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寿叠  董幼祺 《西部医学》2014,45(1):20-21
<正>董幼祺教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中医儿科泰斗董廷瑶之孙,为闻名全国的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幼时即侍诊于祖父左右,颇得董老真传。临床上以"推理论病,推理论治"作为指导思想,并运用董氏儿科的独特经验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用药配伍精当,屡起沉疴。热性惊厥(FC)是指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正常,没有明确颅内感染及无热惊厥史而出现的惊厥现象,是儿科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急症[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  相似文献   

2.
冉海燕 《西部医学》2014,45(1):62-64
<正>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损伤性的脑功能检测技术,在数据扫描时参与者不需要执行任何复杂的认知任务,只需保持全身放松、头脑清醒的状态,已被广泛应用到人脑器官水平的针刺效应及机制研究中。在临床上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显著,但是针灸治疗脑梗死起效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利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脑梗病人静息态下脑活动的异常模式,以及针灸治疗对患者静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学的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1]。《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内经》的这几段文字,简单明了的阐述了"黄疸"的临床具体表现和诊断主要依据:目黄,小便黄,身黄,而目黄是必须具备的。其中"安卧"  相似文献   

4.
李崇超 《西部医学》2014,45(4):55-56
<正>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辨证方法。现在中医诊断学的辨证部分,大体可以分为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经络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是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理"法"方"药"步骤的体现。但是很多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并非是完全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的,反而可能是根据病人的综合情况,首先想到的是对应的方,因此也就形成了方剂辨证这样的一个辨证模式。在临床上的方剂  相似文献   

5.
石忠 《西部医学》2014,45(1):44-44,46
<正>根据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类于"颤振"、"颤证"等范畴;病位在筋,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笔者从多年临床实践中感悟到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是其基本病机。正如《类证治裁》谓:"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肝风震动也。"提示本病主病在肝,临床工作中若能掌握此点,便能起到执简驭繁之用。  相似文献   

6.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反复上腹胀痛,早饱,嗳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恶心等[1],起病多缓慢,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病程超过半年,患者多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我国的调查资料[1]显示,FD占胃肠病专科门诊的50%。西药治疗可改善症状,但较难治愈。本病属中医学"痞满"、  相似文献   

7.
黄涛  李新健 《西部医学》2014,45(1):28-29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artey type,CSA)系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该型颈椎病发病率高,约占颈椎病的1/4,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本院门诊应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琳  陈凌琦  吴毅锋  高远  杨朝阳  李灿东 《西部医学》2014,45(4):59-59,63
<正>近观《伤寒论》条文,发现其中多有"不可"之言,言其不可发汗、不可吐下,想必言其不可者,定是时人所易误之处,而仲师之所以警醒后人者!盖六经之中,少阳外邻太阳,内接阳明,为表里之间,寒热之中,故为半表半里。少阳为枢,邪在少阳者,既可出转太阳而解,亦可内转阳明生变,变化多端,内外相连,因而更易误诊。而所谓的误诊,即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本质所做的错误判断,或因此而导致误治。误诊误治既不利于患者的  相似文献   

9.
陈仰东 《西部医学》2014,45(1):18-19
<正>周来兴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三批和福建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主任从事中医50多年,精于理论,勤于临床,对内科疾病尤其脾胃病多有建树,其临床辨治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与脾胃学说在治病中的作用。著有《蔡友敬医案》、《骆安邦论医集》、《周来兴医学文集》、《疑难病症临床经验》、《佛手茶养生》。笔者有幸跟随周来兴老师临床,并得到指导启迪,受益匪浅,现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特点略作浅述。1妙用经方,重于辨证周老师对中医经典有较深的研究,对在古今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1 d 1剂,分2次口服,同时给予康复新液50 mL加入生理盐水150 mL中灌肠,每晚1次;对照组单独口服美沙拉嗪1.0 g,4次/d。2组均连续治疗30 d,治疗结束后复查结肠镜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及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康复新液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儿科俗称"哑科",问而知之,医之工也,而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信。小儿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和治疗用药的效果。"小儿所禀,全习父母之余,以长形质(《仁斋小儿方论》)",杨士瀛医论:"小儿所禀形质寿命长短者,全在乎精血,二者和而有妊,在母之胎中十月而生"。小儿的体质禀受于父母,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确定了小儿体质的"基调",《灵枢·本藏》:"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偏颇者;六腑者,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  相似文献   

12.
张福明 《西部医学》2014,45(4):15-17
目的观察在胰岛素及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在胰岛素降糖和甲钴胺、维生素B1营养神经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口服,对照组予静滴硫辛酸注射液,观察2组TCSS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TCSS评分、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四逆汤组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明确指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而中医理论认为支气管哮喘属"哮证"范畴,多因宿痰伏肺,感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肺气上逆,肺失宣降,痰随气动,故至痰鸣如吼,  相似文献   

14.
魏海英 《西部医学》2014,45(4):34-35
<正>马文红老师是绵阳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幼承家学,从事儿科临床与科研工作近40载,学验俱丰,医术精湛,擅长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以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本病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引  相似文献   

15.
刘晓亚  房丹  刘维 《西部医学》2014,45(1):14-15
<正>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笔者应用针刺联合经验方清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SS患者均来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门诊病人,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5例,女25例;年龄2857岁,平均(35±12)岁;病程1848个月,平均(23.3±14.5)个月。对照组中男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经促孕丸在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性不孕症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瘀血阻滞)按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调经促孕丸口服,观察2组排卵、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流产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排卵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HCG注射日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妊娠率明显提高(P<0.05),而流产率有所降低(P<0.05),临床疗效明显提高(P<0.05)。结论调经促孕丸可有效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中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吴学梅  黄浩 《西部医学》2014,45(1):21-22
<正>黄荣宗教授从医执教数十年,学验俱丰,不仅善治胃病,对一些妇科病的治疗也有独特的方法。我们将跟随老师临证所得整理成文,以资领悟黄教授治疗妇科病的妙法良方。1子宫腺肌症[例1]患者张某,38岁,已婚。患者病发多年,经省市医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症"。并用西药治疗多时,病情时止时发,终未见明显疗效,于2011年3月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时辰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重瓣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var.Plena D.Don.,其根(或带有少量根茎)在福安民间供药用。据《福安畲医畲药》记载,其性温,味辛,具有通行十二经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理气通便,解毒等功效[1],是颇具地方特色的一味民族药。据考证其最早是以"铁线牡丹"之名收载于《滇南本草》[2],但《滇南本草》中所述之功效与《福安畲医畲药》中的功效并不完全相同。近年来,该药不  相似文献   

19.
《疡科心得集》为现今临床使用价值较高的中医外科参考书籍,初刊于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为清代名医高秉钧(公元1755~1829年)所著。高氏字锦庭,号心得,锡山(今江苏无锡)人,其学术思想被尊称为中医外科"心得派"。高氏具有三十余年中医外科临证经验,对于《灵枢》、《素问》研究颇深,且博通经方,洞晓脉理;指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病与内因的关系;强调"外科必从内治",重视内外治相结合[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和中针法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疏肝和中针法组)33例、西药组(莫沙必利组)28例、针药组(疏肝和中针法+莫沙必利组)30例,比较3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均能改善FDI(P<0.05),针药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复发率高于针刺组及针药组(P<0.05),针刺组与针药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药并治是一种高效、无不良反应、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