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精心治疗,同时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流行中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的特点,提出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19 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重症病例死亡,无一例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严格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68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儿未出现并发症,均在住院3 d~10 d后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做好对症护理、消毒隔离、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入院的155例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性并发症护理。[结果]155例病人住院时间为8.7 d±2.1 d,除2例迅速发展为脑干脑炎致死以外,均转好或痊愈出院。[结论]给予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针对并发症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寻求预防住院患儿手足口病引起医院感染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8年5月-2009年3月收住院的318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即对患儿、家属以及医护人员进行积极的健康知识教育,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止医院感染.[结果]手足口病流行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男女性别比例相近,以3岁以下为主,临床表现多数为轻症病人,病死率为0.31%,仅出现2例医院感染,远远低于同期病区的医院感染率.[结论]科学、合理地实施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在医院内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石慧琴 《全科护理》2011,(7):604-604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精心治疗,同时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对此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各种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精心的护理,患儿均顺利通过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有效的护理并改善疾病的预后,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重症患儿呼吸循环以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护理,可以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对此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各种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患儿均顺利通过治疗,预后良好。结论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有效的护理并改善疾病的预后,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重症患儿呼吸循环以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护理,可以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给予机械通气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儿,28例治愈,3例好转,4例合并肺水肿、肺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死亡.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8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密切 观察病情,重视患儿皮肤、口腔、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等综合护理.结果 83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平均住院15 d,全部治愈.结论 消毒隔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严重并发症、尽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赵线娥  宁博  杨继红  杨易帆 《全科护理》2014,(26):2429-2430
[目的]总结10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0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0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通过早期临床观察护理、积极治疗,106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是护理过程的关键,可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进展,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从心理护理、环境管理、病情监测等方面,采取合理临床护理措施,观察患儿恢复情况.结果:3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注重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理护理,加强消毒隔离,严密监测病情,给予合理皮肤与口腔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治愈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和隔离措施。方法:对6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63例重症患儿经过采取相关治疗、护理措施后,60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转归的影响,为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4例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根据重症重型手足口患儿的临床特征制定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儿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转入ICU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重症重型手足口患者康复,降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4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消毒隔离、重视皮肤、口腔、高热等综合护理。患儿平均住院11d,均临床治愈出院,无后遗症。认为消毒隔离是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护理的基础工作,病情的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其护理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l型(entemvirns 71,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月本院PICU收治的81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起病时间、发热和皮疹出现部位与持续时间、起病至出现神经、呼吸、循环功能受累的时间、病情转归等。结果81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神经系统受累67例,其中46例早期出现脑干脑炎、脑膜脑炎;36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出血。结论 EV71重症主要发生在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护理重点在于密切观察病情,肺水肿及肺出血和脑炎及脑干脑炎的护理,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居家治疗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0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行为、服药等干预.[结果]70例患儿都能按时就诊,疗程短,未发生病情加重,均做到有效隔离,控制疫情发展.[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和5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温高于39℃超过3 d、血糖高于9 mmol/L、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结论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监测,及时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有助于降低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和提高患儿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统计了自2010年3月开始我科救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的18例极重症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情况,总结了护理措施.18例患儿除2例死亡,4例发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或好转出院.对EV71所致极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密切观察,早期治疗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自2008年安徽阜阳暴发手足口病疫情开始,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即成立了手足口病收治病区和重症监护室,江苏省卫生厅领导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救治小组,建立高效的应急机制,负责承担江苏省所有重症患儿的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8年4月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2例,在手法复位、骨牵引及外固定以及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体位摆放、生命体征的监测、伤口护理、患肢血运状况监测、石膏固定的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病人经实施上述治疗及护理后,均达到了预期疗效,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是小儿肱骨肱上骨折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