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 1992年来 ,笔者对胆道蛔虫病 4 95例 ,经保守治疗后 ,临床症状已得控制 ,但 B超复查仍见蛔虫滞留胆道 4 8例者 ,用自拟胆道排蛔汤治疗 ,获得满意效果。1 一般资料4 8例中 ,女 37例 ,男 11例 ,年龄 11~ 6 2岁。均有典型的急性发作病史。症状完全消失 4 0例 ,仍有轻微上腹闷痛或饱胀感 8例 ,经 B超检查胆道内均有蛔虫。2 治疗方法胆道排蛔汤 :柴胡、甘草各 9g,白芍、金钱草、槟榔各 2 0 g,枳壳、香附、川楝子、大黄、黄芩、青皮各10 g,干姜 6 g,3剂后行 B超复查。经治疗 ,B超第 1次复查胆道已无蛔虫 31例 ,第 2次 9例 ,第 3次 6例 ,有…  相似文献   

2.
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胆道蛔虫病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已得控制,但B超复查仍见蛔虫滞留胆道者,用自拟胆道排蛔汤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所治22例中,女16例,男6例;年龄13~56岁。均有典型的急性发作史。症状完全消失18例,仍有轻微上腹闷痛或他胀感4例,经B超检查胆道内均有蛔虫。胆道排蛔汤:柴胡、甘草各9g,白芍、金钱草、槟榔各20g,枳壳、香附、川楝子、大黄、黄芩、青皮各10g,干姜6g。3剂后行B超复查。经治疗,B超第1次复查胆道已无蛔虫10例,第2次8例,第3次3例。有1例B超第4次复查仍见有蛔虫回声,于手术治疗,术中见胆总管…  相似文献   

3.
小儿胆道蛔虫症是小儿科的一种较常见急症 ,自 1991年以来笔者采用安蛔汤治疗本病 32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中 ,男 10例 ,女 2 2例 ;年龄 6~ 13岁 ;病程 1~ 7天。诊断标准 :上腹部阵发性疼痛 ,或汗出肢冷 ,或呕吐、吐蛔 ,或大便排蛔 ,时发时止 ;大便虫卵检查提示蛔虫卵阳性 ;B超提示胆道蛔虫。2 治疗方法 自拟安蛔汤 ,由乌梅、茵陈、大黄、黄柏、川椒、川楝子、干姜、党参、当归、枳壳、甘草各 6~ 10 g,肉桂 1~ 3g组成。每日 1剂 ,水煎 2次 ,早、中、晚各服 1次 ;治疗期间忌食荤腥油腻之物。3 治疗…  相似文献   

4.
胆道蛔虫是常见的异位蛔虫症 ,多由饮食不慎 ,蛔虫孳生 ,或驱蛔不当 ,使蛔虫上窜 ,进入胆道。地处闽北山区的武夷山是胆道蛔虫病的高发区 ,患者多以疼痛难忍就诊。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 ,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检查方法可排除其它急腹症 ,确诊为胆道蛔虫症 ,主要借助 B超检查 ,以 B超提示胆道蛔虫症为依据。胆道蛔虫汤是前人总结出来用于临床多年的方剂 ,笔者运用其治疗胆道蛔虫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 2 7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5 6岁 ;发病时间最短 3 h,最长 4d;单纯性胆道蛔虫 43例 ,…  相似文献   

5.
<正> 胆道蛔虫是肠道内的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急腹症。笔者自1973年以来用“驱蛔止痛汤”治疗胆道蛔虫8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83例中,男40例,女43例;10岁以下者7例;11~20岁32例;21~30岁21例;31岁以上者2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者62岁。其中以11~30岁发病最多,共53例,  相似文献   

6.
“乌梅汤”是根据《伤寒论》乌梅丸化裁而来 ,其治疗肠道蛔虫并发症胆道蛔虫症疗效卓著 ,故将近年治疗的 4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 8例 ,年龄最小的 12岁 ,最大的6 5岁 ;病程长的 3~ 5年 (疼痛反复发作 ) ,最短的数小时 ,一般在 1周左右 ;其中胆道蛔虫症占 2 8例 ,肠虫症占 14例 ;急诊病例 2 0例 ,门诊 12例 ,住院 10例 ;所有胆道蛔虫症均经 B超证实。肠虫症一般符合临床症状、体征或大便查有虫卵或吐蛔、便蛔或胃镜所见。2 治疗方法均以“乌梅汤”治疗。少数呕吐严重、感染重者辅以补液、抗感染治疗。“乌梅汤”…  相似文献   

7.
肖勤 《江西中医药》2000,31(5):26-26
我院 1 994年至 1 998年用中药驱蛔止痛汤治疗胆道蛔虫症 68例 ,均获良好效果 ,一般服用 2剂后病情即可缓解 ,现简要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8例均属急诊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1 7例 ,女性 5 1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1 1岁 ,40岁以下 5 3例 ,以青年女性居多 ;住院天数最长 8d,最短 1 d,平均住院 3 .5 d。本组病情大致相似 ,临床都有上腹部剑突右下方阵发性剧烈绞痛或钻顶样痛 ,但腹部平坦、柔软 ,压痛轻 ,无反跳痛 ,疼痛间歇期则如常人等典型的胆道蛔虫症症状与体征 ,3例为非典型病例 ,所有病例均经 B超检查确诊 ,疗效由 B超复查验证。2 …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蛔虫症是农村儿童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 ,对小儿的成长与健康有较大影响。近十余年来 ,笔者运用利胆驱蛔汤治疗 88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 37例 ,女 31例 ;年龄 2~ 13岁 ,其中 2~ 5岁 18例 ,6~ 10岁 43例 ,11~ 13岁为 2 7例。以上 88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①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钻顶样剧痛或向右肩背放射痛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间或有胆汁 ,或蛔虫 ,或伴畏寒 ,发热或黄疸等。②有肠蛔虫病或不当驱蛔史。③B超检查证实。2 治疗方法基本方 :(利胆驱蛔汤 )乌梅、川椒、细辛、榧子、雷丸、槟榔片、使君…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中药“驱蛔汤”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蛔腹痛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50例全部有阵发性腹痛,伴呕吐蛔虫的8例.腹痛2天用药物治疗无效的23例.腹痛3天经药物治疗无效者19例.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乌梅15g,白芍15g,黄连8g,生大黄20g,木香10g,芒硝10g,槟榔10g,川楝子10g.每日1剂,煎水300ml,生大黄后下,芒硝另冲,分4次保留灌肠,6小时1次.5岁以下小儿用量酌减.  相似文献   

10.
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40岁,其中15~35岁有23例。右上腹持续性或陈发性疼痛(发作时常弯腰曲膝,呻吟不止或手按心窝部),32例均有此症状。恶心或呕吐者ZJ例,其中有3例呕吐蛔虫。畏冷发热有15例.黄疽有5例,有胆道蛔虫病史的8例,血常规升高的有20例.胆道B超提示有蛔虫影的32例。1.2治疗方法:原则,给予中西药安蛔、解痉、疏肝、理气、止痛、消炎、利胆、驱蛔。1.2.1中药:乌梅汤十四逆散十小承…  相似文献   

11.
胆道蛔虫病,在农村中较为常见,笔者以自拟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小结如下:一般情况根据我院58例胆道蛔虫病病史分析,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为多见(6~12岁),约占50%,其次青壮年约占40%,中老年约占10%,婴幼儿比较少见,性别无甚差异,58例病史中,多伴有肠蛔虫病史.诊断主要依据;1.有特殊性的腹痛症状;2.检查右上腹部剑突下有固定性压痛;3.既往有排蛔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安蛔排虫汤,结合西医解痉对症治疗胆道蛔虫症40例.结果:临床治愈3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安蛔排虫汤治疗胆道蛔虫症有安蛔止痛、利胆排虫作用,疗程短,经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驱蛔利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症江苏丰县沙庄乡卫生院(221712)李新平【关键词】胆道蛔虫症,驱蛔利胆汤,验案笔者运用王光老师传授的驱蛔利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症,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驱蛔利胆汤的方药组成乌梅15g,延胡索10g,槟榔15g,白芍15g...  相似文献   

14.
胆道蛔虫是农村常见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 ,观察治疗 30例。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2 5例 ;年龄在 14~ 5 0岁之间 ;城关 9例 ,农村 2 1例 ;B超检查有蛔虫残体滞留于胆道 6例 ;孕妇 10例。2 治疗方法中医治疗 :基本方由乌梅 30 g,茵陈 15 g,黄柏、当归、川楝 ,元胡各 10 g,花椒、黄连、桂枝、木香、生姜各 6 g组成。水煎服。 1剂/ d。每次服药前 2 0 m in服姜汁蜜 (生姜汁、蜂蜜等量对成 ) 10 m l。合用具有利胆安蛔、理气止痛的功效。辨证加减 :孕妇去元胡以防碍胎之弊 ;偏虚者选加黄芪、党参 ;…  相似文献   

15.
自 198 7年 6月~ 1999年 9月 ,笔者采用体外按摩与中西药结合治疗胆道蛔虫 (简称胆蛔 ) 176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176例患者全部经 B超确诊为单纯性胆蛔。男性 5 6例 ,女性 12 0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4岁 ,其中15~ 40岁占 12 8例 ;胆囊蛔虫 11列 ,胆总管蛔虫 16 5例。2 治疗方法 :无论胆囊蛔虫还是胆总管蛔虫 ,均采取体外按摩为主与中西药结合治疗。2 .1 体外按摩 :在按摩前肌注阿托品 0 .5 mg,10 min后 ,嘱患者平卧 ,放松腹部肌内 ,取胆囊区 (右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 ) ,涂上医用液体石蜡 ,用右手拇指…  相似文献   

16.
胆道蛔虫症是广大农村中常见的急腹症,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我们在近2年来用“茵陈乌梅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105例,均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本组105例患者均来自农村,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23岁。其中女性67例,男性38例。  相似文献   

17.
胆道蛔虫病属祖国医学“虫症“的范畴,是蛔虫妄动,钻入胆腑,使胆气下降,而引起的右上腹阵发性剧痛的蛔厥症.笔者运用自拟胆道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病89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79~1987年用自拟通胆安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100例。其中男31人、女69人;最小年龄4龄,最大60岁,30岁以下占76%。本组患者除具有突然发作剑突下钻顶样绞痛,向肩部放射,恶心呕吐(有的吐蛔)等胆道蛔虫病症状外,B超探查,可见胆总管或左右肝管内显示蛔虫光带。  相似文献   

19.
大黄乌梅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蛔虫症系属祖国医学"蛔厥"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笔者自拟大黄乌梅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胆道蛔虫病,中医称为蛔厥,是农村的常见病。作者应用自拟的胆道驱蛔方治疗胆道蛔虫病100例,可在疼痛时服用,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患者中男33例,女67例;农民50例,工人31例,其它19例;10岁以下25例,11~20岁22例,21~30岁17例,31~40岁19例,41~50岁11例,51岁以上6例;上腹痛100例,恶心呕吐63例,吐蛔27例,粪检有蛔虫卵7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