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2年6月收治的52例71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中33例41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结果 接受普通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13眼中8眼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61%;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10眼全部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视网膜脱离手术,特别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有效地使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复位。  相似文献   

2.
李鸿翎 《眼科新进展》2006,26(9):715-715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于2005年11月15日因右眼发红,胀痛,视力下降2月余就诊。在当地曾滴用散瞳剂、皮质激素眼液,视力无明显提高。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1.0。眼压:右眼13mmHg(1kPa=7.5mmHg),左眼17mmHg,右眼前房闪辉( ),浮游物( ),瞳孔药物性散大,晶状体清,玻璃体混浊(),隐约可见视网膜血管,视网膜轻度水肿,细节难辨清。左眼正常,全身一般情况良好。24日患者视力急剧下降。检查:视力:右眼手动/10cm,左眼0.7,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闪辉( ),尘状KP(),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B超检查证实右眼视网膜脱离。眼压:右10mm…  相似文献   

3.
姚宜  韩丽荣  夏风华  刘湛  唐建明 《眼科研究》2007,25(10):792-792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是一种严重损坏视功能的眼部综合征,晚期发生视网膜脱离(RD)是致盲的主要原因。我院2003年5月~2007年4月诊治12例ARN并发RD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时机和疗效.方法 对13例(14只眼)伴有或将会发生视网膜脱离的ARN患者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其中5只眼加行巩膜外加压或环扎术,3只眼行晶状体切除,4只眼行30~360度视网膜切开,10只眼注入硅油,2只眼注入C3F8.结果 随访3月至3年,术后有2只眼复发视网膜脱离,其中1只眼发生黄斑前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另1只眼为取出硅油后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85.7%(12/14).术后6只眼(42.9%)视力有提高.结论 对于并发视网膜脱离或具有视网膜脱离危险因素的ARN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疗效肯定,可保存和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诊治与手术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资料,综述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ARNS主要病因是疱疹类病毒感染,根据典型临床表现以及PCR和抗体免疫测定可做出明确诊断。抗病毒药物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严重病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帮助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 ARN)是一种主要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眼部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病程进展快,治疗难度大,致盲率极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常用的药物有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抗血小板药物。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手术及玻璃体切割手术。  相似文献   

7.
复习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综合征有关的献,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大多数ARN综合征的病因是HSV-Ⅰ,HSV-Ⅱ或VZV感染所致,少数是CMV感染,PCR技术方便和灵敏度高,抗体免疫测定技术准确度高,但ARN综合征的诊断以临床特征为主要参考依据。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是经典的用药途径,必要时可以玻璃体内注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利于严重病例视功能的保存和提高,ARN综合征的预后较差,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早期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26例33眼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眼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视网膜脱离发生后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及时玻璃体切割手术组13眼给予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随访6~48 mo。结果:在常规治疗组,发生视网膜脱离11眼(55%),眼球萎缩4眼(20%),视力提高者3眼(15%),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组,发生视网膜脱离1眼(8%),视力提高者5眼(38%)。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结论: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疗效。方法对1例(1眼)玻璃体炎症明显和6例(6眼)伴有视网膜脱离的ARNS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切除玻璃体、视网膜剥膜、视网膜切开、硅油填充及眼内光凝。结果所有病例视网膜均获得满意复位。5眼行取硅油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生视网膜再脱离,所有病例术后均保留视力。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发病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0年7月~2003年3月收治的8例11眼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经大剂量抗病毒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愈4眼;经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切割及眼内硅油填充术治愈6眼,治疗效果满意,均无复发,仅1例患者放弃治疗,最终失明。结论 眼科医生要充分认识ARN发病的临床特点,仔细进行眼底检查,以免误诊漏诊。一旦确诊ARN,应及时正确的应用各种治疗手段以保存或挽救患者的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11.
吴泽群  孙熠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7):1261-126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以急性葡萄膜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血管炎、融合性坏死性视网膜炎及后期的视网膜脱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眼部综合征,部分患者早期可合并有眼压升高.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认为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主要以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等病毒感染为主,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专科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发病急,进展速度快,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治疗棘手,预后较差,是眼部致盲的重要眼病,一旦确诊,及时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病毒、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及必要时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研究表明,早期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阻止病情进展,提高患者视力.因此,早期确诊及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非常重要,本文将结合文献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联合视网膜光凝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0例(10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进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和增生膜剥离术,术中氩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和残留的正常视网膜边缘,并行硅油填充术,3眼因晶状体浑浊同时行晶状体切除术,术后5~6个月取出硅油,硅油取出之前3周行赤道部的氩激光光凝,观察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力状况。结果术后短期内(〈1月)视网膜全复位,随访14~26月,8眼视网膜复位良好,复位率80.00%(8/10),2眼因视网膜表面增生膜形成,视网膜再次脱离。术后视力:光感者1眼,手动者1眼,数指者3眼,0.05~0.1者3眼,0.12者2眼。结论现代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提高了急性视网膜坏死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率,但因视网膜坏死结构破坏以致视力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3.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伴发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较少见,起病急,进展快,治疗困难,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因此争取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的意义重大,我们就对ARNS的诊断及治疗的报道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除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治疗方案选择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2003-01/2009-01收治的56例64眼ARNS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辉  王光璐 《眼科》2001,10(5):281-282
目的:了解急性多膜坏死综合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的特征。方法: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方法检查16例(21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造影结果显示,视乳头均呈高荧光,视网膜主分枝动脉变细、有白鞘,但均显荧光,充盈可迟缓,仅1例主分枝动脉部分闭塞,静脉迂曲、着染、渗漏。视网膜坏死灶多见于周边部,造影早期显不均匀弱荧光,晚期显强荧光,退行萎缩区呈斑驳样荧光,均伴周边小血管闭塞及无灌注区,后极部可见散在脉络膜炎性病变。结论:FFA有助于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有助于诊断。但应注意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急性视网膜坏死2例(3眼)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2例(3眼)早期均误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疗效果不佳。结论 对类似葡萄膜炎者在早期要注意眼底周边部的改变,特别要注意和中间葡萄膜炎相鉴别。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26例31只眼.单眼21例,双眼5例.自发病至手术时间为半个月至6个月.所有患者均给予无环鸟苷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或就诊时已有严重的玻璃体混浊或已并发视网膜脱离患者,及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彻底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包括用巩膜顶压法或在全视网膜镜下切除基底部玻璃体,对于视网膜表面的较厚渗出物用笛针仔细予以吸除,仔细剥离、切除视网膜前增殖膜,对于有视网膜脱离者注入重水压平视网膜,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及坏死萎缩的视网膜区,气液交换后行C2F6、C3F8或硅油填充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眼视眼部情况择期行硅油取出术.观察炎症控制情况及视网膜复位、视力恢复情况.随访期为6个月至2年.结果 随访期间所有病例炎症均控制良好,单眼发病患者对侧眼未出现发病.25只眼(80.65%)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8只眼视力≥0.1,占58.06%,最好视力为1.0.视网膜完全复位者28只眼,占90.32%;视网膜部分复位、硅油维持眼2只眼;低眼压、硅油维持眼1只眼.结论 对于急性视网膜坏死病情严重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一组Ⅰ~Ⅱ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经预防性玻璃体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20例(20只眼)Ⅰ~Ⅱ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接受预防性玻璃体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完全玻璃体切除联合激光光凝及硅油填充,术中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以增加玻璃体可视性,术后常规面朝下体位,术前、术后均给予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随防10~12月.结果 20例20只眼中,硅油取出后,18只眼视网膜在位;2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其中1只眼再次行视网膜前膜剥除+硅油注入+激光光凝术,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在位;另1只眼因术前视网膜坏死广泛,视网膜动脉广泛闭塞,再次手术后,视网膜未能复位.术后视力提高13只眼、不变5只眼、下降2只眼.结论 预防性玻璃体切除联合激光光凝及硅油填充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术后患者能改善或保持视力,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