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戊型肝炎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了解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02例戊型肝炎中,单纯戊型肝炎77例,乙型与戊型重叠感染11例,重型肝炎14例;春季发病率高(P〈0.05);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较单纯戊型肝炎发生重型肝炎的几率高(P〈0.01);大于60岁者发生重型肝炎的几率高(P〈0.05);大于60岁的患者临床症状及黄疸持续时间较青壮年者长。结论 戊型肝炎临床上以青壮年多见,老年患者黄疸持续时间长。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老年患者发生重型肝炎的几率高。  相似文献   

2.
散发性戊型肝炎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戊型肝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5例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中重型肝炎发生率为36%,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患者(14.8%,P〈0.05);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血生化指标比单纯戊型肝炎感染患者明显升高(P〈0.01),病程明显延长(P〈0.01);老年戊型肝炎患者重型肝炎发生率为37.0%,明显高于中青年戊型肝炎患者(14.5%,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肝损伤重,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和老年患者是戊型肝炎病情严重化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探索戊型肝炎慢性化问题。方法对66例戊型肝炎与37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及统计。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较戊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水平及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在白蛋白(A)、白蛋白/球蛋白(A/G)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与肝纤维化系列各项指标增高方面更突出,消化道症状更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功能损害更严重,凝血酶原时间长,慢性肝病特征常见,但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慢性化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与HEV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甲型肝炎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52例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26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较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高、重型肝炎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两组白蛋白水平和平均住院日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较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情更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同时我国有大量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探索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作者对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老年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20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戊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临汾市104例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戊型肝炎以临汾市人口密集的地区发病率较高,占76.9%,偏远山区发病率较低,占23.1%;散发病例为92.3%;春季发病占41.3%;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3:1;以40~60岁年龄段发病为58.7%;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占85.6%,重叠感染占14.4%,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占重叠感染的60%;临床上有黄疸者占84.6%,胆汁淤积常见;在重叠感染的患者中有20.0%发生重型肝炎。结论本病大多预后良好。重叠感染是戊型肝炎重型化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55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治疗和转归。结果戊型肝炎全年散发,3、4、5月份为高发,尤以4月份发病为最高,占12.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1;中青年患者占83.7%;农民发病多于城镇人口;抗-HEV-IgM阳性者26例(16.7%),抗-HEV-IgG阳性49例(39.6%),两者同时阳性80例(51.7%);甲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20例。老年患者及重叠HBV感染者病情重,病程长;单纯戊型肝炎无一例转为慢性肝炎。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预后较好,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老年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按年龄和病因分组,比较各感染人群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肝衰竭发生率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老年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高于青壮年组(P〈0.05),白蛋白水平低于青壮年组(P〈0.05),住院天数高于青壮年组(P〈0.05);按病因分组中,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组及戊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住院天数亦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结论戊型肝炎患者以青壮年和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急性黄疸型多见,老年、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组和戊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病情重,但预后均尚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4 9例戊型肝炎临床资料。结果 ①14 9例戊型肝炎中,单纯性戊型肝炎41例,平均年龄47.3 2±16.10岁;乙型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95例,平均年龄40 .17±14 .15岁(P <0 .0 5 ) ;②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者较单纯戊型肝炎者,虽然ALT和TBIL无显著差异(P >0 .0 5 ) ,但ALB明显降低,且病程长、并发症多(P <0 .0 5和P <0 .0 1) ;③全部病例中好转118例;死亡8例,其中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6例;④2 1例检测了血清甲胎蛋白,2 0~40 0ng/ml 11例,>40 0ng/ml 3例。结论 戊型肝炎临床上以成年人多见。HBV感染者容易感染HEV ,且致临床病程延长,并发症多,预后差。良性肝病患者AFP也可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8,(12)
目的调查2007至2017年我院收治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7至2017年我院收治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2007至2017年我科共收治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109例,男、女病例数分别为93、16,男女比为5.8∶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其中40~59岁60例,60岁以上31例。发病高峰为第一季度,1、2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均为20例,其次为3月16例,4月15例。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TBil、ALT较高。与单纯戊型肝炎患者相比,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的TBil、ALT、AST更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胆碱酯酶(CHE)降低、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87例患者好转,2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0.2%(22/109),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14例合并慢性HBV感染。结论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发病月份主要集中于第一季度,与单纯戊型肝炎相比,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肝损伤更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戊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4,(12):105-107
戊型肝炎研究新进展(综述),戊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和动物感染的研究进展(综述),戊型肝炎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变化,戊型肝炎病毒Ⅰ、Ⅱ与Ⅲ、Ⅳ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感染的年龄因素及重叠感染等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长春市传染病院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186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3 9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仔,急性戊型肝炎患者186例(4.73%).35~65岁之间患者最多,占60.22%.四季均有罚病.农村患者感染率高,占62.37%,且以饲养牲畜者居多.临床分型以急性黄疸型多见,且更常见于老年人.重叠感染者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且合并乙型肝炎者肝功能损伤更为严重.结论 戊型肝炎是人畜共患疾病;重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分别比较非老年组与老年组、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组在生化学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66例戊型肝炎年龄分布为17~100岁,40~59岁占51.52%;12~5月份发病占63.64%;黄疸型占95.45%,胆红素平均水平达1953±175.8阻mol/L;重叠乙型肝炎34例(51.52%),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11例(16.67%);非老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在TBIL峰值,ALB低值、前ALB低值、CHE低值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重型肝炎6例(9.09%),其中5例重叠乙型肝炎,死亡2例,肝移植1例,自动出院3例;60例(90.91%)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戊型肝炎以40~59岁壮年男性高发,冬春季发病多见,临床以黄疸型为主,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重叠感染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戊型肝炎重症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资料。结果23例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患者PT(17.93±6.19秒)较单纯戊型肝炎患者(13.64±2.95秒)明显延长(P〈0.05);血清胆红素(194.34±145.64μmol/L)高于后者(181.01±134.60μmol/L),血清白蛋白(36.56±6.87g/L)低于后者(38.16±4.32g/L)。结论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患者是戊型肝炎重症化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对戊型肝炎病程的影响,我们对119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 戊型肝炎患者119例,均系1997年3月~1998年3月本院住院病例。依据1995年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进行病原学诊断和临床诊断。根据患者  相似文献   

16.
甲、戊型肝炎与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甲、乙及戊、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甲、乙及戊、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病例各52例对比分析。结果戊、乙型肝炎重叠感染较甲、乙型肝炎重叠感染黄疸重,PTA低,白蛋白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尽量预防和避免重叠感染甲、戊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肝炎病原分析和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老年急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及临床表现特点。对近三年住院治疗的散发急性老年肝炎患者267例,用ELISA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并对其临床资料作初步分析。甲、乙、丙和戊型肝炎分别占8.99%、4.87%、5.62%和58.43%,重叠感染占14.98%,病原未定占7.12%。老年急性肝炎临床特点为黄疸深,住院时间长,单一感染者预后较好,戊肝和重叠感染易发展为重型肝炎。老年人甲、乙、丙和戊型肝炎均有散发,多为单一感染,且以戊肝为主,少数为重叠感染,可能存在新的肝炎致病因子。重型肝炎和并发其他疾病可能是老年肝炎患者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各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上并不少见。为此我们对我院住院的单纯戊肝及乙、戊重叠感染者126例进行对比研究,并与同期住院的单纯HBV感染者58例进行比较,观察HBV重叠HEV感染后,其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对HBV复制是否产生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与单纯戊型肝炎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167例戊型肝炎均为散发型,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以40岁以上成人发病为主,平均年龄为42.12±14.06岁,男女比例为2.71∶1。其中,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简称乙戊肝)79例(47.31%),单纯戊型肝炎88例(52.69%)。乙戊肝组重度黄疸(TB>280μmol/L)、严重凝血功能异常(PTA<40%)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1)。结论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慢性HBV感染者病情急性加重和重症化,甚至发展成致死性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8月-1999年5月我院收治散发性戊型肝炎252例。其中单纯戊型肝炎(戊肝组)145例(57.54%),与其它类型肝炎重叠感染的戊型肝炎(重叠组)107例(42.46%),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单纯甲型肝炎(甲肝组)63例作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