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的机理。温病毒邪侵犯人体所激起的异常反应,影响或破坏了机体阴阳、气血的生理功能——动态平衡而发病。其发展过程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卫、气、营、血和“三焦”及所属脏腑方面。由于病邪先后侵犯的部位不同,发展变化不同,其在卫气营血、三焦及所属脏腑之间的病理变化、证候特征也各异,因此,对温病的辨别,就是以卫气营血、三焦的因邪致病而出现的临床证候特征为依据。所以温病学中卫气营血、三焦  相似文献   

2.
<正> 二、三焦三焦这一学说,作为温病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根据《内经》、《难经》对其部位(上焦—胃上口以上;中焦—胃中脘;下焦—当膀胱上口)和生理功能(包括气、液的生化治理、滋养、排泄及其动态平衡)的论说,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与其发生发展规律,用以论述温病的机理。即:湿热类病的热变最速、易于化燥伤津,湿热类病的湿阻气机,湿郁难化,湿与热搏等直接形响或破坏“三焦”—气液运行的动态平衡及所属脏腑功能。阐述温热或湿热毒邪在病变过程中“由上及下”、“由浅  相似文献   

3.
<正> 五、辨温病的发热(一)温病辨发热的意义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阳气与阴液的相互依存和制约的作用,阴阳协调,故身热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阳热增多或热少外泄,阴阳就失去原有的动态平衡,在主觉或他觉上感到身热异常,便是处于“发热”状态。发热的原因很多,就温病而论,它是感受温热或湿热毒邪所导致的主要症状,是温病过程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发热的变化贯串于温病  相似文献   

4.
<正> 诊法,是了解、研究疾病现象,以探求疾病本质的一种方法。是治疗疾病的先决条件。温病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因素,有发病急,变化快,或浊滞难解,缠绵反复等特点。因此,临证时迅速地进行检查,及时地作出诊断,不仅对掌握病变机理、决定治疗方法不至于有失时机,而且对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控制传染、播散,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诊断温病的具体方法和诊断其它各科疾病一样,都是以“四诊”“八纲”等为基本内  相似文献   

5.
<正> 温病的病因学说是关系到温病病原学防治和这一学科发展方向的问题,有必要予以深究。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历来就有分歧,例如六气过则为灾、伤于寒邪、伏阳致温、感受非时之气、戾气致病、温毒邪侵、外感六淫等等,尤以后者影响较大,通常用作审证求因和审因论治,如属风热致病治以疏风泄热;暑热致病治以清暑泄热;湿热致病治以化湿泄热;燥热致病治以润燥泄热等。但须看到,温病六淫病因说尚有其现实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六淫致病的概念比较笼统和六淫病因说对温病病因学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指导意义。众说周知,寒邪不能直接作为温病的致病因素,六淫中的“火”邪,实际上是指感受外邪后的病理变化,即所谓的“五气皆从火化。”正如何秀山所说:“四时之序,春为风,夏为暑,长夏为湿,秋为燥,  相似文献   

6.
刘海若的故事让安宫牛黄丸一夜之间名震天下。其实,还有两个与安宫牛黄丸齐名的小兄弟——紫雪丹和至宝丹,它们在中医界被尊称为"温病三宝"或"中药三宝"。与安宫牛黄丸相比,紫雪丹和至宝丹始终不为世人所知。以至有业内人士感言:现在是火了安宫牛黄丸,冷落了紫雪  相似文献   

7.
湿温病可因外感引起,可由脾胃运化失常,内湿停聚而生,也可因输液而来。  相似文献   

8.
温病邪毒病因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温病发生发展及其证候的相似性、清热解毒法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分证的有效性和广泛性,提出温病邪毒病因说。认为邪是温病的特殊致病因素,毒是温病共同致病因素,是对温病病因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并对邪毒的关系、分类以及毒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学锋 《陕西中医》1993,14(10):447-448
作者对《千金方》中有关湿病病因、治法、预防等系统理论作了进一步分析,并认为此理论早于金元、明清时期,且较《内经》有较大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并提出温病的八种治法。  相似文献   

10.
<正> 温病的治法很多,目前常归纳为十法,各有其代表方剂及适应范围。以下只谈治疗中几个具体法、方的临证运用。一、辛凉解表法及桑菊饮银翘散的运用(一)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是“解表法”之一。它具有轻清透邪,祛邪外解的作用。吴鞠通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旨,在仔细研究叶天士经验的基础上,本初病宜“轻”的原则,又按病变轻重、依法定方,拟订了辛凉解表的轻、平、重三方。其中的轻剂是桑菊饮,为治风热兼  相似文献   

11.
《温病刍言》(王季儒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1年2月第1次印刷。以下简称《刍言》)说:“阴虚内热就是温病的伏邪”,笔者认为此说欠妥。现将管见不揣冒昧写出,以求教于前辈及诸贤。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您刊1980年第8期“问题解答”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否温病唯一发病途径的问题,所作出的否定性解答,大有商榷的必要。 (一)混淆了温病发病机转。“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语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的开首。从全文来看,叶氏之意是将其作为风温发病的机转和传变趋向的。我们可以从他亲定的《三时伏气外感篇》中:“风温者,……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转引自南京中医学院1978年编《温病学》原著选释,以下  相似文献   

13.
马成 《北京中医》2000,19(1):15-17
中医药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疫邪的传播流行条件、感染途径及预防诸多方面,历代都有科学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方法至明、清时代,在西洋医学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如疫邪的产生与气候、地理环境有关;传播流行与气候反常、环境、体质、生活习惯、社会诸多因素有关;侵入人体有经呼吸、饮食、皮肤等多种途径;同时总结出强身健体、除害、治理环境、隔离病人、饮食卫生、公共卫生和药防等多种预防手段.然而对疫病的治疗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思路与方法,一是疫病包括在伤寒、温病之中依照天地淫胜病治方法进行诊治;二是以吴又可温疫学说为代表强调祛邪为第一要义,专病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笔者以为特殊病因致病学说由来已久,虽未形成认识与方法上的理论体系,但治疗经验却相当丰富.其诊治问题应加强理论与临床研究,这对更好地开展中医药对传染病、流行病防治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本文拟从瘟疫学说入手,就特殊病因所致温病的诊治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疫邪的传播流行条件、感染途径及预防诸多方面,历代都有科学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方法至明、清时代,在西洋医学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如疫邪的产生与气候、地理环境有关;传播流行与气候反常、环境、体质、生活习惯、社会诸多因素有关;侵入人体有经呼吸、饮食、皮肤等多种途径;同时总结出强身健体、除害、治理环境、隔离病人、饮食卫生、公共卫生和药防等多种预防手段.然而对疫病的治疗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思路与方法,一是疫病包括在伤寒、温病之中依照天地淫胜病治方法进行诊治;二是以吴又可温疫学说为代表强调祛邪为第一要义,专病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笔者以为特殊病因致病学说由来已久,虽未形成认识与方法上的理论体系,但治疗经验却相当丰富.其诊治问题应加强理论与临床研究,这对更好地开展中医药对传染病、流行病防治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本文拟从瘟疫学说入手,就特殊病因所致温病的诊治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水应作为中医学的病因之一,从逻辑上,理论上和临床上三方面阐述了水作为病因的理由,并论述了水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以及水和湿、痰、饮诸类假病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任何疾病,明确病因都是首要环节,温病自不例外。中医学自《内经》始,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的认识可谓是众说纷呈,见解各异,引发激烈的学术争鸣。从《内经》、《难经》时代开始,两汉、晋唐、金元直至明清的各医术典籍对温病病因的认识不断发展变化,使得今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医温病病因学呈现出以“伏气说”、“伤寒说(寒邪说)”、“六淫说”、“疠气说”为主的不同认识。除此之外,还有“毒”、“瘴”、“疰”等致病因素的论述。综合来看,中医对温病病因的认识方法概括起来有“审证求因”、“天人相应”、“特殊邪气”3个方面。1以“审证…  相似文献   

17.
马健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67-268
古代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从(黄帝内经》至张仲景的(伤寒论)对温病的病因都作了探索,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后世巢元方、孙思邈刘河间等医家对温病的病因说进一步进行了发展,但总体仍在“六淫’”病因的范畴中变化,至明代吴又可的“戾气”病原说的提出,扩大了温病病因学。清代温病学大成,但有关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则无大的进展。归纳历代的病因学说,相继出现了如下几种,即“六气”过则为灾、伏寒化温、“伏阳”致温、非时之气、戾气、外感六淫等学说。但从临床运用来看,仍以风热、暑…  相似文献   

18.
对温病学"毒"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在温病学中"毒"既是病因又是病机概念。毒有火热秽浊的特性,致病性强,有特异性。毒主要通过致热、伤津耗气、瘀血动血腐肉等导致温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治疗毒邪的方法有清热、泄热、开郁、化瘀、扶正,以消除病理产物、减轻毒势、调理气血阴阳等。  相似文献   

19.
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家,因倡“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善用温补,被后世誉为温补学派的中心人物,故从清至今对景岳的温补学说,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的颇不乏人。然而,笔者发现他在重阳主补的同时,对热邪所致的温病也有过不少论述,对后世  相似文献   

20.
“中药基本知识讲座”和“中药应用问答”是北京中医学院翁维健等特为本刊编写的。内容丰富,本刊将逐期刊载供读者参考。文中有些术语对初学者来说不好懂,请同志们查一查《简明中医辞典》这一类工具书,为省篇幅,不作注释了。“古代药学家事略”由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谢海洲撰写,由尚志钧核校,耿鉴庭审订。准备写100个人,全文2~4万字,写成后冉小锋将收入他编的《中药大辞典》(此书82年可出版)。“事略”今后将在本刊连载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