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妇幼专科医院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状况。方法运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妇幼专科医院的3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138.18±22.42)分,中、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4.13%。不同科室护士在职业倦怠总分、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积极特征和职业倦怠结局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采取相应对策帮助其缓解职业倦怠,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态度及职业倦怠的情况,分析职业态度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方便抽样的29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护士职业态度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护士职业倦怠处于较高水平,职业态度及其3个维度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职业态度可以解释职业倦怠38. 0%的变异. 结论 护士职业态度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的职业态度水平,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丽芬  刘瑶   《护理与康复》2020,19(1):25-27
对ICU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影响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ICU护士职业倦怠普遍存在,需要医院重视,并针对原因进行有效干预,以缓解ICU护士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及国内外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状况,从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及社会认同感4个方面阐述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职业倦怠的对策,为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男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男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Moreno-Jimenez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工作1年以上、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80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名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量表评分为167.2分±23.04分,研究对象职业倦怠的生理、心理症状等与年龄和性别相关(P0.05)。[结论]男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比较严重,男护士的职业倦怠相关因素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症状上,提示护士职业倦怠值得护理从业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激励化管理对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通过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比实施激励化管理前后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变化。对心内科2个病区29名护士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护士职业倦怠调查,应用激励化管理24个月后,评价激励化管理对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激励化管理后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去人格化评分降低,个人成就感评分升高,与激励化管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励化管理可改善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7.
郑蓉  王莉 《护理研究》2012,26(10):921-922
[目的]探讨激励化管理对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通过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比实施激励化管理前后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变化.对心内科2个病区29名护士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护士职业倦怠调查,应用激励化管理24个月后,评价激励化管理对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激励化管理后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去人格化评分降低,个人成就感评分升高,与激励化管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励化管理可改善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预防和治疗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针对上海地区8家三级甲等医院24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关于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急诊护士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中、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7.05%。职业倦怠最严重的是21-30岁的女性护士,多数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参加工作1-10年。结论 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足的晋升、深造机会以及护理管理者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均有助于降低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经前期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及经前期综合征量表对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18个科室的30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为74.51%、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6.21%,职业倦怠总分为(41.71±8.64)分。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经前期综合征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较高,经前期综合征对其职业倦怠有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临床护理人员经前期综合征症状,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概述、职业倦怠的界定、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认知行为疗法缓解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指出我国的护士职业倦怠感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干预策略的系统化研究相对而言较少。对认知行为疗法对护士职业倦怠作用的研究虽有,但较薄弱,且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建议明确认知行为疗法的操作定义及运用技巧,加强其在对护士职业倦怠中的纵向研究,以更确定、更深入地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在缓解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作用。指出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众多护士积极行为的障碍,系统探索研究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策略将是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急诊科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桂林市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0名急诊科护士,采用心理资本问卷和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心理资本得分低于常模(P0.01);职业倦怠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护士心理资本越高,其职业倦怠感越低。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护士心理资本的方法,降低其职业倦怠感,以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锡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进行职业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121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57.9%的护士无或轻微职业倦怠,36.4%的护士存在轻中度职业倦怠,5.8%的护士存在重度职业倦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护士在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收入、工作科室及轮班情况等方面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工作年限和工作科室,总贡献率为19.81%。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医院管理者应对其采取必要的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莎  刘继同  包家明  韩海英 《护理研究》2009,23(29):2648-2649
[目的]了解杭州市临终关怀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明确职业倦怠与压力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问卷、马氏量表(MBI)、护士压力源量表对杭州市临终关怀护士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临终关怀护士职业倦怠与压力源呈正相关,与去人格化倾向呈正相关;与工作成就感呈负相关,职业倦怠的总体得分与工作压力源中的所有因子呈正相关.[结论]杭州市临终关怀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成就感降低问题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杨林 《中国疗养医学》2012,(11):1045-1046
通过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以及负面影响,提出应对措施,预防及降低职业倦怠感,减轻因职业倦怠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护士职业倦怠以及音乐疗法等的认知行为调查分析,探讨在音乐疗法视域下音乐疗法与护士职业倦怠应对的契合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音乐疗法体验,全面收集主客观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护士压力源多样,职业倦怠行为表现突出,72.6%的护士认为音乐疗法能舒缓负面情绪和改善职业倦怠。体验组护士的焦虑状态和职业倦怠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在舒缓护士压力、规避或减轻职业倦怠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音乐疗法与护士职业倦怠应对契合度高,音乐疗法植入护士职业倦怠防护的途径多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长春市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长春市312名护士,应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录入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长春市护士职业倦怠情感衰竭维度值>9的达到3...  相似文献   

17.
张小曼  刘莹莹  许铁 《全科护理》2011,(11):1023-1024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使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9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其影响因素有年龄、职称、学历。[结论]应重视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矫正护士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手术外科技术的进步,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易导致其出现职业倦怠。针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这一普遍现象,综合国内外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本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探索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在中国大陆中南地区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基于网络电子问卷选取国内中南地区在ICU工作的医师和护士,问卷包括职业倦怠量表及一般人口学特征量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389份,返回合格问卷1369份,回收率98%。其中医师687名,护士682名。中国大陆中南地区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的总体阳性率为86.19%,严重职业倦怠阳性率为41.86%;逻辑回归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收入不满意、担心自身安全、治疗选择有困难、不了解职业倦怠;而职称为中级、不热爱ICU工作、夜班频率<7 d、节假日值班无补偿、担心自身安全是严重职业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阳性率较高,职业倦怠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提高医师和护士人身安全保障可能会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率,职业倦怠者离职意愿较强,建议对其加强心理疏导和普及职业倦怠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通高校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市普通高校护理人员96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调查量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价。[结果]普通高校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检出率为71.88%,其中重度职业倦怠感者占9.38%;生活质量总分为98.27分±17.74分,职业倦怠总分为58.22分±14.73分,职业倦怠总分与生活质量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普通高校护理人员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状况,职业倦怠感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