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国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病期染色体核型及其演变和ber—abl融合基因特点。方法对1193例C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524例CML患者的ber-abl融合基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染色体的检测采用R显带技术,融合基因检测采用RT-PCR技术。结果在所有病例中,Ph染色体阳性(Ph^+)患者占98.07%,Ph^-患者占1.93%。在Ph^+患者中,95.64%为典型Ph染色体阳性,4.36%为变异型Ph染色体阳性。11.88%的典型Ph^+患者发生染色体核型演变。急变期、加速期和慢性期染色体核型演变的发生率分别为49.04%、27.78%及7.94%。在所有典型Ph^+患者中,发生染色体核型演变后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类型为+Ph(14.62%),+8(10.77%)和-21(7.69%)。急变期和加速期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类型为+Ph(28.57%),+8(16.67%)和+19(7.14%);慢性期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为-21(10.26%),+Ph(8.97%)和+8(8.97%)。附加染色体异常联合出现类型以+Ph与+8的联合最多(3.60%)。在所有524例检测过融合基因的标本中,h3a2(+)为54.01%,b2a2(+)为27.67%。结论国内CML患者染色体的核型及演变可能有着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柱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对CML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60CML患者中58例检出费城染色体Ph,阳性率为96.6%.结论 对C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对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芹  王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7):4692-4692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对CML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60CML患者中58例检出费城染色体Ph,阳性率为96.6%。结论对C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对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张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7):1416-1416
1病例报告女,73岁。因皮肤瘀斑伴左肩背部包块半个月于2003-10-23入院。查体:T 36.2℃,左肩背部及腰部大片皮肤瘀斑,左肩背部见一约7 cm×5 cm大小肿块,质软,触痛,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结膜无苍白,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HR 76次/min,A2>P2。肝肋下2 cm,脾肋下8 cm,质中等,无触痛。入院后多次化验血象:WBC(32.5~41.3)×109/L,Hb(128~166)g/L,PLT(264~408)×109/L,N 0.80~0.86,未见幼红、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无异常。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凝四项均正常,B超提示肝脾肿大。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9.2∶1,原粒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05例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衍生9号染色体[der(9)]部分序列的缺失(以下简称缺失)情况,同时探讨该缺失与易位类型及临床预后的联系。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bcr-abl双色双融合DNA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以发现有无der(9)部分序列的缺失,随访患者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105例Ph^+CML患者中,典型Ph染色体易位76例,变异Ph染色体易位29例。16例(15.2%)患者伴有缺失,其中典型Ph染色体易位12例(占典型易位总数的15.8%),变异Ph染色体易位4例(占变异易位总数的13.7%)。变异Ph染色体易位与典型Ph染色体易位患者的缺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伴有缺失的患者中,所有Ph^+中期和间期细胞均伴有缺失,只有伴有5’abl和3’bcr同时缺失的3例患者同时存在单纯5’abl或3’bcr缺失的间期细胞杂合。伴有缺失的患者同不伴有缺失的患者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表明,伴有缺失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4个月)比不伴有缺失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76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r(9)缺失在我们研究的Ph^+CML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6.该类患者中位生存期较短.提示它是一个不良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Boma病病毒的感染率情况,分析Boma病病毒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选取2004-01/2005-0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符合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及遗传学分型诊断标准的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确诊患者,另以30例健康自愿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均取10mL外周枸橼酸二钠抗凝血,采用Ficoll-conray液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RNA,随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A260,A280值,计算RNA浓度。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RNA完整性检测,建立Boma病病毒P24阳性定量标准曲线。随机抽取一浓度质粒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采用荧光定量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NA中Boma病病毒P24基因片段。 结果:①5个梯度阳性模板定量扩增后均呈典型的S形,起始模板浓度与循环阈值相关系数达0.99969,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质粒PCR产物克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列数据库中调出Boma病病毒的第二开放阅读框(ORFII)区P24序列一致,确定扩增成功。②4份样本电泳后可见28s,18s两条清晰的条带和稍欠清晰的5s条带。A260/A280值分别为1.825,1.946,1.833,1.895,均在1.8以上。RNA浓度分别为0.584,0.872,0.416,0.524mg/L。RNA的提取质量达到聚合酶链反应要求。③电泳条带清晰,反转录及第1轮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成功。④第2轮聚合酶链反应阳性模板扩增荧光呈典型的S形,说明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成功,起始模板浓度与循环阈值相关系数达0.99以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oma病病毒P24基因片段与正常对照者的阳性率均为0%,无差异。 结论:本实验不支持Boma病病毒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采用核型分析、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I—FISH3种检测方法,对3例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提示CML可能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核型分析均未发现Ph染色体和其他异常,PCR也均为阴性结果,而I—FISH测得3名患者骨髓中含融合基因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9.0%、71.8%、33.7%,远高于阳性判断值。结论对于仅发生小片断易位或不产生主要bcr/abl融合基因型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I—FISH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及染色体特征。方法:对8例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粒系病态造血明显,3例有多系发育异常。异常核型检出率50%,累及的染色体异常有+8、inv(3)(p26q23)以及12p、20q、9q和13q的缺失。结论: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谱广,无复杂和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FISH)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复杂核型异常(CCA)的价值。方法 应用M—FISH技术对26例常规细胞遗传学(CC)分析显示CCA的CML—BC患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除标准t(9;22)(q34;q11)外,通过M—FISH技术共检出69种结构异常,其中10种为平衡易位,59种为不平衡易位,不平衡易位包括1种插入、6种缺失及52种易位及衍生染色体;另外还检出23种数目异常。26例CML—BC患者中所有染色体均涉及异常,除标准t(9;22)外异常最多涉及的染色体是17号、2号、8号及16号。1例标本M—FISH未检出CCA,6例标本检出了CC分析未发现的异常核型。M—FISH明确了16种CC分析未确定的异常,纠正了5种CC分析识别错误的异常,还发现了CC分析未检出的35种染色体易位,其中der(9)t(16;6;9;22)和der(18)t(16;18;19)在既往文献中未见报道。结论 对伴有CCA的CML—BC以M—FISH技术可以发现和纠正CC分析漏检及误检的染色体异常。伴有CCA的CML—BC与CML常见的附加异常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RQ PCR)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bcr/ablP210融合基因转录本,评价其在CML诊断和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设计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RQ PCR法对b3a2和ABL阳性模板进行扩增,并检测22例CML患者bcr/ablP210转录本含量。结果 RQ PCR法最低可检测到 10个拷贝 /μl的阳性模板,但重复性较差,而 108 ~102 拷贝 /μl的重复性良好,正常对照无扩增信号。19例初诊CML患者bcr/ablP210转录本绝对含量为 1. 42×102 ~2. 24×105拷贝 /50ng(中位数量 3. 06×104 拷贝 /50ng),ABL纠正后的相对含量为 3% ~687% (中位数 147% )。2例患者骨髓移植后bcr/ablP210转录本下降, 1例患者由慢性期进展为加速期时含量显著增高。结论 RQ PCR方法敏感、可靠,可用于CML患者的诊断和MRD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不同时期骨髓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6、IL-10及干扰素-γ(INF-γ)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0例CML慢性期(CML-CP)、21例加速期(CML-AP)、15例急变期(CMLBP),经治疗后缓解患者42例、未缓解患者7例的骨髓液中IL-1β、IL-2、IL-4、IL-6、IL-10及INF-γ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ML各组患者INF-γ、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β、IL-4、IL-6、IL-10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进展,INF-γ、IL-2水平逐渐降低,即CML-BPCML-APCML-CP,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4、IL-6、IL-10逐渐增高,即CML-BPCML-APCML-C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后,INF-γ、IL-2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IL-1β、IL-4、IL-6、IL-10有所降低,同样也高于CML-CP(P0.05);未缓解组IL-1β、IL-4、IL-6、IL-10及IL-2、INF-γ与急变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ML患者骨髓微环境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对CML的发生、发展及与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检测CML骨髓IL-1β、IL-2、IL-6、IL-10及INF-γ水平有望为CML患者免疫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螺旋酶抗原基因(HAG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的表达状况和临床意义。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AML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AGE cDNA的表达。结果表明:74例AML患者中11例(14.8%)存在HAGE过表达(117.12%-9842.70%,中位434.96%);HAGE过表达患者年龄显著高于HAGE阴性者(中位年龄分别为67和45岁,p=0.001)。HAGE表达在单核细胞亚型AML(M4和M5,7/20,35.0%)中明显高于其它亚型AML(4/54,7.4%)(p=0.007)。28例核型正常的AML患者中8例(28.6%)呈HAGE过表达,而40例核型异常的AML中仅3例(7.5%)存在HAGE表达(p=0.041)。9/26例(34.6%)CML患者存在HAGE过表达,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中HAGE表达率(4/4,100%)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5/22,22.7%)(p=0.008)。结论:HAGE cDNA表达与AML单核细胞亚型类别相关,且与CML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Sk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及其与p27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CML细胞中Skp2和p27蛋白水平及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CML细胞Skp2蛋白表达增高(14.3%±2.9%),与正常对照(8.6%±0.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ML细胞中Skp2蛋白和p27蛋白呈负相关(r=-0.75,P=0.001).但RT-PCR结果显示,Skp2蛋白过度表达的CML细胞中p27 mRNA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Skp2在调控p27蛋白表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kp2表达异常可能与CML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t(8;21)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将2001年以来应用双色双融合AML1/ETO基因探针进行FISH检测的70例白血病患者,分为未治疗组和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核型、FISH及部分RT-PCR结果,对核型结果有疑问的患者再应用显带后连续进行中期FISH方法予以确定。结果 未治疗组共42例,经FISH补充检测确诊30例为t(8;21)患者,其中2例患者核型分析未检出t(8;21)和1例RT-PCR结果阴性患者FISH检测结果均为阳性;6例复杂易位患者通过显带后连续中期FISH检测不仅确定AML1/ETO融合基因的存在,同时精确定位。治疗组共28例,为已确诊的t(8;21)白血病患者。3例患者核型分析结果正常或非t(8;21),FISH检测结果阳性。2例通过FISH监测到复发。结论 双色FISH技术是一种敏感、精确的t(8;21)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工具,可精确定位复杂核型,因而是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bcr/abl融合基因,协助临床诊断。方法 联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Northem杂交和巢式RT—PCR技术。结果 在16例被检测的CML患中,有3例两种方法的结果不一致,经Northem杂交验证发现,RT—PCR较FISH更敏感,但存在假阳性;另外,FISH较容易检测到bcr/abl融合的少见类型,而巢式RT—PCR需要同时设计多对特殊引物,否则极易漏诊。结论 联合应用FISH和巢式RT—PCR技术检测CML bcr/abl融合基因可以优势互补,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更适合于临床诊断、疗效判定以及对微量残留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病情进展和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了9例CML患者初诊时、治疗前后以及其中4例患者从慢性期向急变期转变过程中的血清VEGF水平。结果:在9例初诊的CML患者中,慢性期组、加速/急变期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而加速/急变期组又高于慢性期组;对其中4患者动态观察发现,随着病情从慢性期向加速期、急变期进展,其VEGF水平也逐渐升高;CML患者经治疗并取得近期疗效后,其VEGF水平明显下降,而无效组却无变化。结论:C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病情进展、近期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监测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骨髓涂片及血细胞分析仪等技术检测了68例AML患者(急性期36例、缓解期32例)、30名健康对照者、AML细胞系Kasumi-1和THP-1中SALL4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与骨髓原始细胞数、外周血WBC、未染色大细胞(LUC)计数及骨髓白血病免疫表型CD34表达率的关系.动态观察5例AML患者化疗前后3个时间点(化疗前急性期、治疗中第2~3周、化疗后缓解期)SALL4的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期AML患者SALLA表达水平[69.01(17.20~120.28)]是缓解期AML患者SALL4表达水平[2.64(1.35~5.41)]的26倍,是健康对照组SALL4表达水平[1.14(0.50~1.62)]的61倍(Z=-6.48、-6.83,P均<0.01);缓解期AML患者SALL4表达水平是健康对照组的2.3倍(Z=-3.61,P<0.01).动态观察5例AML患者,SALL4基因表达水平随着治疗和病情缓解呈下降趋势,化疗前急性期、化疗中第2~3周和化疗后缓解期SALLA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79.74(33.76~89.09)、7.19(5.97~20.21)和3.40(1.44~15.53).骨髓原始细胞数增高组、LUC计数增高组及CD34表达率增高组中SALL4表达水平分别为33.82(16.00~144.01)、30.70(23.75~72.50)、56.25(23.79~153.81),高于相应正常组的2.74(1.59~5.13)、5.71(2.52~22.40)、20.82(14.03~5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4、-2.18、-3.66,P<0.01或<0.05);外周血WBC计数增高组SALL4表达水平为89.26(23.75~154.34),高于相应的WBC计数正常组的3.86(2.03~6.01)和WBC计数减低组的6.66(2.51~1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1、-4.21,P均<0.01);SALL4表达率与骨髓原始细胞数以及外周血WBC计数呈正相关(r=0.45、0.40,P均<0.01).结论 成功建立了人SALL4基因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SALL4表达有望成为监测AML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CML干细胞被认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并最终急变的根源,目前尚缺乏稳定的动物模型证明CML干细胞的存在。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CML裸鼠模型,探讨人CML细胞在BABL/c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行为,并使CML干细胞在裸鼠体内富集成为可能。对4至6周龄的BALB/c裸鼠进行切脾(splenectomy,S),环磷酰胺腹腔注射(cytoxa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C)及全身亚致死剂量照射(sublethal irradiation,I)等预处理(SCI)后,经尾静脉接种(5-8)×10^7个人CML慢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对4至6周龄的BALB/c裸鼠进行全身致死剂量照射(lethal irradiation)后,经尾静脉接种5×10^6同源裸鼠骨髓细胞和(5-8)×10^7个人CML慢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应用RT-PCR、塑胶包埋病理切片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检测裸鼠各脏器及骨髓中人CML细胞浸润情况,并比较两种建模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CML细胞能浸润至经SCI预处理的裸鼠骨髓体内,但目前成功率还很低,仅为通过BABL/c裸鼠建立人CML动物模型的一个开端。而经致死剂量预处理裸鼠,CML细胞未能浸润至骨髓。结论:人CML慢性期白血病细胞能在经SCI预处理的裸鼠体内形成白血病,为建立CML动物模型寻找到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