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动态胃电图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电图表现,探讨FD发病的生理病理机制。方法36例FD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EGEG-8D8型胃肠动力检测仪进行EGG检查,检查时间为餐前0.5h、餐后1h,试餐为标准餐(面包50g,火腿肠100g,水500mL)。结果FD组餐前胃电节律异常率(47.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0.0%)(P<0.05);FD组餐后胃电节律异常率(38.9%)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4.3%)(P<0.05);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率:F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患者的胃电节律紊乱主要表现在餐后功率降低及正常节律百分比下降,提示FD患者可能存在胃肌电活动异常;EGG作为一种无创性胃动力检查方法,可用于FD患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相关已得到公认,但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我们拟从抗Hp治疗对FD患者症状的改善,来探讨抗Hp感染在治疗FD中的意义以及Hp与FD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方法HP阳性的F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HP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周,同时给予心理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或促动力药,根据症状缓解或复发情况用药,亦同时给予心理支持治疗。治疗组停药后4周复查HP。治疗前对所有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及随访1年后的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40例HP根除者34例(85.0%),HP根除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未根除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根除者与对照组治疗后1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HP能明显改善FD的症状,且治疗费用较持续或间断服用PPI或促动力药明显降低,但却能取得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门诊2274例病人进行统计,功能性消化不良占45%,对这一地区的多发病进行既往治疗回顾的研究评估,有助于为FD病人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本文研究表明;本地区的FD的运动障碍型最多见,既往治疗效果平平,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可能是在诊治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关。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消化科常见疾病,FD以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医疗耗费高等困扰着广大医师和患者,其发病机制也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胃肠动力障碍,神经、精神因素等。而自从上世纪80年代发现并证实Hp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有关后,Hp和FD的关系也得到大量研究,但一直未能得出肯定的结论。近年,国外又有大量新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etionaldyspepsia,FD)是指有:早饱、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烧灼感或上腹痛等症状,经各种检查排除引起上述表现的器质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006年于罗马发布的国际胃肠病学会委员会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作了以下定义,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 dyspepsia,FD)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的差异,以及抗Hp治疗后各型FD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以此探讨Hp与FD各型的关系.方法 725例FD并因诊断有Hp感染,给予一个疗程的抗菌治疗,问卷询问患者治疗前及停药后1个月和6个月后的症状及其变化,并评价其症状改善程度(程度分为:明显改善,一般改善,无变化,复发).~(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Hp感染状况.结果 FD四型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溃疡样型、动力障碍型、混合型抗Hp治疗后1个月Hp根除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一般改善均显著多于Hp未根除者,反流样型也有类似表现,但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后溃疡样型、动力障碍型、混合型这三型症状改善的Hp根除者大多数症状继续得到改善,只有7.1%、15.2%和10.8%的患者出现症状复发,而反流样型症状复发率达32.0%,它们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Hp可能是FD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尤其与溃疡样型、动力障碍型、混合型关系密切.抗Hp感染是治疗Hp阳性FD(反流样型除外)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由多种因素所致。现已公认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胃肠运动障碍、胃酸分泌异常、内脏感知过敏、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近年来,心理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精神状态(焦虑或抑郁)在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消化不良患者较健康人有更多的神经质、焦虑和抑郁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FD入选患者随机分为HP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雷贝拉唑、复方阿嗪米特、多潘立酮治疗,HP治疗组同时给予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联根除HP治疗,疗程2周,治疗结束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给予根除HP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收治的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消化科治疗,研究组加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疗程28d。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常规药物疗效更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帕罗西汀、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疗效。 方法 5 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8例予以西沙必利 5mg ,3次 /d ,帕罗西汀 2 0mg ,1次 /d。B组 2 8例予以西沙必利 5mg ,3次 /d ,疗程均为四周。 结果 A组显效率 5 3 6 % ,有效率 35 7% ,总有效率 89 3%。B组显效率 2 1 4 % ,有效率39 3% ,总有效率 6 0 7%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帕罗西汀、西沙必利联合治疗FD优于单用西沙必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功能新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联用博乐欣治疗,疗程4周,采用CG I、及HAMD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在第4周末CG I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常伴有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等心理障碍.而心理干预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且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对其也有明显的疗效.因此,就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及其目前的精神心理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功能障碍性胃肠病(FGIDS)的一种,是临床消化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据西方和我国统计资料表明,FD的发病率为20%~40%[1],FGIDS的罗马Ⅲ标准将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C)和上腹痛综合征(EPS)两个亚型[2].传统的治疗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阻滞剂(H2RA)和促胃肠动力药.其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目前研究来看,心理因素对FD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加用抗焦虑、抗抑郁药及心理因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3].我们对确诊FD的256例高中学生,采取H2RA促胃肠动力药及抗焦虑抑郁药联合治疗的方法,在症状缓解上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国内统计哟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西方国家患病率高达20%~40%。根据近年对FD患者胃肠测压、胃排空以及胃电图等研究表明,FD在空腹、餐后均存在着胃肠运动的异常及排空障碍,提示F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胃动力异常有关。我们对138例FD患者及21例健康人运用WDL-2000型胃动力诊断仪于空腹及餐后测定胃窦的运动节律和强度,借以观察胃窦动力的变化,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2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60例根据个体化原则给予抗抑郁、促胃动力及中药治疗,治疗组362例在个体化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疗程均为1周,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275例,总有效率76.0%,对照组有效172例,总有效率4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治疗时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MALT淋巴瘤的病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尚存争议,调查FD中HP的感染率及清除HP对FD症状有无改善,从而探讨HP感染与FD的相关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改善。方法 98例Hp阳性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三联根除Hp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餐后饱胀不适、上腹部疼痛及上腹部烧灼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早饱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p阳性的FD患者采取个体化联合抗H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0):3020-3021
目的 探讨Hp感染与FD的关系及根除HP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138例FD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促胃动力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Hp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Hp的根除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的1个月、6个月复查Hp根除率,治疗组患者2次复查后的根除率均为86.96%(60 69),对照组患者2次复查后的根除率均为0;治疗组的治愈+显效为86.95%,对照组为52.17%(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有密切关系,采用抗Hp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相关性。方法128例HP阳性的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莫沙比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治疗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疗程为10~14 d。4周后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FD亚型观察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HP感染治疗,对合并HP感染的FD患者,两种亚型皆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推荐对感染HP的FD患者行抗HP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