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便呈清稀,甚至如水样,谓之泄泻. 本证在<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泻、久食泻、注泄等,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为"泄泻".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署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都离不开"泄泻"的字样.<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优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  相似文献   

2.
泄泻之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夏秋较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泻出水样便。祖国医学对此病认识较早,《内经》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之称。《丹召玉案》说:“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为泄泻”。泄泻致病之因,本乎脾胃功能失调,如《景岳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泄泻的论述,如“湿盛则濡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肾者胃之关”“肺脉……小甚为泄”,这些论述阐释了泄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湿邪致泄的理论在中医理论形成的较早阶段便被认识到,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发展与充实,“无湿不成泄”成为泄泻诊疗的核心理论,其载于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著《医宗必读·泄泻》,是中医理论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泄泻病机的总结性认识。该文系统整理了“无湿不成泄”的内容,对“无湿不成泄”的理论渊源、致泄之湿的内涵、因湿致泄的病机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微。泄泻以湿邪为枢机,许多治疗泄泻的经典名方如参苓白术散、四苓散、升阳除湿汤、葛根芩连汤、四神丸等组方立意重视祛湿法的应用,古今名家在从湿论治泄泻的具体临床实践中也留下了重要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结合现代社会疾病谱的变化,如今泄泻发生的病因病机愈加复杂,湿邪致泄、湿邪致病也将对疾病防治发挥更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韩碧群 《海南医学》1995,6(1):50-51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类质据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下水样而言。古有将大便清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者称为泻。现在临床上统称为泄泻,泄泻是内科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引起泄泻病因很多,但是脾胃功能失调是泄泻的主要环节。因胃主腐熟水谷,牌上运比精微,如脾胃受病,则水百不能消化吸收,水及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运化.六i而下,以致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2·辨证施护原则2·IL护反护;正护.是泄泻的临床失现和它的本质相~致时.采取逆…  相似文献   

6.
泄泻的辨治     
泄泻是指大便稀,次数增多而言。中医古典《黄帝内经》单称为“泄”。又分别以大便稀薄为“濡泄”,泻下如注为“注泄”,泄下无度为“洞泄”,完谷不化为“飧泄”等。说明病情复杂而为临床所常见。汉唐方书统称为“下利”。宋代以后概称为“泄泻”。 临床所见,因病程长短有新久之分,因体质差异有虚实之别,由病因不同有寒、热、湿、食等症状各异。兹将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泄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它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肠结核等疾患。往往由于迁延日久,身体渐形虚弱,治之颇为困难。笔者多年来治疗了不少慢性泄泻,对该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用药等略有体会。现简介于下,希同道们指正。病因病机 (一)病因重在湿邪,病机不离脾虚慢性泄泻证,早在《内经》、《难经》就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索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又说:“湿胜则濡泻。”“清气  相似文献   

8.
泄泻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的一个病症。大多数人对“泄”与“泻”都相提并论。笔者认为“泄”与“泻”则有待区别辩治,即粪出少而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还应根据发病的机因辩证分型,才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近年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戴思恭论治泄泻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戴思恭对泄泻病因病机、治法的阐述,总结戴思恭治疗泄泻的心得。[结果]戴思恭将对泄泻的治法归纳为“宜汗解”“宜下而保安”“宣化而得安”“补养而愈”“调和脾湿”“升举而安”“燥湿而后除”“寒凉而愈”等,用之临床效佳。[结论]戴恩恭结合前人对泄泻的论述,并在师承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治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突破前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思维,提出“泄泻从湿治有多法”的观点,给后人提供了更开阔的治疗泄泻的思路,对泄泻的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相似文献   

11.
郭秀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82-3083
小儿腹泻属中医学"泄泻"的范畴,是儿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相似文献   

12.
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日数十行等症,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发.  相似文献   

13.
所谓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甚至如水样的一种病症。《内经》将“泄”分为:“完谷不化之飨泄,肠垢污积之溏泄,澄清溺白之鹜溏,身重软弱之濡泄,滑脱不禁之滑泄。”泄泻之病,内外因相合而成。外因主责于“湿”,内因由乎“脾”,肝肾肺三脏也与泄泻关系密切。泄泻治则,《证治汇补》有云:“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次则分利下焦,继以风药燥湿,久则升举元气,滑脱不禁,然后涩之。”  相似文献   

14.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泄泻病是小儿常见多发病之一 ,多见于 2岁以下者。发病季受地理环境及气象变化的影响 ,一般一年中发病有两个高峰 ,尤以夏秋季暑湿行令最易发病 ,其他如冬春之风寒 ,亦为导致泄泻的重要原因。泄泻以大便稀便、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其主症 ,其病多由外感六淫 ,内伤乳食 ,损伤脾胃 ,导致运化失常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如治疗失时或治疗不当 ,则可造成阴津枯竭 ,气阳衰惫 ,阴阳两伤 ,甚则危及生命 ;久而不愈 ,则酿成疳积病症 ,严重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和发育。“泄”和“泻”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幼科发挥》亦说 :“泄泻二字 ,亦当辨之 ,泄者 ,谓水…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慢性泄泻颇为多见,病因病机甚为复杂。中医认为,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但也有肝气乘脾及命门火衰、腐熟无权、健运失司所致者。其治疗一般多从健脾固肾入手。但由于患者的体质及病因病机不同,导致慢性泄泻寒热虚实证情错杂。只有精确辨证,在遣方用药上不拘常规,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在临证中用祛瘀、升阳除湿、温通奇经等方法治疗慢性泄泻,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久泻乃为急性泄泻失治、误治迁延而成。古有脾泄、肾泄、滑泄之称,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在数载的临床工作中,从“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着手,以健脾活血法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治疗本病的一点体会提供同道参考指正。 1 脾虚为本,湿瘀为标 《景岳全书·泄泻》篇中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病位在脾胃与小肠,以  相似文献   

18.
慢性腹泻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或下元虚损,使之脾胃运化失常,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内经》明确指出:“胃脉实则胀,虚则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湿盛则濡泻”。故《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论》也曾告戒:“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可见泄泻病机所在当为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而慢性腹泻又与肝肾有关。所以,治疗慢性腹泻,常从肝脾同治和脾肾同治两法入手。  相似文献   

19.
杨老师是河南中医学院附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家训,博览群书、勤于实践。我随师实习数周,见其对泄泻一病辨证施治颇得医道、乃潜心求教,杨老师遂尽述心得。笔者略加整理,就正于同道。一、“遵之经”,历述泄泻病因杨老师遵《内经》“湿胜则濡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难经》“湿多成五泄”及张景岳“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等论述,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将自己对本病的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C)在临床中是一种难治性肠道疾病,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中医属"痢疾""泄泻""肠澼""肠风""脏毒""赤沃""飧泄""便脓血""洞泄"的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实验和临床中对UC研究颇多,在其预防、治疗、调护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从UC中医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和调护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