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刚     
1930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县,1948年就学于江西中医学校,1959年任江西医学院祖国医学教研组教师,1980年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理事。现任江西医学院讲师、主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针灸学会常务委员,华东地区针灸科学联合会委员。出校后,他随父侍诊,后拜姚荷生为师,参加过省内和北京中医学院专科进修。他的论文经络测定仪在临床诊断上之价值和经络在临床上之研究获卫生部奖励。他十分重视经络辨证施治,采取少而精的配穴原则,如需配合药物者,则针药并用。他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2.
刘鸿权     
1922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县,1945年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1949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讲师,1955至1986年新疆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生理教研室主任。现任新疆医学院生理教授,新疆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医学科学委员,中国实验针灸学会委员,天津振兴针灸函授学院顾问,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国老年人体协委员,新疆日语学会理事长。曾拜魏如恕教授为师,专攻针灸理论及针法。他提出辨证归经、按经取穴、取配机  相似文献   

3.
李定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1955年任抚顺市立第二医院皮肤医师,1957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医师,现任北京市第六医院皮肤科主任,首都医学院医疗系副教授,中国针灸经络研究会理事。出身于六代中医世家,几十年来从事经络研究,重点观察研究了可见的经络现象、显性循经感传。他擅长治疗皮肤科疾病,发表论文十七篇,主编了两部经络研究专著在  相似文献   

4.
张一民     
193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57年至1960年在沈阳医学院进修班学习。现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副主任医师,中国腧穴研究会理事,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阻抗血流图研究会理事。毕业后,从事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工作,同时进行针灸临床治疗与科研。发表论文四十篇,他提出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子午流注针经》开穴法、飞腾八法。按时配穴法的“三八间隔现象”和子午流注周期表。他对针灸治疗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重复针刺的干  相似文献   

5.
中医名词术语的分类及其英译的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名词术语的分类及其英译的标准化黑龙江省佳木斯医学院(黑龙江154002)王朝辉,林岩黑龙江省佳木斯妇幼保健院陈淑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编辑部呼素华中医名词术语分类的科学性有助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样的道理,要达到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标...  相似文献   

6.
不寐证针灸治验举隅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周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聂宏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盛雨辰笔者根据经络循行,辨证取穴,针灸并施,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调理脏腑经气,治疗不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举案如下:1针灸辨证取穴思考劳倦,心脾两虚:证...  相似文献   

7.
张缙     
1930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54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师资班结业,1980年至1984年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省非药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长,东北经络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欧洲国际中医学会名誉会员,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他提出如何控制针感的性质和控制针感的传导方位,他擅长针刺手法。他和其他同  相似文献   

8.
阎润茗     
1921年生于河北省天津市,1942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1947年在南京开中医诊所,1951年在北京市中医学会中医进修班学习,1952年于全国中医研究班结业,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58年任蒙古人民共和国中蒙友谊医院针灸科主任。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亚洲针灸学会委员(印度)。毕业后,从师赵树屏、李春萱门下。她主张经病合参,重视经络辨证。她对妇科病尤为擅长。她的面神经麻痹和外阴白色病变的研究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奖。发表二十  相似文献   

9.
楼百层     
1913年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3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历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针灸研究室主任、浙江省针灸学会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浙江分会常务理事。现任浙江省针灸学会顾问,中国针法灸法研究会顾问,浙江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他认为针灸治疗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以虚实为纲、补泻为法的辨证施治过程,强调提插补泻法重在调整营卫内外阴阳之气。他重点研究了针刺手法。他与浙江省计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滕义和教授 ,1 93 6年 1 1月出生 ,吉林省人。1 956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 ,1 970年就读黑龙江中医学院“西学中”班 .著名中医骨科专家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主任医师 ,曾任黑龙江省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省传统手法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未来医学会理事等职。他从医四十余年 ,一直致力于中药开发和新药研究工作 ,对治疗骨伤骨病有独到见解和处理方法 ,博采众方 ,化裁古方 ,推陈出新 ,配方严谨 ,工艺独特 ,疗效显著 ,是我省骨伤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曾获省级成果 4项 ,撰写论文 3 0余篇 ,分别发表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 ,曾多次获省科技进…  相似文献   

11.
余仲权     
1912年生于四川省万县,1942年毕业于四川国医学院,1982年任成都中医学院针灸科主任。现任成都中医学院针灸系教授。毕业后,任《医药改进月刊》编辑,先后向蒲湘澄、廖宾甫学习针灸。他认为在继承发扬的关系中,应当首先是认真继承。编写了《针灸学》、《经穴辨证运用学》。他主张取穴少而精。如治疗喉肌痉挛取气海一穴,陶里亚迪氏综合征取大椎一穴,他在  相似文献   

12.
叩刺夹脊穴治疗肠道激惹综合征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叩刺夹脊穴治疗肠道激惹综合征68例张伟范,孟庆金,于艳荣(黑龙江省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154002;黑龙江省林业卫校;佳木斯市第三人民医院)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神经官能症)是胃肠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多见于壮年成人,男性略多于女性,过去称此症...  相似文献   

13.
耳鸣是很多疾病共有的一个症状,很多病变都可能引起耳鸣,故其发生也呈多样性。近年来耳鸣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可伴有头痛、失眠、烦躁、焦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苟春雁主任对古典针灸理论颇有研究,临床辨证思维及诊疗具有特色,经验丰富。他认为,耳鸣要从虚、实两方面分析,强调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针灸时要灵活取穴以充分发挥动留针术的优势。文章通过案例介绍苟春雁主任治疗耳鸣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经络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教授、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祝总骧,研究经络已有27年,现在仍承担国家经络课题研究项目。由他所创立的“312经络锻炼法”自1990年推向社会以来,全世界已有300多万人在学习锻炼,并取得成效。由他亲自主讲的“312经络锻炼法”学习班也有6年,使3000多人直接受益。据统计,经过五个星期六上午的学习锻炼,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失眠等35种常见病的有效率达95%以上,显效率(停止用药或症状消失)在50%。因而受到广大学员的热烈欢迎,广大学员对祝教授的感…  相似文献   

15.
叶桂为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本文就他创立的奇经辨证理论与现代经络理论关系加以阐发,发现他的奇经辨证理论是有经络依据的,并可从多个角度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6.
骨折挫伤散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黑龙江省佳木斯药材站于力克,吕齐黑龙江中医学院药厂杜宝顺黑龙江省佳木斯医药集团郑绪敏骨折挫伤散系佳木斯中药厂独家生产的一种治疗骨折、骨损的有效药品。一九八一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畅销国内外市场,为了进一步提高该产品的质量,对...  相似文献   

17.
经络辨证作为中医辨证中极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广泛被应用,其相关理论源于《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至《难经》时期形成以十二经脉经络辨证和奇经八脉经络辨证为主的经络辨证,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和完善,将经络辨证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络诊察为经络辨证的依据,主要内容首见于《内经》,现临床以近代医家王居易基于《内经》相关理论所总结的经络诊察法应用较多。王祖红教授在临床中擅长经络辨证,继承和发展了经络诊察相关内容,形成了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必先五胜、治病求本、治未病的经络辨证五步法,为中医临床提供了系统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曾慧琳  刘兵 《中国针灸》2024,(5):574-578
以经络辨证的第一层次——辨“在经在络”为研究对象,结合古代文献和针灸临床实际,对辨“在经在络”的方法及其意义进行系统阐述,发现通过分析病症表现之发病部位、病变层次和经络诊察之切诊、望诊,可以辨别疾病是“在经”或是“在络”,进而可指导刺灸法的选择;经络辨证首辨“在经在络”不仅有利于提高针灸疗效,而且对于在针灸视域下更好地认识疾病、理解刺灸法相关概念、健全完善经络辨证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舒杨  孙潇  颜晓  马玉侠 《山东中医杂志》2023,(11):1207-1210
高树中教授认为肢体经络病的根本病因在于经络不通,强调针灸治疗时应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以经络辨证为纲,明辨其病位,以“通”字立法,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如常。在经络辨证方面,高教授提出部位辨经络、病候辨经络、舌脉辨经络、特殊诊法辨经络四法;在疏通经络方面,高教授创立了“通经二法”和“通络三法”,即本经通经法、巨刺通经法和刺络放血法、缪刺通络法、全息通络法。高教授明辨经络、熟用经络的经验对临床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对针灸治疗不寐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0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经络辨证组和脏腑辨证组。经络辨证组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经络辨证,脏腑辨证组按照脏腑辨证进行辨证,根据辨证选取相应配穴。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CPC-睡眠质量评分、经络状态的检测。结果:经过治疗,经络辨证组的临床总有效率、PSQI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脏腑辨证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络辨证组的阴/阳比值更接近于1。结论:针灸治疗不寐运用经络辨证较运用脏腑辨证能更有效地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能更好地平衡人体的阴阳状态,进而改善人体的经络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