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不同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高热降温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燕  王慧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15-81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HCHCH)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方法:将96例HCHCH高热病人,随机分为颅脑降温治疗仪(HTI)组,冰袋组和酒精擦浴组,以三组病人30min内体温恢复率,体温反复率,3天以内体温恢复率,病死率,生存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与日常生活质量(ADL)等指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三组比较30min内体温恢复率以酒精擦浴为佳(P<0.01),体温反复者以HTI最低(P<0.01),3天以内体温恢复率以HTI最高(P<0.05),生存者治疗前后NDS,ADL比较以HTI组效果最佳(P<0.05,P<0.01);病死率HTI组最低(P<0.05),结论:HTI不但降温效果较佳,而且对减少病死率及提高病人愈后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丙嗪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早期高热性重度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后72小时内体温39℃以上重度脑出血患者共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锥颅血肿抽吸引流的基础上,加用氯丙嗪25mg加5%葡萄糖溶液250-500ml持续静脉滴注,并配合物理降温;对照组只采用一般解热药物配合物理降温治疗。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丙嗪持续静脉治疗早期高热性重度脑出血,无明显副作用,使用安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6例,静脉用洛赛克(Losec)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生中的作用。通过卡方检验,认为静脉用洛赛克能够较好地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水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P<0.01),从而降低术后的死亡率(P<0.05)。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48例术后收缩压≥24kPa (180mmHg)或舒张压≥14.7kPa(110mmHg)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尼莫地平治疗组(23例)和硝酸甘油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均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5、10、30、60min时血压和心率。所有患者均进行颅内压(ICP)监测,6个月后按GOS标准进行预后判定。结果 两组用药后5、10、30、60min血压均较用药前显著性下降(P值均<0.001),但心率和ICP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治疗组不良预后占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降血压效果与硝酸甘油相近,但能改善患者预后,且对心率和ICP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GOS ( glasgow outcome scale)等预后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9~2013-09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预后的GOS评价情况,两组瞳孔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预后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在手术治疗后瞳孔缩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治疗7 d后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可有效改善患者的GOS评分及生活质量,是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微创联合清开灵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8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应用清开灵注射液,与对照组64例单纯微创术后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微创基础上应用清开灵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昏迷、高热的持续时间,预防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治疗前后血清TT3、TT4、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方法:测守44例无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史的脑出血患治疗前后TT3、TT4,血糖,胰岛素水平,以39例健康体检中,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结果:脑出血患治疗前与正常人相比TT3、TT4、降低(P<0.01),血糖升高(P<0.01),胰岛素无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相比,TT3、TT4、血糖,胰岛素均值接近,脑出血患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T3、TT4升高(P<0.01),血糖下降(P<0.01),胰岛素无变化,结论:脑出血患急性期可出现TT3、TT4降低,应激性血糖升高,动态观察这些指标,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可调式神经内镜辅助鞘在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4例,根据是否采用辅助鞘分为有鞘组和无鞘组。分别统计2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信息,观察有鞘组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结果,并比较2组患者短期与长期预后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有鞘组患者血肿量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短期预后结果显示,有鞘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无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长期预后结果显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3~8分的患者中,有鞘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高于无鞘组,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无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血肿量30~60 m L患者中,有鞘组术后GOS评分高于无鞘组,术后BI评分低于无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可调式辅助鞘在神经内镜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中存在明显优势,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CT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及保守治疗后患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BB(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CT脑立体定 向抽吸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29例,同期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压性脑出血27例,于治疗后第1、3、5、10和20d取血测定不同组别血清CK-BB的变化。结果:抽吸组和保守治疗组治疗前CK-BB值无显差异(P>0.05)。抽吸组治疗后CK-BB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保守治疗组治疗后CK-BB值虽仍所下降,但较手术组差,结论: 血肿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疗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应尽量行早期血肿抽吸手术。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早期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对73例HICH患者发病24小时应用复方丹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头颅CT血肿大小及其周围水肿面积,综合疗效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复方丹参治疗组血肿吸收,水肿面积减少,综合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P<0.05),结论: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治疗HICH可以改善HICH后缺血性脑损害,抑制脑水肿形成,促进血肿吸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头部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高热的最佳疗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部低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高热降温最佳治疗时间。方法 176例HIH高热病人随机分为四组,A组43例,为体温恢复后(≤37.5℃)即停止头部低温治疗者;B组44例,为体温恢复后头部低温继续治疗1~2d者;C组51例,为3~4d者;D组38例,为5~6d者。结果 四组比较,头部低温启始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3天体温恢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温再发率以A、B两组最高(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比较,以C、D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 头部低温降温治疗时间为体温恢复后继续治疗3~4d者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0±5.0)分,对照组(18.5±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期间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刺加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观察针刺加当归芍药散(针药组)、针刺、中药及尼莫地平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及智能、认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104例患随机分成4组,针药组35例、针刺组37例、中药组18例、尼莫地平组14例,评定和比较各组长谷川智能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等神经量表,治疗8周前后及组间增分差异、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的疗效。结果:针药组CGI为74.3%(P<0.05);MMSE、ADL增分,均优于其他各组,尤其是时空定向、计算力、远记忆力改善更有显意义(P<0.01或P<0.001),近记忆力也中药组有显意义(P<0.05)。NM组HDS增分优于其他各组,ADL增分优于针刺组、中药组,尤其是近记忆力改善显大于各组,P<0.05、P<0.01、P<0.001。针刺组HDS改善优于中药组。中药组远记忆力大于针刺组。结论:针刺加当归芍药散治疗轻型或中型AD患疗效胜于其他各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10%的盐水冰袋冰敷在体外循环术后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对124例体外循环术后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60例,应用10%的盐水冰袋作为物理降温的用具;对照组64例,使用传统的橡胶冰袋冰敷作为物理降温用具。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患者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2组病例冰枕冰敷后0.5,1.5h降温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冰枕冰敷后2.5,4.0h降温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0%的盐水冰袋冰敷具有降温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冰袋内为霜水,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10%盐水冰袋在脑出血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对138例脑出血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为10%盐水冰袋冰敷物理降温68例和传统冰袋物理降温70例,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并做好记录。结果:10%盐水冰袋冰敷物理降温组和传统冰袋物理降温组对照0.5h及1h体温下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温效果相同,但2h及3h降温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0%盐水冰袋具有降温效果好,操作简单,舒适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孔钻颅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治疗后第21d,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小孔钻颅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孔钻颅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5%,高于传统手术组的43.75%,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失血量少等优点,是治疗出血量30~80ml高血压性脑出血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脑室内注射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32例予以万古霉素脑室内注射,研究组33例予以万古霉素脑室内注射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脑脊液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水平,术后3个月预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研究组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万古霉素脑室内注射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可调节脑脊液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水平,提高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不同时期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应用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因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患者(97例),按照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A组.手术后时间≤14d,51例)和晚期治疗组(B组,手术后时间〉14d,46例),其余治疗措施相同,出院时评定预后并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A组与B组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其是预后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PC、PS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测定了9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PC、PS抗凝活性。结果:PC:A以肺癌组为最高;肝癌组最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均<0.01。其他癌症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PS:A除肝癌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外(P<0.05),其余癌症组与正常组比较P均>0.05。17例恶性肿瘤经治疗后PC:A高于治疗前(P<0.05);而PS:A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手术治疗病人的PC:A,以术后1周内为最低,术后2周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血浆PC:A检测可作为肺癌、肝癌等的辅助诊断指标,如连续测定PC:A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20.
陈荣植 《现代康复》2001,5(7):57-57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患中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58例急性脑出血患实施超早期康复程序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康复组偏瘫肢体肌力的康复、生活自理及心理障碍的克服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对减少并感染、关节挛缩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的超早期程序康复在急性脑出血第1天可进行,康复的疗效是确切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