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先生的《花边文学·读书忌》这篇文章里,谈到食物时说:“记得中国的医书中,常常记载着‘食忌’,就是说,某两种食物同食,是于人有害,或者足以杀人的,例如葱与蜜,蟹与柿子,落花生与黄瓜之类。但是否真实,却无从知道,因为我从未听见有人  相似文献   

2.
"要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就像《大长今》引发了一场美食养生热潮一样,最近上映的电影《双食记》,则用"美食等于毒药",狠狠地考验了一下观众的承受力:原来利用食物相克原理,美食还可以做武器,杀人于不动声色中。  相似文献   

3.
据我国营养学家考证,早在唐宋时的药书医案上就有食物相克的记载,辑录在案者不下180多种.  相似文献   

4.
现在人们对于食物,不仅仅是关心它的味道,也开始逐步在意于它是否有益于健康,在书店或网上看到关于营养、保健字样的书籍也会拿出来翻阅,考虑是否要带回家或下载。经常留意保健养生知识的人会发现,食物中菠菜和豆腐、牛奶与鸡蛋、黄瓜与西红柿、萝卜与橘子……这样的食物搭配经常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因为它  相似文献   

5.
金悦 《健康大视野》2008,(5):116-118
"玫瑰红腊肉点缀碧绿生青豆苗,水嫩欲滴莴笋配春竹笋的一抹浅白,翠色葱花散落在橘白相间河虾仁之上,还有水墨一般浓浓淡淡晕开的紫菜汤。"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常听有的老人讲吃了螃蟹就不能再吃柿子,吃豆腐的同时也不能喝蜂蜜。因为许多食物在同时食用时,由于相互间组合不当或寒热性相差太大等原因,便会发生营养价值降低以致引起疾病的现象,下面便是几点怎样进食相克的食物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8.
刘功 《食品与健康》2006,(11):31-31
食物相克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关于饮食禁忌的说法。近来,各种以食物相克为内容的图书很畅销,这些打着食物相克旗号的图书质量良莠不齐,可信性令人怀疑。  相似文献   

9.
10.
流响 《健康人生》2016,(4):16-18
问题一:真的存在"食物相克"现象吗? 专家观点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专家唐大寒教授:食物相克最早是中医食疗的一种说法,在现代营养或相关学科专著中并无"食物相克"一词.民间有很多饮食禁忌传说,如鸡蛋、糖精同食中毒、死亡;豆腐、蜂蜜同食致耳聋;土豆、香蕉同食生雀斑;牛肉、红糖同食胀死人;狗肉、黄鳝同食则死;鲤鱼、甘草同食则死亡;狗肉、绿豆同食则涨破肚……其实这都是误传,倘若真会产生传说的那些结果,中国也不知有多少冤死鬼.  相似文献   

11.
兰州地区不同人群食物相克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甘肃省兰州部分人群对食物相克认知现状,为正确认识食物相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整群抽取兰州市1 34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书籍杂志、电视和亲戚朋友是调查对象获取食物相克信息的主要途径;45岁人群和农民食物相克认知得分最低;认为其科学936人,占69.5%;应当避免980人,占72.8%;应该注重烹饪方法和膳食搭配862人,占64.0%;日常饮食中考虑食物相克236人,占17.5%;认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更重要840人,占62.4%;学生就正确看待食物相克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务业人群更注重烹饪方法和食物搭配,医生更关心均衡营养,平衡膳食。结论调查对象对食物相克认知存在差异,有必要进行科学的饮食观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食物相克认知及膳食搭配行为现况,探讨部分相克食物食用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整群抽取兰州大学33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大学生食物相克认知平均得分为(7.72±1.23)分,不同性别、生源之间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赞成食物相克说法、认为应避免、经常或偶尔考虑、听说过误食相克食物造成死亡的分别有279,241,273,82人,分别占84.55%,73.03%,82.73%和24.85%;听说过误食相克食物造成死亡、没听过、记不清的分别有82,164,84人,分别占24.85%,49.70%,25.45%;常见的相克食物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32人食后产生过不适,占9.70%;此外,亲戚朋友、书籍是大学生获取食物相克相关信息的首要途径。结论部分常见相克食物具备一定食用安全性;应加强科学饮食、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药物与人》2011,(9):7-7
现在市面上很多的养生书籍中,食物相克绝对是"大热"的一部分。五花八门的食物相克的说法,让人无所适从,甚至连土豆烧牛肉、黄瓜炒鸡蛋这些家常菜都列入,不少人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相似文献   

14.
15.
七情相克     
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就像自然界时而天晴、时而下雨的气候变化一样,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外界刺激过于强烈,情绪反应过于激烈,波动过大,出现诸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或者七情变化持续时间太长,如久悲、过于思虑、长期情绪不佳等,都可以诱发多种病患。《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具体地说,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  相似文献   

16.
<正>圣水怀心来领航,生命之杯保健康。大灾小难寻常事,中一之道生主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都知道这是《诗经》里耳熟能详的诗句。在这诗意氤氲的节奏和韵律中,我们能想象到有限时空向着无限延伸和超越,甚至联想到我们有限的生  相似文献   

17.
阿莫西林在很多家庭的小药箱中是再常见不过的药物了。很多人都习惯在家里备上几盒,每次感冒发烧时,习惯性地说“吃点消炎药”,便拿出来服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文献、书籍调研,同时调查兰州地区部分人群对食物相克的认知现状,并通过动物实验与人群试食实验,为纠正"食物相克"的认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各大书店相关书籍,作为文献统计数据源,进行调研。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整群抽取兰州地区1346人进行问卷调查。选择昆明系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实验组喂饲四组"相克食物",为期一周,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与脏器组织形态学检查。选择兰州地区志愿健康人60名,男女各半,平均分为6组,一组作为对照,5组分别试食5对"相克食物",观察其主观反应,为期7 d。结果绝大多数文献、书籍刊载的"食物相克"缺乏依据。书籍杂志、电视和亲朋是调查对象获取食物相克信息的主要途径。农民关于食物相克的认知度最低。学生能认识"食物相克"是错误的。小鼠投食7 d后,一般状况良好,各项观察和检测指标均无异常。人群试食7 d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结论 "食物相克"在文献上缺乏依据,调查对象对食物相克认知存在差异,所选"相克食物"经动物实验和人群试食,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或中毒征象。应纠正对"食物相克"的错误认识,倡导科学膳食观,积极宣传和推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相似文献   

19.
《长寿》1996,(8)
近来,医疗保健专家将人们“吃精食、晚加餐、补品乱、迷电视、懒走路、晚睡眠”的现象统称为“现代都市病”,并一再告诫人们,这些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甚至是刻意追求的“毛病”,已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某君不幸患癌症,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病情每况愈下,都说他没救了,继而感染了伤寒症。可谓“屋漏更遭连夜雨”.总以为这下去会加速他寿终正寝的步伐。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场伤寒以后,他体内那个癌性包块竞逐渐消失,癌症不治而愈。真是因祸得福,人皆称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