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F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术后X线片检查和临床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检查。结果:3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咬合关系均恢复到伤前的状况,术后张口度≥37min,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术后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手术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部骨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颖  姚晨  戴中华  李铖 《口腔医学》2007,27(10):558-559
目的总结采用半冠状切口联合口内龈颊沟切口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1/3骨折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自2006年2月—2007年3月间应用半冠状切口联合口内龈颊沟切口以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面中1/3骨折3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根据X线片、CT三维重建图像、面部形态及咬合功能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30例患者术后创口全部I期愈合。面部形态及咬合功能恢复良好。X线片、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骨折端愈合良好,骨折断端及钛板均无移位。结论经半冠状切口联合口内龈颊沟切口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1/3骨折稳固性良好,感染率低,效果确切,是治疗面中1/3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在眶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眶骨骨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复视、限制性斜视等症状,全部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果:18例患者手术后伤口均无感染,16例复视、限制性斜视等症状消失,2例上述症状好转。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在眶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骨钩、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复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或三维CT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手术取眉弓外、下睑结膜内及同侧上颌磨牙区前庭沟切口,配合提骨钩行三维复位后,分别用小型钛板进行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3点的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颧面部外形满意,张口度正常,无复视、眼睑外翻、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配合提骨钩可减少手术损伤,并能达到骨折三维复位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髁状突颈部骨折后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髁状突颈部骨折病例行切开复位术用微型钛板做坚固内固定。结果 28例经微型钛板固定后1-3年观察有效率达91%。讨论 用微型钛板作髁状突颈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颧骨复合体骨折95例坚强内固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应用微型钝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1-01—2007-07间,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眶颧上颌骨复合骨折9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95例中93例软组织创口I期愈合。CT及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良好,所有微型钛板无移位,螺钉无松脱等异常。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骨折固定效果确切,操作简易,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颧弓上缘微型切口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运用。方法采用颧弓上缘微型切口联合颌面部局部微型切口,并以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的患者48例。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个月、半年复诊,绝大多数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选择在颧弓上缘面神经走行的"危险区"以外的区域做平行面神经分支的微型皮肤切口,联合颌面部局部微型切口,并以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对患者手术创伤小,路径短,避免头皮冠状切口所遗留的副反应,并能有效恢复颧弓外形及开口功能,符合微创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8.
髁突骨折2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髁突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18例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10例选择自后下颌下切口,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28例患者,26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张口度3月复查28~30mm,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微钛板坚强内固定能精确复位,短期内可行使下颌功能,减轻了患者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皮半冠状切口结合钛板坚强内固定早期治疗颧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2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加眶下小切口下完成骨折复位及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头皮半冠状切口结合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安全及固定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颧骨复合体骨折经冠状切口进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切口进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 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 ,经冠状切口进路作开放整复加自钻螺钉微型钛板坚强固定手术。结果 :冠状切口术野清楚 ;骨折复位快、对位精确 ;切口隐蔽 ,无明显疤痕 ;微型钛板内固定 ,自钻螺钉使用 ,提高了手术精度 ;疗效优良率达 93 .3 %。结论 :冠状切口径路同时配合自钻螺钉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适宜于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大于30°~45°、下颌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m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颌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3~6个月复诊,检查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面型对称,开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1周颌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示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患者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进行翼外肌-髁突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方法:对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2例髁突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仔细记录面形、张口受限、面神经损伤及殆关系紊乱情况,手术前后X线曲面断层片对照骨折复位与愈合殆状况。结果:髁突骨折X线复查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4.9%,张口受限3例,错殆1例,钛板断裂1例,面神经暂时性损伤8例。结论:成人髁突骨折明显移位者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位髁状突骨折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方法:选择25例低位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及钛板内固定。结果:全部伤口一期愈合,经观察3~6个月骨折端对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各种手术入路均有其优缺点,解剖面神经入路,尤其对斜线型低位骨折效果更佳,小型钛板内固定效果优于微型钛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行2块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拍摄全景片或三维CT,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钛板及骨折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骨折固位良好;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钛板变形或断裂、骨折移位;2例出现面神经轻度瘫痪,予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3月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1月出现颞颌关节弹响,取出钛板后好转。结论 双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的应急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颏部粉碎性骨折患者急诊时以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固定,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下颌骨运动时出血。术前行颌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然后全麻下行颌骨坚强内固定术,必要时辅以颌间牵引术。结果:17例颏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获得了理想的复位和良好的咬合关系,无窒息、下颌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下颌牙齿,早期对颏部粉碎性骨折行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固定,是及时有效的手段,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是目前诊断和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最佳辅助检查手段,坚强内固定术辅加颌间牵引术是治疗颏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在下颌升支和髁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11例下颌升支和髁颈骨折患者在内镜辅助下,用微型侧壁电钻和螺丝刀,经口内小型钛板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面部皮肤均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1—15个月复查曲面断层X线片或螺旋CT三维重建,下颌骨骨折对位良好,10例恢复正常咬合关系,1例前牙轻度开猞,2例多处骨折患者术后轻度张口受限。结论在内镜辅助下行下颌升支和髁颈骨折内固定,可以避免损伤面神经,并避免遗留颌面部皮肤瘢痕,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治疗髁颈及髁突基底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21侧)髁颈及髁突基底部骨折患者选择穿腮腺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5例患者,21例侧髁突骨折行手术治疗。19例侧髁突骨折选择2块接骨板固定,2例侧选择1块接骨板固定。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复查全口曲面断层片或三维CT示骨折断端对位良好。除1例患侧后牙暂时性轻度开外,所有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张口度32~45mm(平均38mm)。3例侧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永久性面瘫。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涎瘘、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相对于髁突骨折的颌后及颌下入路,穿腮腺入路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容易暴露,可直视下完成骨折复位固定,是治疗髁颈和髁突基底部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the internal orbit before and after reduction of 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 (ZMC) fractures when treated without internal orbital reconstruction.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s in 65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ZMC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by reduction of the ZMC complex without internal orbital reconstruction.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internal orbital defects, orbital soft tissue displacement, and orbital volume were assessed in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T scans. RESULTS: Reduction in the ZMC fractures was considered ideal in 58 of the 65 patients. Only minor malpositions occurred in the remaining 7 patients. The size of the internal orbital defects increased slightly with ZMC reduction but the internal orbital fractures were realigned, and few had increases in orbital volume or soft tissue sagging into the sinuses. Examination of follow-up CT scans in several patients taken weeks to months later showed that the residual defects became smaller and that none of these patients had an increase in orbital volume or soft tissue sagging. 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CT scan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amount of internal orbital disruption for purposes of developing a treatment plan in patients with ZMC fractures. When there is minimal or no soft tissue herniation and minimal disruption of the internal orbit, ZMC reduction is adequat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髁突中低位骨折病例施行开放复位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前后张口度、面神经损伤及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及术后颞颌关节功能状况,手术前后全颌曲面断层片及CT对比骨折复位与愈合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张口度均>3 cm,咬合关系良好.关节区疼痛和弹响2例,面神经暂时性损伤4例.影像学检查显示髁突外形良好.结论:髁突中低位骨折明显移位者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髁突颈部骨折时进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术后效果。方法 对髁突颈部骨折出现髁头脱位突破关节囊、髁突和髁突颈下骨折移位成角大于30°~45°、下颌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 mm的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前绕耳轮脚向上后耳颅沟切口,行翼外肌-髁突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方法 治疗。术后1、3、6个月复诊,检查面型、开口度、开口型、牙合关系、咀嚼力、面神经功能,三维CT重建上下颌骨,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月,所有患者面型对称、牙合关系好、开口度均较术前增大;无骨折移位、患侧咀嚼力减弱、8例额纹变浅。3月后,所有病例面型对称、开口度≥3.5 cm、开口型无偏斜、骨折一期愈合、髁突表面未见骨质吸收、面神经瘫痪症状恢复、双侧咬合力对称。6月后观察所有项目同术后3月。结论 髁突骨折经耳屏前后上绕耳轮脚切口,能较好的保护颞下颌关节区相关血管神经;对髁突颈部骨折行翼外肌-髁突解剖结构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在术后3月内可判定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