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肝硬化期免疫器官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根据维吾尔医学理论,采用多因素复合作用3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后,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建立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至发生肝硬化,各组动物分别于11周后,在麻醉状态下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脾脏、胸腺等脏器,透射电镜观察其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和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的免疫器官的细胞超微结构可见明显改变,而且与模型对照组,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免疫器官的损伤性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显著.结论 异常黑胆质体液可能通过免疫器官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来加快和促进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肝硬化期肝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结构及功能变化在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癌对照组、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利用异常黑胆质证造模法及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建立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肝癌对照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大鼠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含量。结果 (1)下丘脑:正常对照组神经元细胞形态一致,细胞结构清晰、大小正常;肝癌对照组和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症模型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体积缩小,胶质细胞增生伴重度肿胀,结构不清晰,间质血管高度扩张。垂体:正常对照组结构完整;肝癌对照组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细胞体积稍增大;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症模型组远侧部垂体嗜碱性细胞数量较多,细胞重度增殖,排列紊乱。肾上腺:正常对照组肾上腺皮质、髓质界限清楚,皮质各层结构排列规则;肝癌对照组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细胞排列紊乱,间质血管扩张;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症模型组皮质各层均萎缩,而且皮质束状带萎缩尤为明显。(2)血清ACTH和COR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癌对照组和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ACT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对照组比较,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ACT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癌对照组和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CORT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对照组比较,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CORT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大鼠模型中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而垂体功能相对增强,异常黑胆质体液可能通过HPAA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促进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大鼠模型,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基因在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利用异常黑胆质证造模法及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建立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肝癌对照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应用半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STAT3基因的 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 SP法和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STAT3基因的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肝癌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TAT3基因的 mRNA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与肝癌对照组相比,STAT3基因的 mRNA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免疫组化 SP法及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癌对照组 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组 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肝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的发生过程中,二乙基亚硝胺(DEN)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异常黑胆质体液起了促进作用。异常黑胆质体液可能通过对 STAT3肝癌基因的影响,促进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维吾尔医学异常黑胆质证性Ⅱ型糖尿病病证结合模型.方法 根据维吾尔医学理论,采用多因素复合作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后,用高脂乳剂和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进一步建立异常黑胆质证性Ⅱ型糖尿病病证结合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和病证结合模型组,观察各组空腹血糖、糖耐量、胰岛素及血脂等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异常黑胆质证组相比,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和病证结合模型组的空腹血糖、糖耐量实验(OGTT)、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等糖代谢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模型具有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并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等特征,具有类似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性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表明异常黑胆质证性Ⅱ型糖尿病病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中枢胆碱能神经递质的改变及维医异常黑胆质证与AD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痴呆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及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组,测定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乙酰胆碱(Ach)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D异常黑胆质病证结合组模型的AChE活性增强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AT的活性明显减弱,并伴随ACh的含量的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黑胆质证组大鼠模型的ACh含量及ChAT活性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可损害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对病证结合模型的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影响具有叠加和促进作用,证实AD与异常黑胆质证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大鼠尿液代谢物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多因素复合作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雾化激发方法建立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病证模型,将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异常黑胆质证载体模型组、异常黑胆质证型支气管哮喘模型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给药组(分为大、中、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给药阳性对照组。收集各组大鼠尿液,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 H-NMR)技术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建立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谱,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分析各组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模型组柠檬酸、肌酸酐、甘氨酸等重要氨基酸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之后,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模型组降低的肌酸酐及乙酸等含量明显增高,牛磺酸、甜菜碱等含量降低,与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给药阳性对照组马尿酸、乳酸、丙氨酸等含量升高(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异常黑胆质型哮喘大鼠代谢具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大鼠体内氨基酸代谢与能量代谢途径而发挥预防及治疗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异常黑胆质证与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1A(5-HT1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症模型组和异常黑胆质证模型组。抑郁症模型组及异常黑胆质证模型组又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低、中、高剂量组。抑郁症模型组另设阳性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5-HT1A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PCR扩增后,BDNF、5-HT1A、β-actin1、β-actin2特异性电泳条带与目的基因和内参片段相同。定量PCR产物的溶解曲线只有1个峰,而且溶解温度均一。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相关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海马BDNF、5-HT1AmRNA表达水平降低,阳性对照组及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中、高剂量组BDNF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模型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中、高剂量组BDNF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空白对照组与低剂量组,抑郁症模型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中、高剂量组5-HT1A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模型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高剂量组5-HT1AmRNA表达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证模型和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BDNF、5-HT1A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给予异常黑胆质成熟剂能够上调海马BDNF、5-HT1AmRNA表达。为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异常黑胆质与抑郁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证候模型实验动物体内apoE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建立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apoE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apoE基因在异常黑胆质证候模型实验动物体内的转录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异常黑胆质证候模型实验动物体内apoE基因表达具有特异性,apoE基因表达水平的向下调控可能是异常黑胆质性病证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与分析2型糖尿病(T2DM)维吾尔医异常黒胆质证大鼠模型血浆代谢组学变化特点。方法建立T2DM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并采集血浆样本,测试核磁共振氢谱,对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单纯的异常黑胆质证组大鼠血浆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下降的同时VLDL、LDL和肉碱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病证结合的T2DM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组大鼠血浆中多种氨基酸(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甲基组氨酸、甘氨酸)以及乳酸、丙酮酸、糖蛋白、柠檬酸、肌酸酐、β-羟丁酸、乙酰乙酸、乙酸、肌酸、肉碱、鲨肌醇、VLDL、LDL的含量均降低,而葡萄糖和牛磺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蛋白质代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通路、糖酵解通路和脂代谢通路在病证结合的T2DM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模型大鼠体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血浆代谢组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证结合的T2DM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支配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的支刚器宵彤态学政变,探讨异常黑胆质汪的病理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健康ICR雄性小鼠30只.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各组造模后眼球放血处死实验动物.并迅速取出支配器官脑(下丘脑)、心脏、肝脏,采用HE染色.光学显做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观察和比较2组实验动物支配器官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支配器官组织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模型组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肿胀,间质血管中、重度扩张。心肌脂肪浸润.间质血管扩张。肝脏肝细胞再生程度明显,存在点状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机体支配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可能是异常黑胆质产生的部分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支配器官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支配器官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异常黑胆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ICR雄性小鼠30只,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造模后,各组实验动物眼球放血处死,并迅速取出支配器官脑(下丘脑)、心脏、肝脏等器官,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实验动物脑(下丘脑)、心脏、肝脏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和空化、细胞变形、核周隙增宽、核变形等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模型组小鼠支配器官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变。异常黑胆质的产生可能与支配器官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证对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对异常黑胆质证组(17只)及正常对照组(13只)大鼠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确定两组大鼠尿液中的差异代谢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大鼠尿液中胍基乙酸、肌酸酐、蛋氨酸、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升高,苯丙氨酸、天冬氨酸的含量下降(P<0.05)。结论正常对照组与异常黑胆质证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谱存在差异,异常黑胆质证大鼠存在糖、脂肪、蛋白质及磷酸肌酸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的形态学改变及其与异常黑胆质的关系,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健康ICR雄性小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眼球放血处死,迅速取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并固定于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组小鼠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肿胀,间质血管中、重度扩张,垂体细胞中、重度增值,肾上腺网状带中、重度增殖,同时肾上腺髓质重度增生。结论:异常黑胆质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并探讨其免疫、内分泌的紊乱状态。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稳定饲养3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其中模型组根据维吾尔医学理论,采用干寒饲养环境、干寒属性的饲料、慢性间断足底电刺激、强迫游泳、制动等多因素复合作用3周,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动态观察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和舌苔的变化;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等免疫、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的一般状态与异常黑胆质证候特征相一致。第11天至第21天体重增长速度慢,自第7天至第21天饮食量、饮水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血清ACTH、CORT、IL-1β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IL-6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的一般状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的变化与临床患者以及小鼠动物模型中异常黑胆质证相似,并且其免疫、内分泌处于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支气管哮喘患者异常黑胆质型与非异常黑胆质型的血浆代谢组变化情况及发生机制。方法对61例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5名非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浆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通过谱图分段积分后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分析所采集的图谱。结果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以及谷氨酰胺、α-葡萄糖、β-葡萄糖、糖蛋白、肌酸、乳酸、肉碱、丙酮、丙酮酸、脂类[包含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不饱和脂类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与非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相比,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血浆中α-葡萄糖、β-葡萄糖、糖蛋白明显升高(P <0.05),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1-甲基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升高,乙酰乙酸、丙酮,丙酮酸、乳酸、肌酸、肌酸酐、肉碱等代谢物含量升高,LDL 和 VLDL、不饱和脂类、乙酸、乙酰半胱氨酸、谷氨酰胺、鲨肌醇等化合物含量升高(P <0.05)。结论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发生改变,体内糖异生和免疫功能的紊乱程度较严重,这可能是异常黑胆质型哮喘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之一,也从一个侧面证实维医“同病异证”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在影像学(X线、CT、MRI)方面的表现特点。方法对89例经血清学证实的艾滋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9例艾滋病患者的胸部X线片中有78例表现有单一或多发性病变;56例患者所行脑部、胸部或腹部CT和MRI扫描的82个器官中,有71个器官或组织表现为单一或多发异常;其中的12例做了包括X线、CT、MRI的全面检查,有9例患者均发现有多个器官或组织的异常表现。结论艾滋病患者在其免疫系统被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破坏后,可感染其他的疾病并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影像学的全面检查,特别是CT、MRI对纵隔痛变以及MRI对脑部痛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提前发现患者各器官、组织的受累情况,对及时治疗和控制艾滋病的进展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