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信息框架对大学生决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风险偏好的基线水平及正、负信息框架对其决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Tversky和Kahneman原亚洲疾病问题决策问卷,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大学23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正面框架组、负面框架组和平衡框架组。结果正面框架组被试肯定和风险方案选择百分比分别为32.9%和67.1%;负面框架组为12.3%和87.7%,差异有显著性(P=0.002)。能确认被试风险偏好基线水平的平衡框架中大部分被试仍选择风险方案(29.9%对70.1%)。研究还发现,男女性别之间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被试无论在正面还是负面框架下均倾向于风险方案,而且在负面框架下强度更大;被试风险偏好的基线水平表现为风险寻求倾向,而且负面框架对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大学生风险偏好的基线水平及正、负信息框架对其决策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Tversky和 Kahneman原亚洲疾病问题决策问卷,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大学23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正面框架组、负面框架组和平衡框架组.结果 正面框架组被试肯定和风险方案选择百分比分别为32.9%和67.1%;负面框架组为12.3%和87.7%,差异有显著性(P =0.002).能确认被试风险偏好基线水平的平衡框架中大部分被试仍选择风险方案(29.9%对70.1%).研究还发现,男女性别之间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被试无论在正面还是负面框架下均倾向于风险方案,而且在负面框架下强度更大;被试风险偏好的基线水平表现为风险寻求倾向,而且负面框架对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框架效应对军校大学生决策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信息框架对军校大学生决策的影响。方法被试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的信息框架,就自己面临的情景进行方案选择。结果接受正面框架实验情景的被试,两种方案选择人数比例相当(46.3%,53.7%);负面框架组的被试,大部分选择冒险方案(83.1%,16.9%);作为控制组的第二组被试,大部分被试仍选择冒险方案(67.3%,32.7%)。男性被试不论在正面框架还是负面框架中都倾向于冒险行为;而女性被试在正面框架中选择保守和选择冒险的人数比例几乎相等,但在负面框架中倾向于冒险行为的人儿乎足保守行为的3倍。结论当信息从负面呈现时,军校大学生更喜欢冒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疗风险决策信息框架对军校医学专业大学生决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癌治疗决策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93名大学生,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正面框架组,负面框架组和平衡框架组。结果正面框架组被试保守和冒险方案选择百分比分别为63.4%和36.6%;负面框架组为24.6%和75.4%,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0.550,P=0.000)。确认被试风险偏好基线水平的平衡框架中选择保守和冒险的比例相近(49.5%,50.5%)。与基线水平比较发现,仅在负面框架与基线水平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此外,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军校医学专业大学生在肺癌治疗风险决策情境中的基线水平接近中性,负面信息刺激导致冒险偏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信息框架对军校大学生决策的影响.方法被试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的信息框架,就自己面临的情景进行方案选择.结果接受正面框架实验情景的被试,两种方案选择人数比例相当(46.3%,53.7%);负面框架组的被试,大部分选择冒险方案(83.1%,16.9%);作为控制组的第三组被试,大部分被试仍选择冒险方案(67.3%,32.7%).男性被试不论在正面框架还是负面框架中都倾向于冒险行为;而女性被试在正面框架中选择保守和选择冒险的人数比例几乎相等,但在负面框架中倾向于冒险行为的人几乎是保守行为的3倍.结论当信息从负面呈现时,军校大学生更喜欢冒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低年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及营养宣教对其影响。方法:对预防医学专业一至三年级157名学生,围绕《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知识进行为期5个月的营养宣教。宣教前后用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宣教前营养知识得分三年级明显高于一年级(P〈0.05),宣教后二年级和三年级营养知识水平均高于宣教前(P〈0.05),而一年级宣教前后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读宣传单和听课堂讲座者明显高于看宣传板报和听校园广播者。宣教后,三年级学生每周5~7次吃鸡蛋的人数较宣教前提高了11.8%(P〈0.05)。一年级学生经常喝酒的不良饮食习惯减少了18.7%(P〈0.05)。结论:营养宣教可以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膳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Levin划分的三种框架效应在模拟医学情境中是否依然存在.方法 自编医疗情境问题,包括医疗水平评价、医生建议依从、医疗方案决策,分别以获益与损失框架进行描述.300名被试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完成2道不同类别,不同属性的决策问题,并评估决策确定程度.结果 3种类别的决策问题均存在显著的框架效应:分别以治疗有效或无效人数描述医生,人们倾向给前者更好的评价(x2 =32.09,P<0.01);当分别以存活率与死亡率描述治疗方案,人们倾向于在以存活率进行描述的情况下,采用短期受损,长期获益的冒险方案(x2=25.92,P<0.01);当分别以获益或受损描述医嘱时,前者的遵从性更好(x2 =11.07,P<0.01).不同框架属性与类别下,人们选择保守、冒险方案的确定程度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属性.正性=3.84,P<0.01;t目标.负性=6.44,P<0.01;t风险正性=6.57,P<0.01),且表现为人们对符合框架效应的选项,确定程度更高.结论 框架效应在模拟医学情境中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 探讨风险情境中的血缘关系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死问题决策问卷,以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683名大学生,将其随机分成15组.结果 正、负框架之间出现框架效应的是24组(x2=10.83)、3-3组(x2=20.78)和6-0组(x2=7.47),3组均在负面框架下风险选择人数最多,分别为37(78.7%)、40(93.0%)和37(82.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基线水平比较发现,仅在正面框架与基线水平间出现效应的是2-4组(x2=5.39)和6-0组(x2=5.8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面、负面均与基线水平间出现框架效应的是3-3组(x2=4.09;7.91),正面、负面与平衡框架下风险选择人数分别为23(48.9%)、40(93.0%)和32(69.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女性框架效应发生在24组(x2=13.09)、3-3组(x2=18.09)和6-0组(x2=6.189),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仅在3-3组出现框架效应(x2=13.09,P<0.01).结论 血缘关系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风险情境中不同的人员构成会导致不同的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情境下,探讨封面陈述与框架信息清晰度对脑梗死患者溶栓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 以2011年12月以后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详细封面陈述组(263人)和简单封面陈述组(278名),每组被试均接受模糊信息和详细信息,被试只接受一种信息框架(正面/负面框架).结果 在简单封面陈述组,无论是模糊信息组,还是在清晰信息组,被试均未受框架效应的影响,但均表现为风险寻求(溶栓治疗)(x^2=1.20,P>0.05,x^2=0.15,P>0.05);在详细封面陈述组,清晰信息组被试未受框架效应影响(x^2=0.19,P>0.05),但在模糊信息组,被试受框架效应影响,而在正面框架中,表现为更为显著的风险寻求(x^2 =7.90,P<0.01).结论 封面陈述和框架信息清晰度会影响脑梗死患者的溶栓风险决策倾向,在溶栓治疗中,为提高溶栓率,建议给予详细封面陈述下的正面模糊信息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为社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现况调查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和普陀区 992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 ,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及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有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亟待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 ,加大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 ,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循证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定义、核心思想,以及循证医学与临床决策的关系、临床决策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强调循证医学的证据(金标准),论述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来指导临床决策,提高临床决策的水平,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研究框架效应下用户情绪和信息框架对电子健康信息认知和护理行为决策的影响。方法/过程 采用两因子组间设计,测试积极和消极情绪下3种信息框架(图形、文字、图文框架)呈现的电子健康信息行为决策绩效和主观认知指标。结果/结论 信息框架对认知任务绩效有显著影响,文字框架的正确率高于图形框架。情绪对认知任务绩效无显著影响,但对信息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情绪和信息框架对认知任务绩效存在交互作用,在积极情绪条件下,图文信息框架所用的时间更短。研究结果可为电子健康信息的优化设计及其认知决策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芜湖市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建筑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方便整群抽取芜湖市五个建筑工地445名工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9.1%,仅有24.7%的人知晓"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参加工作时间长、文化程度高、通过报刊书籍和免费宣传材料获取知识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艾滋病歧视方面仅有36.6%的人愿意和艾滋病人做朋友,艾滋病知识得分越低越容易发生歧视行为(r=0.356,P=0.000)。13.4%的建筑工人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21.6%的人有多个性伴侣;10.0%的人最近1年有过商业性行为,56.0%的人在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结论: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存在歧视现象,其自身存在着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7.
行为医学的新认识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转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躯体医学向整体医学发展中,行为医学的形成和出现为人类健康、疾病防治增加了新的途径,个体和卫生保健结构两个层面的行为干预均可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疾病的发生。行为医学的出现,补充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足,丰富和完整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本文重点阐述了行为医学的新认识、主要研究内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泰安市家长对儿童肥胖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和营养教育的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儿童肥胖防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12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900例患儿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发放简易调查问卷,当场填写后回收,分析家长儿童营养知识、对儿童肥胖态度及家庭饮食行为。结果:92.3%的家长认为儿童肥胖是一种病,但仅有43.2%的家长知道儿童肥胖诊断标准,知道儿童肥胖会引起疾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占比分别为88.2%,89.5%,87.8%。77.0%的家长认为儿童肥胖需要干预,仅有56.4%的家长平时关注儿童体质量变化,34.8%的家长注意控制儿童饮食及热量摄入,80.1%的家长知道儿童肥胖后会主动寻求帮助,80.5%的家长认为家长饮食习惯对子女有影响。85%的饮食以家庭为主,47%的饮食丰富以午餐为主,53.7%的家庭炒菜油多为主,93%的家长知道运动有助于减肥,仅有35.2%的家长每日规定儿童一定的运动量。结论:家长能够认识到儿童肥胖是一种病,并且对儿童肥胖相关知识的关注度比较高,但实际生活中饮食调配、运动执行力不足。 相似文献
19.
流出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流出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流出地流动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艾滋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在崇阳县天城镇,石城镇和铜钟乡随机抽取658名流出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进行艾滋病KAP问卷调查.结果 57.2%的流出人口和60.1%的留守家属不愿意和艾滋病人同住一个社区,两者有差异性(P<0.01);流出人员和留守家属在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比例分别占45.5%和20.6%,两者有差异性(P<0.01);74.2%的流出人口和61.3%留守家属主动向亲属(他人)讲述过艾滋病相关知识,两者有差异性(P<0.01).Logistic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P<0.01)、外出工作时间大于1年(P<0.01)的流出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文化程度越高(P<0.01)的男性(P<0.01)留守家属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对流出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艾滋病知识的宣教,减少他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态度,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评价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有效改善医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护理本科2008级10个小班的学生,以集体授课方式进行营养教育,教育前后用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实施营养教育后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明显提高,得分由(15.76±4.15)分提高到(25.17±4.26)分,营养态度较好,饮食行为较教育前有所改善,得分由(4.87±1.57)分提高到(6.77±1.57)分。结论:营养教育可以提高护理新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是改善其不良饮食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