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胃肠道手术快速康复外科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胃肠道手术病人62例为胃肠减压组(A组),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病人58例为非胃肠减压并早期恢复进食组(B组)。比较两组病例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咽喉疼痛、恶心、急性胃扩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两组病人出现急性胃扩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病人诉咽喉疼痛、恶心呕吐明显较B组增多(P<0.01)。两组均有发生急性胃扩张并发症而需重置胃肠减压管并禁食病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安全可行,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人认为对选择性胃肠道或其它腹部手术病人,并非一定要行预防性鼻胃管减压。大多数置鼻胃管减压的病人在拔除鼻胃管后逐步进食,先进流质,48~72小时后进普食。注意到有些病人并未按照上述传统模式进食,在拔除鼻胃管后不久便开始普通饮食,也未影响术后正常恢复过程,故旨在向以往常规进食模式挑战,进行了随机化前瞻性研究,对胃肠手术后早期拔除鼻胃管行普通饮食进行评价。对1988 相似文献
3.
胆道手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9年7月期间使用术中胆道镜处理的136例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1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经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和针对性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为100%(85/85);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发生率(简称残石率)分别为0(0/85)和22.6%(7/31),总残石率为6.0%(7/116)。经胆道镜探查发现良性肝内胆管狭窄13例,恶性肝内、外胆管狭窄8例;通过胆道镜取活检,确诊肝门部胆管癌4例,胆总管癌4例,胆总管下段息肉2例,肝胆管结石合并左肝胆管内胆管癌3例;16例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得以证实。全部病例均无胆管撕裂、膈下脓肿、急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胆道镜可大大降低胆管残石率,提高胆道疾病的确诊率,对其治疗方案起到合理的指导作用,术中胆道镜对明确黄疸病因有其独特的优势,胆道镜在胆道疾病诊治中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手术中放置胃管和鼻肠营养管方法介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肠内营养应用逐渐普及,鼻肠管适于短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且优于空肠造口管。为减轻病人术前置管的不适及减少细菌污染和肿瘤细胞种植,我们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采用新的术中置管方法,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无鼻胃管减压胆道手术1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放置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已成为常规.主要是为了防治术后胃肠道麻痹引起的胃潴留和腹胀.并减少切口裂开和吻合口漏的危险。但这一常规正在受到挑战。1993年至1997年间.作者行胆道手术112例,无选择地均不放置鼻胃管减压.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回顾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12例.其中男78例.女:34例.年龄26~78岁。胆囊结石42例(其中急性胆囊炎28例).胆囊息肉7例。胆总管结石35例,肝胆管结石22例(其中急性胆管炎1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例,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2例。二、手术方式单纯胆囊切除49例,… 相似文献
6.
曾有研究认为术后不必常规置鼻胃管,但上腹部手术后用鼻胃管预防呕吐、气液膨胀和切口裂开的方法仍被许多代外科医生广泛采用,而不顾置管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故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消化道择期手术后胃减压的作用。109例顺序入院行消化道择期手术的病人术中置胃管,术毕作如下随机分配:逢单月周一、三、五手术者胃管保留到肠蠕动恢复(置管组),周二、四、六手术者术毕拔管(非置管组),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常规经鼻胃肠减压在食管癌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3年1~9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8例食管癌[无管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61.1±8.5)岁]行食管癌腔镜手术前后均不留置鼻胃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78例手术前后常规留置胃管7 d的食管癌患者[置管组,男50例、女28例,年龄(60.3±7.0)岁]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不适度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住院死亡,无管组与置管组比较,肺部感染发生率(16.7%vs.19.2%,P=0.676)、吻合口瘘发生率(1.3%vs.2.6%,P=0.560)、胃管重置率(3.8%vs.2.6%,P=0.6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无管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5±1.1)d vs.(4.3±1.2)d,P〈0.05]、排气时间[(3.6±1.7)d vs.(5.8±2.1)d,P〈0.05]明显短于置管组;并且有97%(76/78)的置管组患者出现口干、咽喉肿痛等不适,无管组患者中只有6%(5/78)出现恶心症状。两组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肠梗阻、肺部感染及迟发性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癌腔镜手术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患者的不适,加速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方法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经分型,5例为确诊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ACST)(确诊型ACST组),85例为轻症胆道感染(轻症胆道感染组),10例为先兆型急性重型胆道感染(先兆型ACST组)。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经检验方差不齐,选择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治疗,仅有1例患者死亡,为确诊型胆囊炎穿孔患者。比较各组的术后残石率可得,确诊型ACST组(25.0%)和先兆型ACST组(20.0%)的术后残石率显著高于轻症胆道感染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 P<0.05);但先兆型ACST组和确诊型ACST组之间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之中,确诊型ACST组患者术后的住院天数、术后住ICU天数最长,显著长于其他两组(t=11.12, t=3.85, P<0.05)。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临床治疗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时候,若患者无禁忌证,则需要对先兆型急性重型胆道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轻症者予以彻底手术治疗,先兆型急性重型者按照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外科手术中的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我院于近 3年来在 12 3例常规胆道探查手术中使用胆道镜进行检查和治疗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 3例原发胆道疾病中男 4 4例 ,女 79例 ,年龄 15~92岁 ,平均年龄 5 2岁。所有病例术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对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缝合术中应用改良胆道支架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6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患者资料,其中33例行LCBDE一期缝合术中应用改良胆道支架(LCBDE组),33例行ERCP+LC术(ERCP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 d内炎性指标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BDE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低于ERCP组(P=0.009),住院总费用更低(t=38.970,P=0.008)。随访6个月,LCBDE组术后出现胆漏、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各1例,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为9.0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结论 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行LCBDE一期缝合术中应用改良胆道支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经典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全程不安置鼻胃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全程是否安置鼻胃管分为鼻胃管组32例和无鼻胃管组31例。比较2组患者的胃肠吻合方式等术中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局指标。结果 (1)术前基线资料:无鼻胃管组的良性疾病占比(P=0.005)及术前合并胰腺炎比例(P=0.003)高于鼻胃管组,其他术前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指标:无鼻胃管组胃肠吻合采用管型吻合器的比例较高(P=0.009),且手术时间较短(P<0.001),但胰肠吻合方式、术中输血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3)术后结局指标:无鼻胃管组术后住院时间(P<0.001)及胃排空延迟发生率(P<0.001)均低于鼻胃管组,但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胰瘘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C术前不放置胃管的可行性。方法 120例择期LC患者分为不置管组(观察组)56例,置管组(对照组)64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手术过程都未发生胆道损伤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24h内排气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前不留置胃管是安全可行的,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胃肠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胃管胃肠减压曾被常规应用于择期和急诊的腹部手术后,目的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发生、治疗梗阻、降低吻合口压力等。但是,鼻胃管置入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道并发症、胃-食道反流、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声带的损伤,以及越来越被重视的患者的不适感。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也对择期的腹部手术后常规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提出不同的看法。现重新评价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的理论基础及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并对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5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2010年1~12月24例采用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2011年1~6月31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近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对照组24例中成功20例,行ERCP插管失败3例,EST取石失败1例,总体成功率83.3%(20/24);观察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93.5%(29/31)。2组总体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胰腺炎和淀粉酶升高、术后肝功能异常和一过性胆漏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128.6±18.9)rainvs.(170.8±25.2)min,t=-6.824,P=0.000],总住院时间短[(8.7±2.4)dVS.(15.6±4.9)d,t=-6.715,P=0.000],住院费低[(8723.6±1352.2)元vs.(14563.4±4285.9)元,t=-7.092,P=0.000]。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失访1例。观察组术后胆道感染[3.3%(1/30)]、肝功能异常[6.7%(2/30)]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5/20),35.o%(7/20)](χ^2=5.335、6.527,P=0.021、0.011);2组术后结石残余、上腹不适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短期随访均无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可一期完成手术,扩大一期缝合胆总管的适应证,安全,经济,技术设备要求低,易于开展。 相似文献
17.
18.
胆囊切除术鼻胃管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9例择期胆囊切除术分为不置鼻胃管减压组77例和常规置鼻胃管减压组82冽,进行回顾世对照分析。统计学分析表明不置鼻胃管减压组术后进食时间,尤其是耐受着食的时间明显早于量鼻胃管减压级,而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补液时间明显缩短,并促进了早期下地活动。故认为择期胆囊切除术不常规放置鼻胃管减压是安全的。也可避免病人因量界胃管带来的诸多不适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9.
胆道良性疾病术后吻合口发生狭窄和恶性肿瘤术后复发造成梗阻,是外科医生所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通常经吻合口置管做支架,以期减少吻合口发生梗阻的机会。用于支撑的导管有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形状,过去多使用乳胶或聚乙稀制作的 T 管。据文献报告,经肝、经吻合口放置支撑管,目前称之为 U 管。其优点是如果发生阻塞可以更换。 相似文献
20.
早期进食并应用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防治烧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粘膜病变,减少溃疡发生,对12例严重烧伤病人(面积>30%)施行早期进食方案并辅以谷氨酰胺治疗,经行纤维胃镜及微量胃液检查结果表明:本组在严重烧伤后早期100%出现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ASML);本组病人无一例因烧伤及多次手术切痂而发生应激性溃疡;86%的病人于伤后2周胃粘膜急性病变恢复。提示: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进食并应用谷氨酰胺可以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