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例牙周病患者的28个患牙,有骨内袋存在,牙周袋深度6mm以上,牙松动2度以内,无内分泌紊乱,全身和局部无感染.术中在牙周骨缺损区填塞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然后观察术后3~1 2个月患者牙槽骨缺损区新骨生长,牙龈炎症消除,牙周袋深度,牙松动度情况.结果1 3例患者手术后伤口获得一期愈合,术后3~6月复查,牙龈无红肿、出血和溢脓,牙周袋普遍变浅,骨缺损区有新骨生长.结论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能促进新骨生长,具有骨引导作用,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修复材料,它能应用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已被成功地用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牙槽嵴形态的保持。自1988年我们应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来修复根尖病变骨腔,共8例,作了术后3—6个月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本组8例所采用的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由四川大学物理系提供,直径在0.4mm~0.9mm,不含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在1250℃以下结构稳定,在人体内不溶解也不吸收。该材料不仅在成分上。而且在结构上也与人体颌骨相似,植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Bio-oss生物骨治疗牙用骨缺损,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35例牙用骨缺损患者行缺损区Bio-oss牙用骨引导手术,术后3个月、6个月复诊,检查局部临床情况,摄X线片,观察骨质再生修复效果。结果Bio-oss可修复牙用骨质缺损,治疗总有效率迭97.1%。结论Bio-oss生物骨是修复重建牙用骨缺损的一种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髓加人工陶瓷复合移植物成骨作用的实验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二磷酸三钙人工陶瓷与自体骨髓复合移植物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完全空白组。于右尺骨上段造成人工骨缺损并行髓内针固定,缺损处分别植入不同材料,对比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X线,组织学,力学三项检验均明显显示,人工陶瓷加自体骨髓的复合移植修复的骨缺损,较单纯植入人工陶瓷的骨缺损愈合得早且快。结论:多孔双相人工陶瓷加自体骨髓复合移植具有较  相似文献   

5.
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在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骨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下颌骨制备直径2c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植入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和自体骨,处死前3周及1周进行四环素标记,术后2,8,12.24,48周处死动物。标本制备成6μm厚的不脱钙骨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骨动力学基本参数测定,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四环素内外标记带之间平均距离宽度及矿化沉积速率差异显著;而平均类骨质宽度及矿化延迟时间无显著差异。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植入后4周即出现矿化高峰,其成骨活动早于自体骨。认为此材料具有良好成骨作用,可替代自体骨修复颌骨缺损,并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供骨的痛苦,是一种经济实用,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
孔志刚  于海泉 《河北医药》2008,30(11):1656-1659
目的探讨大段异体骨复合自体骨和异体松质骨颗粒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四肢创伤性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2~2006年,我们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创伤所性骨缺损及骨不愈合38例,根据骨缺损的部位及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其中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治疗大段骨缺损16例,同种异体松质骨颗粒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局限性骨缺损22例。结果获得10个月以上随访38例,37例骨性愈合。大段异体骨复合自体骨移植15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0~25个月,平均11.5个月,感染复发1例。局限性骨缺损松质骨颗粒复合自体骨髓移植22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同种异体骨为一种良好骨植入材料,长段异体骨复合自体骨后可用于创伤造成的大段骨缺损。异体松质骨颗粒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可用于修复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和局限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7.
高津福  马玉香 《天津医药》2000,28(8):469-470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加自体骨种植术治疗成人牙周炎抽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改良Widman手术的53例成人牙周炎患者,其中31例采取羟基磷灰石加自体骨种植术为观察组,另22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2年以上的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加自体骨种植术对于治疗成人牙周炎骨缺损有较好的长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在牙槽嵴裂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自体髂骨的松质骨游离移植修复牙槽嵴裂。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并拍摄X线片,观察植骨区的成骨情况。结果本组2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没有出现植骨区感染、植骨暴露、口鼻瘘复发等并发症。原塌陷鼻底明显抬高,外形改善良好。结论自体髂骨的松质骨游离移植修复牙槽嵴裂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CHA)结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其临床、科研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HA作为VEGF的可吸附性载体,制备成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兔尺骨中段10mm骨缺损处,以单纯CHA组,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在术后2、4、8、12周,进行大体解剖、X线摄片、病理组织切片、生物力学测试等方法观察,研究各组骨愈合,血管化情况及力学强度。结果在2、4、8周病理组织切片及X线摄片显示骨缺损修复程度CHA/VEGF组明显优于自体移植骨组优于单纯CHA组,而空白组骨缺损处被纤维组织及肌组织等填充。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术后12周CHA/VEGF组抗扭转强度明显优于自体骨移植组。结论CHA与VEGF结合有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强于自体骨移植及单纯CHA移植。二者协同,可用于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自体骨的植入对大块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培养兔的自体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壳聚糖-明胶网络/羟基磷灰石多孔材料-重组人BMP2(CS-Gel/HA-rhBMP-2)复合材料。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与CS-Gel/HA-rhBMP-2进行复合。截去兔桡骨中段7mm长度的骨组织,建立骨缺损动物实验模型。实验组(每只兔的右侧)植入CS-Gel/HA-rhBMP-2-种子细胞复合材料,对照组(每只兔的左侧)植入CS-Gel/HA材料,2组均不做内外固定,逐层缝合伤口。分别在术后第4、8和12周对缺损处进行X线评分和组织学评分。结果:术后第4周实验组X线和组织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8周和12周实验组X线和组织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中所用移植修复材料具有优异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可以缩短骨缺损的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异体和自体骨软骨移植的修复软骨缺损的差别。方法采用20只成年新西兰兔,造成直径4mm的软骨缺损,采用压配技术进行移植修复;术后12周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染色行组织学检查,用改良的Wakitani标准评分,并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新鲜异体与自体骨软骨移植均成活,得分相近。结论新鲜异体和自体骨软骨移植在修复兔的软骨缺损,在组织学上无明显差异,新鲜异体骨软骨可以作为移植的供体。  相似文献   

12.
李云杉 《海峡药学》2022,34(2):26-28
目的 分析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联合应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1-34)〕与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对骨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杂种犬12只,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均于两侧胫骨制备制备种植窝各2个,对其制造骨缺损后植入种植体,并将CHA植入骨缺损处.术后实验组每周3天经背部皮下注射PTH(1-34...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自体浓缩骨髓干细胞复合人工骨微创治疗骨不连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有20例骨不连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骨不连合并部分骨缺损1~1.5cm者5例。术中抽取自体骨髓血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原理进行细胞分选,取得高浓度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用负压抽吸的方法复合人工骨和骨髓干细胞悬液约30min,经骨端穿刺器用磨钻磨削瘢痕硬化组织,并将复合人工骨微创植入骨折端。术后第一天,1、3、6个月及术后1、1.5年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浓缩的骨髓干细胞悬液显微镜下单核细胞计数达到10^5个/ml以上;所有患者穿刺点无感染及异常疼痛,以骨折线消失,患者完全负重,骨折部位无疼痛感为骨折愈合标准,骨折愈合18例,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应用自体浓缩骨髓干细胞复合的人工骨,经骨端穿刺器植入骨折端,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合并骨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14.
左强  崔维顶  范卫民 《江苏医药》2013,39(12):1365-1367,1360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富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体(BMSC-PLGA)复合物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在12只小型猪的双侧膝关节股骨内髁建立陈旧性软骨缺损模型,并将这24例膝关节随机均分为对照(A)组和复合物(B)组。两组缺损首先运用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B组多个移植物之间遗留的死腔再使用富集BMSC-PLGA复合物填塞。术后6个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在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评估中,B组的各项得分均高于A组(P<0.05)。B组的弹性模量明显高于A组(36.2MPa vs.26.9MPa)(P<0.05)。结论运用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富集BMSC-PLGA复合物修复膝软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运用自体骨软骨移植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治疗上颌后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1例患者(126个牙位)首先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未植入人工骨粉或仅填入自体骨沫,然后根据牙槽嵴顶骨宽度和高度,选择Straumann或者Bicon种植系统种植。术后进行6个月的间断检查和修复,并随访0.5~6年,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4个牙位术后检查无上颌窦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2个牙位早期负重失败。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未植入人工骨粉或仅填入自体骨沫同期植牙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7足跟骨骨折行跟骨钛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和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按Sander分型:其中Ⅲ型28足,Ⅳ型9足。采用Maryl 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2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42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19足,良13足,可3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术后并发症:本组有1足局部皮缘坏死,1足发生腓肠皮神经损伤,2足切口延迟愈合。结论: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膝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后,利用自体骨-骨膜复合组织移植修复缺损的临床效果,探索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创伤后B、C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6例6膝,在开放手术骨折内固定的同时,在膝关节同一切口内将自体骨-骨膜移植到膝关节面的软骨缺损区,通过良好固定使骨膜面向关节腔,骨质与受区软骨下骨牢固结合,再及时给予术后的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0.5 ~1.5年,平均1年.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3膝、良2膝,优良率83.3%.结论 对于B、C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将自体骨-骨膜移植到膝关节面的软骨缺损区,使膝关节获得满意功能,减少了关节软骨面缺损为患者带来的伤残率.  相似文献   

18.
宋会平  刘强 《河北医药》2005,27(8):567-569
目的从组织学角度探讨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I)/珊瑚羟基磷灰石(CHA)/自体红骨髓(ARBM)重组构建复合活性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54只家兔制双侧桡骨干11mm全层缺损模型,分六组移植相应材料:A组(rhIGF-I/CHA/ARBM),B组(CHA/ARBM),C组(rhIGF-I/CHA),D组(CHA),对照组为E组(自体骨)和F组(缺损旷置),每组9只各18侧。2、4、8、12周经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抗弯生物力学评估各组修复骨缺损效果。结果rhIGF-I/CHA/ARBM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综合评价与自体骨移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hIGF-I/CHA/ARBM具有较强的协同成骨能力,可替代自体骨移植,成为新型的复合活性人工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SCs)离体培养后与生物衍生骨(bio-derivcd bone,BDB)复合修复兔桡骨的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2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制备成中段15mm的骨缺损,其中20只,将MSCs与生物衍生骨于体外复合培养后,通过手术将其植入右侧桡骨缺损处作为实验组;以单纯生物衍生骨植入左侧桡骨缺损处作为对照组:另5只为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在2、4、、8、12周各时间点分别行大体标本X线放射学检查、组织学观察,比较3组骨缺损修复的能力.结果 术后2、4、8、12周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放射学检查评价新骨生成,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组织学检查新骨生成速度、生成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各时点均无新骨形成,最后缺损由纤维组织充填.结论 生物衍生骨能够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移植入异体新西兰大白兔后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是可以选择的细胞载体.MSCs/BDB复合物植入修复兔桡骨缺损能够加速新骨形成,修复能力明显优于单纯生物衍生骨植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简称复合骨)的成骨效应。方法:将复合骨植入免背部肌袋和颅骨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复合骨植入肌袋后4周,局部有骨组织形成,而单纯珊瑚植入区未见骨组织成分,复合骨植入骨缺损后6周,局部形成的骨组织量明显多于同期的珊瑚植入区(P<0.01);术后12周,复合骨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而单纯珊瑚植入区则表现为不完全性骨修复。结论:复合骨具有良好的骨再生和骨修复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