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角膜穿孔伤并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的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13眼采用Ⅰ期角膜缝合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9眼采用Ⅱ期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1-3月,视力≥1.0者4眼,占12.50%;0.5-0.9者19眼,占59.38%;0.1-0.4者6眼,占18.75%;0.1以下者3眼,占9.38%。结论角膜缝合,晶状体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合手术的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同时须对术中、术后并发症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永森  罗顺利  王峰  雷智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83-784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6例40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结果40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1个月,视力≥0.6者5眼,0.5~0.6者23眼,0.3~0.5者10眼,≤0.3者2眼。20眼出现不同程度炎性反应,经5d-3周治疗均消失。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6例(56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采用颞侧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6月。结果54眼(96.43%)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视力〉0.2者50眼(89.28%),平均眼压(12.23±3.63)mmHg。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选择好适应证,采用颞侧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视力并保持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6例(266眼)白内障采用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99眼(37.22%),0.5~0.8者146眼(54.8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96例(109眼)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且无全身并发症,行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术后视力1〉0.5者86眼(78.90%),0.1~0.4者19眼(17.43%),〈0.1者4眼(3.67%)。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实施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适合在基层医院眼科及“复明工程”活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行小切VI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56例(7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视力≤O.08者3眼(3.85%),0.1~0.3者11眼(14.10%),0.4-0.6者51眼(65.38%),〉0.6者13服(16.67%)。术中后囊破裂2眼(2.56%),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8眼(10.26%),迟发性葡萄膜炎9眼(11.54%),后发性白内障17眼(21.79%),视网膜脱离1眼(1.28%)。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反眉形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联合人工品状体植入术在农村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经巩膜隧道行反眉形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老年性白内障96例(96眼),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视力情况。结果术后3天,视力0.5以上者31眼(32.29%),0.3以上者24眼(25.00%)。4周后视力达0.6以上者46眼(47.92%),0.3以上者35眼(37.50%)。术后并发症在1月内消失。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组织损伤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由于费用较低,易在广大农村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70例(74眼)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和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表麻下能很好地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为12min,术后第1天视力≥0.5者52眼(70.27%),术后1周视力≥0.5者62眼(83.78%)。最佳视力1.5。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技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73例(78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1.0以上51眼(65.7%),术后3月矫正视力1.0以上60眼(77%),0.5以上72眼(92%)。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和虹膜损伤,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超声乳化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者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20例(2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池及并发症。结果随访平均6月,眼压均低于21mmHg,视力0.2以上者19眼(86.36%)功能滤过泡20眼(90.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视力恢复快,有效眼压控制较好及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26只眼)眼轴长度17.5~22 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周至3个月,观察其术后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 d角膜水肿6只眼;术后3个月视力≥0.5者21只眼,占80.77%;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3.51±2.63)mm Hg,较术前明显下降;轻微脉络膜脱离1只眼,无后囊破裂及虹膜损伤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意义。方法 50例(79眼)年龄2月~8岁先天性白内障施行摘出手术(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21例(31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Ⅰ组),29例(48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6~3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及后囊浑浊的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Ⅰ组11眼(35.48%),Ⅱ组31眼(64.58%);视力0.3~0.4者,Ⅰ组14眼(45.16%),Ⅱ组14眼(29.17%);视力≤0.2者,Ⅰ组6眼(19.35%),Ⅱ组3眼(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后发性白内障(后囊浑浊≥3级者),Ⅰ组9眼(29.03%),Ⅱ组2眼(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均未出现眼底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玻璃体手术中,同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30例(30眼)。实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25眼(83.33%)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视力改善,视力不变者3眼,视力下降者2眼。影响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不同类型的黄斑病变。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术后炎症反应、后囊浑浊,均可治愈。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玻璃体切除联合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它有利于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杨毅 《临床眼科杂志》2010,18(5):433-43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3例(63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并以63例(63只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相同术式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内皮水肿19只眼(占30.1%),前房纤维渗出10只眼(占15.8%),瞳孔后粘连14只眼(占22.2%),后囊混蚀26只眼(占41.2%),色素弥散晶状体表面1只眼(占1.6%)。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视力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5%者为39只眼(占61.9%),≥0.3者为52只眼(占82.5%)。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应将血糖控制稳定在5.1~8.0 mmol/L之间,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例(26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0眼(76.92%);视力不变者5眼(19.23%);视力下降者1眼(3.85%)。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水肿7眼(26.92%),前房炎性反应6眼(23.08%),玻璃体再积血3眼(11.54%),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7.69%),后发性白内障8眼(30.77%),术后虹膜后粘连4眼(15.38%)。术后15眼需补充眼内激光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眼视力改善,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56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6只眼眼轴长度26.09~32.24mm,其中26.09~29mm者41只眼,〉29mm者15只眼。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随诊时间3个月~2年。结果眼轴≤29mm组术后1个月视力≥0.5者37眼,占90.24%;眼轴〉29mm组术后1月视力≥0.5者7只眼,占46.67%(P〈0.05)。无角膜失代偿及视网膜脱离。影响术后视力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所致眼底病变。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较好、矫正屈光不正等优点,是高度近视白内障较有效、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眼轴〉29mm组恢复程度较差,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55例(655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1d裸眼视力≥0.5者256眼占39.08%,术后3天复查裸眼视力≥0.5者419眼占63.97%。655例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疗效确切,手术中规范操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1年8月收治的52例52眼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其年龄、晶状体外伤性质、其他部位外伤情况及炎症反应程度,选择时机进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伴有角膜裂伤者,先缝合伤口,视情况进行一期或者二期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囊破口较小及挫伤性白内障,待皮质浑浊较充分后进行手术;外伤后炎症反应较重者,先控制炎症,于(1-2)周内手术;晶状体皮质膨胀突出于前房接触角膜及引起严重炎症反应或继发青光眼者,则立即进行手术。采用白内障吸出、囊外摘出或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手术方法。52眼中,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35眼,二期植入17眼,均为后房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视力0.05以上者占96.15%,0.3以上者占67.31%,0.5以上者占36.54%,1.0以上者占3.85%。结论正确掌握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仍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并能促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8(77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表面麻醉下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中病人麻醉效果良好,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天裸眼视力:0.1~0.3者6眼(7.8%);0.4~0.8者58眼(75.3%);≥0.8者13眼(16.9%),术后1周复查视力,视力0.1~0.3者2眼(2.6%);0.4~0.8者57眼(74%);≥0.8者18眼(23.4%)。术后未发生角膜失代偿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手术质量较好,优于传统麻醉下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59例(6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下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0.6者46只眼(76.7%),≥0.3者55只眼(91.7%),术中后囊膜破裂2只眼,术后角膜水肿21只眼。结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不需要特殊的手术设备,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视力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