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诊治的80例肝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期手术切除治疗,试验组接受内皮抑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期手术切除治疗。对比两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MVD及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内皮抑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有助于降低MVD及VEGF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中行原发病灶切除19例,未切除23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4例,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8例.结果 原发病灶切除患者半年存活率(78.9%,15/19)与未切除患者(30.4%,7/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患者半年存活率(76.5%,26/34)与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患者(12.5%,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转移性肝癌患者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并给予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低创伤、易耐受和疗效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李书印 《现代保健》2010,(25):105-106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中对肝功能损伤的保护及治疗作用.方法 将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复方氨基酸等护肝、降酶药物.1周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100 ml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TACE术后两周,治疗组ALT、AST和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肝功能损伤的保护及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与探讨肝动脉及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对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0例,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SPVE)方法治疗,B组16例,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方法治疗.结果 A、B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0%和82.4%,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延长生存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23-924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研究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两年生存率和转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CD_3~+、NK细胞、TNF-α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频透热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6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纯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从导管注入顺铂80mg,氟尿嘧啶1000mg,表阿霉素60mg,其中将表阿霉素与碘化油10ml混合乳化后行栓塞.治疗组34例,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再行局部高频透热治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为4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0.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73.53%、58.82%、38.24%,对照组分别为74.29%、75.14%、45.71%、22.86%,治疗组有增高的趋势.两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 高频透热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化疗前后,专职护士给予患者合理护理,密切关注其各项生理指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护理效果:治疗后55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发热26例;疼痛20例,呕吐17例,腹泻11例,均无异位栓塞。针对患者各种症状给予相应护理,其症状有效控制,恢复迅速。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依据患者症状对其实施系统、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肝动脉栓塞化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波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880-388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面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9.
覃慧敏  周晓琳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200-4202,4213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辅助治疗肝癌对凝血及纤溶功能影响。方法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回生口服液,而对照组患者仅给动脉化疗栓塞。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凝血和纤溶功能。结果经过观察发现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IB、D-Dimer和PAI-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T、TT和APTT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M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PLT、PCT和PDW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性呕吐和脱发的患者比例少于对照组患者,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辅助治疗肝癌可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控制微血管性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104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治疗后,在血糖控制稳定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K值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定期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肝癌晚期患者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护理经验的总结,探究护理对治疗前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导管介入化疗灌注栓塞术,分析肝癌灌注栓塞化疗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对我院64例肝癌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患者进行了并发症统计,手术前后观察护理及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疏导,可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更能增进患者积极治疗的决心。术后的精心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朱鸷翔  沈松鹤  赵森  王志学 《中国校医》2021,35(10):767-76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2组临床效果和肿瘤相关指标[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74.26±9.22)ng/mL、PIVKA-Ⅱ(246.22±30.10)mAU/mL,低于对照组的(132.55±20.78)ng/mL、(337.42±32.49)m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并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射频消融联合治疗能促进肿瘤清除,抑制癌细胞活性,且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ecombinant adenovims-p53,tad-p53)联合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l例,行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栓塞化疗术;对照组32例,行常规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并对生存率及术后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X^2=3.92,P〈0.05),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作用大致相同。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配合高频热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81例,随机分为2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高频热疗组(联合治疗组)38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TACE)43例,疗程均为3月,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评价(KPS评分)、毒副反应、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32%,TACE组总有效率为48.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及毒副反应有效率,与TAC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高频热疗,配合个性化的舒适护理,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副反应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加部分脾栓塞(PSE)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36例用TAE+PSE;32例单用TAE。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疗效满意。TAE+PSE组放射学证明有效的为33例(91.7%);其中,PR32.7%(11/36);单用TAE为71.8%,其中PR21.8%(7/32)。观察血常规、肝功能及各项免疫指标,发现该组血细胞下降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也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对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行增强CT检测,根据实体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指标(RECIST1.1)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混合栓塞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利用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混悬剂对28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栓塞治疗,术后3~6个月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并发症及对栓塞剂的疗效评价.结果 肝血管瘤消失者3例,缩小〉50%者17例,缩小〉30%者3例,有5例未复查.结论 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混合栓塞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TACE术的护理     
蒋丽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81-188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使用导管经肝动脉进行栓塞化疗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术式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这类患者一般不能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是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这种治疗方式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对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意义重大.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科对50例肝癌患者进行TACE治疗,并进行了术前及术后的全面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8,(2):175-176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280例晚期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的120例晚期肝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后生存情况、卡氏评分、瘤体客观反应率、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肿瘤缩小率、AFP下降率、KP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肿瘤缩小率与血清AFP下降率,提高术后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舒惠蓉 《现代保健》2012,(16):48-49
目的 探讨采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 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降颅压、脑细胞保护和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发病4.5 h 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早期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