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亚砷酸钠亚慢性染毒对小鼠不同脏器的毒性作用及砷在不同脏器中的蓄积情况.方法 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昆明种小鼠60 只,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 和高剂量组(H) 4组,每组15只,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及0.125 mg/kg、0.5 mg/kg 和2.0 mg/kg 的亚砷酸钠水溶液,连续染毒90 d,实验结束后光镜下对各组小鼠肝脏和肾脏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小鼠肝、肾组织砷含量.结果 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能破坏小鼠肝、肾脏器的正常结构,肝脏和肾脏组织砷含量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 小鼠经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染毒90 d后,可出现肝脏、肾脏等脏器损伤,推测砷在脏器的蓄积是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高碘致小鼠氧化性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雄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适碘组(50μg/L KIO3);高碘组(3 000μg/L KIO3);亚硒酸钠干预组(3 000μg/L KIO3+0.193 mg/kg Se Na2SeO3);纳米硒干预组(3 000μg/L KIO3+0.193 mg/kg Se NANO-Se)。4周后处死,分离血清、取肝和肾脏组织。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指标。结果:与适碘组比较,高碘组的肝中MDA含量下降,肝、肾、血清中GSH-PX活性均明显下降,肝、肾组织脏器系数均增加(P〈0.05)。与高碘组比较,亚硒酸钠干预组的肾中MDA含量明显增加,肝、血清中GSH-PX活性明显增加,肝组织脏器系数下降;纳米硒干预组的肝、血清中MDA含量均明显下降,但肾中明显增加,肝、肾、血清中GSH-PX活性均明显增加,肾组织脏器系数下降(P〈0.05)。与亚硒酸钠干预组比较,纳米硒干预组肝、血清中MDA含量均下降,肾中GSH-PX活性增加,肝组织脏器系数增加(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3 000μg/L的高碘摄入致小鼠氧化性损伤,应用0.193 mg/kg Se的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干预后,对高碘致氧化性损伤均具有拮抗作用,纳米硒的干预效果明显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与维生素C联合应用对银屑病小鼠模型肝脏、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阴道上皮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使用昆明种雌性小鼠建立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银屑病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阴性对照组(A组)、阳性对照组(B组),亚硒酸钠低、中、高剂量组(C、D、E组),亚硒酸钠-维生素C低、中、高剂量组(F、G、H组)。分别给药12d。最后1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秋水仙碱,脱颈椎处死小鼠。取肝、肾组织制备成匀浆,测其中蛋白含量、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结果阳性对照组和各补硒组小鼠肝中GSH-PX及SOD活性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MDA的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中各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SOD的活性及MDA的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硒酸钠及亚硒酸钠-维生素C的各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的有丝分裂(P<0.05),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组间及亚硒酸钠-维生素C组间与阳性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硒酸钠可提高银屑病小鼠肝、肾中GSH-PX活性,促进体内抗氧化系统的作用,有效抑制阴道上皮有丝分裂,且亚硒酸钠与维生素C可能并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亚硒酸钠对亚砷酸钠诱发的小鼠植入前胚胎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2,0.4.0.6mg/kg体重浓度的亚砷酸钠显著增高小鼠植入前胚胎微核率,硒降低砷诱导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亚慢性染毒对小鼠肝脏和肾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昆明种小鼠60 只,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 和高剂量组(H) 4组,每组15只,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0.125 mg/kg、0.5 mg/kg和2.0 mg/kg 的亚砷酸钠水溶液,连续染毒90 d,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肝、肾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采用RT-PCR 法检测GSTO1 mRNA表达.结果 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中GST 活力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随后降低的趋势(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肾GSTO1 mRNA表达上调(P<0.05~0.01).结论 小鼠经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染毒后,肝脏、肾脏GSTO1 mRNA表达与GST 活力变化一致,提示砷对GST 活力的影响与GSTO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黄酸对亚慢性镉染毒小鼠致肝、肾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4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单纯镉染毒模型组,大黄酸低剂量组,大黄酸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3组实验小鼠皮下注射3.5mg/kg的氯化镉溶液染毒,每周3次,连续染毒4周,染毒的同时,大黄酸低剂量组每天给予大黄酸30mg/kg,大黄酸高剂量组每天给予大黄酸60mg/kg.正常对照组小鼠在相应时间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采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力.摘取小鼠肝脏和肾脏,测定肝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观察肝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镉染毒模型组肝、肾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力显著下降.与单纯镉染毒模型组比较,大黄酸高剂量干预组肝、肾组织中的SOD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受损的肝、肾组织细胞的坏死明显减轻.结论 大黄酸对亚慢性镉染毒小鼠所致肝、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黄酸抑制镉染毒小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锌、硒对砷诱导金属硫蛋白合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锌、硒对砷诱导金属硫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小鼠肝脏中金属硫蛋白(MT)、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砷低剂量组、单纯锌组和单纯硒组肝脏MT含量升高,高于对照组和砷高剂量组(P<0.05)。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肝脏组织中MDA含量增加,SOD、GSH-Px活性降低,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亚砷酸钠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存在相关性,锌、硒能抑制MDA生成量,提高SOD、GSH-Px活性,增加抗氧化能力,从而拮抗砷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铅致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昆明种健康成年小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醋酸铅组(100mg/kg)和3个CLA保护组(50mg/kg,100mg/kg,200mg/kg),保护组采用铅和共轭亚油酸共同灌胃,各动物按体重0.1mL/10g计算灌胃体积,隔日灌胃一次,共4周。检测小鼠心、脑和肝脏脏器系数及血清、肝组织中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结果铅染毒组小鼠脏器系数增大(P〈0.05),SOD和GSH-PX活性下降(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中、高剂量CLA保护组小鼠脏器系数、SOD和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与铅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LA对铅所致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砷对小鼠肝、肾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锌的拮抗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砷 低锌组、砷 中锌组及砷 高锌组共5组,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经口连续灌胃6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分别测定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同时观察锌干预对染砷小鼠体内抗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肝、肾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锌能抑制MDA生成量,提高SOD、GSH-Px活性。结论:砷可致机体脂质过氧化,锌可拮抗其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亚硒酸钠与亚砷酸钠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亚砷酸钠组引起的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亚硒酸钠抑制了亚砷酸钠导致的精子畸形的增多.  相似文献   

11.
砷致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价态水砷暴露及高脂饲料加水砷暴露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进行比较.方法 小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亚砷酸钠(iAs3+)组、砷酸钠(iAs5+)组、高脂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6个组,每组40只.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对照组(饮用自来水),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3+组(饮用300 mg/L iAs3+水),iAs5+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饮用300 ms/L iAs5+水).饮水砷暴露3、6、10个月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肝功能,HE染色及胶原特殊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造模3个月时,正常对照组、iAs3+组、iAs5+组、高脂饲料+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36.7±5.7)U/L和(110±22)U/L、(55.6±4.6)U/L和(249±41)U/L、(52.6±8.8)U/L和(161±15)U/L、(311.3±19.7)U/L和(484±15)U/L、(515.0±60.8)U/L和(671±24)U/L,各砷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各砷组动物肝组织HE染色就显示有不同程度肝损伤,表现肝细胞水样变性、脂肪样变性,点状或灶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再生及纤维增生,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砷组肝组织病理损伤逐渐加重.10个月Masson染色显示汇管区及中央静脉区纤维条索状增生,正常对照组、iAs3+组、iAs5+组、高脂饲料+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小鼠肝脏纤维组织面积的均值分别为0.1333、0.5584、0.5250、0.7534、0.7200,各砷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不同价态水砷暴露及高脂饲料加水砷暴露小鼠肝损伤、肝纤维化的模型,并进行了评价,为砷致肝损伤、肝纤维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用浓度为1、3、5mg/kg 的亚砷酸钠及40mg/kg 环磷酰胺分别给雄性小鼠腹腔注射5天,于染毒后1、3、5周观察其精子,结果表明,亚砷酸钠是诱发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畸变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用植物排砷制剂对亚急性染砷大鼠进行排砷处理,观察其血砷、尿砷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亚砷酸钠溶液(As 2 mg/kg),每周连续注射5 d,共4周.在染砷期间和停止染砷2周内,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通过喂饲法进行排砷处理.观察大鼠的中毒症状,每周末称体重并收集动物6 h尿液测定尿砷含量,染砷2周、染砷4周及停砷2周时采集动物眼眶血测定血砷含量,停砷2周时取动物血测定Hb、Cr、BUN和ALT,称量肝肾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染砷后动物血砷明显升高,模型组的上升率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停砷后血砷缓慢下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下降率均比模型组大,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尿砷含量高于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在染砷4周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Cr、BUN、ALT及肝肾脏器系数无明显改变.结论 植物排砷制剂有促进砷排泄的作用.该剂量条件下的亚急性染砷,大鼠机体的损害作用不明显,利于排砷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对被动吸烟小鼠精子形态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置于自制被动吸烟箱中 ,每日吸烟两次 ,用药组小鼠分别给予亚硒酸钠 (0 .3mg/kg)、维生素E(30mg/kg)、亚硒酸钠 (0 .3mg/kg)加维生素E(30mg/kg)灌胃 ,连续 35d。取附睾精子观察精子畸形率 ,测量睾丸、附睾脏器指数 ,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给药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 ,脏器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吸烟组睾丸组织的显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被动吸烟小鼠精子形态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对砷中毒小鼠肝肾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60 只健康昆明种ICR 小鼠随机分 为正常组(15 只)和砷中毒组(45 只),复制砷中毒小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5 只)、针刺组(15 只) 和姜黄素组(15 只)。针刺组小鼠取足三里穴、内庭穴和天枢穴行针刺治疗,模型组小鼠不做治疗,姜黄素组给 予姜黄素进行干预(200 mg/kg),30 d 后处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小鼠肝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抗氧 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并与正常组大鼠进 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针刺组肝肾组织中MDA、GSH 含量和SOD、GSH-PX 活性变化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0.05),而模型组小鼠肝肾组织中MDA 含量增高,GSH 含量降低,SOD、GSH-PX 的活性降低,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小鼠肝肾组织中MDA 含量低于模型组,GSH 含量、SOD、GSH-PX 的活性高 于模型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降低小鼠肝肾组织中MDA 含量和增高GSH 含量、 GSH-PX 和SOD 的活性,减轻慢性砷中毒对肝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硒镉联合作用的不同染毒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和氯化镉在联合作用时的不同染毒方式。方法检测亚硒酸钠和氯化镉在同时经口染毒时肝肾组织中的硒、镉含量以及同时腹腔注射染毒时镉在肝组织中的含量和在肝细胞器中的分布。结果经口染毒时,氯化镉对低剂量硒染毒时肝肾组织中的硒含量无明显影响,低剂量硒在实验早期可使肝肾组织中的镉含量增高,在实验后期又使肝肾组织中的镉含量下降,高剂量的亚硒酸钠和氯化镉彼此降低其在肝肾组织中的含量。腹腔注射染毒时亚硒酸钠对氯化镉在肝组织中的含量以及在肝细胞器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经口或腹腔注射同时染毒亚硒酸钠和氯化镉仍不失为研究硒镉联合作用的适宜染毒方式。为了避免硒镉形成复合物和硒镉彼此影响吸收,采用经口和腹腔注射的混合染毒方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体内、体外实验方法研究了硒化合物(硒多糖、亚硒酸钠)和亚砷酸钠对大鼠肝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对肝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硒化合物可明显拮抗亚砷酸钠对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且硒多糖的抑制作用较亚硒酸钠强。这种拮抗作用在防治砷中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亚砷酸抗裸鼠人肝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亚砷酸体内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毒副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BEL-7402体外培养,取指数生长期细胞裸鼠皮下接种,成瘤后腹腔分别连续注射不同浓度亚砷酸、5—Fu及生理盐水,观察不同浓度亚砷酸治疗组及对照组瘤块大小、抑癌率和裸鼠一般状态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肝肾结构的改变,并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亚砷酸可明显抑制瘤块增长,2.5mg/Lg亚砷酸10天的抑瘤率为53.42%,5mg/kg亚砷酸5天、10天的抑瘤率分别为79.28%、96.58%,而且无明显肝肾损害,对造血系统无影响。结论:亚砷酸可抑制体内肝癌结节生长,而且对肝、肾及造血系统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