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正式开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即将实施前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正式开通.2001年7月16日下午,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举行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开通仪式".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李少丽主任主持了开通仪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邵明立出席了开通仪式,并点击网络为开通剪彩.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第一批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联点互通机构,实现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实时报告与信息传输.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从2000年5月开始需求调研、功能分析,经过1年的设计、建设、安装、调试与运行磨合,现已全部完成第一期工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面向国内和国际有关单位进行日常工作及管理的远程计算机通信网络.该网络系统具有录入编辑、信息传输、初步因果分析、汇总统计和检索查询等功能以及实时报告传输、统一数据管理等优势.该系统具有大型的ADR病例报告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数据库,包括了定期、逐级上报和实时传送的全部ADR病例报告和各种有关文献与资料的大量信息.同时,该系统可直接与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数据库联网,进行国际间药品监测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因此,该网络系统的开通将彻底改变我国以往单一的手工填报、人工报告ADR病例传统管理方式,运用现代化的通讯、信息交流手段、技术与设施的现代综合管理模式,使我国在该工作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使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及管理等工作更加科学、统一、规范和严谨,把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作为国家药品监管的基础工作手段之一,其开通及运行可以为国家药品政策制定及宏观管理等工作,提供更快捷、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服务,对贯彻落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与发展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从1988年开始进行试点,并于1989年成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998年3月我国正式加入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计划并开始履行其成员国义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成立了本地区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已有了初步的基础.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到今年年底,尚未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省级地区都要建立起来,加之随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的启动和逐步完善,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及管理工作将整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副局长在开通仪式上指出,采取先进的监测、报告手段,建立快捷、准确、覆盖面广的监测信息网络,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和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高我国ADR监测及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并要抓紧落实和进一步完善. 出席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开通仪式的单位和领导还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白慧良司长、总后卫生部药监局袁天锡局长、北京市药监局赵林副局长、上海市药监局张瑶华副局长及北京、上海及解放军ADR中心、国家药监局信息中心、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领导、专家及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01,12(8)
本刊讯2001年7月16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正式开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李少丽主任主持了开通仪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邵明立出席了开通仪式 ,并点击网络为开通剪彩。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第1批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联点互通机构 ,实现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实时报告与信息传输。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 ,由该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3.
在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即将实施前夕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正式开通。 2 0 0 1年 7月 16日下午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举行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开通仪式”。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李少丽主任主持了开通仪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邵明立出席了开通仪式 ,并点击网络为开通剪彩。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第一批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联点互通机构 ,实现与国家药品不良…  相似文献   

4.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效性是其使用价值。但由于科技水平。认知因素等的局限,使得人们在利用其有效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承载其带来的不良反应(ADR)。自1999年11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颁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以来,我国的ADR监测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新阶段。2004年3月4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5.
李泮海  冯巧巧 《中国药事》2012,26(3):261-263
目的 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结合对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机遇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监测网络,加强报告质量控制,提高分析评价水平,促进监测工作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11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颁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以来,我国的ADR监测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新阶段,2004年3月4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实行了“强制性报告系统”,开展此项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药品使用安全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现将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2001年7月16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正式开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李少丽主任主持了开通仪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邵明立出席了开通仪式,并点击网络为开通剪彩。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第1批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联点互通机构,实现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实时报告与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有效办法,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方法: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制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与申报流程,加强宣传,加大培训力度,给临床科室定指标,执行可疑就报的原则,编印药品不良反应知识问答,监测员与临床药师直接参与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报表填写及制订奖惩措施.结果:措施出台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大幅增加.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日常医疗工作的一部分,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该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9.
王炜 《上海医药》2001,22(8):344-344
上海市药品监管局和上海市卫生局于 2 0 0 1年 6月 2 8日联合召开了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会议。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贯彻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国家药品监管局、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进一步转变观念 ,提高对依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部署上海近期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工作 ,启动上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的安全、有效。上海市药品监管局王龙兴局长主持大…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决定 ,加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网络的建设工作 ,加强远程网络的技术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成立以来 ,一直很重视ADR的信息化建设 ,提出了“ADR监测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方针 ,以及国家ADR监测信息网络系统的三期建设目  相似文献   

11.
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1172-1173
目的:探讨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加深对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目的的认识,结合药师工作的核心和宗旨,提供药学服务.结果:充分发挥药师专业特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水平.结论: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决定 ,加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网络的建设工作 ,加强远程网络的技术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成立以来 ,一直很重视ADR的信息化建设 ,提出了“ADR监测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方针 ,以及国家ADR监测信息网络系统的三期建设目标。2001年7月 ,国家ADR监测中心局域网正式开通。2001年 ,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量是前10年总数的2倍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ADR监测工作还任重道远。目前 ,包括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在内 ,全国已有23个ADR监测中心。据国家ADR监测中心负责…  相似文献   

13.
增加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不断加强,促进药品监管工作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明确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职责,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在此基础上,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建立了各级各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机构,形成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网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质量明显提高.笔者是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管人员,对此深有感触.但同时也感到,我们目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不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应用上,同发达国家相比,与合理用药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ADR)系统中最重要的节点就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其自身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并且相关药品监测标准和不良反应监测标准较为落后.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构建形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晟  李林泉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114-116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4日,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颁布.新《办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主体之一的医疗机构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旨在结合新《办法》,探讨医疗机构在现今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形式下如何做好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桂梅  王敏 《齐鲁药事》2005,24(8):457-458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是百姓用药的重要屏障。为提高全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水平,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我局在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李雯 《中国药事》2004,18(7):403-404
1999年,国家药监局与卫生部联合印发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2001年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第71条也明确规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这一系列办法、法规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各大城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量与质量正在逐年增长和提高.然而,对于偏远山区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来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仍是一个新生事物,施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以至于我区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停滞不前,至今报告数为零.  相似文献   

19.
重点介绍瑞典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机构、职责、法规、报告程序以及报告信息的处理.旨在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只读光盘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訾梅程经华(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0001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包括:ADR监测、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和药物情报咨询等几个方面。从我中心实际工作中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医药情报是密不可分的,为此我中心引进了光盘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