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剂量率192Ir腔内后装加体外照射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剂量率192Ir腔内后装加体外照射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远期生存率。结果:1结束放疗治疗后,发现肿瘤完全消退患者57例,完全缓解率为91.9%,有5例患者肿瘤部分残留,残留率为8.1%。2A点剂量与患者远期生存率关联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5~75 Gy组患者中有2例远期转移病例,转移率为6.3%,76~85 Gy组中有3例远期转移病例,转移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腔内与体外放射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不过在如何控制并发症率、提高临床疗效是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首位。早期宫颈癌大多无任何症状,一旦发现症状,病变大都已发展到相当明显的程度,加之本院农村病人所占比例较大,卫生意识较差,思想上比较保守,就诊时间较晚,大多失去了手术机会,外照射加腔内后装  相似文献   

3.
1994~1996年,我科共收治宫颈癌38例,将中晚期无手术指征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外照射加后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治疗组31例,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53岁。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出血时间最长1年,最少1次,平均38个月。临床分期按FIGO提出的宫颈癌国际临床分期标准[1]:Ⅱ期17例,占548%;Ⅲ期14例,占452%。病理均证实为鳞癌。以文献中单纯手术及术后放疗为对照组。12 放疗方法 本组31例均采用Co-60全盆腔前后野对穿照射。肿瘤量达35~40Gy中间挡5cm厚的铅4~5cm,追加宫旁剂量15…  相似文献   

4.
目前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大多数不适于手术 ,体外照射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了提高其疗效 ,我院 1995年 1月~ 1999年 1月收治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6 8例 ,随机分组 ,1组单纯体外照射 ,称单纯组。另 1组体外照射加腔内放疗 ,称综合组。目的在于探讨体外照射加腔内放疗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中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全身情况较好、Karnofsky评分均在 6 0分以上、能进食流质、有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 6 8例 ,男46例 ,女 2 2例 ,年龄 35~ 74岁 ,均为初诊病例 ,随机分为单纯体外照射组和体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组 ,每组 34…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和单纯外照射对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1996年11月采用60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192Ir腔内后装治疗(治疗组)120例,单纯叼。外照射(对照组)123例。治疗组鼻咽外照射剂量为印~78Gy/30.39次/6.0~7.8周,中住剂量68Gy。后装腔内剂量8-24Gy/1~3次,每周1次。对照组鼻咽外照射剂量为70—78Gy/35~39次,7~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T1-2期的5、10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1%、77.84%和82.23%、7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分别为71.2%、59.13%和67.72%、5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4期的5、1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72%、54.38%和58.38%、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O.05);生存率分别为57.16%、49.1%和53.99%、4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咽复发22例,远处转移28例,原发性肺癌1例,脑血管意外1例。对照组鼻咽复发30例,远处转移20例,食管癌1例,喉癌1例。晚期放射并发症,治疗组后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例,鼻咽腔干痂18例,张口困难10例。对照组张口困难28例,下颌骨坏死1例。结论单纯外照射或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鼻咽癌,后者的5、10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前者略高,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降低外照射剂量的同时,不降低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且减少晚期放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放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体外照射结合近距离腔内后装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但近、远期的放射性毒副反应较明显,临床治疗效果一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可将射线集中照射到肿瘤组织,使放射剂量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高度一致,理论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轻的毒副反应。2006-2008年我科对有条件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3DCRT联合192Ir腔内后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为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70例分为2组,3DCRT联合腔内后装组(A组)35例,常规放疗联合腔内后装组(B组)3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及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病例临床资料(n=35)组别中位年龄(岁)分期ⅡaⅡbⅢaⅢbⅣa病理分型鳞癌腺癌A组47 2 10 6 15 2 33 2B组45 3 9 7 13 3 32 31.2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HY-HDR18型遥控后装治疗机所用施用器周围的剂量分布。方法:用TLD(热释放光剂量计)「LiF(MG,Cu,P)」测量并合流下由HY-HDR18型后装治疗计划系统设计的针对宫颈癌的妇科治疗计划及施用器周围的剂量分布。结果:TLD测量值与TPS计算值偏差4.2±2.5%。结论:理论值一实测值接近,此机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的外照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颈癌如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患,或年老、病变累及全阴道而致阴道狭窄,或解剖结构异常(如生殖道畸形、子宫脱垂),或手术后复发、宫颈残端癌等,则不宜采用腔内放疗或腔内剂量达不到要求,此时可考虑单纯外照射治疗。我院自1979年5月~1982年3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腔内近距离放射推量照射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8例鼻咽癌、按92福州分期,采用60钴-γ线常规分割体外照射,中位剂量59.1 Gy,而后用192铱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放射推量,剂量参考点:距施源器中心轴外10 mm,每周1次6 Gy,共计6~18 Gy/1~3次,中位剂量12Gy。结果:78例体外照射结束时与近距离推量治疗后相比,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5%、91.0%(χ2=4.13,P<0.05),差别有显著性。T1+T2期与T3+T4期相比,体外照射后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8%6、5.5%(χ2=5.53,P<0.05),差别有显著性;腔内近距离推量治疗后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0%7、9.3%(χ2校正=5.64,P<0.05),差别有显著性。结论:T1、T2期鼻咽癌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推量照射,能提高局部控制率,而对T3、T4期鼻咽癌加用近距离推量照射受益有限。  相似文献   

10.
外照射+腔内放疗治疗鼻咽癌原发灶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照射+腔内放疗对鼻咽癌原发灶复发的治疗效果,分析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方法:1988年12月至1994年1月,收治经根治性放疗后腔骨复发的鼻咽癌共73例,采用外照射+腔内放疗。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控率分别是20.7%,17.8%,41.1%。分析了治疗总剂量及外照射剂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论:外照射+腔内放疗对鼻咽癌腔内复发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案。外照射+腔内放疗总剂量不低于56GY,外照射应在42GY以上。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腔内微波热疗加放疗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腔内微波热疗十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96年 2月至 1 998年 2月我院收治的 6 1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热疗十放疗组 (H +R组 ) 3 0例 ,单纯放疗组 (R组 ) 3 1例。两组均采用 8MV -X线治疗 ,全盆剂量 3 8~ 40Gy,宫旁剂量 1 0~ 1 8Gy。1 92 Ir-HDR腔内放疗剂量 3 0~ 3 6Gy。H +R组采用 91 5MHz微波热疗仪 ,阴道内辐射器加温 42~ 45℃ ,45分钟 /次 ,2~ 3次 /周 ,共 4~ 6次 ,放疗前、后半小时进行。结果 局部肿瘤缩小率H +R组CR1 0 0 % ,R组CR77.4%。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1 )。生存率 :l、2年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3年生存率H +R组优于R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热疗十放疗能增加宫颈、阴道上 1 /3恶性肿瘤的敏感性 ,提高宫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在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2例宫颈癌患者分别在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验证采集3组锥形束CT图像,每周1次,获得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X(左右)、Y(腹背)、Z(头脚)方向偏移误差,计算出摆位误差值下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对比分析摆位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在X、Y、Z方向上首次摆位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1.100±2.984)、(0.883±2.210)、(1.083±2.738)mm,纠正后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0±0.708)、(0.061±0.624)、(0.066±0.606)mm与首次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X、Y、Z方向轴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66±0.578)、(0.033±0.780)、(0.116±0.884)mm,与纠正后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摆位误差所致的宫颈癌原发肿瘤平均剂量变化为-2.58%~3.54%,股骨头平均剂量变化为-7.03%~8.45%,膀胱平均剂量变化为-12.28%~3.79%,小肠平均剂量变化为-3.06%~15.32%,直肠平均剂量变化范围为-10.53%~12.83%,脊髓平均剂量变化为-3.67%~18.14%。结论采用图像引导技术对宫颈癌的调强放疗进行误差纠正,可以缩小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而宫颈癌分次治疗内摆位误差较小。宫颈癌的摆位误差可引起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明显变化,应用图像引导技术使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剂量分布准确,提高放疗过程的精度,为临床放疗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72例初治Ⅰ~Ⅳ期宫颈癌患者接受6-MVX线全盆前后对穿照射4000~5000 cGy,体外放疗3~4次/周,每次180~200 cGy;宫腔内放疗3000~4000 cGy,阴道腔内放疗3000~4500 cGy,1~2次/周,300~700 cGy/次,宫腔与阴道的腔内治疗交替进行。[结果]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近期有效率是98.6%,5年总生存率为54.1%,其中Ⅱ期5年生存率为75.0%,Ⅲ期5年生存率为41.4%,影响宫颈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大小、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分期及近期疗效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尿频、尿急、排尿痛及骨髓抑制。[结论]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全身转移。作者认为放化同步治疗是未来治疗子宫颈癌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From 1976 to 1980, 275 patients with invasive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were treated at the Northern Ireland Radiotherapy Centre. Most patients had combined intracavitary and external radiotherapy. Only 26% presented with clinical Stage 1 disease; there were more of these patients aged 30-3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细胞)回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自体CIK细胞回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及单纯介入治疗组(单纯治疗组).治疗后观察患者疗效、生存质量、TH1/TH2免疫指标的变化.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TH1/TH2等免疫指标的比较.结果 完全缓解率在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治疗组显著提高,分别为35%和22%(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总提高率分别为85.0%,61%(P<0.05);两组TH1/TH2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治疗组有明显回升(P<0.05).两组治疗前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NK细胞改善(P<0.05),且优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 自体CIK细胞回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官颈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使其完全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免疫情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Radiation is a curative treatment for prostate cancer that is most appropriate for the older patient or the patient with significant co-morbidities. Younger patients with a greater than ten-year survival are probably best treated with surgery unless the disease is high risk. For all patients, high-risk disease is best treated with hormones and radiation. The long-term superiority of surgery over radiation, however, has not been demonstrated in randomized or retrospective studies, and the recommendation for surgery in the younger, healthy patient with favorable local disease is largely based on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f chosen for appropriate indications and delivered with appropriate techniques, radiation can be delivered using external beam or brachytherapy with equal efficacy. The choice of radiation treatment is based on tumor characteristics and patient preference. Radiation can be used after prostatectomy to cure patients who are not cured with surgery. Watchful waiting may be appropriate for patients with low-risk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252锎(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对老年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31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老年宫颈癌患者,其中Ⅱb期19例,Ⅲa期8例,Ⅲb期4例。252Cf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6~10Gy/次,1次/周,共4~6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0~42Gy。:全盆腔外照射和中子后装同期进行,后装治疗当天不进行外照射,前后对穿野,2.0Gv/次,4次/周,外照射24—34Gy后,盆腔野中间挡铅4em,使总剂量达到45~50Gy,总疗程5~7周。结果31例患者均随访2年,2年局部控制率为90%,2年生存率为87%,其中Ⅱb期89%,Ⅲa期88%,Ⅲb期75%。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3%,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6%。结论252锎中子近距离治疗宫颈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经验。方法对12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按入院时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采取相应的术前、术后、放、化疗期间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及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经过心理干预措施其得分明显改善,相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宫颈癌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