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疆巴里坤县牧民定居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新疆巴里坤县牧民定居的模式,定居的规模,定居的水平,定居的效果,定居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以及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进一步完善牧民定居工程与效益的建议,为科学、合理的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环境相协调,促进牧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深入细致地研究制定了乌鲁木齐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开发建设方案。定居牧民人均经营饲草料地0.4hm^2,人均年增收3204元,使定居牧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为标准,并且做到水土平衡,合理布局,为乌鲁木齐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在草原生态建设和牧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可解决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草地禁、休牧后牲畜饲草问题;改变牧区传统的放牧方式,实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减轻天然草地放牧压力,改变草地生态环境;为牧民定居工程提供可靠的保障,使牧民安居乐业,提高牧民的生活、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牧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但一直低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这与新疆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战略目标不相协调,牧民增收缓慢有客观原因,也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牧区的整体发展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实现牧区城镇化,强化牧民定居工程,在未来的十年内,使牧民定居点实现“两个百分之百”.积极拓展移民扶贫空间、加速人工草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实现牧区生产经营多元化;高度关注制约牧民增收的不利因素、着力提高牧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使牧民与全社会同步进入小康。  相似文献   

5.
定居牧民经济收入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新疆昌吉州牧民定居带为研究区域,研究牧民经济收入及其制约因素,为牧民同步实现小康目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中段山前平原地带,共有115个牧民定居点.目前,出现了多种定居模式,归纳主要有三种定居模式:初级定居模式,半定居模式和插花定居模式(生态移民).牧民定居后人均收入明显提高,经济收入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不同定居模式牧民经济收入有显著差异,插花定居模式(生态移民)人均收入最高,初级定居模式其次,半定居模式再次分别为:3582元/年、2073元/年和1574元/年.不同定居模式牧民生产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到经济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也是几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牧民长期以游牧方式为主,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传统游牧方式也开始向现代定居畜牧开始转变,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福海县定居牧民收入状况和生产方式对比研究,找出不同生产方式对定居牧民收入的影响,从而分析探讨提高定居牧民收入的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便为政策完善及后续跟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阿合奇县5个典型牧民定居点牧民定居前后的社会效益状况。【方法】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阿克翁库尔村、国营马场博孜塔拉村、哈拉奇乡阿合奇村、阿合奇镇佳朗奇村、色帕巴依乡色帕巴依村等五个乡典型定居村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获得牧民定居前后的社会效益数据,分析牧民定居前后的社会效益变化情况。【结果】阿克翁库尔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53下降至0.36,定居后生活水平从温饱提高到富裕,博孜塔拉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51下降至0.37,定居后生活水平从温饱提高到富裕,阿合奇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46上升至0.48,牧民恩格尔系数与定居前均无显著差异,佳朗奇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42下降至0.41,牧民恩格尔系数与定居前均无显著差异,色帕巴依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46下降至0.28,定居后牧民生活质量从小康提高到最富裕。【结论】阿合奇县牧民定居的社会效益显著,定居牧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新疆阿勒泰市4个典型牧民定居点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状况。【方法】以地处阿勒泰市阿苇滩镇640台地、红墩镇乌勒革村、巴里巴盖乡、北屯市等地的4个典型牧民定居点为调查区,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获得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数据,分析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结果】巴里巴盖乡2817、阿苇滩镇640台地、红墩镇、萨尔胡松乡牧民定居前后总收入及人均收入均有显著(P<0.05)增加。而北屯市定居牧民定居前后总收入及人均收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除了北屯市牧民定居点外,阿勒泰市4个牧民定居点的牧民定居后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牧民逐水草四季游牧历史悠久,谱写了一部民族发展的壮丽画卷,功不可没,走向定居是社会进步的必须趋势。到1998年末,新疆定居牧民已占到牧户总数的70%。各地县都分配牧民一定面积土地从事饲草料、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户均达2.7公顷,形成了草地经营+积极经营+养殖业经营三位一体生产格局。届时,着力推广普及实用技术,指导牧民科学经营草地、耕地和养畜,提高科技含量,使草地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齐头并进,对巩固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边缘盐化低地草甸上定居牧民为对象,就其土地、气候特征及土地利用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认为定居牧民经营土地应以种植多年生豆科牧草为主,只有坚持三元种植结构,才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产生,达到土地高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全疆2个县市4个乡镇8个村80户牧民的入户访谈,及与各级畜牧、草原主管部门的座谈交流,从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几个方面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梳理奖补政策落实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阿勒泰和塔城地区的牧民定居点为试验点,现场调查并随机采集屠宰的牛羊肉样品40份,分别对肉样品进行重金属及违禁添加剂、抗虫剂、抗生素类等兽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为:养殖区生产的畜产品中As、Pb、Hg、Cd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符合国家标准;肉样中未检出违禁添加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且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抗生素类兽药残留也均未检出,符合国家标准。结果表明,牧民定居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符合国家有关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标准,牧民定居后的养殖模式有利于改善民生,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饲草料基地是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及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是牧民定居建设的核心内容.为科学合理的建设高标准的饲草料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提出了做好饲草料地建设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畜牧产业经济联合体集聚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民增收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提升农牧民收入也是党和国家非常关心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新疆伊吾县"现代畜牧产业经济联合体(以下全文简称现代畜牧联合体)"的调查发现,该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在提升农牧民一次收入的同时,可以二次增加农牧民收入,有利于降低产品交易费用、产生规模效益、稳固范围经济效能、减少对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的挫伤,同时有利于形成品牌、便于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两种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案对山区放牧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埋栓法处理后,同期发情率、受胎率均高于二次PG法,差异显著(P<0.05),同时也带来高成本.但从生产成本和农牧民的接受程度来看,二次PG法更容易被农牧民接受,原因是操作简便、时间短、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6.
新疆草地生态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新疆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农牧民的生存和经济发展。加快草地建设和保护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目前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从有效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大人工草地建设的力度和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四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实现草地生态环境-草地资源-畜牧产业-社会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