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67-1068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高龄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LAD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胰岛素强化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血糖(FP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等指标,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HBAlc、2h PG、F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OMA-β、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龄LADA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疗法,可显著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波动情况,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初发2型糖尿病(T2DM)临床特点及胰岛素强化后疗效异同.方法 将68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50岁组(中年组)33例,51~70岁组(老年组)35例.分别测量血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口服100 g馒头后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空腹及餐后2 hC肽,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上述患者同时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强化降血糖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统计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与中年组比较,老年组WHR、收缩压明显较高(P<0.01),而BMI、葡萄糖刺激2h后的胰岛素、HDL-C明显较低(P<0.05).老年组有较高的IRI(P<0.01)和较低的ISI(P<0.05).中年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8.3±2.8)d比(10.2±3.0)d](P<0.05),血糖下降幅度更明显.结论 随着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的增高,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加重.发病时年龄较小的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后血糖达标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最佳方案. [方法]将4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组为甘精胰岛素组(20例),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组NPH(20例),三餐前联用门冬胰岛素,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 [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量低干NPH组(P<0.05). [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门冬胰岛素应用于胰岛素泵对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与可溶性人胰岛素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中对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以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173例)和可溶性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组172例)作为泵用胰岛素进行CSII强化治疗,监测1d 9次末梢血糖(三餐前后、22:00、0:00和3:00),比较两组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门冬胰岛素组较人胰岛素组对空腹和早、晚餐后血糖控制更好,餐后血糖波动更小,达标时间较短[分别为(4.40±2.16)、(5.68±2.29)d](P<0.05),且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CSII强化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可更快、更有效降低血糖,尤其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和减少整体的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52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均明显下降,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达标率分别为81%(42例)、92%(48例)、65%(34例)、90%(47例).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有效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FPG、2h PG、FCP以及Hb A1c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8.7±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FC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F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 A1c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b A1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LADA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李芳 《中国保健》2007,15(17):57-57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痛血糖控制情况,对38例患者均采用多次经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个月后,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控制良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诊1年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仍维持在良好水平,与治疗2个月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恢复胰岛细胞功能,使血糖达到长期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根据强化降糖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入院次日睡前开始注射甘精胰岛素,初始剂量0.15 U/kg;观察组患者入院第3天早餐前开始注射利拉鲁肽,对照组患者入院第3天3餐前开始注射门冬胰岛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 w后检测血脂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记录体质量指数和治疗期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轻度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体质量指数及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脂指标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各血脂指标及体质量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胰岛...  相似文献   

9.
孙胜花  宋钦华  李大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65-2066,2068
目的观察分析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其防治水平。方法将32例GAD-Ab阳性L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腰臀比、血压,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C肽、HbA1c和标准餐后2h血糖、C肽。结果 LADA患者发病年龄范围较广,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较T2DM差,存在胰岛素抵抗。部分患者体形肥胖,伴有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结论 LADA患者既存在胰岛素缺乏,又有胰岛素抵抗,LADA患者诊断后需要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可联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诺和灵30 R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用诺和灵30 R加二甲双胍口服,维持血糖达标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控制至良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胰岛素用量较A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加二甲双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有利于血糖控制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1.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和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对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e)、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胰岛素泵治疗组行胰岛素泵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接受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分别在诊断初和强化治疗2个月时测定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HbA_1c.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3.62±0.92)d比(7.52±2.66)d](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10次比3次)(P<0.05).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血糖、HbA_1c、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均明显改善;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口服降糖药治疗组HbA_1c降低显著.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和口服降糖药联合强化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比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使糖代谢异常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门冬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用于治疗糖代谢异常的有效性。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30例糖代谢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经皮下注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持续注射8周,对患者空腹以及早、午、晚餐前、后2h血糖的变化值加以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剂量、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餐前、餐后2h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也同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餐后的血糖水平,对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减少治疗过程低血糖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标准的LADA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降糖方案:胰岛素组(单纯胰岛素治疗)、联合用药组(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分析比较三月后两组间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C肽(PC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联合用药组的FBG、HbA1c、TG、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胰岛素组,两组间的PG2h、BMI、FCP、PCP、TC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较单纯胰岛素治疗LADA可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37例,对其进行3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C肽,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跟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C肽和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使得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减轻了胰岛素的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2012-10/2013-10门诊及住院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患者予以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降糖药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 C)水平以及两组患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实验组(5.1±0.4)mmol/L低于对照组(7.9±0.8)mmol/L、餐后2 h血糖实验组(8.1±2.2)mmol/L低于对照组(12.5±2.1)mmol/L、胰岛素使用剂量实验组(15.1±3.1)IU/d低于对照组(31.2±3.6)IU/d,治疗效果表明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66 5,t=7.517 3,t=17.609 3;P值均<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对患者血糖实现良好控制,且胰岛素用量较少。  相似文献   

16.
219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结果进行分析,了解2型DM患者糖代谢和胰岛功能情况。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2型DM患者行馒头餐,用磁性酶联免疫(MAIA)的方法测定胰岛素,测定结果分三组:空腹低值组(A),空腹正常值组(B),空腹高值组(C),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NGT组中,血清胰岛素在0.5~1 h达高峰,峰值是空腹胰岛素的3倍以上,3 h后恢复至或接近空腹水平;2型糖尿病(A)组在0、0.5、1、2、3 h各点血清胰岛素明显低于NGT组,在餐后1~2 h出现低峰值,曲线较平缓,餐后3 h仍不能恢复至空腹水平;2型糖尿病(B)组在0、0.5、1、2、3 h各点的胰岛素与NGT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餐后1~2 h出现峰值,餐后3 h的胰岛素仍不能恢复至空腹水平;2型糖尿病(C)组的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NGT组,在餐后1~2 h出现峰值,餐后3 h仍不能恢复至空腹水平,与NGT组的胰岛素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应用磁性酶联免疫(MAIA)的方法测定胰岛素,可以及时了解2型-DM患者胰岛素释放情况,对于2型DM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对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胰岛素强化降糖组(>9.0%)40例,常规降糖组(≤9.0%)42例。胰岛素强化降糖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采取胰岛素连续皮下输注,出院后调整为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1~3次/d注射;常规降糖组采取口服降糖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神经功能重度障碍(≤50分)、中度障碍(51~74分)、重度障碍(≥75分),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胰岛素强化降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常规降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胰岛素强化降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常规降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与治疗前、同期胰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疗效.方法:本次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糖尿病高血糖患者,采用随机平均法平均分为2组,各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给予观察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比较空腹和餐后2h血糖值和血糖变异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值在空腹和餐后2h的变化情况均呈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变异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方式,虽然血糖控制效果和常规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相近,不过却可以减少血糖变异系数,安全性更好,可以做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76例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都采用强化治疗措施,治疗组:注射方案为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加临睡前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对照组注射方案为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普通胰岛素加临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达标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达标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低血糖2例,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2组低血糖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有效加快治疗达标时间,降低达标胰岛素用量,同时也不增加低血糖发生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应用单纯口服降糖药物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8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口服降糖药物、B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疗效,同时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治疗6个月后,B组疗效较A组明显,B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在治疗过程中停用甘精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有19例,A组仅有2例.两组的平均每人费用及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更明显,且成本-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