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种影响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紊乱。呼吸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特征,膈肌是呼吸活动中的主要呼吸肌,因此增强慢阻肺患者膈肌功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已有30余年的应用历史,主要通过电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从而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文通过体外膈肌电刺激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体外膈肌起搏(EDP)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一项新技术。它通过体表电极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有规律地收缩,以达到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用EDP治疗了15例COPD和20例肺心病患者,结果表明EDP对COPD治疗效果较理想,而对肺心病合并心肺功能失代偿的晚期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3年应用高频通气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慢性呼衰千余人次,以高频通气达到迅速改善患者缺O2,有利于防止因严重缺O2而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以体外膈肌起搏增加膈肌动度,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CO2排出,达...  相似文献   

4.
体外膈肌起搏(EDP)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一项新技术。它通过体表电极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有规律地收缩,以达到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用EDP治疗了15例COPD和20例肺心病患者,结果表明EDP对COPD治疗效果较理想,而对肺心病合并心肺功能失代偿的晚期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影响。方法:使用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检索;比较无创正压通气对膈肌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文献,并通过Review Manager4.2.8软件对9篇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临床研究文献入选。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最大吸气压、跨膈压、跨膈压压力时间乘积和每吸跨膈压压力时间乘积(P〈0.05)。结论:与自然状态的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减轻呼吸肌的负担,使呼吸肌得到休息,使膈肌肌力及耐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可以增加分钟通气量,降低呼吸功耗,改善肺的氧合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慢性交气管炎或其它慢性肺部疾病常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通过体外膈肌起搏器的电极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有规律地收缩,增加膈肌活动幅度,以增加肺通气量,提高血氧浓度对改善呼吸功能起到良好治疗作用。我科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颤触性跨膈压客观定量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膈肌收缩功能,并与健康成年人对比。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机械通气≥72 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吸实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膈肌功能检测。同时检测10例健康成年人膈肌功能进行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运用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方法,检测颤触性跨膈压以评估膈肌收缩功能。结果共入选22例患者,其中2例经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未能探测到颤触性跨膈压,其余20例患者颤触性跨膈压为(7.6±2.5)cm H_2O。10例健康成年人颤触性跨膈压为(26.7±4.9)cm H_2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颤触性跨膈压较健康人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经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膈肌动度增加,肺通气功能改善PaO2上升,PaCO2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指出体外膈肌起搏是慢阻肺功能康复的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22例慢阻肺所致Ⅱ型呼衰患者,经高频通气配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PaO2迅速上升,PaCO2下降,提示该疗法在Ⅱ型呼衰病情危害时使用利于防止因严重缺O2而损害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膈肌起搏呼吸机结合能量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GQH9203体外膈肌起搏呼吸机结台能量合剂对2006年4月~2008年12月共60例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血气分析、摄胸片确定治疗前后膈肌动度.结果:该方法可增加膈肌动度,提高PaCO2>[HCO3-],改善肺功能.结论:应用膈肌起搏呼吸机结合能量合剂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1991年3月~1992年11月,我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明显肺气肿、肺通气功能不全的26例患者,均进行体外膈肌起搏(EDP)、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服中药“加味生脉散”等持续中西结合治疗两个疗程,肺通气功能及膈肌活动度均显著改善。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大约70%的呼吸功由膈肌承担。在危重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中,常发生膈肌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呼吸肌依赖及撤机失败。监测膈肌电活动可用于评价膈肌功能及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了解膈肌电活动的监测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体外膈肌起博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呼吸支持,观察其起博前后的肺功能变化。通过对膈神经进行电刺激,能够改善膈肌功能,提高肺容量,但对整个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改善不明显。随着肺容量增加,上气道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13.
体外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方法:使用高频通气膈肌起搏器治疗8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PaO2,PaCO2和saO2),肺功能(vr,vc,FVC,IRV和IC)、膈肌活动度(DMD),血清SOD,FI等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明显好转(P<0.01,P<0.05),肺功能显著改善(P<0.01),膈肌活动度增强(P<0.01),血清SOD升高(P<0.05),FI下降(P<0.01)。结论:体外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脱机拔管序贯无创呼吸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至ICU治疗的4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患者,对照组2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膈肌活动情况及主要通气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膈肌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早期序贯无创呼吸机可降低总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膈肌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呼吸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4h及治疗后48h,2组血气变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BiPAP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膈肌是人体的重要呼吸肌,在维持正常通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导致膈肌功能下降的因素,使膈肌极易发生疲劳、乏力,而膈肌疲劳被认为是COPD发展为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笔者对我院住院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于治疗前后进行膈肌肌电图检查,记录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及动作电位(AP)振幅,同时测定其治疗前后肺功能,以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膈肌是人体的重要呼吸肌,在维持正常通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导致膈肌功能下降的因素,使膈肌极易发生疲劳、乏力,而膈肌疲劳被认为是COPD发展为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我院住院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于治疗前后进行膈肌肌电图检查,记录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及动作电位(AP)振幅,同时测定其治疗前后肺功能,以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对5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89.3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呼吸得到了明显改善,心率减慢,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避免气管插管,易被患者接受。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气道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44例临床观察党明义(包头市第二医院)我科应用中山医科大学谢秉煦教授等人研制的体外膈肌起搏器参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44例,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44例患者均为1989年12月~1990年5月在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在肺康复中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辅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血气分析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6min步行距离(6MWD),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CAT评分与MMR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PaO_2、SaO_2及6MWD的值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器有效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呼吸指标及各项功能,是一项辅助便缓解患者痛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