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糖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胰酶消化法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传代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实验.用不同浓度葡萄糖(0 mmol/L、5.5mmol/L、11 mmol/L、22 mmol/L、44 mmol/L)作用48 h,并选取22 mmol/L葡萄糖分别作用0 h、24 h、48 h、72 h、96 h,观察VEGF mRNA的变化.结果 脐静脉VEGF mRNA的表达随高糖浓度的增加也逐渐增加(P<0.05),至22 mmol/L达到最高峰,44 mmol/L时下降;在22 mmol/L葡萄糖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VEGF mRNA水平逐渐增加(P<0.01),但当作用72 h时VEGF mRNA水平不再升高.结论 高血糖本身可引起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增加,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高糖培养下雪旺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的改变,探讨高糖对雪旺细胞的影响。方法:在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0、30、60mm/L的培养基中培养雪旺细胞,分别于24、48、72h,用CCK-8检测雪旺细胞增殖,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结果:高糖培养后,雪旺细胞比正常葡萄糖培养,增殖速度减慢,VEGF分泌减少。结论:高糖抑制雪旺细胞增殖,VEGF分泌减少,对周围神经修复过程有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剂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传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至6孔板,培养48~72 h至90%融合.将每孔分别分组: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二氯醋酸二异丙胺+高糖组:浓度为1&;#215;10^-5,1&;#215;10^-4,1&;#215;10^-3 mol/L的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加高糖处理48 h.用2.5 g/L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固定后充分混匀制成1&;#215;10^9 L-1细胞悬液;加RNA酶A37℃水浴45 min;加入碘化丙啶50g/L混匀,4℃避光放置60 min,尼龙网滤过,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计数10 000个细胞,以亚G1峰细胞为凋亡细胞,计算细胞凋亡率.以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靶细胞观察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一氧化氮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用改进的DPN诱导分析法检测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①高糖组细胞一氧化氮浓度[(590.77&;#177;56.0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99.47&;#177;51.77)μmol/L,P<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二氯醋酸二异丙胺+高糖组细胞一氧化氮浓度明显高于高糖组(P<0.05~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低于高糖组(P<0.01).②不同浓度的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可呈浓度依赖性激活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高浓度组与中、低浓度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可以通过对丙酮酸脱氢酶的激活来纠正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
罗格列酮对高糖作用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糖作用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情况及罗格列酮(RGZ)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高糖作用下和RGZ 干预后24 h、48 h、72 h HK-2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24 h时间点,高糖组(HG,25 mmol/L D-葡萄糖)与低糖组(NG,5.5 mmol/L D-葡萄糖)比较细胞增殖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48 h和72 h时间点,HG组较NG组细胞增殖显著增加(P<0.01);②24 h时间点,HG R10组(HG 10 μmol/L RGZ)和HG R5组与NG组比较,细胞增殖受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H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48 h和72 h时间点,HG R10组和HG R5组与NG组比较,细胞增殖均显著增加(P<0.01),且细胞增殖程度与RGZ剂量相关;HG R10组和HG R5组与HG组比较,细胞增殖加快,其中72 h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高糖对HK-2细胞产生双重效应,可能是先促使细胞凋亡,然后又诱导细胞增殖;②在观察时间范围内,RGZ对于高糖刺激下的HK-2细胞以促进增殖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糖及雷公藤内酯醇(TP)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 mmol/L 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 葡萄糖)、甘露醇组(5 mmol/L 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TP甲组(30 mmol/L 葡萄糖+5μg/L TP)、TP 乙组(30 mmol/L 葡萄糖+10μg/L TP)、TP丙组(30mmol/L 葡萄糖+15μg/L TP),分别在24 h、48 h、72 h采用 RT-PCR法检测TP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 MCP-1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 mRNA及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1);TP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 0.01);不同浓度的TP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 < 0.05)。结论 TP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球硬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糖化白蛋白在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增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酪氨酸激酶活性和产生活性氧产物介导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目的:观察糖化白蛋白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5/11在东南大学心血管实验室完成。 材料:脐静脉内皮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引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 方法: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糖化白蛋白(浓度为400mg/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干预0,8,16,24,48,72h;第二部分以不同浓度(100,200,400,800mg/L)的糖化白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干预24h。两部分实验均用无血清培养基RPMI 1640和不含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干预(浓度为400mg/L)的无血清培养基作为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清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含量。 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糖化白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依次为48h〉24h〉16h(相临时间点比较,P均〈0.05);干预8h对细胞的抑制无明显作用,72h抑制作用弱于48h。②与RPMI1640组和牛血清白蛋白组相比,糖化白蛋白400mg/L及800mg/L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并随着糖化白蛋白浓度的增高而增强。③用浓度为400mg/L的糖化白蛋白干预6h及12h,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l表达持续升高(P〈0.05);随着糖化白蛋白浓度加大,细胞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进一步增高,800mg/L时达到最高峰。 结论:①糖化白蛋白以浓度、时间依赖方式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地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  相似文献   

7.
王雯  汪青松  王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6):616-619,I000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高糖培养基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损伤作用。方法对照组:25 mmol/L糖浓度组;高糖诱导组:35、40、45、50、60 mmol/L糖浓度组;辛伐他汀干预组:高糖(40 mmol/L)+辛伐他汀(0.1μmol/L)、高糖(40 mmol/L)+辛伐他汀(1μmol/L)、高糖(40 mmol/L)+辛伐他汀(10μmol/L)。将各实验组分别培养10、18、24、36、48、72 h用于试验,辛伐他汀干预组培养24 h后用于实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值,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结果在同一时间点测得HMGB-1进行比较,可发现各实验组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HMGB-1释放量呈递增趋势,培养48 h后,高糖组(40、45 mmol/L)达到释放峰值;辛伐他汀干预组释放HMGB-1量明显下降。各高糖组可引起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样变,以60 mmol/L糖浓度组最为明显;辛伐他汀干预组细胞线粒体结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高糖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其潜在的机制很有可能是通过晚期炎症因子HMGB-1的释放而起到炎症介导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中药制剂黄芪:大黄组成复方在临床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多年,具有确切的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需观察探讨。 目的:观察以黄芪、大黄复方组成的中药制剂肾康丸对高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西医结合肾病中心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局。材料:血清药理学实验于2005-04在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完成。细胞培养实验于2005-04/07在南方医科大学细胞培养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体质量190~220g。 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血清组、开搏通组、肾康丸大小剂量组(肾康丸主要由黄芪、大黄、水蛭、芡实、玉米须等组成,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剂科生产,制剂号20031214)。(D开搏通及肾康丸高低组分别按5mg/kg,2.4g/kg和1.2g/kg体质量灌服相应药物混悬液。正常血清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d,麻醉,分离药物血清。②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用不同浓度葡萄糖(10,20,30和40mmol/L)分别刺激24,48,72和96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增殖。(箩培养的系膜细胞随机分为6组,低糖组(10mmol/L),高糖组(30mmol/L)。正常血清组(30mmol/L葡萄糖),开搏通(50g/L开搏通药物血清)组(30mmol/L葡萄糖)及肾康丸高低高糖(30mmol/L葡萄糖)。培养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酶联免疫法测系膜细胞分泌纤连蛋白水平,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测系膜细胞重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②各组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纤连蛋白和纤连蛋白mRNA表达情况。 结果: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与低糖组(10mmol/L)比较,20mmol/L葡萄糖在实验的96h里能促进系膜细胞增殖,但仅在72h和96h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mmol/L葡萄糖在实验的24h至96h里均能显著促进系膜细胞增殖(P〈0.05或P〈0.01),72h内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促进增殖作用越明显,72h后作用减弱,但仍有统计学意义;40mmol/L浓度的葡萄糖在48h内对系膜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48h后作用减弱,甚至转为抑制。②药物血清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高糖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低糖组(P〈0.01)。与高糖组比较,开搏通、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正常血清组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药物血清对系膜细胞分泌纤连蛋白的影响:高糖组细胞上清中纤连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低糖组(P〈0.01)。与高糖组比较,开搏通及肾康丸高低剂量组纤连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而正常血清组纤连蛋白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药物血清对系膜细胞中纤连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高糖组纤连蛋白条带明显比低糖组明亮,且其与β-actin条带吸光度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开搏通及肾康丸高低剂量组纤连蛋白条带亮度显著降低,与β-actin条带吸光度比值也显著减少(P〈0.01),而正常血清组上述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高糖可以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增加系膜细胞分泌纤连蛋白,提高系膜细胞中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肾康丸能明显抑制上述作用。肾康丸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消可宁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11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研究中心细胞培养研究室完成。①中药复方制剂消可宁(由制大黄、制附子、生黄芪组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制剂科生产,药品批号:院临(2003)第01017号,规格为90mL/袋)。大鼠系膜细胞株HBZY-1购自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②将购入的系膜细胞株消化培养,取培养4~8代的细胞,吸去培养瓶中的上清液,消化离心后混匀,锥虫蓝染色观察细胞活性。③不同刺激时间系膜细胞增殖实验设立3组,正常糖浓度组每孔加入5.6mmol/L葡萄糖溶液200μL,高糖对照组每孔加入30mmol/L葡萄糖溶液200μL,高糖 消可宁组每孔加入30mmol/L葡萄糖与0.06g/mL消可宁混合液200μL,6孔/组。各组分别于培养24,48,72h后向板孔中加5g/L的4-甲基偶氮四唑蓝20μL,于酶标仪492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值。④不同浓度消可宁刺激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增殖实验设立7组,高糖对照组每孔加入30mmol/L葡萄糖溶液200μL,消可宁20,40,60,80,120,200g/L组每孔加入30mmol/L葡萄糖 对应浓度的消可宁混合液200μL,6孔/组。培养72h后各组向板孔中加5g/L的4-甲基偶氮四唑蓝20μL,同法检测吸光度值。结果:①系膜细胞活性观察:原代培养的4~8代系膜细胞,经锥虫蓝染色,着色的死亡细胞数<5%,未着色活细胞数>95%。②不同刺激时间各组系膜细胞增殖情况的比较:与正常糖浓度组比较,高糖对照组于高糖刺激24h即可促进系膜细胞的增殖,且这种作用在刺激48h时最为明显,至72h细胞数量开始减少,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糖浓度组(0.527±0.047,0.659±0.018,P<0.05)。与高糖对照组比较,高糖 消可宁组在24h内并未表现出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而刺激48h后显示出抑制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于72h后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效应(0.659±0.018,0.538±0.023,P<0.05)。③不同浓度消可宁刺激对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刺激72h后与高糖对照组比较,20,40g/L的消可宁能够部分阻止系膜细胞的增殖;60,80g/L的消可宁则表现出明显阻止高糖对系膜细胞的过度刺激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浓度升至120g/L时出现细胞脱落死亡,高达200g/L时则不见存活的细胞。结论:消可宁能够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可能是其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燕  罗清礼 《华西医学》2005,20(4):630-632
目的:研究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高糖(10、20、30、40、50mmol/L)作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第2、4、6、8、10、12、14天,用氚-标记的脱氧胸腺嘧啶核苷(tritium-labelled thymidine deoxyribose,3H-TdR)掺入法测定每分钟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测定内皮细胞的增殖指数、凋亡指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高糖作用下,HUVEC cp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随作用浓度增大时间延长更为明显.各高糖组G1期百分率均升高(P<0.01),S期百分率均降低(P<0.05).结论:高糖使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加速,同时抑制了内皮细胞的增殖.根据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的结果,高糖导致部分内皮细胞可能被阻滞在G1/S转变期.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有关灯盏花乙素的研究多集中在神经细胞、神经元及平滑肌细胞上,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研究尚少。目的:观察灯盏花乙素预处理后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蛋白激酶Cε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和及灯盏花乙素高、中、低剂量组。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予缺氧缺糖3h/复氧糖5或24h;灯盏花乙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加1×10^-5,1×10^-6,1×10^-7mol/L灯盏花乙素孵育30min,然后予缺血再灌注处理。实验结束后取细胞裂解液用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激酶Cε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缺血3h再灌注5及24h,较对照组,模型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降低,细胞颗粒部分蛋白激酶Cε的表达明显增加。灯盏花乙素能促进缺血3h再灌注5h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尤其以灯盏花乙素高剂量和中剂量组明显,但对蛋白激酶Cε的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波动性高糖与恒定高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培养HRPE细胞株,根据培养条件不同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2)恒定高糖组:33.0 mmol/L葡萄糖;(3)波动性高糖组:5.5 mmol/L和33.0 mmol/L葡萄糖波动组,日间每3小时高糖、2小时低糖交替3次,高糖过夜;(4)渗透压控制组:33.0 mmol/L甘露醇.每组均设6个复孔,置于37℃、5% CO2孵箱中,分别于培养24、48、72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于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检测.结果 (1)培养24 h,波动性高糖组SOD为(12.1 ±3.0) U/ml,GSH为(68.5±3.8) mg/L,丙二醛为(17.5±3.0) μmol/L;恒定高糖组SOD为(21.8±1.6) U/ml,GSH为(90.8±4.8) mg/L,丙二醛为(12.9±1.2) μmol/L;正常对照组SOD为(31.1±4.7) U/ml,GSH为(143.4±8.3) mg/L,丙二醛为(3.1±1.1) μmol/L;渗透压控制组SOD为(32.4±2.8) U/ml,GSH为(143.3±12.8)mg/L,丙二醛为(2.8±1.2) μmol/L.(2)培养48 h,波动性高糖组SOD为(9.6±1.8) U/ml,GSH为(72.5±4.3)mg/L,丙二醛为(19.1 ±1.7) μmol/L;恒定高糖组SOD为(21.0±2.5) U/ml,GSH为(93.4±4.6) mg/L,丙二醛为(11.6±2.2)μmol/L;正常对照组SOD为(31.0±2.5) U/ml,GSH为(145.5±6.6) mg/L,丙二醛为(3.9±1.0) μmol/L;渗透压控制组SOD为(28.4±0.8) U/ml,GSH为(142.0 ±4.9)mg/L,丙二醛为(2.9±0.8)μmol/L.(3)培养72 h,波动性高糖组SOD为(10.9±1.7)U/ml,GSH为(70.9±7.3) mg/L,丙二醛为(19.5±0.5)μmol/L;恒定高糖组SOD为(20.4±1.7)U/ml,GSH为(91.6±7.2) mg/L,丙二醛为(11.2±3.3) μmol/L;正常对照组SOD为(32.4±4.4)U/ml,GSH为(143.0±23.2) mg/L,丙二醛为(3.0±1.0)μmol/L;渗透压控制组SOD为(29.5±2.6)U/ml,GSH为(134.5±11.1) mg/L,丙二醛为(2.8±0.8)μmol/L.(4)培养24、48、72 h波动性高糖组、恒定高糖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波动性高糖组与恒定高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渗透压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恒定高糖组、波动性高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波动性高糖较恒定高糖对HRPE细胞有更强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高糖高胰岛素诱导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机理.方法 原代培养正常成年SD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五组,即(A)正常糖(5.5 mmol/L)组,(B)高糖(25 mmol/L)组、(C)高糖±GLP-1(10 nmol/L)组,(D)高糖+高胰岛素(100 nmol/L)组和(E)高糖高胰岛素±GLP-1组.采用DAPI染液检测发生凋亡改变的细胞,各组细胞凋亡率=(凋亡改变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和SOD1,SOD2的相对酶活性(A实验组/A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相对含量(平均荧光强度),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细胞中NADPH氧化酶的亚基p22phox以及SOD1,SOD2和过氧化氢酶的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RQ值).结果 ①B组和C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6.9±5.90)%和(20.5±3.39)%,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D组和E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2±8.14)%和(17.52±0.68)%,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②caspase-3相对酶活性在B组和C组中分别为1.50±0.07,1.06±0.0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D组和E组中分别为1.77±0.08和1.22±0.0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ROS的相对含量在B组和C组中分别为1.50±0.11,0.52±0.1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44,P=0.000);④B组中SOD2和过氧化氢酶的mRNA转录水平(1.06±0.06,1.04±0.22)均低于C组(1.33±0.10,1.77±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0.018),D组中SOD2和过氧化氢酶的mRNA转录水平(1.08±0.13,1.02±0.15)均低于E组(1.27±0.06,1.58±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和0.020);B组和D组分别与C组和E组相比,p22phox和SOD1的mRNA转录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SOD2的相对酶活性在B和C组中分别为0.82±0.02和1.03±0.07,两?  相似文献   

14.
李芳  王炜  段国威  宋青  吴晓玲 《临床荟萃》2012,27(20):1768-1771
目的 通过观察粉尘螨(DF)浸出液在体外刺激对粉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琳巴细胞增殖情况,确定所需DF浸出液的最佳刺激浓度和刺激时间.方法 支气管哮喘患儿40例分为粉尘螨过敏组20例,非粉尘螨过敏组20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两组患者对DF过敏的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经DF变应原刺激后的增殖情况.计算不同浓度DF浸出液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SI).结果 DF引起了支气管哮喘患儿淋巴细胞增殖的SI升高.刺激物浓度为20 mg/L、40 mg/L时,DF过敏组在培养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的SI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在刺激物浓度为80 mg/L时,粉尘螨过敏组淋巴细胞增殖的SI则是逐渐降低的;在非粉尘螨过敏组,这种升高和降低的趋势不明显,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刺激物浓度为20 mg/L时,粉尘螨过敏组在24、48和72小时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是1.14±0.17、1.43±0.37和0.95±0.34,非粉尘螨过敏组为1.08±0.29,0.99±0.26和0.95±0.24;刺激物浓度为40 mg/L时,粉尘螨过敏组24、48和72小时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是1.34±0.25,1.68±0.32和0.89±0.37;非粉尘螨组为0.96±0.34,0.95±0.34和0.96±0.33,刺激物浓度为80 mg/L时,粉尘螨过敏组24、48和72小时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是1.17±0.13、0.98±0.26和0.79±0.34.非粉尘螨组为0.98±0.29、0.95±0.31和0.91±0.26.粉尘螨浸出液刺激浓度为40 mg/L,培养48小时时淋巴细胞增殖的SI最高(1.68±0.32).结论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粉尘螨浸出液刺激浓度和刺激时间为:40 mg/L,刺激48小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药物支架(DES)与普通支架(BMS)对PC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影响,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置入了单个支架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3例入选本研究,DES组43例,BMS组40例,另选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而未行PCI的冠心病患者35例做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72 h和2周测定血清Hs-CRP。结果:术前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特征相似,具有可比性,术前及术后2周血清Hs-CRP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别,术后48、72 hPCI患者较对照组Hs-CRP水平显著升高[48 h(13.42±14.70)mg/L比(5.89±4.93)mg/L,P〈0.01;72 h(16.67±19.81)mg/L比(5.38±3.94)mg/L,P〈0.01],但DES组与BMS组比较升高幅度小[48 h(6.26±4.36)mg/L比(21.02±15.46)mg/L,P〈0.01;72 h(4.83±3.50)mg/L比(15.03±9.79)mg/L,P〈0.01)。结论:PCI可显著升高Hs-CRP水平,但DES与BMS相比,可明显降低Hs-CRP水平,表明DES可明显抑制PCI术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反应,继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能是其预防PCI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振华  刘世超  牟凤萍 《临床荟萃》2010,25(11):939-942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血清HGF和VEGF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SIA)法动态检测并分析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血清HGF和VEGF的水平.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血清HGF水平(1 196.86±282.31)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32.55±65.16)ng/L(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血清HGF水平(1 224.53±283.19)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332.55±65.16)ng/L(P<0.01);ANLL患者CR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分别为(1 140.31±266.23)ng/L,(478.50±183.75)ng/L(P<0.01),NR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分别为(1 432.51±235.30)ng/L,(1 386.63±197.95)ng/L(P>0.05).结论 AL患者血清HGF及VEGF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HGF水平及VEGF水平升高.血清HGF及VEGF水平可作为监测AL的疗效指标.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AL的预后判断指标,血清HGF水平对白血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回肠间置术(Ileal transposition IT)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c STZ)诱发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IT组)、假手术组(S-IT组)、对照组(C组),每组10只;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术前、术后第1、2、4、8周空腹和口服葡萄后血糖、及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 GLP-1)的变化。结果 IT组术后第8周糖尿病大鼠的空腹及餐后血糖由术前的(18.96±1.13)、(31.82±2.33)mmol/L下降到(6.73±1.78)、(12.46±2.54)mmol/L(P〈0.01),空腹及餐后GLP-1值分别由(10.16±1.65)(、21.50±1.68)pmol/L上升到(24.23±1.75)(、89.74±2.96)pmol/L(P〈0.01),IT组和S-IT组大鼠体重变化无差异性。结论回肠间置术可以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术后食物过早刺激末端回肠,引起GLP-1分泌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超林  赵璐杰  肖谦 《临床医学》2012,32(9):103-105
目的探讨抵抗素对大鼠肝细胞糖异生代谢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了解抵抗素对肝脏糖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正常大鼠的肝细胞,不加抵抗素与加不同剂量的抵抗素(10、50、100 nmol/L)培养24 h。乳酸脱氢酶偶联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抵抗素对PEPCK活性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EPCK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抵抗素浓度为10、50 nmol/L时,PEPCK活性[单位为mIU/(min.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31.8±2.4,32.0±2.3 vs 26.6±2.6,P<0.05),抵抗素浓度为100 nmol/L,PEPCK活性升高更明显(40.4±1.5 vs 26.6±2.6,P<0.01)。RT-PCR结果显示抵抗素浓度为10、50 nmol/L时,PEPCK mRNA表达水平(以β-actin校正)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浓度为100 nmol/L,PEPCK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18±0.12 vs 0.74±0.08,P﹤0.01)。结论抵抗素浓度为10、50 nmol/L时,PEPCK活性显著升高,但对其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抵抗素浓度为100 nmol/L时,PEPCK活性升高更明显,同时其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表明该浓度的抵抗素至少部分通过促进PEPCK基因的表达实现对酶活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贫血患者血清中铁调节素(hepcidin)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g receptor,sTfR)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COPD相关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104例,其中COPD贫血患者24例,COPD非贫血患者80例,另取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hepcidin和sTfR的表达水平。结果 COPD患者中贫血的发病率为23.1%(24/104)。对照(A)组、COPD(B)组和COPD合并贫血(C)组hepcidin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1.33±5.26、29.46±8.57和41.02±11.34ng/mL,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8.64,P<0.05);A、B和C组中sTfR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9.21±3.77、27.68±5.72和37.94±8.61nmol/L,各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F=7.58,P<0.05);其中C组中hepcidin和sTf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组COPD伴发贫血患者hepci-din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5.42±6.24、42.31±7.44和51.23±12.144ng/mL,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7.64,P<0.05);上述各组中sTfR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2.27±5.68、40.74±6.46和47.32±9.84nmol/L,各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F=7.4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epcidin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74,P<0.05),血清sTfR表达水平亦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35,P<0.05),血清hepcidin和sTf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6,P<0.01)。结论 COPD患者hepcidin的升高所导致的机体可利用铁减少可能是COPD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成因,Hepcidin有望成为COPD相关性贫血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或者是疗效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20.
张贵生  瞿玲玲  俞华  张婷婷  李隆责 《临床荟萃》2011,26(24):2120-2122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辅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以探讨CHF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耐受性及二药合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组)和美托洛尔辅小刺量甲状腺激素组(MT组),M组口服美托洛尔起始量6.25~12.5mg,直至耐受量,MT组在M组的基础上加服甲状腺片10mg,每日1次,共服3周。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周各检查1次。结果M组有3例出现低血压反应,其中1例有心力衰竭加重表现;MT组心功能改善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均优于M组,仅1例发生一过性低血压,心功能治疗后MT组与M组比:LVEF(46.23±7.65)%vs(38.72±7.02)%、LVEDV(169.32±45.56)mlvs(199.81±43.13)ml、LVESV(120.56±48.32)mlvs(153.36±47.26)ml、CO(3.86±0.73)L/minVS(3.37±0.63)L/rain;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后MT组与M组比较:T3(2.32±0.82)nmol/L VS(1.05士0.65)nmol/L、T4(105.32±60.31)nmol/l。VS(103.62±52.11)nmol/L、rT3(0.49±0.26)nmol/LVS(0.69±0.31)nmol/L、TSH(5.12±2.43)mU/L VS(5.23±2.65)mU/L。结论关托洛尔辅以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CHF,可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CHF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