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在腕关节的主要MRI表现.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早期RA78例,进行腕关节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各种异常MRI征象,评价主要MRI征象对于早期RA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早期RA的MRI征象:滑膜增厚78例,血管翳强化78例,骨髓水肿65例,骨侵蚀50例,关节积液54例,腱鞘炎3例.结论腕关节MRI可以反映早期RA的病理改变,是诊断早期RA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定量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有慢性炎症和血管翳形成,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最终造成关节畸形和强直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阻止RA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的关键[1].目前临床上常用类风湿因子(RF)作为血清学的诊断指标.由于RF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不利于早期诊断.因此,寻找特异性检测指标对RA进行早期诊断,成为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的重点.我们对11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定量检测,以评价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加味防己茯苓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防己茯苓汤,方药组成:防己10g、黄芪10g、桂枝10g、茯苓30g、甘草6g、赤芍15g、白芍15g、鸡血藤30g、木瓜10g,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1次,两组疗程各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症状以及ESR、CRP、RF等炎症指标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患者的关节肿胀、压痛数目、疼痛VAS评分、晨僵、整体健康状态、ESR、CRP、RF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加味防己茯苓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部指间关节X线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深圳龙岗中心医院手外科专科医院收治的80例患有RA行双手正侧位X线检查的病例,根据手部X线表现对患者进行分组.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X线I期表现的病例作为A组,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X线Ⅱ期及以上表现的病例作为B组.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临床指标,并采用影像学Sharp评分分析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RF、ESR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Sharp评分与ESR、CRP、RF及关节肿胀数均具有相关性.结论对于手部指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X线检查,同时分析患者RF、ESR、CRP等临床指标,对于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腕关节MRI成像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早期RA病人8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腕关节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各种MRI异常征象并分析其对早期RA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平扫异常征象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85例,骨髓水肿72例,关节腔积液62例,肌腱炎60例,骨质侵蚀57例;增强扫描显示血管翳强化85例。滑膜增生和血管翳强化诊断早期RA灵敏度高。结论 MRI成像对早期RA的病理改变较敏感,可作为早期RA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复方新风胶囊治疗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60例湿热痹阻证R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新风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疾病活动度(DSA28)、症状积分,检测血沉(ES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统计分析PLR与ESR、DAS28及证候积分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和压痛数、DSA28、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中药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和压痛数、DSA28、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SR、PLR、RF水平低于治疗前,中药组ESR、PLR、R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LR与ESR、DAS28及中医证候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新风胶囊治疗湿热痹阻证RA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降低ESR、PLR、RF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预测指标, 为临床建立一个实用的RA预后评价依据.方法 随访收集的168例RA患者和21例正常体检者,应用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F亚型(RF-IgA、RF-IgG、RF-IgM)、C-反应蛋白(CRP),结合手、足X线片变化进行分析抗-CCP抗体、RF亚型、CRP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关系.结果 抗CCP抗体、CRP在早期RA组与非早期RA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RA活动组与缓解组、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F-IgA、RF-IgM在早期RA组与非早期RA组、RA活动组与缓解组、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F-IgG变化不明显.结论 抗-CCP抗体、RF亚型、CRP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克 (99Tc- 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 方法:对 80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应用云克进行静脉治疗 2 1d,并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 ,患者晨僵持续时间、握力、ESR、CRP、RF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患者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远期疗效好 ,而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其镇痛机制.方法 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2:1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患者血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 SR)、类风湿因子(RF)滴度.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肤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天富 《当代医学》2013,(19):96-97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腕关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临床与生化检查证实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腕关节MRI表现。结果 58个腕关节滑膜受累,其中双侧受累25对,单侧受累8个,表现为滑膜增厚、T2WI信号增高,增强扫描明显强化;7例腕关节少量积液,8例腕关节构成骨骨质破坏、骨髓水肿等异常改变。结论 MRI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早期RA的病理演变过程,是诊断腕关节早期RA、观察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亮  马洪  肖丽达  周丽仪 《重庆医学》2015,(18):2493-2495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高频超声和X线对两组对象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和高频超声与X线对观察组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及骨侵蚀的阳性检出率,以及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与超声检查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滑膜彩色血流、骨侵蚀高频超声检查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小于对照组,股骨内髁及外髁软骨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高频超声对观察组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骨侵蚀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X线等检查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厚度、滑膜增生厚度、滑膜彩色血流分级与CRP、ESR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1)。结论高频超声能较好地反映早期RA患者的病变情况,且对各病变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高频超声检查指标与CRP、ESR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AFA、抗CCP抗体RF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①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厦类风湿因子(RF),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②比较AFA、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关节指数、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X线骨侵蚀之间的关系。③分析引起骨侵蚀的危险因素。方珐:RA组92例血清标本来自2003—10~2005-01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AFA、抗CCP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F、CRP用液相终点散射沉淀法。结果:①AFA、抗CCP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FA、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降低,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明显升高(P〈0.05)。③AFA、抗CCP抗体阳性组病情活动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是RA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抗CCP抗体、AFA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存在相关性,但不完全重叠。临床上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预测病情的活动性厦严重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腕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临床确诊为早期RA患者的腕关节X线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确诊为早期RA的40例患者中,腕关节X线片显示骨侵蚀8例(20%),关节积液2例(5%),未发现滑膜病变、骨髓水肿、腱鞘炎等。MRI表现为滑膜病变(滑膜增生和滑膜炎)20例(50%),骨髓水肿32例(80%),骨侵蚀27例(67.5%),关节积液16例(40%),腱鞘炎3例(7.5%)。MRI在显示病变关节的滑膜病变、骨髓水肿、骨侵蚀、关节积液等方面与X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以很好地显示早期RA滑膜和骨质的病变,在RA早期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Ⅰ)、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与传统使用的经典检测方法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分析对不同病期的RA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RA早期诊断、确诊、判断发展及疗效评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健康对照组50例,RA缓解组50例,RA活动组50例.均分离血清,测定血中CCP、RF、CRP、ESR、NTX-Ⅰ、BAP.结果 RA活动组与对照组、缓解组比较,CCP、RF、ESR、CRP、NIX-Ⅰ、B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RA对照组比较,CCP、RF、NIX-Ⅰ水平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R、CRP、BAP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X-Ⅰ在RA患者的诊断以及预测病情进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与CCP/RF联合运用于RA的诊断中,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关节的滑膜改变、骨质侵蚀及关节腔积液等在MRI上的表现。同时探讨MRI表现与血清学检查指标相关性。方法:将根据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其腕关节行X线平片检查未见骨质破坏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RA关节病变MRI影像学表现的特点。对MRI所见滑膜评分与血清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RI发现16例手腕关节有骨质侵蚀或骨髓水肿,其中骨质侵蚀共26处,12例无骨质侵蚀或骨髓水肿。所有病例腕关节均见有不同程度滑膜增厚,增强扫描可见血管翳强化。并发现腕关节滑膜评分分值与临床血清检查结果(RF、IgA、IgG、IgM)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CRP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6,P>0.05)。此外,MRI还可显示早期RA的骨髓水肿、关节积液等征象。结论:MRI能清楚显示早期RA手腕部小关节病变,且明显优于传统X线平片检查。MRI可以对早期RA的滑膜炎进行半定量化分级评分,为早期RA滑膜炎的诊断及活跃程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45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ESR、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抗CCP抗体和RF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示值;测定RA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RA组和非RA组抗CCP抗体、RF、hs-CRP、ES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A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均高于非RA组(P〈0.05),而RA组的hs-CRP和ESR水平与非RA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CRP、ESR均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有利于提高RA检测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意义;抗CCP抗体对疾病活动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Song D  Liu B  Li P  Bi L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3):3049-305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手关节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从而评价其在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符合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诊断标准的25例RA患者双手X线片、MRI及临床特点.结果 25例RA患者在MRI扫描中均显示异常征象,而其中16例患者的X线平片未见异常,18例早期RA患者中有12例未出现X线平片改变.无论患者病程<1年还是>1年,MRI骨侵蚀在抗CCP抗体阳性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IgG阳性组出现滑膜炎的患者明显多于阴性组(P<0.05).血清RF-IgA浓度与骨髓水肿呈正相关(r=0.561,P<0.05).在早期患者中,RF-IgM阳性组出现滑膜炎的患者明显多于阴性组(P<0.01).VAS评分与骨髓水肿评分呈正相关(r=0.562,P<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MRI积液关节的数目呈正相关(r=0.457,P<0.05).结论 MRI对于早期RA的诊断价值要远远大于X线平片.早期RA的MRI改变最常见于腕关节.抗CCP抗体阳性时MRI更易出现骨侵蚀,RF-IgG阳性时MRI更易出现滑膜炎.MRI骨髓水肿评分是VAS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CRP水平可反映有关节腔积液的关节数目.  相似文献   

18.
Yue T  Cheng P  Fan XL  Sun HM  Zhou JL  He DY  Chen JH  Zhang Z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3):1633-1636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上海光华医院对早期RA组 94例、不典型单关节炎组24例及对照组35例行掌指关节及腕关节MR扫描.同时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M)等实验室指标.统计并分析MRI征象及OMERACT评分同临床检查之间的关系.结果 抗CCP抗体在早期RA中敏感性55.3%,特异性88.6%.根据MRI所示,滑膜增生对早期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71.4%;骨髓水肿为25.5%、94.3%;骨侵蚀为88.3%、65.7%.其中骨髓水肿的特异性最高,表现出骨髓水肿与抗CCP抗体阳性有一定关联.关节MRI对于早期RA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于骨破坏及滑膜炎的的敏感性远高于传统X线检查.与掌指关节相比,腕关节的MRI骨破坏更明显.结论 早期RA的腕骨骨髓水肿与抗CCP抗体阳性相关,抗CCP抗体和MRI对于早期RA的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优于RF与X线平片,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二者联合检查能减少早期RA的漏诊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ti-CCP)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f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s(MCP)and wrist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RA).Methods MRI of MCP and wrist joint, laboratory indices of anti-CCP and rheumatic factor (RF) were performed and recorded in the 94 early-stage RA patients, 24 non-typical monoarthritis and 35 other arthritis.The MRI findings and OMERACT (outcome measur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ical trials) score were analyz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indices.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anti-CCP, synonitis, bone erosion and bone erosion was 55.3%, 100%, 25.5% and 88.3% respectively in early-stage RA patients.The specificity was 88.6%, 71.4%, 94.3% and 65.7% respectivel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arly-stage RA group and other arthritis group (P<0.05). Bone erosion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pecific among MRI findings.And bone erosion of wrist joint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nti-CCP.MRI was a more efficient supplemental modality in diagnosing early-stage RA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adiological films.Among 94 early-stage RA, their MRI findings and OMERACT scores of wrist joint appeared more obvious.Conclusion Anti-CCP has a better specificity for early-stage RA than RF. But MRI may visualize the disorder of RA earlier while it is often missed by radiological films.Both have prominent diagnostic values in early RA patients. Bone erosion of wrist joint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nti-CCP.MRI may help to differentiate those RA patients with negative anti-CC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访至明确诊断为早期RA患者32例纳入研究。所有病例均进行腕关节X线平片和MRI平扫+增强检查,其中15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X线平片异常征象及MRI异常征象、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滑膜厚度,并对X线平片和MRI显示的骨侵蚀病灶分别进行计数。结果:32例早期RA患者,X平片仅发现3例骨侵蚀,1例骨质疏松。MRI异常征象包括:滑膜增厚和滑膜炎32例,关节积液18例,骨髓水肿17例,骨侵蚀15例,腱鞘炎21例,滑膜增厚和滑膜炎、骨髓水肿、骨侵蚀及腱鞘炎均有不同程度强化。15例早期RA动态增强扫描病灶的TIC:2例为快速上升型,12例为上升平台型,1例为延迟上升型。滑膜增厚为(3.5±0.4)mm。MRI对骨质破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1。结论:MRI可反映早期RA的病理改变,对骨侵蚀的检出明显优于传统X线检查,在早期R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CE及DCE-MRI可评价RA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