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析当归"主咳逆上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苓 《江西中医药》2003,34(2):40-41
当归“主咳逆上气”之说始于《神农本草经》 ,历代以当归配伍于止咳平喘方中的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苏子降气汤 ,张介宾《景岳全书》之金水六君煎 ,《医方集解》引赵蕺庵之百合固金汤等 ,但对当归“主咳逆上气”之机理 ,却各有不同之观点 ,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对此作一探讨 :1 舒肝柔肝 ,泻木治金肺主气 ,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 ,为水之上源 ;肝藏血 ,主疏泄。《素问·五运行大论》曰 :“气有余 ,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其不及 ,则己所不胜 ,侮而乘之。”[1] 金气不足 ,或木气偏亢 ,肝木则反侮肺金可致肺失清肃而生咳喘 ;咳喘日久 ,肺气…  相似文献   

2.
12 泻木安土本法适用于肝木乘土的证候。就生理而言肝主疏泄,脾司运化,在正常情况下,脾土得肝木之疏泄,则运化循常道运转,所谓“土得木而达”。反之,疏泄不能,肝气郁结,乘侮中土,脾受克制,于是运化失常而出现以腹痛泄泻为主证的木横土位的疾患。泄泻一证的成因很多,但归根结蒂,其病机总离不了脾胃病变。由于运水谷、化湿浊的功能出现障碍,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为泄泻。因此,泄泻治脾,几成常法,如和中利湿的胃苓汤及藿香正气散、实中温阳的理中汤、和中消导的保和丸、补脾和胃的参苓白术散等,都是常用的方剂。此外,如上所述,由…  相似文献   

3.
试析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第十条 :“干呕 ,吐涎沫 ,头痛者 ,吴茱萸汤主之。”复见于《伤寒论》厥阴篇 ,系胃中寒饮上犯厥阴经脉所致。笔者曾用本方治愈几例典型厥阴头痛 ,似有所悟 ,略述于下。1 胃病及肝 ,土反侮木  肝属木 ,胃属土 ,木克土 ,即脾胃在肝的制约调节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 ,若肝气过盛即可影响脾胃 ,叫木乘土 ,即“乘其所胜” ,如临床所见的肝气犯胃、肝脾不和等均为肝病及脾。故仲景嘱之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反之 ,若肝气不足 ,土病则可及木 ,叫土反侮木 ,即“侮其所不胜”。…  相似文献   

4.
肝脾不和泄泻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肝与脾克而互用的正常关系。脾的运化健旺有赖于肝的疏泄正常,肝需脾土提供的水谷精微之气的供养,才能保持升发条达之性。脾土健旺,气血有源,肝血充足,肝有所藏则肝性柔和条达,方能助脾运化。如果脾虚气土生化元源或脾不统血,可导致肝血不足,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2、肝牌不和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病因病机:一是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乘脾土,运化失常而致泄泻。二是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土反侮木,肝失疏泄而致泄泻。而痛泻是本证最重要的特征。3、肝脾不和泄泻的治则及方药。治疗原则是抑肝扶脾。代表方剂为痛泻要方。后世医宋根据痛泻要方的组方原则,在临证中又衍生出多种治法及方剂。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题一:试释《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的道理并举例说明。答案:此段讲五行乘侮的规律。气指五行之气(木、火、土、金、水),本行气有余(过亢)则乘制其  相似文献   

6.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认为FD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主要病机是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中焦气机不利[1]。胃土壅滞,气机升降失调,反克其所不胜,则易影响肝木的疏泄功能。肝木疏泄功能失调,克犯脾土,则导致脾胃功能的失常;脾胃虚弱,肝木乘虚克伐,使虚者更虚,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述"肝木肆横,胃土必伤;胃土久伤,肝木愈横";肝与脾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病可以传脾犯胃,脾胃病亦可累及肝,故  相似文献   

7.
杜亚康 《国医论坛》2003,18(4):11-12
泄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 ,急性暴泻多轻浅易治 ,慢性久泄则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 ,病机虚实寒热错杂 ,治疗取效不易。笔者在临证中积累了一些治疗体会 ,现总结如下。1 泄木安土法脾 (胃 )属土 ,肝属木 ,木旺可乘土 ,土虚可致木贼。久泄患者中 ,有起病即因木横乘土者 ,而更多见的是久病脾胃虚弱 ,肝木横侮 ,致脾健运不能复常 ,泄泻久延不愈。对此类泄泻 ,清代名医叶天士明确提出以“泄木安土”法治疗。用甘以理胃 ,酸以制肝 ,方中每多人参、乌梅相配 ,或甘草、白芍并用。《临证指南医案·卷六·泄泻》载 :“某 ,腹鸣晨泄 …  相似文献   

8.
熊秀峰 《河南中医》2004,24(2):79-79
肝病实脾 ,始见于《难经·七十七难》。《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这一理论是从五行学说推演发展而来的。因肝属木 ,脾属土 ,木能克土 ;肝木旺盛 ,则克脾土。《素问·玉机真脏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 ,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 ,传之于脾……”此即肝病传脾之论证。从肝脾的生理关系上讲 ,肝主疏泄 ,脾主运化 ,脾得肝之疏泄 ,运化才能健旺 ;肝得脾所输布的饮食精微滋养以后 ,疏泄功能才能正常 ,此即所谓“土得木而达之”、“木赖土以培之”。所以张锡纯说 :“欲治肝者 ,原当升脾降胃 ,培养中宫 ,俾中…  相似文献   

9.
黄文仲 《陕西中医》2001,22(7):445-446
近年来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对慢性结肠炎从肝施治,取得一定的疗效。 慢性结肠炎其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关。肝木主疏泄,脾胃主升降,肾气主温煦,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肝主升而胆主降,脾的升清作用必有赖于肝木的下降之气的辅佐,这样才能调和。在病理情况下,如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肝气横逆克犯脾土,导致肝脾不和,则可出现腹痛、泄泻、肠鸣等。《景岳全书·泄泻》篇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木克土,脾气受伤使然”。应当…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试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 378条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吴茱萸汤主之。”系胃中寒饮上犯足厥阴经脉所致 ,故习称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因其疗效显著而千古一辞 ,无可非议。然而胃中寒饮为何上犯厥阴 ,机理何在 ?笔者曾用本方治愈多例典型的厥阴头痛 ,似有所悟 ,试析于下 ,以就教于同道。1 胃病及肝 ,土反侮木肝属木 ,胃属土。木克土 ,即脾胃 (土 )在肝 (木 )的制约调节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 ,若肝气过盛 ,则肝气横逆 ,即可影响脾胃 ,称“木旺克土”,即“乘其所胜”,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 ,属肝病及脾 ,所…  相似文献   

11.
刘平侠  陈爱林 《陕西中医》2005,26(7):F003-F003
<正>泄泻一病,四季均发,老幼皆患。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而脾胃功能障碍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有外邪影响;有脾胃本身虚弱;脾虚湿胜;有肝旺乘脾,还有命门火衰、脾失温煦。肝肾引起的泄泻多在脾虚基础上发生。久泻耗伤正气,属虚,有脾虚、肾虚。故治疗上以温中健脾为主,兼滋阴补肾。《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热阵》中设“胃关煎”具有温中健脾,滋阴补肾之功本。笔者在临床上多次遇到久泻不愈的患者,用抗菌素效果不佳,此时发挥中医药特长,应用“胃关煎”加减治疗久泻,每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这是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藏疾病的传变次序。《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有:“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这是对乘侮的概括说明。我在10年的临床实践中,渐渐体会到这  相似文献   

13.
朱日 《光明中医》2005,20(4):10-11
脾胃同居中焦,表里相合,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对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脾胃一旦受病则饮食水谷纳运受阻,临床表现诸多,究其病因其中与肝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肝属木,藏血,主疏泄条达,脾胃属土,主受纳运化,肝与脾胃木土相克,其疏泄条达正常既可助脾运化使清阳之气生发,又可助胃受纳腐熟,使浊阴之气下降。正如《素问·宝命全形集》指出“土得木而达”。一旦肝有病变,最易影响脾胃,反之,中焦受病也会导致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而出现病情加重肝气失调之征,肝病多由情志变化、恼怒忧郁引起,尤其女性因生理、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1 重视脏腑相关,辨证施治首先抓主要矛盾 治疗脾胃疾病,首先应该搞清脾胃发病原因,抓住主要矛盾,然后针对主要矛盾立法施治。譬如,临床常见肝脾两经症状同时发生,则应区别木盛乘土、还是土虚木贼。又如,脾胃疾病常见的“泄泻”。如果泄泻发作常与神志因素有关,每因愤怒,情绪激动,即发生腹痛泄泻。兼见胸胁痞满,嗳气食少,腹鸣攻痛,痛随泻减,矢气频作,舌苔白腻,脉细弦者为木盛乘土,主要矛盾是肝气横逆、克伐脾土。若临床泄泻兼见腹痛腹胀,纳食脘痞,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舌谈苔白,脉虚级微弦者为脾胃虚寒、肝气相乘。一为肝盛、一为脾虚,一实一虚,本质不同,治疗自然各不相同。肝强侮脾,刘草窗的痛泻要方针对的就是这种病机。吴鹤皋云:“痛泻不止  相似文献   

15.
一、春治泄泻抑木案徐××,女,51岁。泄泻已5月余,常以健脾化湿法治之可获近效。自入春以来,病情转甚,以原法治之罔效。顷诊:腹中攻筑而痛,痛则泻泄,便色黄稀,日作六、七次。且现:头昏胀、失眠、烘热。苔薄白质红,脉弦细。一派肝木乘脾之势,缘由春为肝木亢旺,其势本由肝肾之阴约之,方可阴平阳秘。盖肝阴素虚,于冬过春至之际,肝阳失制,木旺侮土,肠运失节。治拟滋阴抑木,和调肠胃。  相似文献   

16.
仲景<金匮要略>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对治未病的典型举例.依据五行的生克制化观点,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促进消化),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主统血,主升清、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因此肝之疾病,最易传及脾脏,<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在治疗肝病的同时,要注意调理脾脏,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如果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其肝,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就不能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便为主症,病因病机由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下;或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灵活运用经方治疗泄泻,常获良效,现总结验案3则介绍如下。1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  相似文献   

18.
试论肝和脾胃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振生 《陕西中医》2002,23(1):89-91
肝和脾胃之关系 ,历代医家均有论述 :早在《素问·玉机真脏论》就说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 ,传之于其所胜…… ,肝受气于心 ,传之于脾……。”《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 :“见肝之病 ,知肝传于脾 ,当先实脾 ,”这一理论是从五行学说推演而来的。再者 :肝和脾同居膈下 ,足厥阴肝经挟胃两旁 ,且肝能制胆汁。所以 ,肝和脾胃之关系比较密切。   1 肝和脾胃生理上相互为用 肝藏血而主疏泄 ,脾主运化 ,主统血 ,为气血生化之源 ;胆贮“精汁”,胃主受纳 ;肝脾宜升 ,胆胃宜降。肝得脾所输布的精微滋养以后 ,疏泄功能才能正常 ;脾得肝之疏泄。运化功…  相似文献   

19.
姚保泰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实践30余年,在治疗胃肠疾病方面,经验丰富,自有创新。笔者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老师在治疗久泻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1 温中健脾,柔肝补肾法 久泻以起病慢、泻下势缓、便质清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征。多因脾、肝、肾脏腑功能失调发病,而以脾阳亏虚为主要病机。脾主运化升清,脾阳亏虚,温运失司,水湿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泄泻发生。脾土已虚,肝木乘克脾土,则泄泻愈甚。脾虚日久及肾,脾肾同病,命门火衰,脾土失于温煦,则洞泄无度,经久不愈。由此可见,久泻的发生与转归,关键在于脾。…  相似文献   

20.
答:兹将治肝护脾之粗浅认识和体会,试述于下,供同道参考。1 肝与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关系肝与脾之间,属于相克关系。肝木克土,乃克中有用,具有相辅相成之意,构成肝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之协调关系。脾为中土,能生万物而属阴,其体淖泽,其性板滞,滞则易郁,必藉肝木之条达活泼、升散疏泄之性,方不致脾气阴凝板滞,而使纳食得以正常运化,升降之机,方能正常发挥。但是,脾土又能滋养肝木。人体饮食入胃后,由脾气将水谷精微“散精于肝”,滋充其体,刚柔相济,肝用不亢,而完成其生理功能。肝与脾在病理方面,主要是指木气克土太过而言,即木乘土也。木气亢盛,疏泄太过,则可乘土,可见肝气横逆、犯胃、乘脾等病理现象;若木之不及,失于疏泄、条达,亦可影响脾胃而发病,如肝气郁结,疏泄无能,可见闷闷不乐,意志消沉,脘胁痞满不舒,纳呆食滞等木不疏土的表现。可见肝气、肝郁,均可致肝病及脾之证。此其一。其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阴者,阴血也,由脾胃生化而成;阳者,肝气、肝阳也,由肝失疏泄,或阴虚阳亢所现。说明肝木必赖脾土以滋养,脾土亦赖肝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