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清道夫受体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道夫受体AⅠ/Ⅱ(SR-AⅠ/Ⅱ)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SR-AⅠ/Ⅱ基因敲除(SR-AⅠ/Ⅱ-/-)小鼠及其同系对照(SR-AⅠ/Ⅱ+/+)小鼠,以高脂膳食(HFD)饲养12周后,采用酶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等血脂水平,油红O染色法检测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结果SR-AⅠ/Ⅱ-/-组血清TG、TC、LDL-C、ApoB水平显著高于SR-AⅠ/Ⅱ+/+组(P<0.01),肝组织冰冻切片组织学分析显示,SR-AⅠ/Ⅱ-/-小鼠肝脏异常主要表现为肝细胞肿胀、大量脂肪沉积,且均较SR-AⅠ/Ⅱ+/+小鼠严重。结论SR-AⅠ/Ⅱ可能参与小鼠脂质代谢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R-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白色脂肪组织中β3-AR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SR-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肥胖易感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小鼠附睾周白色脂肪组织中β3-AR mRNA的表达;图像分析法评估附睾周脂肪细胞形态学变化;酶法检测TG、TC、LDL-C等血脂水平。结果:SR-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白色脂肪组织β3-AR mRNA表达量低于野生对照小鼠;血清TG、TC、LDL-C水平高于野生系对照小鼠;附睾周脂肪细胞面积和直径均大于对照小鼠。结论:SR-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对膳食诱导的肥胖易感可能与其白色脂肪组织β3-AR mRNA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新生因子血管生成素Ⅰ和Ⅱ在保护幼年细胞色素P4501 B1(CYP1 B1)基因敲除小鼠营养性肥胖中作用.方法 CYP1 B1基因敲除和野生型雄性C57/BL小鼠(3周龄)各16只,给予低脂膳食(10%脂肪)、高脂膳食(60%脂肪)饲料11周;小鼠处死后取附睾脂肪组织检测血管密度及血管新生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野生高脂组小鼠脂肪组织血管密度下降,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血管分布不受影响;高脂膳食诱导下,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小鼠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 mRNA表达下调(P<0.05),野生型小鼠CD31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野生低脂组比较,高脂诱导后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小鼠血管生成素Ⅰ表达量分别为0.35和0.50(P <0.05),瘦素表达量则分别为2.48和1.42(P<0.05);敲除高脂组瘦素表达量较野生高脂组下降(P<0.05).结论 CYP1B1基因敲除对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调控可能在其营养性肥胖中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小聪  赵丽华  冯婧  Colin RJ  王素青 《营养学报》2012,34(2):143-146,149
目的探讨CYP1B1对高脂膳食诱导的成年小鼠脂肪代谢的作用。方法 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成年C57/BL小鼠(6 w龄)各16只,给予低脂(LFD,30%)、高脂肪(HFD,60%)饲料共6 w。小鼠处死后取血清、附睾脂肪和肝脏组织检测相应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 6 w高脂膳食后,KO小鼠能量摄入总量稍高于WT小鼠,但其体重增量和附睾脂肪组织重量均显著低于WT小鼠;WT小鼠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大于KO小鼠,且血糖、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TG)水平亦明显高于KO小鼠;肝脏组织RT-PCR结果显示,CYP1B1基因敲除后,启动脂肪形成的核因子及脂肪合成相关基因如CD36、SREBP1c、SCD1等表达下降,而调控脂肪氧化分解的基因如CPT-1α,UCP-2表达显著上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CYP1B1基因敲除增强腺苷-磷酸激酶(AMPK)的磷酸化。结论 CYP1B1基因敲除对成年小鼠营养性肥胖的保护作用可能与AMPK磷酸化增强并调控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A,SR-A)基因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ACEI干预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方法 建立糖尿病模型,ACEI干预组以培哚普利4mg/(kg·d)灌胃24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24 h尿白蛋白,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和小管间质中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肾组织中SR-A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和24 h尿白蛋白均显著上升[(5.3±0.6)mmol/L vs(26.7±3.3)mmol/L;(2.7±1.3)mg/24 h vs(26.7±1.8)mg/24 h;P<0.05];细胞外基质增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空泡样变性;肾小球和小管间质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数及肾组织SR-A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调[(0.77±0.24)个gcsvs(2.55±0.46)个/gcs;(6.13±0.50)个/HPF vs(11.9±2.12)个/HPF,5.6±1.2 vs 1.5±0.2,P<0.05].ACEI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被明显抑制[[(3.6±1.4)mg/24h;(1.03±0.37)/gcs;(8.28±1.19)/HPF;3.4±0.7,P<0.05].结论 ACEI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下调肾组织SR-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赵丽华  刘小聪  冯婧  王素青 《营养学报》2012,34(3):242-244,249
目的探讨CYP1B1(cytochrome P450,family 1,subfamily B,polypeptide 1)缺失对成年小鼠巨噬细胞募集及组织炎症作用。方法选择6 w周龄SPF级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小鼠,给予低脂肪(LFD)、高脂肪(HFD)饲料,喂养6 w后分别测定各组全血葡萄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利用葡萄糖耐量实验,判断糖耐量损伤情况。HE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小鼠附睾脂肪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多重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附睾脂肪组织及肝脏中巨噬细胞特异性蛋白(Emr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的表达水平。结果 CYP1B1敲除可以改善高脂膳食导致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在附睾脂肪组织中,CYP1B1基因缺失与高脂肪膳食均促进巨噬细胞的募集,但CYP1B1缺失抑制高脂膳食对炎症因子的诱导;在肝脏组织中,高脂膳食诱导巨噬细胞的浸润,但CYP1B1基因缺失抑制小鼠巨噬细胞浸润并下调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 CYP1B1基因缺失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其对炎症抑制的组织特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Plin1基因敲除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普通C57BL/6J小鼠12只,随机分为普通组和高脂组,每组6只,Plin1基因敲除小鼠12只,随机分为敲除普通组和敲除高脂组,每组6只。喂养12 w后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取出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称重并用HE染色观察不同脂肪组织的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脂质相关指标;WB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普通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体重和脂肪组织重量显著增加(P <0.05),TG、TC、LDL-C、Glycerin和FFA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平均脂肪细胞面积变大(P <0.05),脂肪组织中SREB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 <0.05),p-HSL和ATGL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 <0.05);与高脂组相比,敲除普通组和敲除高脂组小鼠体重显著减轻,其脂肪重量和系数也明显下降(P <0.05),血清中TG、T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P <0.05),WAT细胞体积缩小,BAT细胞空泡增多,脂肪组织中SREBP1蛋白表达下降(P &...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对高脂膳食小鼠肝脏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作用的影响。方法 32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对照组+0.05%槲皮素组(CQ),高脂组(HF),高脂+0.05%槲皮素组(HFQ)。17w后测定小鼠的血清TH水平,肝脏的氧化还原状态、1型脱碘酶(DIO1)活性,肝脏组织学形态、脂质水平、脂代谢相关的T3靶基因的表达及TH作用关键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小鼠肝脏脂肪浸润,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血清总T4及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槲皮素显著降低上述指标(P0.05)。四组之间总T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脂组DIO1活性、mRNA及蛋白水平、肝脏抗氧化物质(GPx、SOD、T-AOC和GSH/GSSG)水平显著下降(P0.05),MDA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组相比,槲皮素显著改善肝脏氧化还原状态(P0.05),提高肝脏DIO1和甲状腺激素受体b(TRb)的蛋白水平(P0.05),显著下调脂质生成基因(Srebf1、Acc1和Fasn)(P0.05),显著上调脂肪酸氧化基因Cpt1α和能量代谢基因Cox7c和Atp5c1的表达(P0.05)。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槲皮素并未对上述指标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维持肝脏氧化还原状态,调控肝脏DIO1和TRb的表达,进而调节脂质代谢相关T3靶基因表达,改善肝脏脂肪变性。[营养学报,2019,41(5):482-488,493]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高脂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浓度及其肝脏胆固醇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9周龄SD雄性大鼠8只喂饲AIN93M饲料(阴性对照组),18只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胆固醇模型。14 d后将高胆固醇大鼠随机分为异黄酮组(每天灌胃360 mg/kg BW大豆异黄酮)和高脂对照组,喂饲高脂饲料至实验结束。30 d后测血脂,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定肝脏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胆固醇7α-羟化酶(cytochrome P450,family 7,subfamily a,polypeptide 1,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mRNA表达量。结果异黄酮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浓度分别比高脂对照组降低了23.7%(q=2.79,P=0.010)和23.2%(q=2.63,P=0.015);动物肝脏的Hmgcr和Cyp7a1 mRNA表达量均出现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明显降低高胆固醇大鼠血清TC和LDLC浓度,有可能影响肝脏胆固醇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 观察不同水平的 VE、VC对 SD大鼠血脂代谢、脂质过氧化和清道夫受体( SR) m 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 将诱导成高脂模型的 SD雄性大鼠分为 5个组 ,分别饲以含不同剂量的 VE( 1 5 0 mg/kg diet、35 0 mg/kg diet)、VC( 1 0 0 0 mg/kg diet、2 0 0 0 mg/kg diet)高脂饲料和阳性对照组 8w。结果 :  VE组和 VC组低剂量均可降低血清中 TC、LDL- C、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 AI)和 Apo- B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 ,并可升高 HDL- C、HDL - C/LDL- C,同时能抑制肺组织SR- m RNA的表达 ;而增高 VC剂量对上述指标无显著性作用。结论 : VE、VC能降低血清 TC与 LDL- C、抑制 LDL氧化和 SR- m RNA表达。  相似文献   

11.
营养     
071957早期饲料构成对大鼠甲状腺素及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mRNA表达的影响/张晓宏…∥营养学报.-2006,28(5).-379~382研究早期饲料构成对高脂膳食大鼠体重、体脂含量、血糖、甲状腺素FT4及肝脏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mRNA水平的影响。新生Wistar雄性大鼠24d断乳,按体重随机分为A、B、C、D4组,分别给予高碳水化合物构成的基础饲料、高蛋白质、高不饱和脂肪酸、与高饱和脂肪酸构成的饲料喂养3w后,基础饲料喂养2w。按体重将A组随机分为A1、A2两组。A1组喂饲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A2与B、C、D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w,结束实验;A2组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OPC)干预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Control);B:Con+OPC组;C:高脂组(High fat,HF);D:HF+OPC组,其中B和D组给予OPC(100 mg/kg/d)干预10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以及肝脏TC和TG的水平,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F组小鼠血清TG、TC、ALT以及肝脏TG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PC干预显著降低HF组小鼠血清TC水平、ALT活性以及肝脏TC和TG含量(P0.05),提高HF组小鼠肝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1,ABCA1)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OPC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的特性. 方法 SPF级6周龄雄性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Adiponectin-/-)30只随机分为5组,第1、2、3组分别给予普通膳食喂养10、20、30周,第4组每2周经颈静脉注射空白腺病毒载体(即β-半乳糖甘酶腺病毒载体)并予普通膳食喂养30周,第5组每2周经颈静脉注射重组脂联素腺病毒载体并予普通膳食喂养30周;另随机选取SPF、级6周龄雄性野生型小鼠(WT)6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膳食喂养30周.采用酶法测定血糖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分离小鼠胸主动脉置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茜素红钙化染色.分离主动脉弓到髂骨分支的动脉,用比色法测定10%甲酸抽提的钙含量.超声破碎胸主动脉,用Bradford法测总蛋白含量,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ALP活性. 结果经普通膳食喂养的各组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在体重、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方面无明显区别.与野生型小鼠、喂养10及20周的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相比,喂养30周的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出现了轻度的动脉钙化,其动脉的钙含量及ALP活性升高.通过对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进行外源性脂联素的补充,抑制了动脉钙化的出现及ALP活性升高. 结论在普通膳食喂养30周后,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出现轻度的动脉钙化,其机制可能与动脉中升高的ALP活性有关;外源性脂联素的补充可抑制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动脉钙化的发生,提示脂联素为动脉钙化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玉竹多糖(POP)对小鼠脂肪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OP干预肥胖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健康清洁级小鼠,每天在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奥利司他(30mg/kg·d)和玉竹多糖(400 mg/kg·d),期间跟踪小鼠能量摄入量和体质量变化,8 w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脂肪和肝脏湿重,测定血清血脂含量,采用q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玉竹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显著降低Lee’s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脂肪和肝脏系数、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P0.05);提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渡(P0.05),对能量摄入量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减少肝脏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脂蛋白脂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mRNA表达水平(P0.05),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表达(P0.05),但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玉竹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脂肪氧化分解,抑制脂肪酸合成,抑制小鼠体质量的增加,从而有效预防小鼠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 TLR2)基因敲除(TLR~(-2)-)对小鼠体质量和糖脂代谢的影响及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f)的干预作用。方法 20只雌性(8w龄)TLR~(-2)-小鼠随机分为:TLR~(-2)-小鼠喂饲普通饲料(TLR~(-2)-+RC组)、TLR~(-2)-小鼠喂饲添加2%Lf的饲料(TLR~(-2)-+Lf组)2组,同时设置一组普通饲料喂养的同周龄TLR2野生型C57BL/6小鼠(WT组,n=10)。每周称量体质量和摄食量,结束实验前1 w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干预16w后,小鼠禁食8h后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肝脏中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TLR4的表达。结果干预16 w后,TLR~(-2)-+RC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高于WT组[(27.1±1.0)g vs.(23.8±0.7)g, P<0.05],Lf干预显著降低了TLR~(-2)-小鼠的体质量[(25.1±1.5)g vs.(27.1±1.0) g, P<0.05)]。与WT组比较,TLR~(-2)-+RC组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耐量无显著性变化,血清TC及LDL-C则显著升高(P<0.05)。TLR~(-2)-+Lf组小鼠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TLR~(-2)-+RC组(P<0.05)。TLR~(-2)-+RC组小鼠肝脏SREBP-2和TLR4的表达均显著高于WT组小鼠,Lf干预显著下调了TLR~(-2)-+Lf组小鼠肝脏SREBP-2和TLR4表达(P<0.05)。结论 TLR2基因敲除诱导了小鼠的肥胖和脂代谢紊乱。Lf干预改善了TLR~(-2)-小鼠的糖代谢和血脂水平,下调肝脏TLR4表达,从而控制TLR~(-2)-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营养学报,2020,42(2):152-15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 3,TLR3)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和TLR3基因敲除小鼠各14只分别饲以正常饮食(normal diet,ND)和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为期15周。在造模前和15周末对小鼠的体重进行称量。用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和UCP-1表达情况。结果 (1)高脂饮食末,野生型高脂饮食(wildtype-high-fat diet,WT-HFD)组小鼠体重和棕色脂肪组织重量明显高于野生型正常饮食(wildtype-normal diet,WT-ND)组,上述改变被TLR3基因敲除所阻断。(2)与WT-ND组相比,WT-HFD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与WT-HFD组相比,TLR3-HFD组的UCP-1的mRNA水平有升高趋势;(3)与WT-ND组相比,WT-HFD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WT-HFD组相比,TLR3-HFD组的UCP-1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的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结论TLR3通过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UCP-1的表达,参与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明日叶查尔酮(Ashitabe chalcone,AC)对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用高脂饲料喂养加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高、低剂量AC组,每组10只,均喂饲高脂饲料,分别每日经口灌胃给予明日叶查尔酮的剂量为0、30、10 mg/kg。另设一个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大鼠喂饲普通饲料,实验周期4 w。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肝细胞InsR和IRS-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肝细胞InsR蛋白表达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对照组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升高,而InsR和IRS-2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糖尿病组比较,高剂量AC组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降低,而InsR和IRS-2mRNA表达水平升高,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明日叶查尔酮可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InsR和IRS-2mRNA表达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低压低氧条件下UCH-L1基因敲除对小鼠海马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治疗α-Syn蛋白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CH-L1基因杂合子(UCH-L1~(+/-))小鼠雌雄交配的方式获得UCH-L1基因敲除纯合子(UCHL1~(-/-))小鼠和野生型小鼠(UCH-L1~(+/+)),PCR法鉴定小鼠的基因型。将UCH-L1~(+/+)小鼠和UCH-L1~(-/-)小鼠放入低压氧舱模拟海拔8000 m高度,持续低氧8 h,建立急性低压低氧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中UCH-L1、α-突触核蛋白及LC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UCH-L1基因敲除对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相关细胞自噬降解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0.702±0.121)相比,急性低压低氧可诱导野生型小鼠海马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1.310±0.096)显著升高(P0.05),LC3Ⅱ/Ⅰ的比值轻度升高,而对UCH-L1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当敲除UCH-L1基因的小鼠经急性低压低氧处理后,小鼠海马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0.952±0.093)明显低于野生型对照组(1.490±0.074)(P0.05),同时LC3Ⅱ/Ⅰ的比值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UCH-L1基因敲除降低了急性低压低氧诱导的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小鼠在急性低压低氧时因敲除UCH-L1基因而进一步促进细胞自噬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RSV)对高脂膳食小鼠能量代谢和组织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方法 6w龄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日粮(ND)、高脂日粮(HF)、高脂日粮+0.04%白藜芦醇(HFL)和高脂日粮+0.08%白藜芦醇(HFH)4组。第8和17w测定各组能量代谢速率,17w末处死小鼠,测体脂率、肝脏氧化还原状态指标及FoxO3a、catalase和MnSOD基因表达。结果第8w,HF组小鼠氧气消耗量低于ND组,17w时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与ND组相比,HF组小鼠肝脏MDA显著增高,CAT、SOD和GSH/GSSG显著降低(P0.05);与HF组相比,低剂量RSV(0.04%)能够显著提高高脂饲喂小鼠的CAT和SOD水平,降低MDA水平(P0.05);而高剂量RSV(0.08%)无改善作用。此外,高脂膳食可以显著降低FoxO3a及其下游catalase和MnSOD基因表达,而低剂量RSV可以显著上调相关基因表达(P0.05),高剂量RSV的影响效果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FoxO3a与CAT和SOD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RSV可能通过FoxO3a基因通路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氧化应激,高低不同剂量RSV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花椒精有效成分对高脂膳食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并分别给与花椒精和含花椒精组相同剂量的花椒挥发油及花椒麻素灌胃4w后,检测大鼠血脂、肝脂及粪便中胆汁酸和中性固醇含量;用RT-PCR法检测肝脏及回肠中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花椒精和花椒麻素组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及肝脏中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P0.05),增加粪便中胆汁酸及中性固醇含量(P0.05),有效下调肝脏和回肠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 A还原酶(HMG-Co A R)及回肠胆盐转运蛋白(ASBT)等基因m RNA表达(P0.05),显著上调肝脏7α–羟化酶(CYP7A1)及回肠法尼酯受体(FXR)m RNA表达(P0.01);花椒挥发油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及肝脏TG水平(P0.05),增加粪便中性固醇含量,但增加了肝脏TC和减少粪便中胆汁酸含量,下调肝脏CYP7A1和HMG-Co A还原酶m RNA表达,上调肝脏和回肠FXR m RNA表达(P0.05)。结论花椒精、花椒挥发油及花椒麻素对高脂膳食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中花椒麻素效果最佳,其可能机制与上调肝脏中胆固醇分解、下调胆固醇合成及回肠胆汁酸重吸收的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