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图书分类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首创中医图书四分法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它是汉·班固在刘向、刘歆父子<别录>和<七略>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官修群书目录.班固十分赞赏"刘向司籍,九流以别",因此他"爰著目录,略续洪烈","删其要以备篇籍",编撰<汉书·艺文志>,以记汉代藏书之盛.  相似文献   

2.
《汉书&#183;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其中《方技略》著录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书籍。本文就《汉书&#183;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所述内容,从文献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将其分析总结为四方面:1.“条其篇目,撮其指意”—《汉志》图书整理著录方法。2.“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方技略》图书四分法。3.“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重视医学的思想。4.“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以医从政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黄帝内经》十八卷”,而未及《素问》之名。《素问》这一书名,首见于后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集》中,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据此,则《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载《黄帝内经》之书实赅有《素问》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刘向、刘歆、李柱国等人校医书前后的中医文献的流变:零散庞杂但初具端倪—经典形成—经典与非经典并行,说明了《方技略》所录医书的编撰,对中医文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方技略》著录体例的研究,以及分析《汉书·艺文志》中“卷”、“篇”与书的关系,首次提出,刘向校书时是以“篇”作为一本书的一级目录.《方技略》中书名大部分为丛书名,且名称大多为校书时统一命定,再一次论证了《黄帝内经》至李柱国校方技之时始有其名.  相似文献   

5.
浅谈经方方元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方”一词首见于西汉·刘向父子编撰的《七略·方技略》,后被东汉·班固收载于《汉书·艺文志》一书中,原指利用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方剂,现在则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这种概念的演化也侧面反映出《伤寒》、《金匮》方历经时间与实践的检验,地位日益稳固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其中<方技略>著录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书籍.本文就<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所述内容,从文献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将其分析总结为四方面:1."条其篇目,撮其指意"--<汉志>图书整理著录方法.2."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方技略>图书四分法.3."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重视医学的思想.4."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以医从政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观其内容,虽不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秦汉乃至汉代以后一些医家整理修订和补充的,但其祖述蓝本,当成编于战国后期,历经秦代的补充完善,至汉代立国之初,在国家"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时被征集,至西汉成帝和平三年,由侍医李柱国校刊,复由刘向"条其篇目,撮其指意"而收编于<七略>之中.至后汉班固修<汉书>时,其<艺文志>部分,仍系取刘向、刘歆父子所撰之<七略>"删其要"而成.故除"运气七篇"及<素问>"遗篇"等篇章外,其主体部分,应是汇编成书于西汉年间;而其祖述蓝本,当成编于战国后期,亦为今本<黄帝内经>之骨架.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的书名,始见于西汉刘向所编的《七略》中,在此以前未尝见有《黄帝内经》的名称,所以《黄帝内经》可认为是西汉的作品。西汉成帝时国家进行历史上第一次校书工作,待医李柱国是校正方技(医药卫生)一类的书,刘向作《七略》志其事佚,惜《七略》已,而此事难知其详了。东汉班固作《汉书,艺文志》,是根据《七略》删其要而成,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书目。其中将医药卫生分医经、经方、神仙房中等四类。前二类是医药卫生的主要书籍。医经分黄帝、扁鹊、白氏三家。黄帝这一家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等书目。后世医家谈《内经》的,多是黄帝这一家。  相似文献   

9.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医经”“经方”所录医籍诸目,殆为医家稽古辨学之要籍。兹备录原文,敷陈管见。“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班固著。班固(公元32——92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其父班彪为东汉初年之著名史学家,鉴于司马迁之《史记》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作《后传》六十余篇,未成而卒。班固为继承父业,续写《史记后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下狱。后因其弟班超(通西域,封万里候)上书力辩,其冤得雪。获释后召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历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分十二纪、十志、八表,七十列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是在《七略》基础上进行删补而写成的史志目录专著。  相似文献   

11.
正史方技传     
《汉书·艺文志》称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为方技,属于医药及养生之类技术,即所谓“生生之具”。大致可归纳为宽狭二义:狭义指医药。如《汉志》“侍医李柱国校方技”,颜师古注“方技”为“医药之书”。宽义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的分类与书目探索,从生命理论、用药护理、房中养生和超越升华四个方面分析西汉时期人们的传统生命理念。认为当时人们对于生命已有相当深入的认识,对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总结,同时重视房事养生,并为成功孕育后代提供了许多方法,还认为生命可以通过后天修炼得到超越升华,达到不老不死的神仙境界。  相似文献   

13.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载经方类医书中的病症在秦汉简帛中多有出现。现结合传世文献,对秦汉简帛中瘅、疝两种病症的内容进行研究,以期反映当今学界对这两种病症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汉书·艺文志》最早将古代医学典籍归列“方技”一门,并指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相似文献   

15.
《汉书·艺文志》经方类中有《汤液经》三十二卷,《艺文志》的前身《七录》,是刘歆父子撰的。当时有没有《汤液经》的记载?然而《汉书>班氏的记载是肯定的,则前汉已有书。但班氏未署撰人,是否即后世所称商·伊尹,相传伊尹作《汤液》,历史上有此传说,犹如《内经》之托名黄帝,《本草》之  相似文献   

16.
经方治验4则     
施红  费鸿翔  魏铁力 《河北中医》2011,33(5):705-706
经方之说最早见于汉代,《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经方11家,指医家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确有疗效的"经验之方"。后世所称经方是指仲景《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26方,立方用药法度严谨且药专力宏,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自从王叔和撰次问世以来,逐渐引起医学家的重视和研究。由于该书受当时社会局限,几经周折,其版本流传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现将该书版本流传情况作如下介绍: 一《伤寒论》的纂著依据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的重要依据为伊尹的《汤液经》。《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载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方技略为《七略》之一,《七略》系汉成帝侍中奉车都尉刘歆所著、为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书。《汤液经法》在汉晋时期广为流行。六朝梁·陶弘景《辅行诀》(此书久佚,今从敦煌发现藏卷)说:“汉晋已还,诸名医辈张玑,卫汜、华佗、吴普、皇甫玄宴……等,皆当代名贤,都师式此《汤液经法》。”晋·皇甫谧《甲乙经》序说:“伊  相似文献   

18.
顾漫  柳长华  罗琼 《中医杂志》2011,52(8):633-637
汉代在中医发展史上是一个关键时期,西汉末年刘向、刘歆、李柱国等对方技类文献的整理分类,在中医古籍整理和学术传承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汉书·艺文志》将中医学分为医经、经方两大系,实亦上承东方针灸脉学(伏羲)与西方本草药学(神农)之遗绪,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与技术传统。至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实现了医经与经方两家之学的融合。从李柱国校方技到张仲景撰新书,正是医经与经方由分到合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肇端于岐黄,至张仲景而能集其大成,从而奠定了今日中医学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9.
了解某个学科的历史,掌握某个学科的发展趋势,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目录学正是为我们提供这种条件的工具。我国医籍目录,始于西汉刘歆的《七略·方技略》,东汉班固“因《七略》之辞”编《汉书·艺文志》也列《方技略》,以备篇籍。以后史志及公私书目均因袭载录医书。以充篇章。但是这些仅仅是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的一个类目。医籍专题目录,则始于宋代,在《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中,已记有《医经目录》和《大宋本草目》。而后,明、清又相继出  相似文献   

20.
辛润发微     
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辛咸之味。历来医家多十分重视“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就以辛味药物的性用来说,早在《内经》已多论述,尤其是“辛以润之”,其旨纡余蕴(?),令人味之无尽。嗣后名医濬哲,在临床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