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胃脘痛的中医辨证与胃粘膜病理改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胃脘痛的中医辨证与胃粘膜病理改变以及幽门螺旋菌 (HP)感染率之间的关系 ,笔者对近 5年来中医临床疗效显著的 164例胃脘痛患者 ,进行一次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本组病例均以胃脘痛为主证 ,其中男性 72例 ,女性 92例 ;年龄最小者 18岁 ,最大者 68岁。1.2 内镜诊断与中医辨证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 ,确诊为浅表性胃炎者64例 ,萎缩性胃炎者 16例 ,胆汁性胃炎者 9例 ,贲门炎者 5例 ,十二指肠球炎者 18例 ,胃溃疡者 13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 34例 ,胃粘膜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者 5例。中医辨证参照《中医内科…  相似文献   

2.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中医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y ,HP)感染与慢性胃病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1) 。我们对HP感染与慢性胃病的中医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索用中医分型的无创方法预测慢性胃病HP感染情况。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2 93例 ,男 15 7例 ,女 136例 ,年龄在 2 0~ 84岁 ,平均 4 8 1岁。病程 3~ 2 5年 ,平均 7 6年。 2 93例均为我院 1999年住院及门诊病例。先由一名中医师询问病情、切脉、诊舌及辨证分型并记录 ,然后做胃镜 ,在胃窦小弯侧距幽门口 3cm处取活组织2块送病检。HP( )者取静脉血做细胞毒素相关抗原 …  相似文献   

4.
胃脘痛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旋菌检测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现将笔者近1年来经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旋菌检测的胃脘痛235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共235例,住院81例,门诊154例;男152例,女83例;年龄在30岁以下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慢性胃炎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自身免疫、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为了探讨HP感染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我们对HP感染与慢性胃病的中医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脘痛证型与胃电图,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6例慢性胃脘痛患者证型与胃电图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脾胃虚寒证组的胃电幅值在餐前,餐后均低于正常人组和其它三个实证组(P〈0.05),而三个实证组与正常人组间两两比较,胃电幅值和频率餐前,餐后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37例作了幽门螺杆菌检查的病例进行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餐前波幅下降,明显低于其它三组和正常人(P〈0.05)。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和正常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14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溃疡病的证型特点。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期、分型及舌象、脉象、胃镜观察。结果: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并多见于溃疡活动期,而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愈合期和瘢痕期。胃镜征象与中医各证型之间有密切联系,而溃疡各期与舌象、脉象之间也有密切联系。Hp阳性者以实证多见,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分布例数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结论:消化性溃疡其分期、分型与胃镜征象、HP感染及舌象、脉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及幽门螺杆菌 ( H 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 12 4例胃镜诊断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候表现进行总结 ,按中医辨证方法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 ,同时观察各型 Hp感染的情况。结果 :糜烂性胃炎的三个中医证型中 ,脾胃湿热型占 61.3% ,肝胃不和型占 2 1% ,脾胃气虚型占 17.7% ,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最高 ,占 76.3% ,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由此证明 ,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 ,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且 H p感染率最高 ,提出湿热之邪与 Hp在病因学上是同一种致病原的观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为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基因分型是触及生命本质的方法,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相关性不同、其耐药性也不同。文章从Hp基因分型入手,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的相关性、不同基因分型的耐药情况、不同基因分型与黏膜损害程度的关系以及中医药抗Hp的干预环节,简要总结了近7年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情况,为中医药抗Hp治疗提供新方法,发现新药物。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寄居在人体胃粘膜上皮的革兰阳性螺旋形细菌,是上消化道的常见细菌,其感染是目前已确认的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各种证型的胃脘痛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试验)方法对2976例各种证型的胃脘痛患者进行HP感染检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试论药性理论的基本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药性理论基本药理作用的可行性、现实性及意义。方法:中药药性与临床应用具有一致性、中药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具有一致性,中药药性、临床及药理作用三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可建立药性理论与药理作用的相互联系。结果:不仅可建立单独药性的基本药理作用,也可建立几种药性的基本药理作用。结论:建立药性理论基本药理作用有利于中医药的现代研究及与现代科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规律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医证型的规律性。方法 :采用LogisticforwardLR回归分析法分析 50 0例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常规、生化指标与证型的相关性 ,然后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的t检验。结果 :Logistic回归得出的五条方程显示痰热壅肺型与WBC正相关 ,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负相关 ;阳虚水泛型与Hb正相关 ,与MEF75(剩余肺活量的 75 %时的呼气流速 )、PEF(呼气流量峰值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负相关 ;脾虚型与MEF2 5,NMO(粒细胞百分含量 )负相关 ;肾虚型与RDW正相关 ,与K+负相关。结论 :NMO ,WBC ,Hb,MCH ,MEF75 ,MEF2 5,K+对COPD具有较好的辨证分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方剂学教学改革是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从激发学习兴趣、注重配伍规律、突出方证相关、强调用药特色、紧密联系临床实际、结合现代研究、强化学生记忆、理清历史沿革、总结运用规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胡跃强  刘泰  祝美珍  胡玉英  古联  吴云虎  梁妮 《河北中医》2009,31(11):1608-1610
目的 观察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观察组237例中风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发病后72 h内、治疗第14 d)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8( IL-8)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对照.结果 中风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IL-1β、IL-8和sICAM-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治疗第14 d IL-1β、IL-8和sICAM-1仍维持较高水平,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脏腑患者IL-1β、IL-8和sICAM-1水平均高于中经络患者(P<0.05,P<0.01) ;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IL-1β、IL-8和sICAM-1高于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P<0.01,P<0.05 ).痰湿蒙神证、风痰火亢证、风火上扰证上述指标高于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P<0.01,P<0.05).结论 中风的致病因素、病情轻重和辨证分型与IL-1β、IL-8和sICAM-1介导的炎性反应、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已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大量医务人员将从隔离病区撤离进入防疫隔离期。为保证医务人员能更好地度过隔离期,一方面应注意防疫安全,另一方面应有效调节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文章提出了安全防疫与恢复身心状态的建议,并探讨了适宜的中医调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状态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微炎症状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透析的CRF患者69例,测定其C反应蛋白(CRP)、IL-6、TNF-α、Alb、Hb及SCr,并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①CRF组血CRP、IL-6及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微炎症状态发生率35%。②CRP增高组Alb低于CRP不增高组(P〈0.05)。③CRF 2期、3期及4期CRP、IL-6及TNF-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中医证型CRP、IL-6及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脾肾阳虚型及阴阳两虚型CRP及IL-6低于肝肾阴虚型(P〈0.01或0、05),而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型CRP、IL-6与肝肾阴虚无显著性差异(P〉0.05)。夹湿浊证及夹湿热证CRP及IL-6高于各型虚证(P〈0.05)。结论①CRF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②各中医证型均存在微炎症状态,但不同证型微炎症状态程度有一定差异,其中夹湿浊或夹湿热证者微炎症状态程度最明显。微炎症状态程度可作为湿浊证及湿热证的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状态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微炎症状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透析的CRF患者69例,测定其C反应蛋白(CRP)、IL-6、TNF-α、Alb、Hb及SCr,并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①CRF组血CRP、IL-6及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微炎症状态发生率35%。②CRP增高组Alb低于CRP不增高组(P<0.05)。③CRF 2期、3期及4期CRP、IL-6及TNF-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中医证型CRP、IL-6及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脾肾阳虚型及阴阳两虚型CRP及IL-6低于肝肾阴虚型(P<0.01或0.05),而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型CRP、IL-6与肝肾阴虚无显著性差异(P>0.05)。夹湿浊证及夹湿热证CRP及IL-6高于各型虚证(P<0.05)。结论①CRF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②各中医证型均存在微炎症状态,但不同证型微炎症状态程度有一定差异,其中夹湿浊或夹湿热证者微炎症状态程度最明显。微炎症状态程度可作为湿浊证及湿热证的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杞黄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应用价值,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根据随机化分组双盲双模拟原则,将21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29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杞黄健脑胶囊及常规西药,对照组常规予西药及模拟胶囊治疗。各组3个月为1个疗程,于给药前1 d和给药后3个月记录患者痴呆症等问题的评价,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组认知功能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为36.0%,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SDSVD)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为39.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杞黄健脑胶囊在认知能力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理论析环境与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从整体观、平衡观的角度 ,认为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人类和生物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生存 ,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 ,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并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从现在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看来 ,中医学的原理、思想、中医药的经验正在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从整体来思考和治疗疾病 ,使得药物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较为符合机体整体的运动变化规律 ,是中医学的特色 ,也是中医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慢性肾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106例,采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分析不同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肾炎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上存在差异;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标证以湿热证发生率高;中医主证中各证型的肾功能变化呈现规律性,中医证候在实验室指标上存在差异。结论广西地区慢性肾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最多见,受地域影响,湿热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脾肾阳虚者病程最长,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肺肾气虚和气阴两虚证;年长者以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