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液相中药物球型结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中药物球型结聚技术制备了阿司匹林结聚颗粒和微丸,二硝酸异山醇酯(消心痛)微丸,并考察了实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溶剂体系种类和比例的选择为主要关键,药物浓度,操作温度和搅拌转速等也影响制剂的质量。制备过程不改变阿司匹林和二硝酸异山梨醇酯的化学结构。结聚颗粒中阿司匹林的溶出优于原料结晶,加有乙基纤维素的阿司匹林微丸在体外有一定程度的延缓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2.
液相中药物球型结聚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制剂制备工艺,本综述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该方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液相中药物球型结聚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制剂制备工艺,本综述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该方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右美沙芬缓释微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右美沙芬缓释微丸。采用聚合物膜控法,以正交试验法设计处方。结果与结论:对体外溶出速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本品的体外溶出符合Higuchi释药规律。其释药速率常数,药物溶出50%所需时间与阻滞材料在控释膜中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亦与控释膜的厚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乙酰水杨酸肠溶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薄膜包衣法制备乙酰水杨酸肠溶微丸,以转篮法(100 r/min,37 0.5℃)测定了体外溶出速率。实验结果表明:本制剂2 h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量不超过15%,转入人工肠液后在40min内完全释放(Kr=2.975 h~(-1))。体内试验选择了六名健康受试者(平行法单剂量给药900 mg)服用乙酰水杨酸普通片及肠溶微丸,测定了二种制剂在体内的经时过程。药动学参数的求算表明:普通片:Ka=0.309 h~(-1),K=0.309 h~(-1),Cls=1.598 L/h,AUC=563.30 h·μg/ml;肠溶微丸:Ka=0.415h~(-1),K=0.134 h~(-1),Cls=1.235 L/h,AUC=728.66 h·μg/ml。  相似文献   

6.
控释扑尔敏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扩散原理,通过建立体外溶出速率试验的方法对处方进行了筛选,制出了体外具有零级动力学溶出的扑尔敏控释微丸;其溶出速率常数为8.13%~10.63%(t≤6小时),释放延续时间达12小时以上。从影响溶出因素的研究表明,辅料的百分用量与溶出速率常数及t_(50%)均成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大蒜油明胶包衣微丸的稳定性.方法 以大蒜素含量为测定指标,测定大蒜油微丸和混合物于光照、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的含量变化.结果 在光、热、湿的影响因素下,明胶包衣微丸中大蒜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大蒜素的含量明显下降,说明明胶包衣微丸降低了大蒜油的挥发性.结论 大蒜油明胶包衣微丸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大蒜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兰索拉唑含药微丸,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和肠溶脉冲微丸,然后将两种微丸按固定比例填充至空心胶囊内。用体外释放度法观察肠溶微丸累计释放量。结果优化处方:载药丸心中碳酸镁用量15%,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用量20%;肠溶微丸中隔离衣层增重9%~10%,肠溶衣层增重>41%;肠溶脉冲微丸溶胀层包衣增重50%~60%,控释层包衣增重50%,肠溶衣层增重>41%,后干燥时间为4h。结论以肠溶微丸技术制备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1用包衣机制备在包衣机制备微丸中,微丸的成形可分为包层法和附聚法。包层法是指溶液或粉末均匀地附着在预先制好的母核上,使丸粒的体积逐层地增大。附聚法是指药物粉末相互粘结附聚成丸粒。按包衣机的形式可分为无孔包衣机和微孔包衣机两种。无孔包衣机除了我们所熟悉的传统包衣机外,还有埋管式高效包衣机,既适合于包层法又适合于附聚法。而微孔包衣机仅适合于包层法中的溶液上药法。在传统包衣机中,用包层法制丸时,把母核置于包衣锅中,喷洒适量的粘合剂溶液,一边滚一边撒入药物粉末。在粘合剂作用下,粉末附着于母核上,母核就与加入锅内的…  相似文献   

10.
11.
布地奈德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及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pH-时滞型布地奈德微丸并对其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锅包衣法制备裁药微丸,并进行乙基纤维素有机溶液包衣及Eudragit FS30D水分散体包衣。用转篮法进行释放度实验,采用多种pH模式筛选和评价处方。结果与结论:包衣厚度及材料比和pH对释药速率均有影响。优选处方微丸在高低2种pH模式下,其释药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解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390-2391
目的:探讨恩丹西酮与胃复安二类止吐药对肿瘤介入化疗病人所致的呕吐用药效果观察,选择有效、实用的方法。方法:将96例接受介入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恩丹西酮,另一组用胃复安,观察呕吐情况。结果:两组在止吐有效率、正常进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丹西酮缓解肿瘤介入化疗病人所致的呕吐优于胃复安。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氟哌酸胶囊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各药厂生产的该品溶出度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氟哌酸胶囊溶出度是影响其显效性的因素之一。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作为氟哌酸制剂体内外测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搅拌鼓泡反应器中进行胺法制碱的碳化试验,探讨了盐水中其它物质:CaCl_2、MgCl_2、KCl、Na_2SO_4、CaCO_3、MgCO_3对NaCl溶液碳化的影响,其碳化能力顺序为:CaCl_2>MgCl_2>NaCl>KCl。考察了温度对海盐溶液与纯氯化钠溶液碳化和重碱粒度的影响,讨论了硅油消除液液两相界面气泡的可能性,从而提出了胺法制碱中必须去除Ca~(2+)和Mg~(2+)。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三种反应性单体和两种PP接枝物改性的PP/PS共混物,用DSC研究了改性PP/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结果表明:PS的加入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两种接枝物的加入进一步提高共混物中PP的结晶温度,少量反应性单体对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但高用量时则明显提高共混物的结晶温度;外加接枝物或者反应性单体对共混物中PP的熔融温度影响不大,但是熔融峰形与结晶温度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稳态MSMPR反应结晶器,结合聚结破裂生死函数粒数衡算模型对六氨氯化镁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传统破裂生死函数的表达形式,摆脱了等体积破裂假设限制,从而提出了改进后的二元随机聚结破裂生死函数模型。在采用该模型对产品的粒度分布(PSD)数据进行离散变化求解后,获得了六氨氯化镁的结晶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侧链含苯甲酸的苯乙烯/马来酸单酯共聚物(ME-SMA)和4-苯乙烯基吡啶(4SZ)。以THF为溶剂,制备了以ME-SMA为质子给体,4SZ为质子受体的氢键复合物。用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两者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形成的氢键复合物在203℃~334℃呈现向列相液晶态,并用IR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以丁基橡胶(IIR)为原料,在非啮合反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了氯化丁基橡胶(CIIR),在80 ℃下用液溴溴化CIIR正己烷溶液获得溴氯化丁基橡胶(BCIIR)。用1H NMR、热重分析仪和无转子硫化仪对卤化丁基橡胶的结构、热稳定性和硫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化挤出制备了w(Cl)=1.1%的CIIR,当氯化挤出温度为100~110 ℃时,有利于生成仲位氯代烯丙基结构,CIIR中尚余少量异戊二烯结构。BCIIR中w(Br)为0.2%~0.8%,并随液溴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CIIR的溴化会导致橡胶的重均分子量和不饱和度下降,但不饱和度仍可保持在1.2%左右。CIIR溴化后热稳定性提高,BCIIR的热分解温度高于CIIR,并随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进一步升高;BCIIR的硫化速度明显加快,比CIIR提高了5%,比IIR提高了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滁州地区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并分析感染原因,为蠕形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并运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抽查医学专业学生162人和非医学专业学生186人,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医学专业学生蠕形螨感染率明显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1),而医学专业学生对蠕形螨知晓率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1)。结论:普及蠕形螨知识、提高蠕形螨知晓率对预防蠕形螨感染和蠕形螨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