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分别采用头部超短波和654-2静滴治疗脑动脉硬化症(56例和30例)。两组对比,超短波组显效率特大(p<0.05),脑血流图波幅明显增高(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上升(P<0.05),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均明显下降(P<0.01)。提示超短波通过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起到了改善临床症状、脑血流图、血脂和血流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提示抗凝治疗对INS高凝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病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提示抗凝治疗对INS高凝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病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5.
顾卫平  张仲君 《吉林医学》1998,19(4):210-212
采用氧透射载体疗法(OTIU)治疗冠心病患者61例,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检测。冠心病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有非常显著性缩短(P<0.01)。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有显著性降低(P<0.05)。从而证实了OTIU对冠心病的治疗在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等微循环方面有明显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对4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脑溢安颗粒剂(中药组)和西药(西药组)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与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全血比粘度的高切、低切;全血还原粘度的高切;血浆比粘度以及RCD均较正常人对照组高(均P<0.01)。治疗后,中药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西药组较治前稍有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提示中药脑溢安颗粒剂对降低血液粘度,提高RCD,改善脑组织血液灌流,防止脑组织缺血缺氧继发性损伤,保护脑组织,提高疗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7.
作者应用血液流变学作为观察口腔颌面部炎症变化的指标。通过对60名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与60名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现:患者血浆比粘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人(P<0.05)。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03例新生窒息儿和21例正常新生儿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研究,结果新生窒息儿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均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P<0.01,P<0.05);苍白窒息儿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更高于青紫窒息儿(P<0.01)。提示窒息程度越重,缺氧、缺血程度也越重,血液粘度就越高。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可作为新生窒息儿诊断与治疗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
血定安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30例择期胆囊手术病人静脉输入血定安500ml、1000ml和1500ml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红细胞压积均下降(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升高(P<0.05或P<0.01).而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无明显改变(P>0.05);血浆粘度在大剂量(1500ml)输注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定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有利又有弊,尤其是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手法治疗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观察手法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将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手法治疗组;C组为开窗治疗组。造模前及术后12周作双侧膝旁骨内压测定,结扎右股静脉后及C组开窗减压前作骨内压测定;造模前、造模6周、12周后各作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结扎股静脉及臀下静脉使右膝旁骨内压立即增高(P<0.01),并造成骨内持续高压,造模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升高(P<0.01);手法治疗后膝旁骨内压明显下降(P<0.05),全血粘度下降非常显著(P<0.01)。表明:手法治疗能减轻骨内高压,降低异常的全血粘度,改善骨内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1.
对7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药治疗与常规药加用抵克力得(Ticlid)治疗,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分析,发现常规药加Ticlid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12.
胆囊结石患者血液粘度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液粘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胆囊结石患者的全血化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都高于正常值,除男性患者的血浆比粘度外,其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全血还原比粘度的差异还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2 ̄0.001)。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对76例(男44例,女32例)正常人及76例(男40例,女36例)肺脏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方程K值均显著升高(P<0.01),血沉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提示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异常与肺脏疾患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血沉、血沉K值和血浆比粘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中图分类号R54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冠心病社区有效控制方法。方法: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综合心理干预方法对社区216例冠心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干预组比对照组观察以下指标有明显差异:住院人次数、心绞痛发作显著减少(P<0.01);猝死率明显下降(P<0.05);心律失常明显减少(P<0.05);ECG的ST-T显著改善(P<0.01);A型行为显著改善(P<0.01);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P<0.01;P<0.05);HDL-C增高明显(P<0.05),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P<0.01)。结论:综合心理学干预法是冠心病社区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照观察34例初发Graves'病患者、28例甲亢性心脏病人及50例除外对血液粘度影响较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Graves'病组和甲亢性心脏病组全血比粘度高切值、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甲亢心组血浆比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心组与初发Graves'病组相比仅全血比粘度高切值、血浆比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三项显著增高(P<0.01),提示上述三项明显增高的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心发生,并认为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可有利于甲亢心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缓解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8例肺心病缓解期病人进行川芎嗪超声雾化吸入配合呼吸训练,临床总有效率84.21%;动脉血氧分压(PaO2),潮气量(VT),1s用力呼气量(FEV1.0)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下降;与对照组(21例单纯呼吸训练治疗)相比,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0.01)。提示川芎嗪超声雾化吸入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肺泡通气和肺、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普恩复治疗50例脑梗塞患者,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48%,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纤维蛋白原、血沉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仅红细胞压积比及血沉明显降低(P<0.05)。提示:普恩复治疗脑梗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8例老年高粘血症患者服茶色素每次2粒,3次/d,30d为1个疗程,服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结果:茶色素治疗后,降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全血比粘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0.01),降低全血还原粘度、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体外血栓长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茶色素对老年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方法脂肪肝患者4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分别为P<0.01和0.02)。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的高粘状态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