术后4、 8、12、24 及48 h 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及术后48 h 内阿片药物的用量与各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静息状态下VAS 评分较低。观察组术中 及术后48 h 内阿片药物用药量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 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麻醉 诱导及维持期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可缩短术后肠麻痹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术后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系统分析疏肝理气法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加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认识,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中的感染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60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疏肝理气法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1周后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恢复情况,详细记录2组研究对象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以及肛门开始排气排便时间,同时,术后第3天2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观察胆囊窝、肝下积液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患者开始进食和肛门排气出现的时间均早,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42和0.016),同时,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患者胆囊窝及肝下的积液量要少,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7)。结论:疏肝理气法和常规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中,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疏肝理气法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更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感染或胆囊窝、肝下积液量过多的临床症状,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胆囊良性病变患者91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45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20例我院自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110)和实验组(n=110)。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汇总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术后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患者胃肠激素分泌水平显著下降,实验组的MOT、CAS降幅比对照组小,SS降幅比对照组大,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切除术对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在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3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休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休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6%(2/47)低于对照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卧床休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通过确定胃电图振幅、频率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几项指标联合观察了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及18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手术前后胃电图振幅、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开腹切除术组患者术后第1~2天胃电图振幅、频率与术前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快,为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早期进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谢中慧  任登平 《中外医疗》2016,(27):177-179
目的:观察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耳穴贴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一10月在普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心理调护,监测生命体征,切口的观察及护理,疼痛的评估,饮食调理,指导患者的活动,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龙胆泻肝汤和耳穴贴压,对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01±2.30)h、对照组为(19.70±3.01)h;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1.43±3.77)h、对照组为(36.81±4.79)h,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耳穴贴压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尽早恢复肠鸣音、肛门排气,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73)与观察组(n=73)。给予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饮食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胆囊炎患者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帮助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应当在临床中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7月302例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1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饮食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前禁食6 h,禁饮2 h,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完全清醒后开始进食,术后24 h逐渐过渡到普食,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误吸、术后不适及康复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肠鸣音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患者围术期加强饮食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陶莲德  杨晓萍 《四川医学》2010,31(8):1202-1204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术后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Orem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P〈0.01),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中,能调动和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患者对疾病知识详细了解,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进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芬太尼、舒芬太尼对术后全麻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术中所用麻醉药物分组:41例应用芬太尼者作为对照组,41例应用舒芬太尼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术后全麻恢复质量。结果:(1)实验组麻醉诱导后HR、SBP、DBP水平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诱导后HR、SBP、DB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2)实验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拔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芬太尼,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中更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术后全麻恢复质量,且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择时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年龄(26-63岁),根据处理的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完全随机分为两组(n=55),即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术后择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术后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所需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显著缩短术后出现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所需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